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京城物價飛漲
一天,朱楷正在辦公室處理文件,突然聽見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匆匆走進來,神色緊張:“朱大人,不好了,京城南門外發生了一起民變,情況十分危急!”
朱楷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詢問詳情:“具體情況如何?有多少人參與?”
侍衛簡要匯報:“據報,大約有數百人聚集,他們抗議糧價過高,要求降低價格。”
朱楷皺眉思考了片刻:“立刻通知禁軍,維持秩序。另外,我要親自去現場了解情況。”
來到事發現場,朱楷看到一片混亂,民眾情緒激動,高聲呼喊著訴求。他立刻上前安撫:“各位鄉親,我是戶部尚書朱楷,有什么問題可以直接告訴我。”
人群中的一個老者走出來,滿臉忿怒:“大人,如今糧價飛漲,我們這些貧苦百姓如何生存啊!”
朱楷耐心解釋:“我理解大家的難處,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解決的問題。請大家相信,政府一定會采取措施,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
經過一番溝通,朱楷承諾將盡快下調糧價,并設立救濟糧倉,幫助貧困家庭度過難關。
朱楷在平息了民變之后,深刻地意識到糧食問題是影響社會穩定的根源。他決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僅要暫時緩解民眾的困境,還要建立長效機制,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為此,他決定下調糧價,并設立救濟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回到戶部,朱楷立即召集官員們開會討論具體方案。會議室內,眾官員正襟危坐,等待朱楷發言。
朱楷清了清嗓子,目光掃過眾人:“今日之事,雖然已平息,但其背后的問題不容忽視。我們必須盡快出臺有效的政策措施,穩定糧價,減輕百姓負擔。”
戶部的一位官員提出了疑慮:“大人,下調糧價固然可以安撫民心,但若是價格低于市場水平太多,恐會打擊糧商的積極性,導致糧食供應不足。”
朱楷點頭認可了這位官員的看法:“此言有理。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要讓百姓受益,又要保證糧商有利可圖。我提議,我們可以參照江南的經驗,實行官府指導價。”
另一位官員補充道:“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官府采購糧食的方式,直接與農戶合作,減少中間環節,這樣既能保證糧食的質量,又能控制成本。”
朱楷點頭贊同:“好,這個建議非常好。此外,我還想提出一個方案——設立救濟糧倉。每當遇到災荒或是糧價波動較大時,我們就可以啟用這些糧倉,以低價甚至免費的方式供應糧食給困難群眾。”
“大人英明!”官員們紛紛附和,顯然對這一方案持肯定態度。
朱楷正在審核最新的工作報告,一名幕僚急匆匆地進來報告:“大人,救濟糧倉的選址已經完成,現在需要您親自去視察。”
朱楷放下筆,站起身來:“走吧,我們這就去看看。”
一行人來到位于城南的一個空地上,這里已經被圍了起來,工人們正在忙碌地搭建糧倉。朱楷仔細查看了工程進度,詢問了相關負責人關于設計、安全等問題,并親自檢查了儲存設施是否符合標準。
“大人,”負責項目的官員說道,“我們按照您的指示,設計了通風和防潮系統,以確保糧食不會因保存不當而受損。”
朱楷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你們辛苦了。不過,我們不能止步于此。糧食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
回到戶部,朱楷又召開了一次會議,討論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他強調:“現在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確保糧食充足,同時也要關注糧食的質量。另外,救濟糧倉的管理也非常重要,我們必須確保它們能夠有效地服務于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
一位年輕官員提出了一個建議:“大人,或許我們可以設置一個登記系統,讓需要救助的家庭來登記,這樣可以更好地跟蹤糧食的分配情況。”
朱楷贊賞地看著這位年輕人:“這是個不錯的主意。我們還需要一個公開透明的渠道,讓民眾知曉救濟糧的發放情況,增強他們的信心。”
朱楷正在巡視救濟糧倉,恰逢幾個前來領取糧食的家庭。他主動上前詢問:“鄉親們,這些糧食夠你們一家使用嗎?還有什么其他的需求嗎?”
一位老人感激地說:“大人,您真是我們的活菩薩啊!有了這些糧食,這個冬天我們就能安心度過了。”
朱楷微笑著安慰他們:“大家放心,只要有我在,就不會讓任何人餓肚子。如果還有其他困難,盡管告訴我。”
一天,朱楷在整理文書時無意間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這些線索指向了一位權傾一時的大臣——胡惟庸。胡惟庸因掌握重權而野心勃勃,意圖通過篡改重要政令來操縱朝政,甚至有謀逆之心。
朱楷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如果讓其得逞,不僅會危及皇權,更可能引起朝野動蕩。但他也明白,直接揭發胡惟庸并非易事,稍有不慎便會引火燒身。因此,他決定先收集更多的證據,再尋找合適的機會向朱元璋匯報。
幾日后的一個清晨,朱楷帶著精心搜集的證據來到了御書房外。正當他準備求見時,忽然聽到從門縫里傳來了胡惟庸與一名太監的對話。
“大人,您看這封密信……”太監的聲音顯得有些緊張。
“放心,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胡惟庸的聲音冷酷無情,“朱元璋那邊,我會想辦法讓他相信這是邊境敵軍的威脅。”
朱楷屏住呼吸,心中暗自慶幸自己沒有貿然行動。他決定利用這次機會,設法將真相告知朱元璋。
不久后,朱楷獲得了向朱元璋單獨匯報的機會。他跪在龍椅前,語氣堅定地說道:“啟稟陛下,臣有重要的事情稟告,事關國家安危,請陛下明鑒。”
“哦?”朱元璋顯然對朱楷的話產生了興趣,“有何要事,愛卿請講。”
“臣在審查文書時發現,胡惟庸大人似乎與某些不軌之徒有所勾結,意圖危害我大明江山。”
朱元璋聽罷,眉頭緊鎖:“此話怎講?”
朱楷隨即呈上了他所搜集到的所有證據,并詳細解釋了每一份文件背后隱藏的秘密。隨著證據一條條地展示出來,朱元璋臉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
“胡惟庸,你還有什么好說的?”朱元璋轉頭看向臉色蒼白的胡惟庸,聲音中充滿了怒意。
此時的胡惟庸早已無力辯解,只能跪地求饒:“陛下饒命,臣是一時糊涂啊!”
“糊涂?”朱元璋冷笑一聲,“糊涂能糊涂到如此地步?來人,將胡惟庸拿下,交由大理寺審理!”
胡惟庸被捕之后,朝廷上下一片嘩然。朱楷的行為受到了廣泛贊譽,但也有一些人私下議論紛紛,擔心他是否能夠承受接下來的風波。然而,朱楷對此并不在意,他知道只要心中有正義,便無懼任何挑戰。
幾天后,朱楷在處理公務時,一位老臣前來拜訪。“朱大人,”老臣低聲說道,“您揭發胡惟庸的事跡,真是令人敬佩。但您也要小心,朝中還有不少與他關系密切的人,他們可能會伺機報復。”朱楷微笑著回答:“多謝老大人提醒,但為人臣子,豈能因為畏懼而放棄正義之事?”
老臣點頭贊許:“言之有理,不過還是請您多加小心。”
送走老臣后,朱楷回到辦公桌前,腦海中浮現出朱元璋在御書房中的表情。他知道,這一次的成功,離不開朱元璋的英明決斷。于是,他決定再次面圣,詳述后續的計劃。
當朱楷再次出現在御書房時,朱元璋已經等候多時。“愛卿,”朱元璋開口道,“聽說有人警告你要小心報復。對此,你怎么看?”
朱楷恭敬地回答:“啟稟陛下,臣認為,只要我們行得正坐得端,那些心懷叵測之人自然無所遁形。”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得不錯。那么,對于胡惟庸留下的空缺,你有什么看法?”
朱楷想了想,然后說:“陛下,臣以為,胡惟庸一案暴露出我朝制度上的某些漏洞,或許我們應該借此機會整頓吏治,選拔賢能。”
朱元璋贊賞地看著朱楷:“愛卿果然深思熟慮。那么,你有沒有合適的人選推薦?”
“臣愿意推薦幾位清廉公正、才能出眾的同僚,以填補空缺。”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就按你的建議辦。”
朱楷夜以繼日地工作,與志同道合的同僚們一起起草了一系列關于吏治改動革新的奏折。每當遇到難題時,他總會想起那個早晨在御書房中的對話,那股堅定的信念便油然而生。
某天傍晚,朱楷剛從宮中歸來,便接到一封緊急書信。打開一看,原來是老臣派人送來的消息:有人試圖破壞改動革新進程,希望朱楷能夠警惕。
朱楷看完信件后,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改動革新之路絕不會一帆風順,但無論如何,他都不會退縮。當晚,他召集了幾位親信,共同商討對策。
“各位,”朱楷開口道,“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相當嚴峻,有人企圖阻撓我們的改動革新。我們必須盡快找出幕后黑手。”
一位同僚說道:“朱大人,我們已經查到了一些線索,但是對方行事非常謹慎,很難找到確鑿證據。”
朱楷正在書房中閱讀古籍,門外傳來了一陣敲門聲。“進來。”他放下手中的書卷,抬頭看向門口。
門緩緩推開,一位年輕士子走了進來,行禮道:“朱大人,學生張文遠特來求見。”
朱楷微微一笑:“張兄請坐,不知有何貴干?”
張文遠坐定后,神色略顯緊張:“朱大人,學生聽聞您提倡改動革新吏治,甚是欽佩。學生自幼便立志要做一名清正廉潔的好官,故特來向您請教。”
朱楷聞言,點頭贊許:“張兄有此志向,實為國之幸事。不過,為官之道,非一日之功,需日積月累,方有所成。”
“學生明白,只是……”張文遠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朱楷鼓勵道。
“只是學生出身寒門,雖有幸考取功名,但在朝中并無根基,恐難有所作為。”張文遠坦誠地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朱楷沉吟片刻:“張兄所言極是。但須知,朝中雖不乏權貴,卻也有不少有識之士。只要你一心為民,持之以恒,總會有人賞識。”
張文遠聽得連連點頭:“多謝大人指點,學生定當銘記于心。”
談話間,朱楷忽然想起一事:“對了,張兄可曾聽說過最近朝中有何異動?”
張文遠思索片刻:“學生聽聞,近來有人在暗中活動,意圖阻撓改動革新之舉。”
朱楷眉頭緊鎖:“果真如此?”
“學生不敢妄言,只是聽聞而已。”張文遠小心翼翼地回答。
朱楷站起身,在屋內踱了幾步:“看來,此事非同小可。張兄若有機會,還需多留意些,若有任何線索,務必及時告知于我。”
“學生明白。”張文遠鄭重應諾。
幾日后,朱楷收到張文遠密報,稱發現了一處秘密會所,疑似有人在此策劃反改動革新之事。朱楷立即帶人前往調查,果然發現了大量證據,證明確實有人在暗中活動。
當天晚上,朱楷急召幾位親信,將此事告知大家。“諸位,今日之事非同小可。我們必須盡快行動,將這些人繩之以法。”
一位同僚問道:“大人,可是已有確鑿證據?”
“證據確鑿,只是……”朱楷頓了頓,“只是這些人背后勢力龐大,我們行事還需謹慎。”
另一位同僚接口道:“大人所言極是,我們不能打草驚蛇。”
朱楷點頭:“所以,我打算親自出馬,帶人突襲此處。”
“大人,這太危險了!”眾人齊聲勸阻。
朱楷擺手:“無妨,此事關乎改動革新成敗,我必須親自上陣。”
深夜,京城一片寂靜,只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敲擊銅鑼的聲音打破了夜的寧靜。朱楷站在府邸的大門前,眼神堅定地望著遠處的黑暗。今晚,他將帶領一隊精銳,前往城南的一處秘密會所,那里隱藏著一個試圖破壞改動革新計劃的秘密組織。(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1547557/363657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