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貞觀無太子 > 卷三 第293章 長孫發飆,秋后算賬!

卷三 第293章 長孫發飆,秋后算賬!


蘇毗。

        這會兒蘇毗王正一臉豪氣地瞅著剛剛被俘獲的吐蕃士卒。

        這么久了,他們不是沒打過勝仗,但卻從沒贏得如此簡單過,這讓他清晰的認識到了軍械之利的好處。

        “王,這連弩確實有奇效。”有身邊的將士說道,“可惜太少了,我們就五百副連弩,若是有更多的連弩,之前那一戰,我們能打得更輕松。”

        又有人說道:“還有這燃燒彈,那也是個好東西,之前我們一直被這玩意兒折騰得半死,沒想到有朝一日我們也能用這東西來折騰別人,哈哈哈。”

        “用是好用,就是太貴了,扔一個燃燒彈出去,就跟扔了幾斗糧食一樣,當時我那個心疼啊,要是不燒死兩個吐蕃賊子,我真覺得虧得慌。”

        這話在理,不單單他是這么想的,大多數人都是這么想的。

        蘇毗王也是點了點頭,不過他還是說道:“只要有用,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對于他們來說,糧食重要,但也不是那么重要。

        他蘇毗沒有糧食,吐蕃有啊!

        這些年,土鱉的發展勢頭太過強勁,而且也征伐了不少勢力,糧草倒是不缺。

        “王,如果全用糧草和大唐交易,怕是不太夠,不知道各種珍寶能不能抵消一些?”有人問道。

        蘇毗王點了點頭,道:“確實,不是糧草的問題,是縱然大明王廷給了糧草一個不菲的定價,但它真不值錢……一把連弩就要數石糧食,哎,弄了先搜集一些金銀財寶之類的吧。”

        他也沒辦法,說到底,還是糧食太便宜了。

        當然,這也是相對連弩來說。

        如果能用一部分金銀財寶交易的話,那他肯定是愿意的,畢竟當初蘇毗強盛的時候,那也是積攢了不少財物的。

        “先回去,這一次,本王要做好萬全準備,勢必要重振蘇毗之雄風!”

        ……

        與此同時,長安。

        大明王廷的消息自然傳了過來。

        不單單李二收到了,宅居于太安宮執著于造人的李淵同樣收到了消息。

        “陛下,就裴默傳回來的消息,太子殿下仿佛是不待見他們啊。”武士彟在一旁說道。

        自從武媚嫁出去后,李二也就把他調回了京城,就想看看他們這些元謀舊臣究竟想要作甚。

        李淵躺在軟椅之上,卻是笑道:“還別說,長明商鋪賣的這些物什就是好用,這日子,躺上面一搖一搖的,倒也舒坦。”

        “那是自然,現如今整個長安城誰不知道,但凡長明商鋪出售的東西,雖然貴,但絕對物超所值。”武士彟也在一旁笑道。

        “那是,貴自然有貴的道理。”李淵瞇著眼說道。

        武士彟點了點頭:“這倒是,一分錢一分貨,想來也是錯不了的。”

        “嗯,就是這么個道理,一分錢一分貨,這絕對是錯不了的。”李淵說完,也就不再多言。

        武士彟也不再多問,其實他要的答案,李淵已經給他了。

        閑聊了幾句后,武士彟也就起身告辭。

        等武士彟走后,李淵睜開眼,問道:“趙王還在?”

        “回陛下,還在偏廳候著。”有太監說道。

        “讓他過來吧。”李淵說完,又閉上了眼睛。

        不多時,一個年歲和李承乾差不多的少年便走了進來,躬身施禮道:“見過阿耶。”

        “你想好了?”李淵問道。

        趙王說道:“回阿耶的話,兒想好了,高明可往,兒亦可往,斷然不會丟了阿耶的臉。”

        聽他這么說,李淵笑了笑,睜開了眼,卻是搖頭道:“都說知子莫若父,真要和高明相比,你還不夠……

        他雖然是你子侄輩,但朕縱觀天下少年之英才,能與其相比之人,卻也寥寥無幾。

        想要重現他今日的輝煌,很難。

        你若執意愿往,為父能支持你的不多,你皇兄能支持你的也不多,你可明白?”

        “明白的,孩兒自知不及高明,也無心和高明去比,但兄長尚且有高明在外建功立業,孩兒也想為阿耶爭一口氣。”趙王說道。

        至于這話到底有幾分真實,幾分作偽,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李淵聽了他這話,倒是笑道:“若是如此,大可不必,要說少年英才,昔日你兄長那也是不遑多讓,比起高明更是不遜半分,那難道就不是為父之子么?”

        “這是自然。”趙王笑道,“兄長昔日也定當是少年英才之魁首,不過孩兒只是想多給阿耶爭一分臉面罷了。”

        他兩人的對話其實挺有意思的,處處都透著玄機,就看聽的人怎么理解了。

        而這個聽的人,斷然也不止于這涼亭中的幾人。

        “你有此雄心壯志,為父甚是高興,不急,再看看,有空不妨多問問你兄長的意見。”李淵說完,再次閉上了眼,優哉游哉的享受著身旁之人送來的徐徐微風。

        趙王見狀,也是當即施禮告退。

        等他走后,李淵才笑了笑,倒是沒有言語,但他心里卻是知道,好戲開鑼了。

        李承乾給他的這些叔叔兄弟們,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

        而在太極宮,李二也正在和房玄齡等人議事。

        今年以來,大唐尚且還算風調雨順,各個方面都在朝著好的方面發展,單從長安來看,已經有了盛世之相。

        當然,他們今天商議的跟大唐本身無關,而是和大明有些關系。

        “陛下,明王此舉其實是好事。”魏征說道,“不管怎么說,明王如今年紀尚且不大,過早成婚本就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明王自己想明白的這個道理,還是有人勸說,都說明明王在努力的克制自己的欲望。”

        李二點了點頭,對于這一點兒,他意外之余,也很是欣慰。

        “少年人,戒之在色。”房玄齡也說道,“明王殿下能自身明白這個道理,便以勝過詩書萬卷。”

        對于他們來說,給李承乾送女人過去,那不過是為了那個名分,免得李承乾亂來找個異族女子罷了。

        至于你具體什么時候成親,這倒是沒什么太大的關系。

        “這個姑且不提。”李二笑道,“河間郡王傳來消息,說是吐蕃如今正在和大明的邊境開戰,松洲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回陛下,暫且沒有。”兵部尚書侯君集立馬起身道。

        “這就奇怪了。”李二道,“吐蕃此舉是為何意?還真就是那祿東贊說的,叛逆襲邊?”

        李靖聞言道:“應該就是如此,如今吐蕃不管怎么看,都不敢輕易和我們交戰才是,畢竟他自身叛亂都還沒平定,豈敢如此?”

        這倒是事實。

        這年頭的吐蕃,實力其實還不夠,不平定叛亂,他們永遠沒有下來的能力。

        當然,這么說其實也不對,可目前吐蕃還真算不得一個勁敵。

        “大明王廷可有應對之法?”侯君集問道。

        房玄齡則是說道:“陳國公勿憂,河間郡王傳信有提到,明王已經率怨軍出擊了,而在這之前,鐵勒部也已經判了五千鐵騎馳援邊境,想必定是無憂。”

        “這個倒不用擔心。”李二說道,“高明那小子,可不單單是安排了大軍,還從草原上抽掉了數萬民夫,別說吐蕃叛逆不過萬余,就是再來一萬,估計都不夠他們打的。

        唯一讓朕想不明白的是,高明為何要親征?

        按理說,就邊城的兵力,完完全全夠了,雖然大多數都是民夫,可草原上的那些民夫,誰不是上馬就能殺敵的勇士?”

        “莫不是前線戰事有變?”侯君集有些擔憂。

        他這才剛剛投資了一個閨女,你可別給老夫玩涼了啊,那樣一來,他可就虧大了。

        “不太可能。”李靖說道,“日月山沒有任何波動,而且,就連征西軍契苾何力都沒動,這說明戰事并不著急。

        不過陛下想不通的,微臣也想不明白。

        難道是明王想一戰震懾周邊?”

        “聽李仆射這么說,微臣也有一事不解。”房玄齡說道。

        李二聞言,問道:“何事?”

        “民心。”房玄齡道,“按理說,大明初立,邊境有來犯之敵,日月山為何跟什么都沒發生一樣?

        河間郡王還專門提及過此事兒,但微臣沒有踏足過日月山,也只能憑空臆測,可這終究做不得數,對了,魏公、宋國公,二位都去過日月山,可知這是為何?”

        說完,房玄齡又將目光看向了魏征和蕭瑀。

        一時間,眾人也將目光轉移了過來。

        魏征和蕭瑀對視一眼。

        “魏公請。”蕭瑀道。

        魏征琢磨了一下,說道:“這個你們問我二人,估計也是問道于盲,宋國公去的時候日月山是怎樣的,微臣姑且不知,但微臣可以說一件小事于諸位聽聽。”

        說到這,魏征還看了看房玄齡,“說起這件小事兒,還和令郎有關。”

        “犬子?”房玄齡一愣。

        魏征點了點頭,道:“是的,當日我見令郎胸前佩戴有一徽章,便好奇的想讓其取下來讓老夫看看,結果令郎卻是當防賊一般的防著老夫,現在想來,甚是有趣。”

        “這逆子,安敢如此無理!”房玄齡一聽,就斥責道。

        看他那模樣也就是房遺愛這會兒不在這里,要是在這里,難免被他鞭打。

        一旁的蕭瑀卻是笑道:“這事兒老夫也經歷過,倒也不怪他們,他們這勛章是有講究的,名為同濟勛章,魏公說的可是此物?”

        “對,就是同濟勛章。”魏征說道,“據聞,這同濟勛章乃是日月山保衛戰之后,明王命人鑄造,但凡當初日月山的人,人手一枚。

        是作為他們同舟共濟的見證,就連幾歲的娃娃都有。

        每個人都將這枚勛章視為他們的榮耀。

        其實在大明王廷,要想區分誰是明王殿下的擁躉,看他們胸前就知道了。

        當然,現在聽說好些人也會自己打造一些勛章佩戴于胸前,不過他們那些和同濟勛章還是有些區別的,據說,單從工藝上來說,就算是大明王廷自己,也打造不出和之前一樣的同濟勛章出來。

        這也就造成了同濟勛章的獨特性。”

        聽他這么一說,眾人若有所思。

        這就是他們民心穩固的原因么?

        很顯然不夠。

        “真要說他們為何民心穩固,微臣覺得還是公主殿下在長明酒樓的那番話最為真實。”魏征補充道,“大明王廷的老百姓之所以信服明王,正是因為明王真的為他們做了很多,他們看到了,體會到了,也一起經歷過了,若是如此都不能打動民心,微臣也不知道民心又該如何凝聚。”

        他說起這話,大家就自然而然的想起了長樂在長明酒樓里怒斥那些書生的話。

        沒辦法,長樂當日在酒樓里怒斥元謀舊臣的話語,早就被酒樓的伙計給宣揚了出去。

        這種給長公主和明王殿下以及大明王廷揚名的好事兒,自然要遠傳千里。

        想起這個,李二就忍不住的黯然神傷,自己這一對兒女,可是吃了不少苦,披荊斬棘才有了今天的。

        “奶奶個腿兒,不能忍,老夫這就去把那個崔浩的腿兒都給他卸了!”一聽魏征這般說,尉遲敬德一拍桌案就站了起來,“什么鳥玩意兒,一介書生就敢逼著國朝太子和公主讓道,干他娘的!”

        “對,這事兒老夫支持你!”李道宗也是站了起來,“還有那些在洮源刺殺的主謀,也得揪出來,真當我皇家好欺不成!”

        這有關他皇室威儀,豈能輕饒。

        “行了,高明都能忍,你兩個還不如一個少年人心性沉穩。”李二聞言說道。

        不過他心中也是有怒氣的,當然,作為一個皇帝,他知道在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兒。

        “陛下,公主殿下此言,倒是給我們提了個醒。”一直沒怎么說話的長孫無忌終于開口了。

        李二看向他,問道:“哦?具體說說看?”

        “陛下,大唐境內雖然近年來風調雨順,但是盜匪猖獗,連兩位殿下都難以避免,更何況其他百姓?”長孫無忌道。

        “對,你終于說了句人話!”尉遲敬德聞言,馬上說道,“陛下,微臣請旨剿匪,這些家伙,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長孫無忌那個氣啊,你要不會說話,就別說!

        不過眾人倒是點了點頭,道:“齊國公此言倒是事實,微臣附議。”

        就在這時,有一小黃門急急忙忙走了進來,說道:“陛下,不好了……”

        “出了什么事?”李二問道。

        “越王和蜀王把崔家給砸了……那當初在涇陽城外,攔住太子殿下的崔家人,被越王和蜀王一人打斷了一條腿。

        如今崔家在京城的族老正領著崔家大大小小上百口子人在長安府告狀。”小黃門急忙說道。

        李二聞言,噌的一下站了起來,道:“這兩個逆子,人呢,把他們給朕叫來!”

        他是真的氣啊,事情都過去了,你這會兒做這邪惡有什么用?

        關鍵是,就算要做,也應該是這么做啊。

        其他人也是傻眼了,剛剛尉遲敬德還和李道宗兩人說起這個了,感情有人已經去做了。

        尉遲敬德和李道宗兩人倒是拍手叫好,就該如此,但其他人卻是一個個皺著個眉頭,這事兒整得。

        小黃門吱吱嗚嗚良久不言,李二追問道:“人呢!還不趕緊去找!”

        “陛下。”小黃門猶豫了一下,說道,“這會兒兩位殿下正在皇后娘娘那里用膳……”

        他一說完,眾人瞬間不說話了,包括李二都不說話了。

        這還不明顯么?

        崔家這邊告狀呢,長孫卻是把兩個肇事者喊到了自己寢宮用膳,這意思還不明顯?

        皇后生氣了!這是在明目張膽的暴斃李泰和李恪。

        “砸的好!”長孫無忌當即就起身道,“區區一介書生,也敢阻攔當朝太子和公主殿下的車架,書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你去問問長安府縣令,他們為什么不攔著崔家那老東西進府衙?就當著崔家那老東西的面問!”

        “對,去問,幫老夫也問問。”尉遲敬德也跟著嚷嚷道。

        李道宗也站起來道:“幫本王也問問。”

        小黃門看了看李二,見李二沒有說話的意思,當即便施禮后就退了出去,他是真的會去問的。

        李二既然沒反對,就表示他默認了。

        這點兒眼力見,他自然是有的。

        長孫無忌站出來,其實很正常,長孫皇后一定不能出事,這是他的基本盤。

        至于尉遲敬德,他是幫李二說的,他清楚,李二也想問問。

        最后李道宗嘛,他代表的便是皇室。

        別看就這么點兒事兒,里面的名堂可是不少。

        當然,其他人也沒吱聲,和李二一樣,默認了。

        沒辦法,這事兒背后是長孫皇后,他們也不想管。

        誰叫崔家先做得過分的,女子,為母則剛,何況還是國朝的皇后。

        再說了,在座的,有幾個沒承過長孫的情?

        而在長孫的宮殿里,李泰和李恪兩人正在一邊吃一邊吹噓。

        “母后,我跟你說,要不是看那家伙哭哭啼啼的可憐,我都想把那家伙的兩只手都給他掰了。”

        “對對對,那些家伙,也就欺負大哥為人方正,不和他們計較,畢竟大哥是儲君。未來是要當皇帝的,那自然要大度一些。可他們忘了啊,我和青雀又不用操那個心,要什么肚量啊?未來,我們就在阿耶和大哥的庇護之下,不管是在大唐還是去了大明,都可以當一個小霸王,會怕他們?”

        李恪也是笑呵呵地說道。

        一旁的楊妃聞言立馬在他頭上拍了兩巴掌,說道:“什么小霸王,好好的話不會說,真要以后你這么渾下去,就是你皇兄也庇護不了你,一天天的,竟給皇后和為娘的添麻煩,待會兒你阿耶來了,還不知道怎么收拾你們倆。”

        “怕啥,大不了我和青雀偷偷摸摸的溜大明找我大哥去。”李恪說著,還對李泰道,“對不對,青雀?”

        “有道理,阿耶要是揍我們,我們就溜,去大哥的地盤上還有大哥罩著,怕甚。”李泰也是立馬說道。

        長孫聽著這幾人的對話,當即也是笑道:“行了,只要娘在,誰也不能把你們怎么著。不過真別去當什么小霸王,你們阿耶和大哥是能庇佑你們,但你們真要干了傷天害理的事兒,那也是為難他們,知道么。”

        “母后放心便是,我們能干啥傷天害理的事兒啊?”李恪當即說道,“大哥之前教過我們的,欺負人,那也得看著欺負,欺負老百姓,那叫作孽,欺負有些人,那叫劫富濟貧。”

        “這個大哥真說過?”李泰有些好奇,他不記得了。

        “說過的,要么是你忘了,要么是你沒領悟到精髓。”李恪隨口道。

        楊妃卻是笑道:“姐姐,妹妹教子無方啊,如今恪兒都學成什么樣了,還請姐姐莫怪。”

        “妹妹這是哪里話。”長孫笑道,“恪兒懂事又孝順,還重親情,自己也聰明,一看就是有福氣的。”

        “對,母后這話說得沒錯,我今后一定是有福氣的。”李恪笑道。

        不得不說,都是人精啊!

        他們之間的交流雖然看似閑聊,可內里卻是溝通了不少東西。

        而就在這時,有人來報:“皇后娘娘、楊妃娘娘、兩位殿下,崔家去長安府告狀了。”

        “好家伙,他們居然還敢惡人先告狀,青雀,走,我們也去。”李恪一聽就要和李泰站起來。

        長孫卻是說道:“吃你們的飯。”說完,又對來人說道,“你去一趟長安府,就說兩位殿下都在本宮這里用膳,要不要本宮待會兒親自將人送去?”

        “還是母后疼我們。”李泰一臉賤笑地說道。

        長孫卻是一巴掌拍在其頭上道:“趕緊吃,吃完了待會兒還有西瓜汁,可以解解暑氣。”

        對于他們兩人的行為,她自然是滿意的。

        只要這些孩子自己不亂來,她就要踏實得多。

        李二的皇位怎么來的,她是親歷者,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步其后塵。

        現如今就挺好,高明在外面鞏固自己的地位,他們在內只要不刻意去做些什么,未來一個個都是一個逍遙王爺。

        至少李恪沒說錯,有李二和李承乾護著,他們要是再聰明點兒,的確可以當一個小霸王。


  (https://www.dzxsw.cc/book/21564724/2105726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南岸区| 苏尼特左旗| 安阳市| 嵩明县| 万源市| 钟祥市| 闽清县| 孟村| 穆棱市| 桓仁| 漳浦县| 浪卡子县| 巴彦县| 天峨县| 晋州市| 永丰县| 黄龙县| 满城县| 元朗区| 天镇县| 郎溪县| 东方市| 子长县| 怀安县| 祁门县| 邻水| 瑞昌市| 新干县| 克什克腾旗| 勃利县| 承德市| 杂多县| 称多县| 民丰县| 固原市| 渭源县| 阳东县| 扶绥县| 隆尧县|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