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讓他三尺又何妨
盛夏的中午,午睡是最好的打發方式了。吃過午飯,大家閑聊幾句后,都各自回房休息了。
辛曉云躺在那張涼爽的竹床上,睡得正酣,突然被一陣陣清脆的信息提示音吵醒了。
“親愛的,快來火車站接我!”
“怎么不回我信息,我要迷路了!”
是劉晗月的聲音,辛曉云使勁拍拍自己的臉蛋。疼!不是做夢。
“什么火車站呀?”辛曉云不解地問道。
“你們老家有幾個火車站呀?”那邊傳來緊張的詢問聲。
辛曉云一聽“老家”,下巴都驚得掉地下了。她怎么追我追到老家了。
前幾天,劉晗月一直吵著要找自己玩,沒理她,結果人家直接找上門了。
辛曉云嘆了口氣,霸道總裁般回了句:“呆在那,別動!”
幸虧外婆家離火車站不遠,打個車10分鐘路程就到了。
等到了火車站,辛曉云驚得就不僅僅是下巴了,整個人都快驚得跌倒在地上了。
劉晗月是帶著一個旅行團來的!他們四人一人拖個行李箱,臉上堆滿職業假笑,一字排開,好像等著大領導來檢閱般。
至此,“五味俱全部落”全部成員集結至此。
“劉晗月,你想干什么?”辛曉云伸出右手作勢要打她。
劉晗月一個機靈閃到夏之光背后,努著嘴說:“是他天天吵著要找你,跟我無關!”
夏之光聽了,臉“騰”地紅了起來,沒想到一見面劉晗月就把自己出賣了,氣得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唐彥霖見了,連忙說:“唉呀,這么好玩的地方,你一個人獨享,太不夠意思了吧。”
吳自在也一旁瘋狂點頭,應和著說:“就是,就是!”
“就是個大頭鬼!”辛曉云知道,己寡敵眾,自己一個人是說不過他們的。于是,轉身說道:“我只接收劉晗月,你們自己找地方住去吧。”
“沒事,我們三個大男人不用你操心。”吳自在拍著胸口大言不慚地說,惹得兩個女生哈哈大笑。
安頓好三個男生的住處,辛曉云帶他們去外婆家參觀。
表弟表妹喜歡熱鬧,對他們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外公外婆讓辛曉云他們好好招待同學們,就照常下地干活去了。
“我們老家可好玩了,有山有水。你們想玩哪個?”表弟可真算是家鄉的優秀推薦人。
“我們都要玩!”吳自在和唐彥霖異口同聲地喊道。
“先帶你們去天下聞名的六尺巷看看吧!”表弟得意地說。
六尺巷位于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長100米、寬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間。
清康熙年間,張英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
后來吳家要建新房,想占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封加急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后,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里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一行人在表弟的帶領下,來到六尺巷前。
眾人抬頭望去,高大的徽式漢白玉牌坊上,“懿德流芳”四個字蒼勁有力。
大家穿過牌坊,來到烏石照壁前,正面刻著六尺巷的人物圖,背面則是張英的生平介紹等。
繞過照壁,可看見一塊太湖石,上面即是張英所提詩句。
唐彥霖搖頭晃腦大聲朗誦起來:“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眾人捧場地喝彩鼓掌:“好詩!好詩!”唐彥霖也得意極了。
走過小巷,在巷的出口處也有一座漢白玉牌坊,刻著“禮讓”兩字。
從“懿德”到“禮讓”,一段佳話就此流芳。
表弟一改往日嬉皮笑臉樣子,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們歷史老師也經常說,六尺巷是一把人生的尺子,值得我們經常拿出來量一量;更值得我們經常去走一走。常走“六尺巷”,修行正己,就會走出人生天地寬。”
大家聽了,都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出了六尺巷,我們又來到桐城人的母親河——龍眠河。
龍眠河西起頌嘉湖,東至嬉子湖,縱橫48千米。
上游,河水清澈,蜿蜒在山中,使人心曠神怡;中游,河道變寬,河水變深,河面上漂有許多浮萍;下游,水長流、長清,還有很細的黃沙。
眾人來到龍眠河廣場,駐足在桐國春秋、北峽戰云、桐城置縣、元明移民、鐵打桐城、桐城解放、撤縣設市等一系列浮雕面前;接著又瞻仰朱邑,李公麟,何如寵,左光斗,方以智,戴名世,方苞,劉大槐,姚鼐,姚瑩,張英張廷玉父子宰相,吳汝綸等歷史名人浮雕。
吳自在津津有味地看著這些浮雕,不停地問這問那。這塊浮雕講的是什么故事,那塊浮雕又講的是誰。
幸虧平時表弟喜歡研究桐城歷史,所以,一個問一個答,兩人聊得正歡。
接著眾人又來到“紫來橋”下。現在的紫來橋,橋的功能已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但在當時,是連接古城東、西最便捷的通道。雍正年間,張廷玉曾經用皇帝賞賜的錢修葺過,故又名“良弼橋”。
年深月久,橋面的條石被風雨侵蝕車碾人踩,凹凸不平,很有滄桑感。
遠處,一陣地道的桐城口音、黃梅小調從不遠處的廊橋飄過來。
一群大爺大媽,自帶板凳和演出器材,匯聚廊橋,唱響黃梅。他們頭發有些花白,嗓音有些滄桑,身姿有些僵硬,但個個容光煥發,精神飽滿,演唱時專注投入,字正腔圓。
最美不過夕陽紅,這道風景與廊橋美人相得益彰……
大家一路走著,一路聊著。
吳自在一邊走著,一邊輕輕拍著自己的肚子,自顧自地說:“唉,好餓呀。不知道今天可能一飽口福?”
辛曉云在一旁接道:“放心吧,包你滿意!我們老家好吃的可多了。”
大家一聽好吃的,頓時來了精神,不自覺地多咽了幾下口水。
“哈哈,大家都累了,等會多吃點。”表弟笑著說。
車子在一家飯店門口停下了。這是一家很普通的飯店,店名“山水人家”聽起來也非常樸素。它不在熱鬧的市區,也沒有大氣的裝潢,但里面坐滿了吃吃喝喝的顧客。
表弟像一陣旋風般沖到吧臺前,問道:“老板,還有位子嗎?”
“你們運氣好,二樓剛有一桌結賬了。你們等會,服務員上去收拾下。”老板急著在算賬,頭也不抬地說。
于是,辛曉云和表弟留在一樓點菜,其他人到二樓包廂等著。二樓包廂不大,但坐七個人沒問題。
表妹張羅大家坐下來,笑著說:“你們別看這家飯店不大,但是味道特別好,服務也很熱情,我們經常來這吃。”
劉晗月一聽有好吃的,瞬間就眉開眼笑了,“可以,只要有好吃的就行!”
眾人饑腸轆轆地等了大概半小時,服務員終于上菜了。
第一道菜是桐城水芹炒肉絲,又叫“文都小炒”,是一道地方特色美食。
水芹是桐城獨有的特產蔬菜,已有數百年栽培歷史。它有特定的生長環境,那田里的水是地下滲出來的清澈泉水,終年不絕,四季溫差不是很大。桐城水芹菜富含硒等多種礦物質和纖維素、植物蛋白、葉綠素等營養成分。
吳自在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大口,邊吃邊不停地說著:“好吃,好吃!”
唐彥霖也不甘落后,拿起筷子夾了一大口塞進嘴巴,只顧大口嚼著,連話都來不及說。
其他人看他倆大快朵頤的樣子,也紛紛動筷。果然美味,菜質脆嫩,清香爽口,余味甘甜。
沒等第二道菜上來,水芹炒肉都快被吃完了。大家舔了舔嘴巴,眼巴巴地看著門口。
功夫不負有心人,第二道菜終于上了,是一盤熱氣騰騰的山粉圓子燒肉。
辛曉云看著大家蠢蠢欲動的筷子,好意提醒道:“剛出鍋的山粉圓子會很燙,稍微等會。”
于是大家按捺住內心的火熱,靜靜地盯著那肉乎乎的山粉圓子,任由那誘人的香味,緩緩通過鼻腔內的鼻粘膜,刺激嗅覺神經,嗅覺神經再將信息傳到大腦。
突然,沒有商量,大家的筷子都飛舞起來。夾一塊放入嘴中,爽滑鮮香,軟糯彈牙。山粉同豬肉一起煮,除了紅燒肉的香味,還有山粉圓的焦香和爽滑筋道,兩種風味巧妙的融合在一道菜中,就成了眾多美食中的佼佼者。
大家邊吃邊發出“咝咝”聲,“好吃,好燙!”那又愛又恨的樣子真讓人忍俊不禁。
接著,大關水碗、雞湯泡炒米等美味一一上桌。
平時話多的劉晗月和吳自在,這會都全身心地享受美食,除了不斷地發出“哇,好吃”“太好吃了”根本完全沒有時間廢話。
(https://www.dzxsw.cc/book/21616782/3134770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