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勸說公主放棄這個念頭
朱楷心中一凜,這封信顯然與太監的死有關。他將信件小心收好,決定按照信上的指示行動,希望能從中找出更多的線索。
當天夜里,朱楷按照信上的地點來到了一處偏僻的庭院。庭院內空無一人,只有幾盞昏黃的燈籠在風中搖曳,顯得格外詭異。正當朱楷四處張望時,一個低沉的聲音在他身后響起:“朱大人,你終于來了。”
朱楷轉身,只見一名身穿黑衣的男子站在陰影之中,看不清面容。男子繼續說道:“我是受人之托前來傳遞消息的。太監之死并非意外,而是有人蓄意為之。背后的主使者,恐怕與公主繼承大統之事有關。”
朱楷心中一驚,但他盡力保持著冷靜:“你為何要告訴我這些?”
“因為我也并不希望看到公主因此受到牽聯。”男子的聲音帶著一絲無奈,“如果你能找到證據證明這一切都是陰謀,或許還能挽回局面。”
朱楷點了點頭:“多謝告知,我會盡快查明真相。”
朱楷回到自己的府邸,心中滿是疑云。盡管得到了黑衣人的提示,但真正的幕后黑手仍舊像霧中之花,若隱若現。他深知,皇宮中的事情遠比表面上看起來復雜得多,每一步都充滿了未知的風險。然而,對于公主的關心和責任感驅使著他不能就此放棄。
第二天清晨,朱楷便再次踏入皇宮,這一次,他決定更加深入地了解宮中的權力關系網,試圖找到任何能夠幫助他解開謎團的線索。他首先找到了一位在宮中頗有資歷的老太監李公公,希望能夠從這位老人的口中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李公公正在御花園里散步,臉上掛著慈祥的笑容,看著那些在陽光下綻放的花朵,仿佛它們也在對他微笑。朱楷恭敬地行禮,開口道:“李公公,晚輩有事相詢,不知您可否賜教?”
李公公轉過頭來,目光中透出一絲好奇:“哦?朱大人何事如此鄭重其事?”
朱楷微微欠身,語氣誠懇:“關于前些日子那位不幸離世的太監,晚輩奉旨調查,卻始終不得其解。聽說李公公在宮中多年,見多識廣,或許能給晚輩一點啟示。”
李公公嘆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唉,宮中的事情,說來話長。那位太監生前是個本分之人,沒想到竟會遭遇如此不幸。至于他的死,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朱楷緊跟著追問:“那依您看,這宮里還有哪些人可能會與此事有關呢?”
李公公沉默了片刻,然后緩緩開口:“宮中人心復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如果真要說,恐怕除了那些顯而易見的勢力之外,還有一些暗中行事的人。比如,那位新近得寵的劉貴妃,據說她與不少朝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朱楷聽罷,心中一動,但并未表現出過多的驚訝。他繼續問道:“那劉貴妃平時可有什么異常舉動?”
“異常嘛……”李公公想了想,“她最近時常夜間外出,有時甚至會離開宮殿,不知所蹤。不過這些都是傳聞,也可能是誤會。”
朱楷點頭致謝,心中已經有了新的目標。告別李公公后,他決定暗中監視劉貴妃,看看是否能夠發現什么蛛絲馬跡。
夜晚,當月光灑滿大地,朱楷換上一身便于行動的夜行衣,悄悄地潛入了劉貴妃的寢宮附近。他隱身于一棵大樹之后,耐心地等待著。不久,一道身影果然出現在了他的視線中,正是劉貴妃。她穿著一件輕盈的紗裙,在月光下宛如仙子,但卻帶著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感。
朱楷緊緊跟隨著,盡量讓自己不發出聲響。劉貴妃穿過重重宮墻,最終停在了一個偏僻的亭子前。亭子里,已經等候著一名男子,雖然距離較遠,但朱楷依稀認出了那人正是前不久被提拔為重要職位的尚書王大人。
兩人見面后,開始低聲交談。朱楷小心翼翼地靠近了一些,希望能夠聽到他們的對話。
“計劃進展如何?”王大人問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急切。
劉貴妃回答道:“一切順利,只要再過幾天,那件事就能徹底解決。到時候,公主的地位就會動搖,而我們的機會也就來了。”
王大人點了點頭:“好,一定要謹慎行事,不要留下把柄給人抓住。”
朱楷聽得一陣心驚肉跳,這無疑證實了他的猜測——太監的死確實與公主有關,而且背后還有一場更大的陰謀正在醞釀。
就在這時,一陣風吹過,樹葉沙沙作響,引起了兩人的警覺。朱楷急忙閃身躲進樹叢中,屏住呼吸,直到他們離開才敢現身。
回到府邸,朱楷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知道,自己現在掌握的證據還不足以揭露真相,但他已經找到了一條可能的線索。他決定暫時不打草驚蛇,而是先回去好好整理思路,準備下一步的行動。
然而,就在他準備休息時,門突然被敲響了。門外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朱大人,請問可在府中?”
朱楷心中一凜,迅速調整情緒,打開門,只見門外站著的竟是公主身邊的貼身侍衛趙虎。
趙虎一臉嚴肅:“公主有請大人即刻進宮,有要事相商。”
朱楷心中暗想,難道是公主也察覺到了什么?他來不及細想,只能跟隨趙虎一同前往皇宮。
公主坐在書房中,臉色凝重。見朱楷進來,她立刻起身迎了上去:“朱大人,你可回來了。宮中近日發生的事,我都聽說了。我需要你的幫助,找出真相。”
朱楷點了點頭:“公主放心,晚輩正為此事奔波。只是,目前尚無確鑿證據,還需一些時日。”
公主焦急地說:“不能再等了,我有種預感,如果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設想。朱大人,你是我最信任的人,無論如何,都要盡快查清楚。”
朱楷深吸一口氣,堅定地回答:“公主請放心,晚輩定不負所托。但在此之前,晚輩還需要公主的支持和配合。” 公主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只要能揭露真相,我愿意做任何事。”
朱楷離開公主的書房,心情沉重。他意識到,事情已經超出了他一人之力所能掌控的范圍。回到自己的府邸,他立即派人去請太子朱標。兄弟二人從小一起長大,雖各有志向,但在關鍵時刻總能互相扶持。此刻,朱楷知道,只有太子才能給予他更多的支持。
不多時,太子朱標匆匆趕到。朱標一進門,便看見朱楷坐在書房內,眉頭緊鎖,似乎陷入了沉思。太子走近幾步,關切地問道:“二弟,這么晚召我前來,可是發生了什么重要的事?”
朱楷抬頭望向朱標,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憂慮:“大哥,今日宮中之事非同小可,公主命我調查的案子背后牽扯甚廣,涉及到了朝堂內外的權謀斗爭。若不及時制止,恐有大禍。”
太子聽聞此言,面色一變,語氣變得嚴肅起來:“究竟出了什么事,快快告訴我。”
于是,朱楷將自己這幾天來的所見所聞,包括從李公公那里得知的消息,以及在劉貴妃與王大人密談時偷聽到的內容,一五一十地向太子道來。隨著朱楷的敘述,太子的臉色越來越陰沉,眉頭緊鎖,顯然對這一連串事件感到震驚。
聽完朱楷的話,太子沉默了片刻,隨后站起身,在書房內來回踱步,顯然在思索對策。“二弟,此事非同小可,劉貴妃與王大人之間的勾結,恐怕不僅僅是針對公主那么簡單。我們須得小心應對,不可打草驚蛇。”
朱楷點頭贊同:“大哥說得不錯,但眼下公主處境堪憂,我們必須盡快行動,否則一旦讓對方察覺,后果不堪設想。”
太子停下腳步,轉過身來,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二弟,你先按兵不動,由我來設法查明真相。務必保證公主的安全,這是首要任務。”
朱楷點頭稱是,隨即提出建議:“大哥,是否可以派遣幾位親信暗中保護公主,并且密切監視劉貴妃和王大人的動向?”
太子沉思片刻,點頭同意:“嗯,此事交給我來安排。另外,你繼續搜集證據,務必做到滴水不漏,這樣才能在關鍵時刻一擊致命。”
兄弟二人商議已畢,太子便立即著手安排保護公主的工作。與此同時,朱楷也沒有閑著,他深知單憑幾人的力量難以撼動整個朝廷的根基,因此決定尋求更多盟友的支持。他想到了朝中幾位公正無私的大臣,如吏部尚書張大人,以及刑部侍郎陳大人,這些人都是值得信賴的對象。
第二日,朱楷便秘密拜訪了張大人。書房中,朱楷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向張大人講述了一遍。張大人聽罷,神情嚴肅地點了點頭:“二殿下,此事確實重大,關乎到皇室的聲譽與朝堂的穩定。老夫雖是一介文官,但若能為殿下分憂,亦是榮幸。”
朱楷感激道:“張大人高風亮節,晚輩佩服。但此事尚需保密,以免打草驚蛇。”
張大人點頭應允:“殿下放心,老夫定會小心行事。”隨后,他又補充道:“不過,殿下還需小心行事,畢竟朝中不乏覬覦皇位之人。”
朱楷點頭表示理解,又向張大人詢問了一些關于劉貴妃和王大人的情況。張大人告訴他,王大人雖然最近頗受朱元璋青睞,但其為人頗為陰險,與劉貴妃的關系也非同一般。這些信息使得朱楷對整個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接下來的幾天里,朱楷與太子、張大人以及陳大人等人頻繁聯絡,不斷交換情報,制定應對策略。與此同時,太子派遣的護衛也已悄然到位,時刻保護著公主的安全。
一日,朱楷正在書房內處理公務,忽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門被推開,太子一臉凝重地走了進來。
“二弟,情況有變!”太子開門見山地說道,“剛剛收到消息,劉貴妃和王大人似乎有所察覺,他們正在加快步伐,準備采取行動。”
朱楷聞言,心頭一緊:“大哥,那我們現在該如何應對?”
太子沉聲道:“我已經加強了對公主的保護,同時,我也打算親自面圣,將此事稟報父皇。只有讓父皇知曉真相,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朱楷點頭贊許:“大哥此計甚妙,父皇英明神武,定能明察秋毫。”
太子又道:“但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確保所有證據確鑿無疑,這樣才能在朝堂之上立于不敗之地。”
太子朱標得知公主有意繼承大統的消息后,心中五味雜陳。盡管他一直視公主為手足,但在這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性登上皇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更何況,公主的這一舉動可能會引起朝中的動蕩,甚至影響到太子自身的地位。太子深知,此事必須告知父皇朱元璋,以便盡早做出決斷。
太子來到御書房,見到朱元璋正端坐于龍椅之上,手中把玩著一枚玉璽,眼神中透露出深邃的思考。朱標輕輕咳嗽了一聲,打破了書房內的沉寂:“父皇,兒臣有要事稟報。”
朱元璋抬起頭,目光如炬:“標兒,何事如此匆忙?”
太子朱標走上前兩步,恭敬地行禮后說道:“父皇,近日兒臣得知公主殿下有意繼承大統,特來向您稟報此事。”
朱元璋聞言,手中的玉璽微微一頓,隨后重重地放回了案幾上,臉上露出了一絲復雜的神色:“公主……她竟然有這樣的想法?”
太子朱標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正是。兒臣擔心此舉會引起朝中不滿,甚至可能影響到皇室的穩定。”
朱元璋沉默片刻,目光在太子身上停留了許久,仿佛在衡量著什么。最終,他緩緩開口:“標兒,你認為應該如何處置?”
太子朱標心中已有打算,但他還是謹慎地回答:“兒臣以為,公主雖有才情,但女子不宜干政,何況是繼承大統。或許,我們可以找一個合適的理由,勸說公主放棄這個念頭。”(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1547557/3636574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