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第193章


前禮部尚書溫大雅,前禮部侍郎李百樂兩人被免職,雖說只是倒霉,受到了封德彝的連累。

在別人看來,真正的同李秋的關系不大。

不過,在有了前車之鑒后,新上任的禮部官員,也不可能對李秋的婚事不重視。

以至于盡善盡美,將每一個細節都幾乎做到了極致。

另一邊,本就病未痊愈六旬年紀的封德彝,在遭受了如此重擊后,還沒等被驅逐出京,就直接病死在府上。

這些年來,三朝元老,宰相封德彝前呼后擁,何等的風光。

可是在他死后,全城竟沒有一個官員前來吊唁。

唯有他的學生,岑文本一人,不顧那些流言蜚語,依舊為自己的老師行孝。

這件事,自然也是被李世民所知,還因為他的忠孝,對他予以了嘉獎。

在古代,人們對忠義二字,看的極其重。

整個社會都是在倡導著忠孝仁義,尤其是皇權,更是處處彰顯著這些。

如今封德彝倒臺,可謂是對朝中的士族群臣們,來了一個敲山震虎,重磅打擊。

以至于在短時間內,他們心中有所顧忌,言、行各方面都收斂了很多。

甚至是有少數的官員,都開始重新站隊,來到了中書省宰相王珪、秘書監魏征,黃門侍郎韋挺等人的這邊。

此消彼長之下,魏征、王珪等人推行的撫民以靜的治國策略,開始快步推進。

不過,士族中間,重新選定了以宰相蕭瑀為核心,依然是步步阻攔。

在朝堂之上,這處事嚴厲刻板,簡單直率的蕭瑀就與魏征因為這治國之策再次爭吵起來。

“魏大人,這治國理政要務實,又可如你這般好大喜功?!”

“治國理政如治病,先得號準了脈,弄清楚這病人能不能治。”

“若能治,可以治到什么程度?”

“對一個沉疴已久的病夫,就不能奢談什么治好了,該讓他挑二百斤的重擔,還是三百斤的重擔?”

“你這般胡亂下方子,是要治出亂子來的。”

魏征本身也是個直脾氣,此刻也是來了氣,“聽蕭大人的意思,我好像是把錯脈了?”

蕭瑀輕哼了一聲,接著說道:“這三皇五帝的時候,民風淳樸,尚可用大道化民。”

“可夏商周以后,人心漸漸淡薄,一代不如一代。”

“所以秦朝專用法律,漢朝雜用霸道,眼下的世道,比之秦漢,亂象更重。”

“所以,這當務之急,是先以嚴刑峻法以治亂,延住脈保下命再說。”

“還提什么大治?!”

“你這與白日囈語又有什么區別?!”

聽了他的這番直接人身攻擊的話,魏征也是大怒。

不過還是強壓住怒氣,同他辯理:“蕭大人,此言謬矣。”

“正是因為持久的戰亂,才有了大治的可能。”

“在年前,長澤郡王李秋在接納城外的一萬多流民時,蕭大人,以及這朝堂上的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去親眼去見過,了解過。”

“可是我,長孫大人,王珪大人,甚至是陛下和娘娘,都親自到了芙蓉園。”

“為那些百姓們煮粥,熬藥。”

“自從那時起,我深深感觸到,這天下黎民百姓,民心是有多么的淳樸,思治之心有多么迫切。”

“也正是亂后易教,猶饑人易食也。”

“只要民心所向,沒有辦不成的事!”

“如果朝廷能夠下決心,何愁百姓們不與朝廷患難與共?”

要是單論辯證,這蕭瑀又哪里是魏征的對手?

況且,魏征說出來了最致命的一點,那就是當初城外的一萬多流民,他魏征,甚至是陛下都親至過,給流民盛過粥,同流民們接觸過,交談過。

人家有發言權。

可你們這些士族老爺們,是不屑去看那些流民的,在今天爭辯之時,你們這不就是紙上談兵,泛泛之談嗎?

你們有什么資格啊?!

于是乎,這蕭瑀爭辯不過魏征,就更加的惱羞成怒,人身攻擊起來。

“呵,魏大人,你終究只當過東宮的冼(xian)馬,不知道治理一個國家的難處。”

“當前國家積弊這么深,你這些高談闊論,太不務實啊!”

魏征冷哼了一聲,“正因為這個國家病的太重,才更需要從根本上治起。”

“我看,蕭大人的這番見解,才是真的不合時宜!”

看見他們兩個在下面吵來吵去,李世民皺著眉頭,重重敲了兩下龍案。

“行了,你們不要吵了!”

“亂后易教,猶饑人易食也,朕也覺得,魏征這句話說得有道理!”

“不過天子一日萬機,一人聽斷,安能盡善?”

“傳朕的旨意,讓五品、六品的官員們,也同樣參與進關于治國理政的討論中來。”

“朕想要看看,更多人的意見如何?!”

李世民話雖然是這么說,可他那一句覺得‘亂后易教,猶饑人易食也’有道理。

也就直接給這場爭論拍了板,下了定論。

所謂的讓五品、六品官員也都參與進來,無非也就是給這些士族官員們一個臺階下罷了。

就在幾天時間后,李世民還是采納了魏征等人治國的觀點,認為天下可以大治。

制定了撫民以靜,鼓勵農桑的國策。

歷史上影響深遠,最為著名的貞觀之治,也就以此有了雛形。

也就在這時,新上任的宰相戴胄,對李世民奏本說道:

“水旱兇災,前圣之所不免。國無九年儲蓄,《禮經》之所明誡。”

“今喪亂之后,戶口凋殘,每歲納租,未實倉廩。隨時出給,才供當年,若有兇災,將何賑恤?”

“故隋開皇立制,天下之人,節級輸粟,多為社倉,終于文皇,得無饑饉。”

“及大業中年,國用不足,并貸社倉之物,以充官費,故至末途,無以支給。”

“今請自王公已下,爰及眾庶,計所墾田稼穡頃畝,至秋熟,準其見在苗以理勸課,盡令出粟。”

“稻麥之鄉,亦同此稅。各納所在,為言義倉。”

“若年谷不登,百姓饑饉,當所州縣,隨便取給。”


  (https://www.dzxsw.cc/book/21625941/3533385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湖南省| 张家港市| 黄浦区| 邮箱| 龙门县| 海门市| 易门县| 永宁县| 三门县| 普格县| 呼图壁县| 鹤岗市| 额尔古纳市| 来安县| 沅江市| 广安市| 凉山| 陕西省| 康马县| 祁连县| 黄陵县| 通城县| 耒阳市| 芦溪县| 万安县| 津南区| 伊宁县| 闽清县| 巴楚县| 古交市| 西乡县| 垣曲县| 正安县| 克什克腾旗| 葵青区| 婺源县| 富民县| 新沂市| 天柱县| 沭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