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第599章


大唐,長安。

自上一次李世民遣孫思邈給太子李承乾瞧過足疾之后,宮中的御醫(yī)對于太子之病,更是廢寢忘食,日夜不歇的尋求診治之法。

但無奈,一連想了數(shù)日,研究了好久,都是沒有任何的起色。

到最后,病急亂投醫(yī)之下,他們最終認為這是邪祟入體導致。

以藥力難以驅(qū)除。

于是在李世民的默許下,就把各種高僧,隱居秦嶺的‘得道高人’都給請了出來。

到東宮中給太子驅(qū)邪。

但結(jié)果,依然是同以前一樣。

見不到絲毫的收效。

眼看著太子的足疾越發(fā)嚴重,以至于走路都頗為的艱難,李世民內(nèi)心深處,也是甚為厭煩。

偏偏這期間,那些站隊魏王李泰的大臣們,在朝堂上、私下里,都是越發(fā)的活躍起來。

似乎太子的足疾,激活了他們那一直壓抑在內(nèi)心深處的邪惡的種子。

從王之功,可能是每一個文臣、武將心中都無比期望和迫切的。

對于眼下的這種局勢,以及自己的病情,李承乾此刻比誰都要敏感!

在他的心中,最恨之人,自然就是當初害了自己的那個親弟弟,李泰。

其次,就是那漢王李元昌和道士秦英。

正如當日孫思邈所說,假如自己不亂吃他們弄來的丹藥,這足疾斷不至于嚴重至此。

哪怕是維持以前的那樣,也總好過于現(xiàn)在!

……

另一邊,在芙蓉園。

自有樂公主出嫁和程咬金的女兒事情辦妥后,芙蓉園中的生活也恢復了正常。

當初,李秋答應(yīng)下魏征,收羅天下書籍。

籌建芙蓉書院藏書館。

經(jīng)隋末大亂,天下經(jīng)籍圖書大量散失。

且很多古書,圖形文字晦澀難懂,往往被人拋棄。

如今李秋以一己之力,收求天下圖書,對獻書者重加錢帛,予以獎勵。

這也是功在千秋的一件好事。

現(xiàn)如今隨著茶葉產(chǎn)業(yè)越來越火爆,利潤越做越高,李秋芙蓉園這邊真的是富甲一方。

不差錢。

所以對于獻書者的獎勵和定價,給的也是頗為誘人。

大概一本千字左右的尋常書籍,就要給到2000文左右。

像那種越是珍貴,有意義的孤本,給出的價格還會高出許多。

至少,芙蓉書院這邊給出的定價,要兩倍于,幾倍于市面上的價格。

而且最難得的一點,芙蓉書院這一次收書,來者不拒。

只要你肯賣,我就給錢。

哪怕是我這里有重復了的版本,那也買。

于是乎,這個消息一經(jīng)發(fā)出,就在長安城和長安城周邊,引來了軒然大波。

現(xiàn)如今,芙蓉書院的名頭,已經(jīng)徹底的響徹世間。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在百姓心中的信譽度,簡直是高過了官府發(fā)布出來的那些公告。

像有些無能、貪婪的官吏們,還能經(jīng)常反悔,朝令夕改,欺凌百姓。

但是芙蓉園和芙蓉書院絕對不會如此。

以往已經(jīng)數(shù)次驗證過了,芙蓉園和芙蓉書院是絕對不會讓百姓吃虧的。

于是,每天來芙蓉園外獻書的百姓,早早的就排起了長隊。

并且隨著消息的傳播,還有天下各個州縣之人,正在帶著自己家的藏書向著這邊聚集而來。

雖說芙蓉園這邊,有大量的人手,也不差錢。

但是這么大的一個工程,其難度和繁瑣,還是大大超出了李秋等人的意料。

比如說,在獻書之人將書籍拿過來后,你得進行一個初步的鑒定和定價。

第一時間把錢款付給人家,同時也能提高整體的效率。

這期間,像馬周、武珝、孫思邈,以及芙蓉書院中的所有教習,都已經(jīng)上陣。

勉強還可以應(yīng)付。

但是,在成功收購了書籍之后。

這后面的繁瑣流程和麻煩事才剛剛開始。

比如你得對這些書籍進行修補,修葺,初步的分類。

在分類后,還有諸如增置楷書,重新繕寫,詳細的整理、編纂等等一系列專業(yè)、復雜的工作。

一見到此,李秋只覺得自己頭大如斗。

于是乎,他就找到了魏征,說自己要撂挑子不干了。

說是自己這邊仍然出錢。

但是其他的所有事情,自己芙蓉書院都不管了。

這種東西,實在不是以一人之力能搞的了的。

剩下的事,讓魏征自己想辦法去。

其實,對于李秋的這種舉動,無論是魏征,還是馬周。

幾乎所有的文人,愛書之人,都是感激的不得了。

在那個時代,文人們對于文化的傳承,編撰、整理,簡直是看的比命都重要。

也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種擁有偉大精神的人,才能使后世能見證的了這么多的歷史。

以及所發(fā)生過的重大事件。

一見到李秋沒耐心,要撂挑子不干,魏征當時就急了。

連連許諾剩下的麻煩事,由他來想辦法解決。

哄著李秋一定要把這樣一件功在后代的好事做下去。

以他們芙蓉園的人力、物力、財力,名聲,以及便利的地理位置。

簡直就是進行這次收書活動的最理想的選擇。

若是李秋這邊不干了,怕是這件事基本上也就黃了。

隨后,在魏征的游說之下,當即就有一大批重傳承,輕名利的學究、大儒,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芙蓉園中幫忙。

他們來時也已經(jīng)說了,自己這番并不是在給北平王這個商賈做工。

更不會要他們芙蓉園一分好處。

就連一口飯,一口水,他們都不占芙蓉園的便宜。

他們?yōu)榈模皇沁@些無比珍貴難得的古書,以及為了后世子孫。

讓李秋覺得好笑的一點是,這些老學究,大儒們,性格當真是古怪,頑固。

而且說到做到,就連喝水,吃飯,都有人從長安城中送過來。

絕不同芙蓉園發(fā)生一文錢的關(guān)系。

而且從他們的眼神中,李秋也是能夠看出。

他們對李秋,甚至是馬周在內(nèi),都有一種發(fā)自靈魂深處的排斥感,厭惡感。

仿佛受不了他們身上的銅臭味一般。

可是當他們在面對這一本本破舊的,殘破的古書之時。

那愛惜的,仿若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個個無比美麗的少女一樣。

以至于他們每翻一頁,都生怕會弄疼了這本書一般。


  (https://www.dzxsw.cc/book/21625941/3533345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