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章 最想聽的話
此次接見的結(jié)果是,潘建安因為是五百馬穆魯克騎兵的正式主人,因此他得到了千戶的職位。//Www、QΒ5.com//并要他訓(xùn)練一支三千人的馬穆魯克騎兵式的重騎,在平時擔(dān)當(dāng)蒙古騎兵訓(xùn)練時的對手,好使蒙古諸軍習(xí)慣未來之戰(zhàn)的敵人。
這些事情,在師志冬來前就已經(jīng)想到。只可惜他因為與潘建安名為主仆,因此只賞了百戶,并擔(dān)任了這支重騎兵里,一個千人隊的隊長。另外兩隊,在人數(shù)招滿之后,將會由其他蒙古人擔(dān)當(dāng)。
率領(lǐng)一個千人隊的騎兵,這不是師志冬的愿望,也不是他千里迢迢來此的目標(biāo)。他從來沒有想到,搶先搭上蒙古人的他,地位居然會落到潘建安的下面。可惜現(xiàn)在名份已定,暫時自然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倒是潘建安得了千戶之職,并沒有什么得意洋洋,反而轉(zhuǎn)手把從薩福萬手中拿到的蘭博折疊弓交給了師志冬。
“師兄,將來你要領(lǐng)兵征戰(zhàn),這張弓就交與你了。”
對此師志冬一付感激涕零的模樣,實則他欣喜的不是潘建安的平易近人,而是潘建安根本不明白,這張弓代表著什么。至于潘建安如此待他,原因很簡單。未來三個千人隊里,兩個由蒙古將領(lǐng)率領(lǐng)。自然這是對他們的防范,有一個自己人的話,對于未來有著相當(dāng)?shù)暮锰帯?br />
就在潘建安把弓交給師志冬時,卻沒有發(fā)現(xiàn)拔都大帳的門簾前面,有一雙眼睛正在注視著他們。尤其當(dāng)看到蘭博折疊弓的弓梢上,兩個輪子的時候,那雙眼睛不由的閃現(xiàn)出疑惑的神情。
師志冬講完了最初的遭遇,卻被師詩追問了一句。
“如此說來的話,你該在軍中帶兵,卻又如何到了這兒呢?”
師詩是何等樣,師志冬簡要的介紹,立即使她發(fā)現(xiàn)了問題。說到這件事,師志冬不由在臉上掛上了得意的神情。
“還是大姐精明,這些事情一看就透。你兄弟我,在賽因汗那兒遇到了貴人!他就是窩闊臺汗的養(yǎng)子蒙哥,也是四皇子拖雷的長子。我便是遇到了他!”
實際蒙哥就是在拖雷之妻,唆魯和帖尼察覺貴由向拔都發(fā)動進攻之后,悄悄派來的通知拔都之人。請不要問為何派他,因為這時他可不是什么皇帝或者皇帝候選人呢!
蒙哥,作為生于1209年1月10日的他,此刻不過是只有38歲的,相當(dāng)年輕的將領(lǐng)。他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唯一的愛好就是喜歡打獵。而他在這兒邀請陪伴他打獵的第一個人,卻是師志冬。
師志冬并不明白為何被他青眼有加,在此處毫無勢力的蒙哥的邀請下,潘建安也不覺有他。雖然心中稍有芥蒂,但總體來說他對于蒙哥并不如何看重。畢竟蒙哥在拔都的地頭,沒有什么過高的地位。
長久生活在沙漠地帶的師志冬,騎著阿拉伯好馬奔馳在欽察草原上的時候。那股子濕潤的青草與野花的香味,幾乎使他要沉醉進去。這在波斯灣地區(qū)是不可想象的,那兒就算在海島上的青草下,依然是些沙子。
他跟隨在蒙哥身后不遠(yuǎn)的地方,這是邀請他的蒙哥給他的特權(quán)。按說像他這樣小小的百夫長,距離蒙哥這樣的將領(lǐng)的地位還遙遠(yuǎn)的很呢。恰在這時,瓦藍(lán)色的天空里傳來一陣響亮的雕鳴。
“誰人與我射它下來,重重有賞!”
蒙哥一聲令下,諸人抬頭看去之時,不由一個個面露難色。蒙古的角弓,固然有身長力大的善射之人可以射雕,可惜此刻鳴著的大雕卻遠(yuǎn)在蒙古角弓的射程之外。別說準(zhǔn)確射擊,就算是能把箭射那么遠(yuǎn),也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就在諸人面面相覷之時,師志冬的心中還在斟酌,該不該在蒙哥面前展示蘭博折疊弓的能力時,卻發(fā)現(xiàn)此刻蒙哥卻笑吟吟的看著他。
面對那種眼神,再看看身邊跟隨著的,全是他蒙哥自己的手下時,精明的師志冬立即明白,今天打獵是假驗弓是真。雖然他不清楚蒙哥為何想要看看這張弓的威力,便他卻知道倘若自己不長眼的話,只怕就難得好好的活下去了。
因此師志冬也就不再多想,從鞍后弓盒之中拿出最長、最厚的弓臂,當(dāng)著蒙哥驚訝的眼神,他輕輕巧巧的換了弓臂。然后借著弓盒之上的小機械,輕松的上好弦。
他的這張弓,雖然沒有遠(yuǎn)望式的狙擊鏡。但那種帶標(biāo)尺的瞄準(zhǔn)框卻是有的,在海船時潘建安為了家中遭遇而黯然神傷之時,師志冬早已經(jīng)把那張?zhí)m博折疊弓摸得爛熟。
因此當(dāng)師志冬抬起手中守城用的大弓時,蒙哥身邊的那些親隨們,一個個面露不可思議之色。畢竟騎射之兵,哪里有人會使用這樣大的弓。其次,弓也可以換弓臂,這是任何人也想不到的。
師志冬穩(wěn)穩(wěn)的托著手中的蘭博折疊弓,眼睛透過瞄準(zhǔn)具盯著那盤旋的大雕。為了向蒙哥表明,他的弓術(shù)上的本領(lǐng),他并沒有敢于輕易槍手射出箭支。畢竟,倘若一箭射空,而蒙哥不過是考較他的箭術(shù),那未免太過不值。
他的等待與瞄準(zhǔn),又使包括蒙哥在內(nèi)的所有人吃驚。畢竟如此大的守城之王弓,能夠拉開已經(jīng)有著一份不錯的臂力。倘若還能夠如此長久的瞄準(zhǔn),那更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這時的大雕大概是頗在靈性,感覺到危險來臨時,又振動羽翼升得更高。蒙哥身邊的那些將領(lǐng),不由一個個擔(dān)起心來。如此遠(yuǎn)的距離,就算是有可以射得到的弓,也未必能夠擊中大雕。
師志冬卻在大雕上升的一瞬間松開了弓弦,因為這時大雕的飛行路線變得最短,因此也更容易擊中目標(biāo)。
“嘣……嗖……”
弓弦響處,長箭發(fā)出破風(fēng)之聲。蒙哥與周圍之人,都仰起頭緊盯著那箭速飛快的羽箭。吃驚那是一定的,畢竟滑輪弓的技術(shù)與當(dāng)時的角弓的技術(shù),相隔了六百余年。
長空中剛剛收了翅膀打算盤旋的大雕發(fā)出尖利的長鳴,接著仿佛隕星那樣掉了下來。蒙哥身邊的親隨中,立即有人奔馳而出。可是蒙哥對于墜下的大雕卻不屑一顧,反而看著師志冬的輕輕的說了一句。
“好弓術(shù)!”
師志冬自然也不會去關(guān)注什么大雕,那與他沒什么關(guān)系。他只是向著蒙哥行了個禮,接著抬起頭說出蒙哥最想聽的話。
“回將軍,末將弓術(shù)一般,真正好的卻是這弓!”
說著來到蒙哥馬前,雙手托弓遞了過去。蒙哥眼睛只定定的看著他,眼底里包含著贊許。伸手接過大弓來,搭上一枝長箭拉開。
親手使用,使他的感覺變得更加清晰。他明白自己沒有看錯,這張弓有著別人不懂的精妙之處。尤其當(dāng)他把弓拉滿之時,可以清晰的感覺到,這張弓越開需要的勁力越小,這也使他立即就明白,為何師志冬可以長久的進行瞄準(zhǔn)。
說起來一個好弓手最重要的是眼力,所謂的眼力就是在弓張滿之后的極短的瞄準(zhǔn)階段。因為普通弓保持的時間越久,需要的力量越大,手也就會顫的越厲害。眼力的差別,就造成了所謂的好弓易得,神箭手難求的局面。
可現(xiàn)在,這張帶著兩個輪子的弓,卻完全顛覆了他的看法。倘若是這樣的弓裝備了軍隊,那么帶來的攻擊力的提高,絕對不是一個或者兩個好弓手可以幽僻得了的。
就像是馬丁說過的那樣——“一個神箭手,對付一千個好弓手,誰羸!”
蒙哥愛惜的在弓上撫摸了一下把,接著打算把弓遞回到師志冬手中。但師志冬卻沒有伸手去接,他當(dāng)然明白這不過是個測試而已。
“大將軍,所謂寶劍贈烈士,既然大將軍喜歡,此弓也算是找到了真正懂它的人。不過據(jù)我所知,在黑衣大食的某處海島之上,有一只所謂的大宋羽林軍。據(jù)我所知,他們?nèi)巳私詡浯斯 ?br />
這話一出口,立即就引起了蒙哥的注意。與重視鐵甲騎兵的拔都不同,蒙可顯然更加重視武器的優(yōu)劣。而眼前的這張弓,如果真的大規(guī)模裝備的話,恐怕包括蒙古軍在內(nèi)的,世上所有軍隊的作戰(zhàn)方式都得改改了!
尤其是師志冬的那句“大宋羽林軍”以及“人人皆備此弓”的話,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宋羽林軍,他們是個什么來路。在黑衣大食,怎么可能有大宋羽林軍出現(xiàn)在那兒!師百戶,你可愿意把此事詳詳細(xì)細(xì)的告訴我。”
師志冬看著蒙哥的表情,心頭大喜一拜而下。
“大將軍即將想知道,末將自己是言無不盡的!”
蒙哥知道這是師志冬要成為自己親信的標(biāo)志,因此他只是坐在馬背上帶著王者之風(fēng)點了下頭,接著卻向周圍的親隨吩咐了一聲。
“今日之事,為外人道者,斬!”
跪在草地上的師志冬,心中不由得高興起來。最少他知道,這張弓將帶給他不同的人生。尤其蒙哥的表現(xiàn)說明,他不會把這張弓的事情告訴任何人!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21719/15731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