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貞觀無太子 > 卷二 第207章 是什么讓魏征啞口無言?

卷二 第207章 是什么讓魏征啞口無言?


當(dāng)已經(jīng)年過半百的魏征,在風(fēng)燭殘年之際出使大明王廷時。

        日月山卻是忙著戰(zhàn)后的諸多事宜。

        伊原峰指揮著俘虜們清理甕城。

        伊原錫則忙著山谷里的諸多瑣事。

        普西偌便負(fù)責(zé)在戰(zhàn)場上收集那些戰(zhàn)死勇士的遺骸并將其埋于勇山。

        這一次李承乾并沒組織大家都去參加葬禮,只是吩咐少年軍和學(xué)堂里的那些孩子都必須到場,其余人則是自發(fā)組織的。

        此時,李承乾正在帳房里和李勤儉商量著工坊何去何從。

        “不行,工坊還是得分開,軍械是軍械,  民用是民用,像現(xiàn)在這樣混在一起,不倫不類的反而影響效率。”

        李承乾一邊說著,一邊敲著桌子,“有些時候在精而不在于多。”

        李勤儉說道:“可如果工坊一分為二,那工坊的效率就大打折扣了,別說支撐一場大戰(zhàn),  就是想讓大家恢復(fù)到大戰(zhàn)之前的裝備水平都不夠。

        我了解了一下,  大戰(zhàn)之前,怨軍的兄弟人手是三十支箭矢,七十支弩箭。

        而隨著流民軍和萬俟璞他們的加入,不算契苾何力的人,我們自身就有兩千一百余將士。

        按照大戰(zhàn)之前的裝備水平,至少需要六萬五千支箭矢,十五萬支弩箭,就這還沒算其他的刀槍劍戟。”

        說完,李勤儉嘆了口氣,又道,“不說后續(xù)儲備了,就是恢復(fù)到大戰(zhàn)之前的水平,如今也做不到。要是再來一場類似的大戰(zhàn),  我們的將士縱使例無虛發(fā),也無箭可射。”

        說到底這就是發(fā)展太快的弊端。

        李承乾擺了擺手,  說道:“問題我知道,但出現(xiàn)問題就是讓我們想辦法解決的,而不是將錯就錯。

        民用和軍用必須分開,  不管有多大的阻力,都要必須做。

        你只看到工坊分開之后,可能影響軍械的產(chǎn)量,但你想過沒有,如今的日月山像什么?像一個大家庭,大家都在同一口大鍋里吃飯。

        雖然現(xiàn)在看似衣食無憂,大家也其樂融融,但時間長久了必然會出問題。

        我們不可能永遠(yuǎn)固守日月山,也不可能永遠(yuǎn)就這些人。

        遠(yuǎn)的不說,就說鐵勒部,當(dāng)他們部落里數(shù)萬人抵達之后,難道我們還以這種方式繼續(xù)下去么?

        不可能的,當(dāng)初大家之所以吃大鍋飯,那是沒更好的辦法,大家必須同舟共濟才能共渡難關(guān)。

        可度過了這道難關(guān),總會有人有些別的心思,他們會想,為什么我們創(chuàng)造的價值要被別人剝削?他們會想怎么才能多掙幾個,將來留給自己的孩子。

        他們甚至還會琢磨如何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因為有能力的人,總會脫穎而出,這是必然的。

        老話常說,  可共患難不可共富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謂的大同世界終究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奢望。

        要想使得我們大明王廷健康長久的發(fā)展下去,我們要做的還很多。

        當(dāng)然,你也不要聽我這么說就覺得大家怎樣怎樣,這是人性,擱哪兒都一樣,沒什么好指摘的。”

        有些話李承乾其實還是沒說,比如時間長了,人多了,總有些人會發(fā)現(xiàn),就算不干活也不會餓肚子,會滋生一些人好吃懶做的性格。

        李勤儉聽了半晌,其實啥也沒聽明白,聽得云里霧里的:“那我們具體要怎么做?”

        “如今我們其實處于最好的階段。”李承乾說道,“你去把伊原峰、普西偌還有伊原錫都喊來,順便把王玄策和契苾何力也喊來,就趁著今天,把這事兒給解決了。”

        不多時,眾人齊聚李承乾的帳房。

        見眾人到齊,李承乾便說道:“今天把大家都喊來,是有幾個事情要通知一下。

        一、從十五日后起,取消之前的食堂制度,各家各戶可自行做飯,放開貿(mào)易制度,允許貿(mào)易交流,互換有無。

        二、軍隊正規(guī)化,按時發(fā)糧發(fā)餉,整編現(xiàn)有的軍隊。

        三、開設(shè)長明糧鋪、長明布行、長明車馬行、長明雜貨鋪等諸多滿足日常生活的種種商鋪。

        四、稅收合理化,各行各業(yè)都需要繳納一定的稅收,維持王廷的開支。

        五、王廷合法化,制定各級官員及俸祿。

        如果還有什么遺漏,大家都可以各抒己見,查漏補缺。”

        這些都是李承乾一早就思量過的。

        日月山必須改變了,現(xiàn)在無疑是最好的時候,畢竟都是剛從鬼門關(guān)里爬出來的,還沒有那么多心思,真要等到大明王廷做大了,矛盾積深了再做改變,就很被動了。

        “殿下說的我都懂。”伊原錫說道,“可如今大家家里幾乎都揭不開鍋,取消食堂制度不是把大家往絕路上逼嗎?”

        對于這一條,他們都極其不能理解,之前沒打斷李承乾的話,已經(jīng)是他們極力克制的結(jié)果,這會兒李承乾說完,伊原錫立馬就提了出來。

        其他人也是看著李承乾,想聽聽李承乾怎么說。

        “這只是大致的安排,細(xì)節(jié)我還沒講到。”李承乾說道,“我們大明王廷的子民,都是勤勞而勇敢的,不信你們自己出去看看,如今山谷里可有一個閑人?既然他們付出了勞動,自然是要給予工錢的。

        當(dāng)然,工錢的標(biāo)準(zhǔn)還有待商榷,但肯定足夠大家養(yǎng)家糊口,甚至還有結(jié)余,至于說那些家里勞動力不足,就剩下老人孩子的,那就特事特辦。

        你們要相信,我們大明王廷的子民是勤勞的,勇敢的,擺脫了集體食堂后,他們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一直依賴集體食堂,他們什么時候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聽李承乾這么說,眾人點了點頭,有安排就好。

        而且,他們也認(rèn)為自己的族人是勤勞且勇敢的,李承乾這話,剛好說到了他們的心窩子。

        接下來,眾人就每一條都展開了認(rèn)真的討論。

        眾人其實對這樣的改變也贊成。

        別忘了,在坐的都是既得利益者。

        就如第五條,王廷合法化,制定各級官員及俸祿,這各級官員不就是他們么?

        當(dāng)然,這些東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制定出來的,還需要時間慢慢磨。

        李承乾就自己的想法跟大家交流討論了一番后,便帶著伊原峰、契苾何力離開了。

        他今日還得整編軍隊。

        沒辦法,如今軍隊里亂七八糟的。

        有流民軍、有萬俟璞那些人,還有契苾何力的五千親兵,再加上親隨軍和怨軍,人不多,但是出處是真不少。

        “對于你的五千親兵,有什么想法沒?”路上,李承乾問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拱手道:“一切但憑殿下做主。”

        他這個人就是如此,只要他真心實意的投了,就會誓死追隨。

        而且,在他看來,這位是真的很厲害!

        同樣的年紀(jì),李承乾甩了他十八條街……

        “我是這樣想的,鐵勒部的勇士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也就沒必要去拆散他們,索性就讓鐵勒部的勇士自建一軍,你看如何?”李承乾說道。

        契苾何力聞言卻是一愣,他其實已經(jīng)做好了打散親兵的準(zhǔn)備。

        畢竟他們五千兵馬,比大明王廷的實力還強,李承乾有所防備是必然的,可誰知道,李承乾居然讓他們自成一軍,那就讓他有些意外了。

        他手里的實力隨時都可以顛覆大明王廷!

        這究竟是自信,還是真的信任我們這些人?

        見契苾何力發(fā)愣,李承乾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再說了,既然鐵勒部已經(jīng)歸順于本王,那就是本王的子民,在子民沒有做出任何對不起本王的事情之前,本王為何要懷疑自己的子民?

        而且,本王深信,鐵勒部的勇士都是忠貞之輩,如果有一天鐵勒部真的棄本王而去,那就只當(dāng)是本王識人不明,倒也是咎由自取。”

        說著,李承乾還輕笑了起來。

        契苾何力急忙單膝跪地,道:“殿下大可放心,只要末將還活著,鐵勒部永遠(yuǎn)都是殿下的馬前卒!誓死追隨殿下,為殿下開疆拓土!”

        他是真的有些激動,被人信任的感覺,是真的很舒服。

        而且,他們鐵勒部和突厥人有些類似,崇拜真正的英雄,而他更是信奉這一點。(這里解釋一下,很多人認(rèn)為鐵勒部是突厥人,但我查了很多資料又說他們不是突厥人,諸位看看就好,不用糾結(jié),求放過。)

        這也是為什么,在原本的歷史中,他會誓死追隨李世民的原因。

        李承乾很滿意,這才是他想要的結(jié)果。

        只要契苾何力不背叛他,鐵勒部還不是死死的攥在自己手里。

        來到城外,李承乾早就通知了讓各部在城外集結(jié),這會兒除了傷兵以外,全都在這兒。

        在城外,李承乾其實沒耽誤太多時間。

        一是宣布新建征西軍,由契苾何力擔(dān)任征西軍主帥,而整個征西軍也是由契苾何力的親兵構(gòu)成,其實,除了換了個名字,沒有任何區(qū)別。

        二是將除了親隨軍以外的所有將士整編進怨軍,主帥還是伊原峰。

        不過重新劃歸了怨軍四營,增設(shè)四營參將,分別是趙巖、伊原振、普祿勃齊以及萬俟璞。

        四營各增設(shè)四個百夫長,數(shù)十個什長,伍長,這個李承乾就沒管了,由四營參將報給伊原峰,他們自行安排。

        李承乾只提了一個要求,就是因功擢升。

        簡而言之,今日是怨軍大喜的日子!

        處理完軍營的事兒,李承乾回到城頭看了看正在忙碌的俘虜。

        看到這些人,李承乾就頭疼。

        殺了吧?可惜了……

        畢竟在這個年頭,人力就是生產(chǎn)力。

        可養(yǎng)著吧,糧食也緊缺啊!

        之前他不擔(dān)心糧食,那是鐵勒部那邊沒有消息傳來。

        但如今,他不得不再次為糧食發(fā)愁。

        不說鐵勒部后續(xù)大部隊到來后如何,就如今整個日月山每天有一萬多張嘴要吃飯,他那點糧食能頂多久?

        涇陽雖然是個上縣,但在全縣經(jīng)歷了災(zāi)荒后,人口也不足萬,所以說從涇陽城運來的糧食終究是有限的。

        這還沒算正在朝日月山趕來的鐵勒部族人,等他們到了后,糧食的缺口會更大。

        當(dāng)然,有句話叫做瞌睡來了送枕頭。

        這不,就在李承乾為此事煩惱的時候,一個消息從洮源傳來了。

        魏征來了!

        而且是代表大唐出使大明王廷!

        搞得很正式,李承乾聽到消息的時候都愣住了。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李承乾明白了,這的確是魏征的良苦用心。

        別人的好意是不能辜負(fù)的,是以,李承乾當(dāng)即就派契苾何力率征西軍全軍前往日月山外迎接魏征。

        他也想去大唐的國土上迎接魏征來著,但赤水源如今還是慕容順的地盤,他也不敢冒這么大的風(fēng)險。

        其原因不足外人道。

        至于說為什么不走那條冰河,先不說如今冰河解沒解凍,就算沒有,人家魏征是代表大唐正式出使大明王廷,豈能偷渡?

        大唐的臉面還要不要了?

        而且,為了出使,大唐可是給慕容順提前打過招呼的。

        慕容順接到大唐的書信時,鼻子都?xì)馔崃恕?br />
        不帶這么欺負(fù)人的!

        你大唐太子在我的地盤上自建王廷,你們這是承認(rèn)了他的合法性?

        問過我了么?

        當(dāng)然,最終慕容順還是捏著鼻子認(rèn)了。

        之前七千大軍被李承乾兩千兵馬大敗,使得他必須重新審視時局,短時間內(nèi),他是不打算對李承乾出手的。

        而且,這一場敗局對他來說,其實算不得什么損失,他充其量就是損失了一些人手罷了,達延芒結(jié)波可是連人都被生擒活捉了!

        現(xiàn)在對付日月山,咋的?救援達延芒結(jié)波么?

        他吃多了才會這么干!

        站在他的立場上,恨不得達延芒結(jié)波早點兒死!

        “大明王廷,契苾何力,恭迎魏公。”日月山外,當(dāng)契苾何力見到魏征的隊伍后,立馬說道。

        為了防止他認(rèn)錯人,李承乾還把劉三給派來了。

        魏征聞言,走下馬車說道:“可汗客氣了。”

        “末將如今早已不是什么可汗,魏公可別折煞末將了。”契苾何力急忙說道。

        既然已經(jīng)選擇了追隨李承乾,這立場就得擺正。

        魏征微微一愣,這么快就折服于李承乾了?

        很快,眾人來到了日月山。

        城門之外,李承乾也是出城很遠(yuǎn)相迎。

        他倒是想出城三十里去迎,可出城三十里都干到赤水源了……

        “外臣魏征參加殿下。”見到李承乾,魏征急忙施禮道,“讓殿下出城相迎,魏征愧不敢當(dāng)。”

        李承乾急忙扶著魏征說道:“魏公說笑了……”

        魏征笑道:“昔日,老夫還說殿下將來西歸而回,吾定當(dāng)西出三十里而迎之。然,世事難料,不過數(shù)月,竟是老夫先尋了過來。”

        “世間事,不就是如此,明天會發(fā)生什么,誰也不知道。”李承乾笑道,“請。”說著,李承乾伸手請魏征進城,“日月山條件簡陋,自是比不得長安,還望魏公見諒。”

        魏征縷縷胡子,說道:“殿下請,雖處蠻荒之地,但禮不可廢。”

        李承乾也沒客氣,兩人就這樣一路閑聊著回到了山谷。

        這一路上,魏征其實都在打量著日月山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甚至打量著遇到的每一個人。

        讓他極其意外的是,他遇到的每個人都非常親切的跟李承乾行禮,打招呼。

        按理說,這很正常才對,但魏征卻是敏銳的察覺到了問題。

        當(dāng)然,這些問題他沒問李承乾,左右在這邊的時間還多,他有的是時間自己去了解。

        因為大明王廷如今也沒有宮殿什么的,李承乾的帳房就成了王廷的王帳。

        像接待使臣這樣的大事,自然要放在王帳之中。

        回到李承乾的帳房后,大明王廷的頭頭腦腦幾乎都在。

        那一張桌子也撤走了,只余下一些椅子分列兩旁。

        李承乾高坐首位,魏征一板一眼的將整個使節(jié)出使的流程給走了一遍,還正式地遞交了一份大唐皇帝親筆手書的國書給李承乾。

        還別說,這一幕把李承乾都看楞了。

        接過國書瞅了兩眼后,就想丟一邊去,可此時在場的人多,他只得強忍著將李二的國書看完。

        無他,所謂的國書其實就是李二一肚子的怨氣,其中內(nèi)容,可想而知。

        整個流程走完后,也就到了酒宴款待的時候。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當(dāng)帳房里只剩下契苾何力、王玄策、這些知曉李承乾身份的人時,李承乾才問道:“不知魏公這次不遠(yuǎn)千里而來,所謂何事。”

        “其實老夫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魏征嘆了口氣。

        李承乾點了點頭,這個他懂。

        正視,就是魏征想做的。

        李承乾懂、李二也懂,大多數(shù)的朝堂官員都懂。

        不要小看這兩個字,這兩個字對于如今的大明王廷來說,價比千金!

        李承乾站起身,拱了拱手,道:“有勞魏公牽掛了。”

        對于李承乾的反應(yīng),魏征很滿意。

        哪怕如今的李承乾已經(jīng)算是小小的一方霸主,但其品行和以往倒也沒有太多改變,并沒有得勢之后目中無人之相。

        當(dāng)然,這才剛剛開始,馬上,他就要見識到李承乾的無恥下流了。

        “老臣受之有愧。”魏征說道,“不過此番前來,陛下和娘娘倒是另有交代。”

        李承乾疑惑道:“有何交代?”

        “殿下如今也已加冠,是時候考慮婚事了。”魏征說道,“陛下和娘娘有意為殿下賜婚,不知殿下怎么想的?”

        說實話,他都怕李承乾取一個異族的女子為妃!

        這要是嫡長子有異族血統(tǒng),這還算是漢家王朝么?

        聽到這個,李承乾一開始還有些蒙圈,但轉(zhuǎn)念就想通了其中的緣由,當(dāng)下大喜,急忙說道:“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本王自然是同意的。”

        聽李承乾這么說,魏征松了一口氣,這就好,心想,果然是我大唐的太子,就是知情識趣,就在他準(zhǔn)備開口的時候,李承乾卻是又說道,“不過本王如今身為大明王廷的王,賜婚之言從何說起?”

        魏征愣住了!

        你剛剛不還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這就變卦了?

        當(dāng)下,他就在心里思量著該怎么說服李承乾,還沒等思量出一套說辭來,李承乾語重心長地說道:“魏公,這不是賜婚,這是和親啊!”

        聽李承乾這話,魏征差點兒一口老血沒噴出來!

        這話你是怎么說出口的?

        我的天!

        大唐需要和你大明王廷和親么?

        “既然是和親,嫁妝就不可少。”李承乾繼續(xù)說道,“這樣,本王給魏公列個單子,魏公替本王轉(zhuǎn)呈陛下。

        王妃和側(cè)妃的嫁妝還是有區(qū)別的,當(dāng)然,本王覺得吧,為了省事,王妃和側(cè)妃都一起來的好,嗯,側(cè)妃多幾個也沒關(guān)系,只要嫁妝到位就好。

        對了,大明王廷還有不少少年英才,比如房老二、程老二他們,都可以和親的嘛,具體嫁妝我們還可以談。

        量大的話,適量能給些優(yōu)惠也不是不行。”

        魏征傻眼了。

        這是什么騷操作?

        和親也就忍了,關(guān)鍵是你還打算批量的來么?

        “殿下,這個……”魏征有些無言以對。

        李承乾卻是擺了擺手,說道:“魏公不必在意,目前大明王廷實力不濟,的確需要靠和親來維系一些關(guān)系,很正常的。不信你問我們大將軍,本王和鐵勒部也是和親來著,鐵勒部嫁了一個閨女給本王,而且還不是側(cè)妃,嫁妝嘛,就是整個鐵勒部。

        大將軍,你說是不?”

        契苾何力都蒙圈了,鐵勒部啥時候嫁了一個閨女給你來著?不過這會兒聽李承乾這么一說,當(dāng)即就明白了,李承乾這是在敲大唐的竹杠!

        這是真他媽的狠!

        全天下估計也就他們的王敢這么敲大唐的竹杠了。

        不過再一想,自己這遭算是撿了個便宜,鐵勒部嫁了個閨女給李承乾,這也是好事兒啊,哪怕不是側(cè)妃,可等李承乾以后登基了,要是有個一兒半女怎么著也得有個名分不是,當(dāng)即就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鐵勒部向來不是小氣的人,這嫁妝不可謂不豐厚。”

        一旁的王玄策低著個頭,實在是沒臉抬頭見人。

        鐵勒部什么情況他還不清楚么?

        不得不說,自己這位殿下是真的狠。

        這完全就是把自己給賣了,換物資啊!

        什么嫁妝,不就是物資么!

        不過從這一點兒來說,眾人還是很敬佩李承乾的,至少人家是真的寧愿犧牲自己,也要為大明王廷獲取更大的利益,單就這一點兒來說,李承乾的確是一個合格的王。

        這也讓他們看到了追隨李承乾的希望。

        這段時間,為了大明王廷的物資問題,大家都是絞盡腦汁,沒辦法,自身物資匱乏就是原罪。

        真要是能靠和親幫大明王廷度過這道難關(guān),那他們將要輕松許多。


  (https://www.dzxsw.cc/book/21564724/213559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