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又大又圓的餅
第三十四章
回到西山溝,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虞婉早上離開時,他們還在規劃地基,等她回來,土方都挖出不少了。
更夸張的是,七八名漢子正抬著約莫一米多長的正方柱石頭走向地基處,虞婉被他們的行動力深深震撼到。
地里的雜草也被拔得光禿禿的,只要再翻一下地,便可種上作物。
這一刻,虞婉覺得帶他們一同來到這里,是她做下的最正確的選擇。
得知虞婉帶了幾百斤糧食回來,眾人都高興不已,他們又有糧食吃了。
只要他們省著點,這些糧食可以幫助他們過完這個冬天。
他們越發覺得跟著貴人是對的,也完全不再去考慮賣不賣身的問題。
跟著貴人有吃有穿,貴人吃什么,他們就吃什么,從來沒有虧待過他們。等把這一百畝地種上莊稼,再在這里蓋上房子,以后他們就在這里給貴人當佃農,即使一輩子為仆,也沒什么好可恥的。
不過虞婉還不知道他們的想法,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兩件事——蓋房,種地。
蓋房子是一件很辛苦的體力活,劉家村的男丁幾乎都去忙蓋房的事了,而女眷和小孩們則負責地里的活,以及伙食。
虞婉也沒閑著,她現在要先趕緊改造一塊適合種作物的肥沃土地,以便種下第一批蔬菜。
在糧食緊缺的時候,蔬菜就是他們充饑的唯一替代品。
而且種南瓜還能提升她的種植能力,現在空間里的面板上,她的種植能力已經達到63了,也就是她種出了63個合格的南瓜。雖然目前看來,這個數字并沒有明確的作用,不過這些南瓜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幫助。
他們在路上一開始吃得最多的就是南瓜葉清粥,后來又變成了南瓜粥,其實南瓜還能做很多美食,比如南瓜餅、南瓜饅頭、清炒南瓜絲等,不過眼下缺的東西太多了,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他們也只能做最簡單的蒸南瓜、煮南瓜、南瓜粥等。
下午時間,虞婉便給女眷們發了新買回來的農具,大家一起去翻地。
她買來的這些土地里,大概只有三十來畝地的土壤狀況比較好,細翻一遍可以直接耕種。
而其余的地,情況并沒有那么好,土質太差是最大的問題。至于還有不少山地,虞婉暫時還沒想好山地上具體種什么,除了種樹木,山地上其實種土豆也不錯,土豆這東西頑強,對土壤的肥力要求要求沒那么高。
但是現在的榮國還沒有土豆這種作物。
眼下還是先把這三十來畝土質較好的翻出來種蔬菜吧,其余的土地以后再說。
畢竟眼下他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人手也不夠用,男丁和得力一些的女眷都去建房子了。
這個時代的建房造屋也很麻煩,水泥鋼筋混凝土那是完全沒有的,地基必須用大塊規整的石頭填充,不然地基不穩,那建造出來的房子便會存在質量問題。
而大塊石頭,也不是隨地可以撿到,還必須找到能開采石頭的石殼地,由石匠用專門的工具將整塊石殼錘開,再一塊塊地分割出來,敲成規整的正方體。
這個開采石頭的過程,費時又費力,所以古代就算是建造幾間簡陋的房子,也并不是幾天就能用泥巴糊成的。
不過,劉家村確實是個寶藏村,這些村民似乎什么都懂一點,或許不是很精通,但個個的手藝都很實用。他們很多不僅會木工,也會采石。
只是要一下建成幾十人可住的村落,還要兼顧耕種幾百畝的地,他們這幾十人的勞動力根本不夠。
但虞婉暫時沒考慮再請人了,一來她對這里還不熟,二來也是這里的原住民確實有些排外,虞婉也怕招來一些品行不佳的人,到時候反倒搞出很多麻煩事。
劉家村的村民們比較樸實,個個都很有干勁,也從來沒叫過苦,只要再挺一挺,先蓋上幾間房大家擠一擠,有個可以避風的地方,剩下的房子可以慢慢再造。
至于耕地嘛,她手上的種子也并沒有多到能將幾百畝的地一次性播完,就先打理好幾十畝菜地再說。
“貴人,這種活不是你該做的,你一旁休息去吧,這里交給我們。”葉大娘見虞婉也也扛了一把鋤頭到地里翻土,嚇了一跳,趕緊勸說道。
虞婉覺得他們把自己抬得太高了,“我也想體驗一下種地的樂趣,你們去做自己的吧,我累了知道休息。”
作為一名農學生,她并非沒做過這種活,大學都是有實踐課的。
除了播種機翻土機等機械外,實驗室的鋤頭才是最多的。
葉大娘見她執意如此,想著她或許只是想玩玩,聽說很多有名的文人墨客,就喜歡田園生活,那就讓她體驗吧!
不過出乎大家的意料,他們以為虞婉這樣錦衣玉食的貴人肯定只是玩玩,絕對不可能真的會耕作,結果他們眼中的貴人跟他們一起翻了一個下午的地,而且還翻得有模有樣。
不僅如此,對于有些翻地不夠到位的,她還親自指出。
這些土地都已經結塊了,看上去應有一段時間沒有耕作,這種地必須得挖深一點,再將結塊的土壤敲碎,這樣翻過的土壤透氣性才會變好,也更有利于植物的根伸展于土壤中。
將整塊約莫一塊兩畝多的地全部松完土,虞婉又教她們摟溝、起壟,摟溝的目的是施底肥,可惜受條件所限,虞婉在路上做的土化肥也不是很多。
好在今天她又從空間里搬了不少小米出來,小嬋和那群孩子一個下午都在處理米殼,這些米殼也是很好的肥料來源,只是劉家村的人們都覺得很浪費。
米殼完全可以用來喂養家禽,雞鴨就很喜歡這種。
不過現在他們也沒有家禽可養,便拿來做肥料了。
在摟溝里施上底肥后,就可以起壟了,起壟就是從兩個溝的中間往兩個溝的上面摟土,然后就可以打坑了,種蘿卜的坑必須淺,兩三公分即可,也就是后世的兩三厘米。株距之間得留二十多公分,不然太擠會影響生長。
再然后,就得用水澆透了,這里的氣候本來就干燥,土壤濕度也不夠,會影響到蘿卜的發芽和生長。
灌溉的用水,則得從兩里之外的陂塘里擔過來。
不過若是能用靈泉,那就更好了,但這里人多,虞婉不好操作,便用陂塘的水。
眾人聽著虞婉有條不紊、句句在理的講解,都不由得對她嘆服不已。
“想不到貴人竟然還知道這么耕作的技巧,我一土生土長的莊稼人,反倒沒有貴人懂得多。”劉大嫂慚愧說道。
其實倒也怪不得她們,這些女眷下地翻地的還是少數,劉家村以前在觀州也還算過得去,下地耕作這種活多半是家中的男丁在做。
就比如劉大嫂他們一家,家里男丁偏多,她一個媳婦基本上就很少下地,平時就負責家務活,男人才負責山上的活。
這樣一來,就算她是土生土長的農戶,也并不懂地里這些門道。
但李春花就不一樣,她嫁過來就只有一個婆婆,男人又被發配去打仗了,地里的活就得她去做,她翻地的熟練程度就比大部分人好。
虞婉都有悄悄觀察,以后盡量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長來安排工作,這樣才能提高效率,也能讓每個人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有些東西我也是從書上看來的,有些則是老師教的。”虞婉道。
在種地一事上,她就不用跟這些人謙虛了,畢竟這些可都是在鄉下跟莊稼打交道的人,如果自己不標榜一下自己的權威,可能不太容易服眾。
可別看種地一事,雖然很多人世世代代為農,但他們的耕種技巧其實也是因人而異,這種消息閉塞的時代,就算有些比較好的耕作技巧,也未必每個人都知道。
虞婉自認自己在種地方面的知識點還算學得不錯,她想把自己所學推廣出去,那首先就得讓大家都認可她,而不是將她看做一個嬌滴滴、只有錢糧的富家小姐。
立了威信,以后自己的耕作計劃才能得到更好的實施和推廣。
“難怪貴人對耕作一事如此了解,原來是有夫子教授。不過,私塾的夫子不都只教識文斷字和文章嗎?”劉大嫂有些不解。
虞婉道:“我的夫子什么都教。”
“貴人的夫子真是與眾不同,一定也是個非凡之人,才能教出貴人這樣的高徒。”
虞婉毫不謙虛地嗯了聲,她的老師確實都是業內拔尖的翹楚,這根本不需要謙虛。
“比起我的老師來,我還差得遠,不過以后我們可以一起探索一起研究,我們的地一定會種得越來越好,我們總有一天也能過上衣食擔憂的日子。”虞婉給大家畫了一個又大又圓的餅。
(https://www.dzxsw.cc/book/21618081/3636602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