13、內門大比的秘密
人群開始竊竊私語。
外門大比的結果出來后,大家都是約定俗成的拿了獎勵走人的。陳胖子的話簡直是叫大家炸開了鍋。
“他要挑戰內門弟子?還是挑戰第六十三位的!”
簡直不可思議!這么多年,根本就沒人去挑戰內門弟子的,如果陳胖子不提這一句,大家都快忘了還有這么一條規定了。
“他是認真的嗎!梅師兄可不好對付啊!”
“我看他是失了智,即便結仇了也不能如此啊。”
眾人聽到這里頭還有一層瓜可吃,都來了興致,連忙追問內情。這人顯然認識陳胖子,但他不過是跟陳胖子萍水相逢的關系,哪里敢得罪梅辛呢。
只支支吾吾提了幾句“老鼠偷丹藥,雙方產生了誤會”,便不再多說了。
“這陳胖子也太小氣了,明明是他的靈寵偷了別人的丹藥,他被罰了竟然還想著報仇?”
“就是,這種賊老鼠打死也不為過,他還有臉來挑戰梅師兄!”
聽眾都皺起眉頭,顯然很為陳胖子這一行為所不齒。
那多話的人自然知曉其中真實的內情,但他卻不敢將事實說出來,為陳胖子證明清白,而是任由其他人誤會。
一個和陳胖子關系還算不錯的師弟想開口解釋,也被朋友捂住了嘴。這種時候替陳胖子說話,不就是跟梅辛過不去嗎?梅辛的手段可不是兒戲!
那師弟咬咬唇,終究沒能敢陳胖子說上一句,只能轉移話題:“很難打嗎?這位師兄不是只排在第六十三位嗎?”
“新人?”
“是,怎么,這六十三名很厲害嗎?”內外門弟子雖說并沒有什么矛盾,但他平時也看不慣梅辛這種人,惹不起,也不知道受了多少氣,這時話就有點沖了。
幾個內門弟子也過來湊熱鬧,其中一人他嗤笑一聲:“果然是新人,要知道,順位下來,第六十三位看上去好像排名很靠后,但實際上并不是如此。”
見許多人被勾起好奇心,他開始對著眾人侃侃而談起來:“你們知道現如今內門一共有多少人嗎?”
“如今的內門弟子已經突破六百人。當然這是算上今年新入門的內門弟子的數量。”
“那假如不算上今年弟子的人數呢?”
那內門弟子回答道:“如果不算今年新收弟子的人數大約只有五百八十多人。”
“不過你們不該只排除今年入門的新弟子,因為內門大比每過五年一次。要這樣算的話,應該排除近四年的人數。即便是如此,剩下的那門弟子也有四百七十一人。”
“哇,四百多名。那六十三名確實很靠前了。”
那位內門弟子搖搖頭,嘖嘖道:“內門大比的弟子的排名可不是這樣算的。”
眾人好奇地看著這位內門弟子道:“愿聞其詳。”
這人被眾人期待的眼光看得虛榮心爆棚,便也不賣關子,直接給大家熱心地解釋。
“咱們云霄仙門福利好,人人都擠破了頭要進內門。但并非所有弟子都是需要參加內門大比的。”
這個大家都知道。云霄仙門的內門弟子只要一日不拜師或者成為管理執事和長老,就一直統稱為內門弟子。
內門大比只能是筑基以及筑基以下的弟子參與,那些修為超過的就不會參與內門大比了。
所以這幾百內門弟子當中,其實是有不少元嬰大能的。
在云霄仙門,只要到達元嬰修為,又有一定的宗門貢獻度,就可以自立洞府。
有靈氣充足的洞府,每個月還有大量的弟子常俸,平時也沒什么事要做,只每年接幾個任務就好。
這比一些小山門的長老過得都舒坦,宗門也有大能會講道,內門弟子都可以聽,所以很多人在修煉上并不一定想要拜師。
畢竟修仙講究因果。不論做什么,只要與人相處,就會產生因果。
比如說加入宗門,享受了宗門帶來的便捷,宗門有難自然是要承擔的。當然即便是沒有承擔應有的責任,因果也不是很厲害,修行路上有些妨礙罷了。
師徒就不一樣了。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但凡是拜了師就等于師徒二人產生了因果。那么師父的因果會落到徒弟身上,同樣徒弟的因果也會落到師父身上。
所以才會有“清理門戶”、“大義滅親”之說。如果師徒雙方其中一人有了惡果,不斬斷關系就要一起承擔。
拜師收徒是你情我愿的,但拜師就相當于一輩子都要和師門綁在一起了。而收徒又不看修煉等級。
能進內門的哪個不是天之驕子?何必非要去找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師父?畢竟他們未來自己也能修煉到那種程度的。
內門大比的獎勵也就那樣,這些弟子不缺東西的,基本上也懶得參加。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去別的秘境歷練歷練呢。
那內門弟子打開折扇搖了搖:“我們云霄仙門有多少精彩絕艷的人物?宗門是如何變成這樣的龐然大物,還不是因為人多?”
“大家也都知道,像內門大比、外門大比這種盛會。其實說白了,就是給弟子展現自己的才華。也給那些大能物色弟子用的。”
“所以如果沒有大能表示要收徒,參與的弟子并不多。還有一些,就跟我一樣咯。”他撇撇嘴指著臺上的韓執事。
“我的情況呢,其實也沒什么好瞞著大家的。這種事情在哪里都有的,也不是什么說不得的。我的叔父在云霄仙門當執事,而且是一位元嬰大能。”
眾人心知肚明,看來這韓執事就是他的叔父了。也難怪他這樣的人,不需要參加內門大比。
其實內門弟子人數眾多,但他們也并非沒有身份。大多都有些沾親帶故的,既然有親戚照拂,何必再去找什么師父?
像這幾位來湊熱鬧的內門弟子,都是些“仙二代”。比如剛才這位,韓執事平日就足以教導他修煉,只要他不是蠢材,修到元嬰綽綽有余。
而等走到元嬰,更不用師父了。修仙歸根到底修的是自己的道,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無法完完全全去復制別人的道。
從這里開始,也許修煉初期還能靠師父點撥教化,但一直如此終究是走不遠的。
正真能得大道的人,都是自己走的路。
“可是如今的內門,排名已經排到四百多位了呀。這難道說是其他人都不需要參加大比嗎?”
大家都很好奇,畢竟按這位師兄的說法,那內門大比其實也沒幾個人會參加了,可榜單上排行是有好幾頁的。
“話是這樣沒錯,但這其實是,但其實這400名里面,有很大水分。”那位韓執事的侄子以扇遮掩得意翹起的嘴角,賣了個關子。
“你們知道排行榜首位是誰嗎?”
與他同來的幾人翻了個白眼,但知道他愛嘚瑟,也不反駁,而是給他搭腔。
“聽說是陳一凡師兄。”
韓執事的侄子點點頭:“沒錯,確實是程一凡師兄。只是你們可曾想過,陳一凡師兄早已是成為了掌門弟子!而且他的修為,聽說已經達到了化神期。”
“化神期那豈不是就跟掌門不相上下啦?”
“程師兄才堪堪化神初期,自然還差掌門許多,不過他的資質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內門大比是只允許筑基期弟子參加的。你們沒有想過陳一凡的名字,為什么會位列第一嗎?”
“這……”眾人你看我,我看看你,“還請師兄賜教。”
“這還要從內門大比的形式開始講起。”
內門大比和外門大比的形式是大相徑庭的。外門大比僅是弟子與弟子之間切磋比試。
內門那邊就不一樣了。內門大比是由五個小試煉組成。
每年內門大比的內容不同,但形式上都是一樣的。五項分別為:武、術、運、道、心。
武很好解釋,就是武力,大多是要擊殺妖獸或是除魔衛道的考核。
術是對學業掌控的程度,也許會考核草藥辨識、煉器、陣法任意選擇一項即可。
運就是氣運,這是個捉摸不定的東西,每次考題也都很奇怪,有時候是尋找寶物,有時候是躲避追殺,最離譜的一次是讓一群弟子抽獎。
道說的就是弟子的修煉之道,弟子論道,說服考核官即可。
心是心境,一般都是些心魔試煉或者幻境之類的考核。
每一項試煉結束后,都會由幾位考官給出成績,再取其平均分。這五項試煉的成績的總和就是最終的得分。而這個結果會一直保留在排行榜上面。
所以說這個排行榜的水分非常大。因為這個排行榜記錄的是云霄仙門從建立起一直到現在的弟子考核成績。
榜上有名的,有不少早已是真傳弟子或者是自己已經修煉有成的大能,單獨開辟了洞府,甚至已經做了師父。
而且每一屆的考核內容都不一樣,說實在的沒什么可比性。
比如說陳一凡,他當時是內門大比第一名。當年陳一凡內門大比的“運”是比試采集草藥。
他的運氣是很好,幾乎進了秘境一路遇到的都是極品靈草。陳一凡也確實可以成為靈草最好最多的那個。
可是他途中遇到了一個受了重傷的師妹,把身上好些極品草藥都給她用了。最后考官認定那位師妹才是“運”氣最好的人。
不過這點扣分也不影響。陳一凡五項試煉,除了這一項只得了18分,其他都是滿分。他足足拿了98分的高分,至今仍然位列內門大比的第一名。
排在第二位的和梅辛同一屆師兄。他叫李忘仙。
這位師兄是滄瀾縣一個小世家之子,純陽之體,體質特殊,全家遭魔修迫害。
是當時還健在的三長老途徑滄瀾縣救了他。三長老無意收徒,這位因為家傳功法的緣故也無意拜師。
他參與內門大比,只是為了一件獎勵。說來還跟裴乾有些關系,那獎勵中有一樣靈果,裴乾幼時貪吃,是他的最愛。
但裴凌波怕兒子不會自控,就干脆全上交做了倒數第二項試煉過關的獎品。
因為感念三長老的救命之恩,這位師兄無意得知恩人之子想要那靈果,就直接去參加大比了。
他是個和陳一凡不相上下的天才,僅僅參與了4項試煉,拿到了獎勵后就棄權了。
要知道,他每一項都是滿分,即便他最后一項根本沒去參與,也排在了現在的第二位。當年如果繼續第五項試煉,說不定能趕超陳一凡。
現在這位師兄已經是元嬰中期,短短六年從筑基到元嬰,他的天資可見一斑。
而在第三位的,是云霄仙門現任的掌門云麗陽。
……
“這梅辛,雖然排在了六十三位,但其實是那位李忘仙師兄同一次大比的第二名。要是這位不一時興起來參加大比,那一屆的第一可就是梅辛了。”
“現在,臺上那個竟然大言不慚說要挑戰他?”??
(https://www.dzxsw.cc/book/22317607/643088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