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2章
濱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陪著趙昌盛省長、吳耀祖副市長走在“數字經濟產業園”的園區內,李青云的心情很平靜。
相比之下,反倒是吳耀祖副市長稍微有些緊張。
趙副省長這次來濱州市考察、調研,事先就和濱州市政府打過招呼——自己就是下去隨便看看,不想大張旗鼓。
因為趙副省長的態度十分堅決,市長徐仁剛當然不能駁他的面子。
上午在市政府親自迎接過趙副省長之后,下午的考察許市長就委托了吳耀祖這個常務副市長陪同。
趙副省長可是省委常委,放眼整個濱州市,只有董書記的分量在其之上。
正常來說,應該是徐市長親自陪同來著。
現在換成了自己,吳耀祖心里自然是七上八下的。
目光瞥了一眼走在趙副省長右側的李青云,看著他古井無波的樣子,吳耀祖不由得有些佩服。
這個李青云的養氣功夫,真是一流。
要是換了其他區長,被省長點名要陪同考察,肯定緊張的不行。
可李青云卻似乎一點情緒波動都沒有,顯得十分鎮定。
是的,趙昌盛副省長抵達濱州市之后,明確表示自己這次考察的重點是寧蓮新區、寧海區。
隨后他點名李青云這個區長全程陪同,也是應有之意。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看著已經漸漸成了氣候的園區,趙昌盛忍不住感慨,“這一眨眼,數字經濟產業園就這樣搞起來了。不錯~”
吳耀祖聞言,連忙陪著笑道:“趙省長,咱們市里這個數字經濟產業園能搞起來,離不開部委和省政府的支持。”
趙昌盛微微頷首,倒是沒有多說什么。
他是外來干部,對吳耀祖這個遼東省本土干部了解不多。
事實上,他也沒想過要去進一步了解這個人。
趙昌盛這次來濱州市,唯一要深入了解的人,只有李青云。
目光轉向李青云,趙昌盛微笑著開聲道:“青云同志,你們寧蓮新區前些天呈送上來的計劃書,我已經看過了。看起來,你們寧蓮新區好像很有信心嘛?”
聽到這里,耳朵一直豎起來的趙昌盛眼神就是一凝。
寧蓮新區的計劃書,雖然也給市政府呈送了一份。
但理論上來說,市政府是沒有資格指手畫腳的。
甚至濱州市委,也沒有決定權。
前些天,吳耀祖去了外地考察、調研,正好沒趕上。
所以寧蓮新區提交的這個計劃書的具體內容,他還真不大了解。
現在趙副省長突然提到了它,吳耀祖就顯得有些束手無策。
就在吳耀祖正尷尬的時候,李青云已經開聲了。
“是的,趙省長。全力建設新能源研發基地這件事情,我認為在我們寧蓮新區是大有機會的。”
聽到這里,吳耀祖心中就是一喜。
他心里很清楚,李青云這是隱晦地給自己提醒呢。
略一回憶,吳耀祖就想到了之前秘書呈上來的那份文件——《關于在寧蓮新區全力建設新能源研發基地的情況說明計劃書》。
看來趙副省長說的,就是這個計劃書了。
終于知道了二人討論的是什么,吳耀祖暗暗松了口氣。
趙昌盛笑了笑,做了個手勢道,“具體說一說你的理由。”
李青云坦言道,“首先,當然是政策因素。”
“我們寧蓮新區作為國家級新區,所擁有的各項優惠政策,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
這個理由,趙昌盛當然是認可的。
他點了點頭,示意李青云繼續往下說。
“作為高新產業之一,新能源產業的研發,必然需要人才。”
李青云信心滿滿地說,“我們濱州市高校云集,相關產業鏈上的高端人才,我們都不缺。科研單位,也為數不少。在研發能力這一塊,我覺得我們寧蓮新區完全沒問題!”
他的這個理由,趙昌盛也是完全認可。
確實,濱州市的高校資源,在全省而已都是數一數二的。
甚至在名校影響力這一塊,比省會盛京市還要勝出一籌。
高校資源多,意味著人才就多。
新能源研發最欠缺的人才這一條,寧蓮新區無疑可以高枕無憂。
停頓了片刻,李青云最后說出了一條。
“另外新能源研發,還需要投入持續的財力和物力。”
李青云平心靜氣地表示,“而我們寧蓮新區有著國家部委和省里的全力支持,可以說資金方面是有足夠保證的。綜上所述,我們寧蓮新區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已然沒有任何短板。”
“好你個李青云,你說資金有保障,這是在點我這個副省長——讓我給你們這個項目多批一些資金嗎?”
聽到這里,趙昌盛忍不住伸手點了點頭李青云。
這話要是放在平時,被點的人肯定要嚇得半死。
但誰都能看出來,趙副省長這是在開玩笑呢。
一時間,大家的嘴角都是微微上揚。
生怕李青云受窘,吳耀祖自然要投桃報李。
他陪著笑道:“趙省長,青云市長他不是這個意思。寧蓮新區可以說是我們濱州市,乃至全省的一張名片,一塊招牌。從我們市里的角度來說,肯定是會全力支持的……”
下面的話,吳耀祖沒有繼續說下去。
但言下之意,大家自然是了解的。
顯然,他是說,我們濱州市委市政府都明確會全力支持這個項目了,省里在資金上肯定也要意思意思吧?
見吳耀祖幫著李青云說話,趙昌盛反倒對他的感官好了一些。
在此之前,趙昌盛一直覺得吳耀祖這個人有些過于“諂媚”。
這個詞用來形容干部,顯然是不好的。
現在看來,吳耀祖可能不是諂媚,而是干部下意識“畏上”的表現。
至少在原則性上,他還是具備的。
吳耀祖打了個岔之后,趙昌盛也不再揪著“李青云”不放。
他斜睨了右側的李青云一眼:“想法或許是好的,但新能源這個新興產業的未來是不是真的這么好;它有沒有可能持續一兩年之后,很快就沒落成為夕陽產業?這些,你都有把握嗎?”
“我有把握,趙省長。”
李青云目光灼灼地看向領導:“至少二十年之內,新能源產業都會是朝陽產業。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突破,它的前景甚至可能更加廣闊……”
(https://www.dzxsw.cc/book/21589436/3349826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