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5章
聽了李青云的話,朱萬青連連擺手道:“青云書記說笑了。濱州市是副省級城市,人才濟濟,哪用得著從我們小小的安東市挖掘人才。”
“再說了,經開區這邊的發展才剛剛起步,實在離不開秀麗市長啊!”
朱萬青這話說出之后,阮秀麗總算是松了口氣。
倒不是她不愿意跟著李青云去寧蓮新區打拼,實在是這事兒有些太過突兀了。
事實上,李青云在濱州市也好,在整個遼東省也好,口碑一直非常不錯。
在濱州市,在寧海區,他這四年之中不僅工作完成得十分出色,將寧海區建設得非常好。
與此同時,他也一路提拔了不少年輕、有能力的干部。
像卞玉蘭、金新月、俞曉東、劉亮這些人的情況,阮秀麗都有所耳聞。
他們都是跟著李青云一路打拼,漸漸走出來的年輕干部。
但是,他們畢竟是從一開始就跟著李青云的,這個優勢實在太大。
阮秀麗覺得,自己就算是去到李青云麾下,短時間內李書記對自己的“器重”也不可能超過這些人。
而且自己已經是實職副廳級,而寧蓮新區雖說是正廳級架構,但因為絕大部分新區黨工委成員兼了寧海區委常委,所以實際上只是高配副廳級。
自己過去擔任副職的話,多少有些虧。
當然了,如果機會合適,比如說李青云更進一步,兼任濱州市委專職副書記的話,阮秀麗還是愿意過去闖一闖的。
畢竟,濱州市是副省級城市,機會肯定是更多。
李青云也知道阮秀麗的一些顧慮,因此在朱萬青明確表示拒絕之后,他就笑了笑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在朱萬青、阮秀麗等人的陪同之下,李青云將整個安東市經開區幾乎轉了一圈。
經開區的重點企業,更是一個不落全都實地考察了一番。
參觀完一圈之后,李青云也不禁暗暗感慨。
總的說來,安東市這個經濟技術開發區搞得著實不錯。
尤其是在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方面,更是有其獨到之處。
他們通過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引進高水平研發機構和企業、推動產學研合作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安東市的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水平。
這種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推動,不僅為安東市帶來了更多的技術突破和新產品開發,更為其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就說經開區內目前落戶的兩家高新企業吧。
這兩家企業看似投資并不多,也不甚起眼。
可在李青云看來,這兩家企業的技術含量非常高,而且是屬于非常前沿的科技類型。
假以時日,這兩家企業很可能發展成極具創新能力的優質企業。
由招商引資的企業的水準,反推經開區和阮秀麗的能力和眼光,那絕對是非常可以的。
回去的路上,李青云不時對朱萬青、阮秀麗發出感慨,表示今天的經開區之行,真的是讓他學到了很多。
看著李青云語出至誠的話語,朱萬青自然是高興的。
至于阮秀麗,暗自竊喜之余,更是對李青云的好感又多了幾分。
任誰都知道,這位李書記在搞經濟的能力方面,絕對是蝎子的尾巴——獨一份的。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甚至可以稱之為遼東省政界的“經濟學家”。
這一點,幾乎沒有人會去質疑。
即便是省內不怎么喜歡他的某些領導,在經濟領域也絕不會對李青云指手畫腳。
也就是說,無論是誰,只要在經濟領域能得到李青云一句夸獎,絕對是相當高的榮譽。
阮秀麗相信,剛剛李青云對安東市經開區這番點評傳出去之后,自己在經開區,甚至在市里的威信絕對能提升一截。
最關鍵的是,李青云的評述看上去沒有絲毫恭維的意思,全都是真心實意,言之有物的。
這對阮秀麗而言,就更難得了。
“李書記,您也別光說我們經開區干部愛聽的,還得多批評指正才是。”
阮秀麗淺笑盈盈地說。
朱萬青唔了一聲,也在一旁幫腔道:“是啊,青云書記,咱們安東和濱州是一家,你這個經濟專家可不能藏拙哦。”
“不會不會~”
李青云笑著擺擺手道。
“那您就給咱們經開區指點指點迷津。比如說,汽車產業?”
阮秀麗目光灼灼地看向李青云道。
朱萬青瞥了一眼自己這位副手,心中也是暗暗點頭。
阮秀麗自始至終一直說的經開區,而不是安東市,顯然這是有意識的。
一方面,她照顧到了自己這個市長的面子;
另一方面,又讓李青云沒那么難開口。
有這樣的大局觀、思維能力和語言技巧,真是不容易。
很多時候,一些人明明是好心想辦事,但往往一開口卻壞了事情。
阮秀麗,顯然就沒有這樣的問題。
面對阮秀麗的“步步緊逼”,李青云知道自己一點都不說肯定是不行了。
他笑了笑,說出一番話來。
“安東市,特別是安東市經開區的汽車產業,尤其是汽車零部件產業水平很高,我確實不敢妄加評價啊!”
李青云坦言道,“我就從咱們兩市在汽車產業的對接這一點,大概講講我個人的見解吧。”
聽了這話,朱萬青、阮秀麗連忙說好。
李青云也不墨跡,一五一十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首先第一點,咱們兩市的汽車產業相關部門及企業應明確對接的目標,包括提升安東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在濱州市汽車產業中的配套率、促進雙方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等;”
李青云開聲道,“從經開區的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來講,要深入了解濱州市汽車產業的發展現狀、未來趨勢以及零部件需求,特別是濱州市重點汽車企業的配套需求。
分析安東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優勢:明確安東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優勢領域、特色產品和市場競爭力,為精準對接打下基礎;”
“另外,兩市可以以政府的名義,多舉辦汽車零部件產業對接會,邀請兩地企業代表參加,通過面對面交流增進了解,探討合作機會……”
(https://www.dzxsw.cc/book/21589436/2285482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