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宣告文人辦報的死刑】
一樓大廳。
林榮亨和安氏姐妹已經坐在了沙發上,等待著客人來臨。
不一會,大門傳來聲音,三人便起身朝著外面走去。
看汽車是安杰在開車,帶著安父安母來了。
“榮亨,恭喜喬遷新居!”
安父安母先行下車,安杰在保鏢的指揮下去停車,兩人一下車就遞上了紅包和禮品。
安父一身西裝,臉上收拾的干干凈凈,不再是以前的廚子,倒是有點像老板的樣子了;安母一身旗袍,將玲瓏的身材清晰的突顯出來,該飽滿的地方飽滿,該纖細的地方也還尚可,能生的出兩個漂亮的女兒,安母姿色自然也不差,多少還有些風韻猶存。
安母以前和安父做大排檔的時候,不知道被多少嘴上花花的客人,占些口頭便宜;林榮亨在沒有認識安琪前,也在安父的大排檔消費過很多次,偶爾也會打量一下風韻猶存的安母,當然沒有出言調戲,否則現在就尷尬了。
“謝謝伯父伯母,里邊請!安琪代我接待一下!”
林榮亨打算最近去和安琪登記結婚,婚禮可以等孩子出世以后再說,這樣一來也算安撫一下安琪和安家的人。
安父安母進去之后,停好車的安杰見林榮亨在等他,快步迎了上來。
“姐夫,恭喜恭喜!”
林榮亨親近的攀著小舅子的肩膀,說道:“謝了!好好做生意,牛奶會有的,面包也有有的;當然,像這種豪宅,也會有的!”
說完,摟著小舅子肩膀朝著里面走去。
安杰興奮的點點頭,說道:“謝謝姐夫,我會好好學的!”
林榮亨從不擔心安家的人是那種靠吸自己血的家庭,一點也不擔心。
以他們見過的世面,能花自己多少錢?
當然了,現在給他們一門生意,自己是不可能再給他們錢了,已經是最大的扶持了。
在一樓大廳聊了一會,門口再次傳來大門開門的聲音,林榮亨帶著安琪前往迎接。
看了開進來的汽車一眼,林榮亨就知道,是‘老實商人’郭德勝,兩人自2月份在星河中心的奠基儀式認識后,很快的成為了朋友;新鴻基帶恒大地產合資一個工業樓宇地盤,恒大地產就拿出一塊住宅地皮合資開發;加上兩人都是‘地產強人’,平常會聚會討論一下地產方面的問題。
郭德勝雖然大林榮亨38歲,但商場講的是實力,成為朋友不足為奇。
“榮亨,恭喜恭喜,年輕有為,入住豪宅,又抱得美人歸!”
“謝謝郭大哥,里面請!”
來到一樓大廳,林榮亨為郭德勝介紹了安氏眾人,特別提到安父是大家樂快餐的老板、自己的岳父,讓安氏一家心里高興不已。
不一會,廖烈文、許世薰兩人也來了!
今天就宴請了這三位商界大佬,其實,林榮亨在香江已經認識很多大亨,不過關系還不算很熟稔;至于像匯豐證券張建華那種朋友,大家實力不匹配,偶爾吃吃飯還可以,邀請到別墅來,就有點不太好,可能給他心里造成一種心理壓力。
文人見面可以下棋,比如說金庸和梁羽生時常會聚在一起下棋;那么商人見面,一定沒有時間下棋、打牌之類的活動;如果是在戶外,那一定是打高爾夫;如果在室內,就純粹的在談生意。
眾人在林榮亨的別墅談及的話題,九成都是生意上的事,時間倒也過得很快;吃完午飯,林榮亨送走了幾人,已經是下午2點。
自此,林榮亨算是在淺水灣居住起來,周邊的環境非常合林榮亨的意,早上可以去淺水灣道跑跑步什么的。
.......
五月下旬。
林榮亨在現代報社的辦公室,拿到了《現代周刊》第一版樣稿。
《現代周刊》籌備時間長達5個月,本來一開始,林榮亨是打算學《明報周刊》,結果一番下來,林榮亨不是很滿意,又重新籌備。
隨著投資的加大,以及林榮亨讓現代報社根據美國《新聞周刊》和香港《明報周刊》進行模仿,總算打造成一本滿意的周刊;而初期的投資竟然已經超過了150萬港幣,遠比《明報周刊》投資的高。
《現代周刊》是一本綜合性雜志,圖文并茂,讀者既可以獲取信息,又可以消遣;整個周刊的欄目有:對話名人、名人觀察、最熱新聞、意見領袖、重磅星聞、藝術經濟、名人慈善、健康管理、品質生活.....等綜合性內容。
首期的對話名人,正是功夫巨星李小龍。
看完整個雜志,林榮亨滿意的露出微笑,抓起桌子上的電話,叫羅兆佑和張建成來自己辦公室一趟。
不一會,兩人就來到了林榮亨的辦公室,看得出來,兩人的精神面貌非常的不錯,畢竟現代報社一路高歌猛進,大家確實在信心上非常的自信。
目前,現代報社只有兩份報紙《現代日報》和《現代晚報》,《現代日報》的總銷量已經高達21萬份,其中香江的銷量11萬份,海外銷量10萬份;《現代晚報》只有香江在銷售,銷量也有5萬份。
接下來,大家都將目光放在了《現代周刊》了!
林榮亨說道:“《現代周刊》的樣稿,我看了!整體來說,我比較滿意,雖然還可以有很大的進步,但香江的消費水平畢竟還達不到高水準;所以,就按照目前的樣稿發行吧!”
兩人臉上露出了笑容,過老板這一關不容易啊!
一開始,老板說和《明報周刊》學習就行,搞個八卦周刊加強版;
到最后,老板的想法又變了,說要搞一個大投資的信息全面的雜志。
幸虧,早就招募的娛樂記者可以將新聞素材發表到《現代晚報》,否則就白養這么多幾個月了。
羅兆佑說道:“確實!現在《明報周刊》的銷量也才四五萬,而且還只有12開(頁數),幅面尺寸還比我們的小。倘若不是周刊的廣告比較賺錢,我們這么大的投資都不確定能不能及時回本了!”
周刊確實是賺錢利器,特別是像《明報周刊》,人手不需要多少,錢賺的很多。
林榮亨說道:“雜志的利潤,基本都在廣告上,這一點你們要好好的深挖一下!還有,關于《明報周刊》的發行,公司再拿出50萬港幣,進行宣傳。我們要宣告:在新時期,山寨式傳媒業時代已經成為歷史,更要宣判文人辦報的死刑;數萬港幣乃至數十萬港幣投資辦報,只能是杯水車薪。”
50萬港幣的宣傳費,對于一份報紙或者雜志,絕對是個天文數字;再加上前期的籌備投入150萬港幣,《現代周刊》就足足花了200萬港幣。
當然了,錢肯定是通過貸款來的,以現代報社的流水,幾百萬貸款都不需要抵押,銀行就會直接放款。
羅兆佑和張建成大吃一驚,50萬港幣的宣傳費太夸張了吧?
以前《現代日報》發行,廣告費幾乎很少,主要是印刷海報、廣播宣傳一下;沒想到,老板這次野心勃勃,50萬港幣的宣傳費,基本香江是人盡皆知了。
羅兆佑試探性的問道:“老板的意思是上電視宣傳?”
林榮亨點點頭,說道:“不僅如此,要全方面宣傳!記得,我們要放出《現代周刊》總投資為300萬港幣,讓全香港的人都為之震驚!”
現代報社又不是上市公司,200萬說成300萬自然沒有問題。
(https://www.dzxsw.cc/book/21560202/71890467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