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貞觀無太子 > 卷三 第271章 謀劃澆河郡

卷三 第271章 謀劃澆河郡


機會從來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很顯然,黃嵩就是這樣的人。

        當黃嵩來到李勤儉的府衙時,李勤儉正在接見長安系的商賈。

        如今,大明王廷的幾個部門,在這外城都有自己的衙門,為的就是方便他們辦公。

        “李侍郎,這朝廷禁止糧食出境,我們也著實沒辦法。”戶部衙門里,有人無奈地說道。

        他們心里也苦,長安那邊又要他們創收,又要給他們戴上緊箍咒,兩頭受氣兩頭堵,也是難為了他們。

        李勤儉聞言,笑道:“諸位的難處,本官也明白,但大明王廷的難處,還希望你們也體諒一二。”

        雖然之前已經有了結論,這東西還得賣,但買賣從來就是誰著急誰吃虧。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們都是生意人,如果換做長孫無忌這樣的老狐貍,你看他著不著急?你大明王廷如今唯一創收的就是這些東西,你敢不賣?

        賣了怎么說都有真金白銀,還能從其他渠道想想辦法,不賣?不賣你大明王廷今后糧食危機的時候,準備抱著這些東西啃?

        不過話又說回來,他們這些人里面也不是沒有人想到這一層,可底氣不足啊,說到底,他們不是當家做主的人。

        “李侍郎,如今這個局勢,確實非我們所能控制。”程正昊說道,“你看要不我們暫且就以銅錢交易如何?”

        李勤儉故作為難地說道:“按理說應該如此,可諸位也知道我大明王廷的困境,真到了糧食耗盡的時候,這銅錢咱也啃不動不是?

        再說了,如今往返我大明王廷的大唐商隊,每日都數以千計,就單單你們的商隊,都要損耗我們多少糧食?

        今日,朝堂上也商議過了,正在考慮要不要禁止大唐商隊入境。

        畢竟,每天入境的商隊,保守得消耗數十石甚至百石的糧食,這還只是一日的消耗。

        日積月累的,那可不是一筆小數目。”

        聽李勤儉這么一說,眾人頓時一愣。

        這是真要斷絕和大唐的商業往來?

        之前他們倒是忽略了,李勤儉這么一提醒,眾人瞬間反應了過來。

        的確,就大唐的商隊,一月保守估計都得消耗數千石糧食。畢竟大唐方面禁止了糧食出境,他們除了消耗大明王廷的糧食,難道還真能把自己餓死不成?

        這個問題,也是李勤儉后面想到的。

        他能接受大唐禁止糧食出境,但卻必須提防那些士族用這種方式來消耗大明王廷的糧食。

        否則,他們一天來個上萬人的商隊,要不了一個月,大明王廷的那點兒儲備糧食就見底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

        眾人也沉默了。

        說到底,還是大明王廷今年自身沒有足夠的糧食產量,不得不如此。

        “李侍郎,你看這樣行不?”長孫家的說道,“這一次,我們先以銅錢交易,日后如果我們商隊不能解決自身的糧食問題,我們再想別的辦法?先把這次的交易完成了。”

        李勤儉故作沉吟,良久后才說道:“也罷,大家都合作這么久了,這點兒面子還是要給的,這樣,你們去找商行的掌柜,就說本官說的,暫且就用銅錢交易,能買多少就買多少,無妨。”

        他其實很清楚,這個問題只要提出來了,便一定有解決的方案。

        長安這么多勛貴家的商隊擱這呢,而且還是賺錢的買賣,誰愿意放棄?

        士族確實很厲害,但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他們也得掂量掂量。

        “不過丑話我得說在前面。”李勤儉又道,“已經進入了大明王廷的糧食,決計不能外流,這是我們的底線。

        至于說,長期留在大明王廷的唐朝商隊,只要沒離開大明王廷,那便享受和大明王廷子民同等的待遇。

        可從今以后,大唐的商隊要想進入大明王廷,哪怕是現在的商隊回到大唐,要想重新進入大明王廷,不好意思,糧食自備。大明王廷一粒糧食都不會發賣給這些人。

        包括各位自家的糧鋪,也是如此,如有發現違反此例者,大明王廷將永久驅逐其商隊。

        當然,若是大明王廷度過了此番的危機,后續自然也會一切如常。”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眾人當即松了口氣。

        只要大明王廷松了口,他們就沒那么擔心了。

        至于說日后進入大明王廷糧食要自備,雖然滑稽了一些,但也不是個事兒。

        他們背后這么多勛貴聯合起來,士族也不敢逼迫過甚。

        “李侍郎,黃嵩求見,已經等好一會兒了。”等眾人離開后,有人進來說道。

        李勤儉倒是一愣,這家伙來干嘛?不過當下還是說道:“讓他進來吧。”

        很快,黃嵩便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見過李侍郎。”

        “都是涇陽的老鄉,何必這么客氣,快坐快坐,來人,上茶。”李勤儉笑道。

        雖然如今身份不一樣了,但李勤儉倒也沒有真的把尾巴翹到天上去。

        黃嵩笑道:“李侍郎客氣了。”

        “老黃今日找我可是遇到了什么難處?”李勤儉笑道,“若是有難處就說,都是涇陽出來的,能幫襯的自然還是要幫襯。”

        對于涇陽來的這些商賈,李勤儉其實已經很照顧了。

        聽李勤儉這么說,黃嵩道:“是這樣的,我不是聽說大唐禁止糧食出境么?我們商議了一下,想著能不能去吐谷渾或者吐蕃這些地方弄些糧食回來。”

        一開始李勤儉還以為黃嵩的來意是和那些勛貴家里的商賈一樣,沒想到這家伙居然是打的這個主意,當下就認真了起來,問道:“你想怎么弄?”

        “我是這么想的。”黃嵩又把之前在酒樓里跟大家伙說的話,再給李勤儉重復了一遍。

        聽他說完,李勤儉卻是有些似曾相識,好家伙,這話當初殿下好像也說過。

        仔細琢磨了一下,道理沒錯,的確是這么個理。

        天大的災難還能落到那些達官貴人頭上?

        不過他還是有些擔心,倒不是黃嵩他們能不能從那些達官貴人手里買到糧食,而是利益,是以,他當即問道:“就算你們能買回糧食,但大唐的糧食和吐谷渾的糧食絕對不是一個價,畢竟吐谷渾遭災了這么些年,糧食定然要貴一些。可這做生意,誰還能做虧本買賣?”

        這是他最想不明白的地方,他自己就是商人出身,以己度人,不賺錢,那都叫虧,更何況真的虧錢。

        商人愿意做賠本買賣的時候,說明他所圖的,遠比金錢更誘人。

        “李侍郎多慮了。”黃嵩笑道,“這幾日,我專門去長明商行看了看,長明商行好東西可不少,紙張咱就不說了,像是八音盒啊、回風爐啊、還有一些羊皮大衣等等,都是上等的好物什。

        我是這么想的,從長明商行進貨然后賣到吐谷渾,這些物什,吐谷渾的那些普通人的確買不起,但吐谷渾的那些達官貴人還買不起么?

        到了他們那個地步,所圖的不就是優人一等的生活么?

        到頭來,我們再從他們手里采購糧食帶回來,這樣一來,一趟下來,我們還能獲利不少。”

        說到這里,黃嵩搓了搓手,道,“只是吧,我們的本錢有限,可能要跟大明錢莊周轉一二。

        李侍郎放心,借糧還糧嘛,這個我們懂。”

        黃嵩又不是傻子,他當然知道李勤儉擔心的是啥,所以早就有了計劃。

        而李勤儉也是點了點頭,這家伙,會來事兒。

        他找大明錢莊借的可不是錢,而是糧食。

        然后又去跟長明商行進貨,說白了,左手倒右手,糧食還在大明王廷。

        而他之后要還的,也只能是糧食,這樣一來,糧食進來了,但價格還是大明王廷的那個價格。

        真要讓他做成了,這件事兒,雙贏。

        當然,風險也是有的,不過做生意嘛,怎么可能沒有風險。

        對于此時的他而言,這點兒風險是能承擔的。

        恰在這時,仆役端著茶走了進來,李勤儉只不過是打眼一看,便佯裝不悅道:“黃兄乃是貴客,怎能拿這種茶糊弄,上好茶。”

        仆役一聽,立馬又折了出去。

        “來,黃兄,你將你的計劃詳細說說。”李勤儉當即笑道。

        黃嵩一見李勤儉這反應,當即就明白了,這事兒十有八九成了,當下就仔細分說了起來。

        兩人細談了一個多時辰,李勤儉才說道:“這樣,你回去等我信,這事兒我做不了主,不過你放心,我一定促成這件事兒。”

        “那就多謝李侍郎了。”黃嵩也是笑道。

        “客氣,客氣。”李勤儉說著,就和黃嵩一道出了戶部衙門。

        “李侍郎,下午我等在長明酒樓備下了酒宴,還請李侍郎賞光。”

        李勤儉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恭敬不如從命。”

        說完,李勤儉便快步回到了日月山,找到了李承乾。

        這事兒,他要問問李承乾的意思。

        李承乾本來正在設計新的紡車,見李勤儉來了,也就放下了手頭的活,問道:“何事?”

        “是這樣的……”李勤儉簡單的將情況介紹了一番。

        等他說完,李承乾卻是笑了,果然啊,總是有人能從中發現商機的。

        “你怎么看?”沒有急著表態,李承乾想聽聽李勤儉的看法。

        說到底,這還是考驗他們的時候。

        李勤儉也沒多想,直接說道:“微臣仔細思量過,這的確是一條路,不管能弄回多少糧食,但有這樣一條渠道總好過沒有。

        微臣覺得可以嘗試,也可以鼓勵更多的人嘗試。”

        點了點頭,李承乾說道:“是這么個道理,既然他們愿意去嘗試,那就定在吐谷渾好了。不過不能這么貿貿然的去做,還記得我們之前說的么,我們和吐谷渾的商業只和澆河郡往來,但民間的商業,我們也管不著是吧?

        這樣,你組織一批貨物,先和慕容孝雋完成交易,總要讓一些人眼紅,黃嵩他們的生意才好做。”

        “這個微臣馬上就去安排。”李勤儉笑道,“慕容孝雋的使者,已經找過微臣了,估計就等著微臣這句話了。”

        李承乾笑了笑,這樣的趨勢,挺好。

        一個人是推動不了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國家想要強盛起來,那必然是全國上下都在為著同一個目標而努力。

        “對了,殿下。”李勤儉又說道,“之前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什么問題?”

        “之前離開之后,我才猛然想起,大唐每日入境的商隊總人數有數千人,他們如今禁止了糧食入境,這數千人入境后,消耗的便是我大明王廷的糧食。

        我擔心士族那些人,會利用這個漏洞,派大量的商隊入境,真要那樣的話,我大明王廷的糧食可著不住他們糟蹋的。

        于是微臣自作主張,今后大唐商隊要是不自備糧食,禁止其入境。”

        說到這里,李勤儉也有些慌張,小聲道,“微臣沒有……”

        “就該如此。”李承乾一擺手,打斷了他想要說的話,其實他不說,李承乾都知道他要說什么,沒必要,相反,李承乾很是滿意的他的這種行為。

        只有心里裝著大明王廷,才會有這樣的行為,這是值得鼓勵的,“這件事兒你做得很好,不用解釋。

        士族啊……的確得防備著他們這一手,這種事兒,他們真干得出來。

        真要弄個幾萬人來我大明王廷打著行商的名義,卻暗中消耗我們的糧食,那我們還真有些麻煩。”

        還別說,現在想起來,李承乾都有些后怕,他倒是忘了,士族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好了,你去處理黃嵩他們的事情,記住,我們生產的這些東西,如果不能換成錢糧,那將毫無意義。

        不要舍不得,這些東西,只要我們大明王廷還在,要多少有多少。”

        李承乾是真不在乎這些,他為什么將這些東西弄出來?

        不就是為了賣個好價錢么?

        大明王廷現在缺錢,有錢了,還怕買不到東西?

        李勤儉點了點頭,躬身告退。

        等李勤儉走后,李承乾坐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澆河郡如今有吐谷渾各部兵馬入駐,這說明慕容伏允就算沒懷疑,但也在提防著慕容孝雋。

        是時候得想個辦法讓澆河郡與其他各部離心離德了。

        還別說,這次還真是個機會。

        “把吳安叫來。”琢磨了一會兒,李承乾吩咐道。

        高純行聞言,立馬就安排人去找吳安。

        當吳安來的時候,李承乾正想事情想得入迷,倒是沒注意。

        高純行也搖了搖頭,示意吳安等會兒。

        “你來多久了?”等李承乾回過神兒的時候,只見吳安已經站在了那里。

        “沒多久。”

        李承乾問道:“密諜司籌備的如何?”

        “大的框架有了,人手還在補充,但暫時夠用了。”吳安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不著急,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這樣,本王現在有個任務要交給你們密諜司。”

        “殿下只管吩咐便是。”吳安說道。

        李承乾倒是不急著說話,而是看了看高純行。

        高純行見狀,當即就帶著其余人離開了。

        待王帳之中只剩下李承乾和吳安兩人時,李承乾才說道:“本王要你們密諜司潛入澆河郡,挑起澆河郡和吐谷渾諸部的不和。

        可利誘、可暗殺、可嫁禍,過程不重要,本王只要結果。

        如今,慕容伏允讓諸部兵馬入駐澆河郡,看似是協防,但他低估了人心,人心啊,從來經不住測試。”

        “屬下明白了。”吳安一聽李承乾這話,便知道他將下一個目標定在了澆河郡。

        李承乾笑了笑,道:“萬事小心,這是密諜司自組建以來,第一次出任務,告訴兄弟們,這次任務回來,個個有賞。”

        “殿下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務。”吳安說完,也便躬身告退。

        他也需要回去仔細謀劃一番。

        對他來說,這同樣是一次機會。

        而他走后,李承乾卻是又寫了一封密信。

        這封密信,則是給楊林的。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這等大事兒,李承乾也不會只讓密諜司去處理。

        寫完信,李承乾才叫回高純行等人,道:“你派人,連夜將信送給楊林。”

        這話,李承乾是跟尉遲寶林說的。

        做完這一切,李承乾走出了大帳,沒來由地問道:“長樂她們快回來了吧?”

        “快了,根據伊將軍送回來的消息,估摸著最遲也就個五六天的樣子就到了。”高純行在一旁笑道。

        “真快啊。”李承乾說道,“一晃,來這兒也快一年了,哎,這一年,算是白過了,總感覺自己一事無成。”

        眾人不吱聲了。

        大哥,咱能不裝逼了么?

        就你這樣都叫一事無成?我們這些人又叫什么?

        而就在這時,契苾何力滿臉榮光的從外面回來。

        “殿下,微臣的族人到了,如今正從洮源入境。”

        “到了?”李承乾倒是有些意外,“不是說要九月才到么?”

        嘿嘿,契苾何力笑了笑,道:“他們聽說微臣在大明王廷享福,就緊趕慢趕的朝著大明王廷而來,微臣是想問問殿下,微臣這些族人該如何安置?”

        四萬多人啊,確實不好安置。

        不過李承乾也是早有打算,說道:“如今大明王廷共有十五城,邊城七座,除去日月山和德陽城,草原上還有六城,本王想把你的族人分布在這六城,契苾將軍意下如何?”


  (https://www.dzxsw.cc/book/21564724/2113601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阳原县| 清丰县| 新干县| 云阳县| 台东市| 富锦市| 鹿邑县| 梓潼县| 甘谷县| 手游| 农安县| 万年县| 沛县| 陵川县| 平潭县| 惠安县| 海安县| 桦甸市| 张掖市| 九龙县| 龙州县| 广南县| 金门县| 汽车| 从江县| 博爱县| 容城县| 华坪县| 丰宁| 金门县| 泽普县| 渑池县| 独山县| 句容市| 伊川县| 元朗区| 贵港市| 隆化县| 烟台市| 中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