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云裳離兮瓊宇空空(57)
翌日朝會,兩朝宰輔衛籌自認擅權之罪、請辭相國之位。朝堂嘩然,半數臣工為其上本求情。
越王端坐上位,兼聽眾家之言,思忖良久,還是準了老相國之請。衛籌又請旨欲使全族退出王都,歸隱先祖舊地櫟丘,以庶民之名遙祝邦國。朝臣愈發不能容此變故,紛紛站出來挽留。
越王面對紛擾仍只靜觀靜聽,待爭論稍平,才頒下王旨——恩賜衛籌一人還鄉。擢升衛籌之子衛硯為左丞相,主理軍機防務。朝臣雖有訝異卻再也無從爭說。衛籌更是又驚又喜,在他以為衛家就此隕落、即將跌出史冊的瞬間,忽得此宏恩,自是感激涕零,方知君上用心之深。
多數朝臣也慢慢領會到君王用意,一則,這是對老相國構陷“君王之妻”累其被逐的第一筆清算;再則,此番恩威并施既卸了相位權勢,又得了衛家感念,可謂一舉數得!
果然,五天之后的朝會上,越王又另選宗室中最具威望之長者蔚楮為右丞相,主理邦交內政。并于內廷設尚書臺,提程門子弟程窕為令首,上承王諭,下接奏疏,督左右相之國策,傳君王裁奪之國策。至此,通過對相國權位之調整,使朝堂政務皆集于君王一人之案,國策抉擇皆承系君王一人之念!臣子至此方知——新王即位三載,終是做出重振王權的第一步試探。
再過半月,越王又以歲終城宮各門換防為由,重新調排了武將值守及其權柄。凡親青門之臣幾乎皆落副將之職,而宮廷之守多以宗世為首,王城之防多提都城內世家子弟為將。如此一來,至少王都內兵權節制亦歸至越王掌心。
除整治前朝之外,連帶后宮,蔚朔也一并做了收拾。精挑細選了幾位伶俐宮人,連同兩位曾侍奉過先王后的年長姑姑,送入菱花院掌事。恩旨言為侍奉,實則是為監視。自此菱花院一舉一動皆在掌控之內,再予幾次敲打教訓,那鄭美人并她一干姨娘婢仆再未敢作妖生事。
君王之威傳于都城之內,各司各府各有議論,各家各院各有悲喜。然在蔚朔而言,所有這些“勵精圖治”不外是盼她歸來,待她再歸來時,他希望自己即得治國之威名,又得護她之余力!
然那女子是否能歸來,蔚朔心中無底。他雖派人四處尋找——按說那樣女子,相貌卓卓于世,舉止超凡脫俗,但有遇見,必難忘懷——然尋了許久并無半點蹤影。那女子就如同羽化登仙就地飛升了一般,尋往四方,四方皆不得痕跡!蔚朔心憂成疾,并不知自己還能支撐多久。
政務繁忙之外,蔚朔惟是將自己困在瑯華殿里,一遍遍翻閱她曾記錄的文字,一遍遍觸摸她曾用過的器物,一件件整理她曾穿過的衣裳。甚者又令人將她收集的藥草自城外離宮搬回瑯華殿,所有那些不成眠的夜晚,他便依著藥檔所記挨箱挨個識認藥草。佳人未歸,他卻已識得藥草無數!只可惜這許多藥草,無一能解他相思疾。若知相思苦,不若不相識!
后宮空寂,臣子又提起立后之事,尤是宗室老臣,眼見王嗣無著,江山無繼——那鄭女所出自是無資格涉議儲君,而青女之孕又遠在千里之外生死難料——又逢此多事之秋,這般境況怎不叫人憂心!臣子們多次上奏請旨,諫言君上當多納妃嬪,充盈后宮,以待子嗣。
這一回,越王蔚朔對臣子之奏也未再強硬回絕,未再使王權與臣謀處對峙之局,而是淡定應之,令各世家舉薦賢淑,自述才藝品德,由宮廷畫師描繪嬋娟妙姿,以供君王遴選。如此,王都之內又熱鬧起來,街頭巷尾,深宅大院都頗見生機!只是這般卻也忙壞了宮廷畫師!
(https://www.dzxsw.cc/book/21543067/3636577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