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南京保衛戰之流血之地 上
第二百二十六章南京保衛戰之流血之地
日軍猛烈的炮火幾乎將南京的郊區翻了一遍,唯一出現暫時動搖的只有第一五四師、第一五六師所部固守河灣、大塘、紅村、金勝村等秦淮河沿線陣地,第一五四師與第一五六師兩部,立即投入兵力配合炮火進行陣前反擊。\\www。Qb5.cOm//
面對中國守軍堅決猛烈的反擊,日軍進攻各部都感覺到很不適應,尤其是中國軍隊猛烈的炮火,不但從炮火的密度和射程上絲毫不次于皇軍,在重型榴彈炮方面甚至遠遠超過了帝國陸軍現役的野戰重型榴彈炮。
就是因為中國軍隊所裝備的德制三十二倍身管與三十倍身管的克虜伯一百五十毫米重型榴彈炮的性能超過日本太多,所以日軍的重型榴彈炮只能提供精度極低散步極大的大標尺炮火支援。
1937年5月25日的凌晨已經成為了南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流血之戰,中日兩軍的幾十萬軍人操著不同的語言,懷著不同的目的,圍繞著泱泱華夏老大帝國的首都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終極之戰。
保衛南京并不是張學武簡單的一句口號,實際上口號十分容易喊,但是真真正正的去履行就顯得十分困難了。
不過張學武十分清楚,此刻的中國軍人已經幾乎被日軍逼到了絕境之中,南京是這個時代中國的象征,失去了南京對堅持抗戰到底的決心打擊是巨大的,屆時諸路跳梁小丑又要極為不安分的跳出來,鼓吹他們的抵抗亡國論,對于這幫漢奸走狗賣國賊張學武一向是主張以雷霆之手段處置。
望著南京城三個方面漫天的炮火,張學武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指揮部內的電話鈴聲一直響個不停,來去匆匆的作戰參謀們也沒有了之前大捷時的風輕云淡了,日本人的部隊并不是豆腐渣子,而國軍各部也非和如同熱河軍團所部暫編第一機械化師一般的精銳。
雖然表面上看鎮守南京的國軍各部皆為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七十四軍、第六十六軍、教導總隊以及憲兵團這樣的德械精銳之部。
但是張學武非常清楚,除了擴編之后的教導總隊與三個憲兵團的新老兵比例達到五分之二,其余各部都是淞滬戰場退下來整補的殘部,張學武的慷慨資助的火炮以及武器,不過卻代替不了經驗豐富的老兵和基層軍官,這些部隊雖然經過了大批的兵員補充,也只能說其是處于滿編狀態,與之前訓練有素的精銳絕對不能相提并論。
國軍各部比起歷史上以殘部據守南京的各部要強得太多,非常可惜的是蝴蝶效應的不可控制性,日本人不是豬頭,光記吃不記打,張學武記得在承德保衛戰中狠狠的給了關東軍一記響亮的大耳光,抽得日本人顏面無存,差點讓日本人陸相辭職內閣倒臺。
張學武也想過其中的具體原因,其原因也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在你飛速發展的同時,你的敵人也在拼命的發展,這兩種同時的發展其最大的效用就是相互抵消其的發展動能,最終工業、金融、國家綜合實力較強的一方依然還會占據整體上的優勢。
在張學武大肆利用周瑩提供的資金與其種植販賣大煙所得,在包頭搞工業購買大量的進口武器的同時,日本人也沒閑著,也在大力的發展陸軍的軍備進行大規模的擴軍,日本人歷史上在1937年的時候國內也僅僅只有二個滿編的重炮旅團,而現如今卻有九個重炮旅團。
從新式山野炮大量生產與列裝到新式戰車、鐵甲車、戰斗機、轟炸機、大口徑火炮、高射炮、機關炮等等,日本人的窮兵黷武在極短的時間內大規模擴編,在日本尚未啟動進入國家戰時金融體制之前,日軍僅僅靠掠奪東北三省、朝鮮、臺灣,以及從其本土的日本人口中省出資源供養這些軍隊以及到了其國力的極限,所以日本迫不及待的率先挑起了戰爭。
張學武現在非常懷念自己在承德痛揍的關東軍所部,當時能夠將日本關東軍所部打得丟盔卸甲屁滾尿流,實際上一則是其的部署十分妥當,兵力比較充足、輕武器火力兇猛、彈藥儲備充足,另外擁有一支十分出色優秀的炮兵部隊。
不過這一切其實都并不是最為主要的,最為主要的是日軍在戰略與戰術上的失誤,加上熱河之戰前期東北軍所部的兵敗如山倒,讓日軍變得驕狂起來,而且相比在歷史上從東北三省得到大量物資、貴重金屬、武器彈藥的日本人相比,張學武在北大營的拼死抵抗讓日本人兩手空空,歷史上被日本人大大加以利用的東三省兵工廠的幾條火炮生產線已經當時最新購進的一條重炮生產線,全部被張學武搞到了包頭。
在熱河時候所打的日軍是缺乏攻堅的基本準備,甚至連御寒的服裝都沒準備齊備的日軍所部,而且日軍在戰略與戰術上又連續犯了幾個重大的失誤,加之特種傘兵突擊隊伍奇襲了日軍的朝陽后勤補給基地與錦州西郊機場,國軍各部又有越過長城隘口增援的跡象,所以張學武才能困守孤城得勝,打了一場防御戰的大勝仗。
日本人挨了打后,自然要針對熱河軍團的特點對其的陸軍裝備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更換,在歷史37年時日軍的戰車部隊多以大隊級別獨立配屬于師團一級,以中隊級別獨立配屬于獨立混成旅團。
而在熱河日軍第八師團遭到了張學武的坦克集群短促出擊的重創,其野炮聯隊被徹底摧毀,這個戰例在戰后被日軍的參謀本部反復進行研究,日軍的戰術參謀驚訝的發現如果掌控了鐵路線的話,在平原或丘陵地域利用戰車部隊集中突破敵軍的防線,隨即向敵軍側后快速突擊,能夠快速的瓦解敵軍的抵抗和分割敵軍各部,有利于分割殲滅敵軍有生力量。
而且日軍參謀還發現大規模集中使用戰車,在戰役以上規模的會戰中能夠起到決定性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這一點在歷史上日本人直到1939年諾門坎之戰后才,面對蘇軍的坦克和猛烈的炮火以及地空配合打擊之下,日本人才恍然意識到,原來集中使用坦克和火炮的重要性。
不過日本人的坦克終究還是差了一點,速度、防御、火力是坦克至關重要的三要素,日本人歷史上綜合性能最為出眾的戰車,除了所謂的末世停戰型號,就要屬九五式輕型戰車了,而九五式輕型戰車最為出眾的一點就只是速度一點了,相比熱河軍團裝備的豺式輕型坦克,日軍所裝備的九五式輕型坦克根本不是豺式的對手。
歷史出現的巨變和蝴蝶效應的累加,讓張學武也感覺到非常的無奈,那就是你的實力在增強之中,敵人的實力也在不斷的增強,而且歷史已經很大程度的脫離了原有的軌道,這也讓張學武失去了最為重要的倚仗。
日軍對南京城東、南、西三面的圍攻讓張學武也異常的緊張,實際上面對日本人的來勢洶洶張學武并不害怕和擔憂,張學武最為擔憂的是徐州方向,根據最近情報顯示日本方面已經成立了中國派遣軍,下屬華北和華中兩個方面軍,其主力抽調精銳師團正在向隴海一線全面進犯,黃河天險對于日軍來說并無太大的阻礙。
張學武所擔憂的是山東的韓復榘真如歷史上一般的棄城而走當了長腿將軍,這樣一旦山東首府濟南有失,中國軍隊就只能全力固守徐州,因為徐州歷來皆為中原之門戶重地,一旦徐州落入日寇之手,那么固守南京亦將失去意義。
而且日軍亦將沿著隴海路西段進犯徹底切斷平漢路,那么面對鋒芒正盛的日軍,武漢就出現在了日軍的戰略坐標點上了,為了阻止日軍快速進犯武漢,給予中國軍隊休整補充的時間,唯一剩下的一條途徑就只能是掘開黃河造成大面積的黃泛區,以水代兵。
關于花園口掘堤實際上后世流傳著很多的說法,不過張學武記得根據后世有關文獻記載,提出這個戰略的是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團長法肯毫森上將,法肯毫森上將是在其給國民政府最高軍事委員會的一片軍情咨文中預測日軍侵華的總兵力部署和戰略戰術方針,以及國軍方面相對應的對策等等,在這片咨文中法肯豪森上將建議一旦日軍攻陷徐州,國民政府當掘開黃河大堤,用泛濫的洪水延遲日軍的攻擊,并且趁大水尋找戰機殲滅突進的日軍一部。
如果徐州一旦如同歷史上一樣失守,那么掘開黃河以水為兵只能成為國民政府唯一的最佳選擇,戰爭實際上就是統治者集團為了謀求更大名利所發動的,戰爭本身沒有什么正義與非正義的。
二千年前中國人的老祖宗就已經用一句成語四個字清楚的表達出了戰爭的真正本意,那就是“勝者王侯,敗者賊”所以注定歷史都將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22094/12482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