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貶低農民
對于縣里不支持豐源鎮建食品廠,而要自己建食品廠一事,石更耿耿于懷。糾結猶豫了一天,石更還是決定去縣里找白水軍說一下,雖然知道解決不了什么問題,可說出來至少心里能痛快痛快。
到了縣委縣政府,石更把他正在積極輸入農村多余勞動力一事向白水軍做了匯報,得到了白水軍的表揚。
白水軍看石更猶如丈母娘看姑爺,越看越喜歡。白水軍覺得如果東平縣下面各鄉鎮的一把手要是都能像石更這樣,總是在不斷的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總在抱怨自身條件不好,東平縣絕不會是現在這番貧窮的面貌。
“白書記,我聽說縣里要建食品廠?”石更問道。
白水軍一聽當即就明白了石更今天來見他的真實目的,便笑著說道:“敢情你匯報工作是假,興師問罪是真啊。”
“白書記言重了,我哪敢向您興師問罪啊。再說了,縣里建食品廠是發展經濟的大好事,我也沒有興師問罪的理由啊。我就是聽說縣里要建食品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跟您求證一下而已。”石更雖然心里不滿,他只能通過主動來問這件事表達不滿,而不敢當著白水軍的面將不滿表現在臉上,畢竟是頂頭上司,本來在豐源鎮開展工作就舉步維艱,要是再把白水軍得罪了,以后只怕工作就會變得更加艱難。
“那我就告訴你,縣里要建食品廠一事確有其事,而且廠址都選好了,即將動工開建。我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肯定在想,我們豐源鎮想建食品廠,縣里說沒有錢,怎么縣里要建食品廠就有錢了呢,對不對?”
石更笑而不語。
“建食品廠的事情是田縣長主張的,至于資金問題,也是田縣長通過與我商討之后解決的。縣里有兩個瀕臨破產的廠子,田縣長覺得與其不死不活的,不如直接關門,將廠子里的資產變現,干點別的。我聽了以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就同意了。所以你不要以為縣里是有錢故意不支持你們下邊鄉鎮干事,怎么可能呢。無論是縣里干,還是下邊鄉鎮干,歸根結底不都是為東平縣的經濟發展做貢獻嗎,對不對?”白水軍鼓勵道:“你是個干將,尤其是在這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希望豐源鎮在你的帶領下能夠一馬當先,在經濟發展上有所建樹,不要要給其他鄉鎮做榜樣,還要讓其他鄉鎮向你們豐源鎮學習。”
石更聽了白水軍的話,心里所有的不快全都煙消云散了。
石更表態道:“能不能給其他鄉鎮當榜樣我不敢保證,但作為我來說,我肯定會全力以赴,盡職盡責。有需要縣里支持的地方,還希望白書記能夠多多支持,畢竟豐源鎮緊緊是個鎮子,勢單力薄,想要真正發展起來,是絕對離不開上級的大力支持的。”
白水軍也表態道:“在工作支持上你大可放心,你們豐源鎮有需求,只要縣里能夠使上勁,肯定會祝你們一臂之力的。”
石更從辦公樓里出來的時候,恰好田地從外面回來,他的車與石更的車擦肩而過。
看到石更,田地對秘書感慨道:“石更這小子真是不錯啊,稱得上是年輕有為,左孟仁跟他差的可不止是一星半點啊。”
秘書說道:“我聽說石更現在在豐源鎮已經與左孟仁他們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這個勢頭可不太好啊。要是這么繼續發展下去,我看左孟仁他們離俯首陳臣只是個時間問題。”
田地繃著臉說道:“真要那樣,就讓左孟仁玩去,改成支持石更。”
秘書擔心道:“石更隔三差五就來縣里,但基本都是去白書記那邊,很少到你這邊來。他能被你所用嗎?”
田地白了秘書一眼,說道:“頭發長見識短。白水軍多大歲數了,他再干個一兩年也就差不多了。他退了,誰接班你心里還不清楚嗎。到時你還怕石更不向新的一把手靠攏?”
秘書長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忙點頭:“你說的是,我忽略了這一點。”
田地問道:“蓮魚共養的事情怎么樣了?”
秘書回道:“從淺圳請的技術指導已經來了,現在正在技術指導的指導下將稻田地改造成蓮魚共養的連片基地。”
豐源鎮通往縣里的大路上,靠路的左側,有一大片稻田地,石更回豐源鎮的時候,看到一大片稻田地正在改造成蓮魚共養的試驗基地。
回到鎮政府,石更把劉暢行叫到了辦公室。
“他們搞得那個蓮魚共養試驗基地,一共有多少畝地?”石更問道。
“路邊那一片都是,大約是2000多畝。然后還有”劉暢行說沒說完就被石更打斷了。
“還有?”石更皺眉道。
“當然了。”劉暢行笑著說道:“康平村和向陽村交界處,連片的也有2000多畝,也正在改造當中。一里一外,一共5000畝地。據說這兩個地方是左孟仁精挑細選出來的,說是顯眼,鎮里鎮外的人都能看見,便于日后做全面的推廣宣傳。”
石更以為只有大路邊那一塊地方,沒想到左孟仁竟然一口氣就搞了5000畝地,要知道豐源鎮所有可耕種土地不過6.5萬畝,其中稻田地只有2.5萬畝,還不知道蓮魚共養到底行不行呢,搞個試驗基地就用掉了五分之一的地,左孟仁的膽子真夠大的。
在石更看來,這是典型的政績工程,如果成功了那為最好,要是失敗了,那就是光屁股推磨——轉圈丟人現眼。
“他們是怎么跟村民談的?”石更關心道。
“成功了所有收入歸村民所有,要是失敗了,鎮政府兜底。”劉暢行說道。
“政府兜底?政府有那么多錢兜底嗎?簡直是胡鬧。”
“這不是在田縣長支持下干的項目嗎,我想左孟仁也是因為有倚仗才敢這么干的,到時真要是失敗了,村民吃了虧找到鎮政府,相信到時縣里不可能不管吧。”
石更嘴上沒再說什么,心里卻想等著看吧,到時即便縣里管,也不會是和風細雨的。
為了搞清楚豐源鎮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外出打工,石更讓許薇和豐輝下去搞了個調查。
出發前,石更特地將許薇叫到辦公室做了叮囑,告訴她借著這個機會,一定要把外出打工一事的宣傳做好,不讓村民產生任何抵觸情緒。
許薇和豐輝經過近一周的調查,結果顯示,全鎮明確表示愿意外出和有意向外出打工的,有五萬人左右。
石更看到這個數字還是很高興的,如果這五萬人都離開豐源鎮外出打工掙錢,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好事,對于鎮政府來說也會減輕不小的負擔。
十一前一周,有五六個招工單位給石更打來了電話,他們都是石更的同學幫忙聯系的。這幾家招工單位表示他們需要一些人,年齡要求在十八歲以上,四十五歲以下的。石更說如果方便的話,邀請他們兩天后親自到豐源鎮來進行現場選人,幾個招工單位均表示可以。
掛了電話,石更緊忙讓豐輝聯系下面各村,讓各村有意到春陽打工的,兩天后全都鎮政府來。
兩天后的上午,鎮政府涌進了上萬名村民,場面非常壯觀。在黨政辦工作人員的組織下,所有人根據男女,排成了一條條的隊伍進行等候。
時間不長,幾家招工單位負責招工的人也來到了鎮政府,石更親自接待了他們,并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
招工的時候,辦公樓里的很多人都站在窗戶前往外看,其中就包括以左孟仁為首的左派。
“這陣仗可是不小啊。”馮旭驚嘆道。
“不得不承認,石更這小子確實腦子靈活有主意,居然會想到讓富余的勞動力出去打工,真是意料之外呀。”孟友生笑著搖頭道。
“人家可是吉寧大學中文系畢業的,還給縣委書記當過秘書,屬于既是有學歷又有見識,不然市里也不會把他派下來,必然是有過人之處的。”李依玲在人海之中一邊找尋著石更的身影,一邊說道。
“我派人到伏虎縣打聽過,石更在伏虎縣官場的口碑非常好,而且據說要是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清風酒。”葛曉峰說道。
左孟仁見幾個人你一言他一語的夸贊石更,心里就非常的不爽,他白了幾個人一眼,走進辦公桌坐下道:“行啦,都別看了。”
幾個人像是沒聽到一樣,還在聚精會神的往下看著。
左孟仁見狀,使勁拍了一下桌子,幾個人才如夢方醒一般回過頭。
“怎么了?”李依玲問道。
“你們到底是哪頭的?怎么竟然長起了別人志氣,滅起了自家威風?居然還夸起了石更,你們是想要叛變嗎?”左孟仁質問道。
葛曉峰笑著說道:“你言重了,我們就是看個熱鬧,閑聊天而已,怎么還上升到叛變的高度了。”
“就是,隨便說說而已,你別在意。”馮旭說道。
左孟仁指著窗外說道:“他石更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搞來幾個招工單位進行招工嗎。我告訴你們,別說那幾個招工單位不可能把今天所有人都招走了,就算是都招走了,又能怎么樣?豐源鎮就不窮了?他這是在演戲,演給那些無知愚昧的農民看的,他想讓大家覺得他是一個務實,一心為民的好官。小把戲而已。你們這些人要是也跟著上當了,那你們還不如外面那些農民呢!”
馮旭和孟友生聽了左孟仁的話感覺很刺耳,二人心說你不也是農民嗎,你比外面的農民高級多少嗎?你這么貶低農民簡直就是在罵自己。
當天,一共招走了將近一千人,被選上的村民一個個都跟過年似的,非常高興。沒被選上的人則垂頭喪氣,有些甚至還不滿的發起了牢騷。
對此,石更向所有人鄭重承諾,像這樣的招聘今天只是第一次,以后還會有。一旦鎮政府聯系到新的招工單位,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通知所有人。
(https://www.dzxsw.cc/book/21521795/1653873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