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科舉第一試
第二十章科舉第一試
為了避開呱噪不休的吳孟達吳憲達這對活寶,鄭正明讓掌柜的給他們在后院單獨收拾了兩間房。三天閉門修煉,對于四兄弟各自水平提高不少。
三天時間一晃而過。這三天里四兄弟還抽時間去縣衙禮房辦理了報名互保。說起互保,是需要五名學子相互擔保,或者由兩名秀才中的廩生作擔保。施元兄弟四人之外,傅山尋到了一位剛剛年滿十歲的胖小子程康莊。這個程康莊矮胖身材與施元十歲前頗為相像,劉東方和鄭正明一見之下直呼緣分。別看程康莊年齡不大,在他們武鄉(xiāng)縣可是頗有才名。按太祖所定祖制,凡科舉必回籍,但是太祖已遠,制度執(zhí)行起來也就大打折扣,何況臨縣之間寄籍借考已經(jīng)頗為常見,總歸縣試之外,府試院試都是在一起考,不再按照縣域劃分。
公元1624年大明天啟四年二月十日申時四刻,南直隸的應天、蘇州、松江、鳳陽、泗州、淮安、揚州、滁州等六府二州俱地震,揚州府尤甚。揚州倒塌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鋪二十余處。應天墻垣搖動,屋脊梁柱俱各有聲,城垣墻垛倒塌,高淳地震有聲,屋宇傾、水泛溢,句容瓦墜屋覆。常州、鎮(zhèn)江、揚州,聲如巨雷,搖倒民房無數(shù),壓死多命。淮安府湖水翻房宇動。泰州墻垣搖動,江河皆嘯。常熟墻屋俱搖,行者皆仆。東剎浮圖亦搖倒其頂,城內(nèi)外地面多裂。崇教興國寺,塔頂斜傾。吳江、震澤、嘉定、江都、通州(今南通)、泰興,吳淞所,常州府宜興,俱震聲如雷。松江府華亭、上海、南匯守御所、以沙堡、無錫、靖江,俱屋宇搖動,武進壞屋湖水皆飛。應天府、上元、江寧、六合、吳縣、江陰、丹陽、金壇、丹徒、溧陽及江西,同日皆震。
二月十三日,薊州、永平、山海關等地屢震,震壞城郭、廬舍無算。
二月三十日,京師灤州地震。壞廬舍無數(shù),地裂涌水異物。樂亭舊鋪莊,地裂涌黑水,高尺余。遷安聲如巨雷,塌壞城垣民舍無數(shù)。盧龍震倒官民房舍甚多。京城內(nèi)宮殿動搖有聲,銅缸之水騰波震蕩。
二月三十日,繁峙縣也受到地震影響,人心惶恐,縣試并未受到絲毫影響,第一場照常開考。知縣李純忠,縣教諭吳正道監(jiān)考。
一大早,傅山、劉東方、鄭正明、施元、程康莊五人在縣衙左側的考場前聚齊。程康莊住在縣城里的舅舅家,距離考場最近。從古至今凡是考試,要過的第一道關口就是安檢搜身。仲春二月底,雖已有了一絲暖意,可是這一大早的春寒料峭中全身脫去衣衫接受搜身實在也不好受啊。守場的兵丁也是認真負責,衣服打開看看,考籃翻來覆去的搜搜,筆管瞧一瞧,硯臺敲一敲,就是攜帶的午飯也要捅咕幾下也才甘心。搜撿之下還真有夾帶小炒被查出來的,被查出來的考生直接被拿下,送去縣衙門前示眾去了。施元身前排著一個約有五十歲的瘦干老頭,被搜撿時凍得顫顫巍巍,兵丁見此也是惡趣味降臨,直到老頭所帶午飯的白吉饃被切成拇指大小,才予以放行,把老頭凍得鼻涕流了老長。
搜撿兵丁也是很有眼力的,見到施元他們這樣神采豐秀穿著不凡之人則是很少難為,也許他們也是為了結個善緣吧。
搜身完畢,施元拿著號牌,自己尋找號棚,施元是玄字丁未號。縣試考棚按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八個字分成八個區(qū),每個區(qū)又按六十甲子分六十個考棚,也就說縣試一屆只能接受四百八十名考生參加,施元一邊走一邊算。繁峙縣這樣的小縣四百八的考生也差不多了,縣教諭提前發(fā)下的報名表就是按照數(shù)量這個為標準。
尋到自己的考棚,施元又是一陣咋舌。一條長凳,簡易的木板支起一個案面算作桌子,四周是草把子編成的圍墻,本來墻上是抹著泥巴的,由于年頭太長,泥巴脫落的差不多了,考棚原本是有頂子的,可現(xiàn)今只剩下一些橫梁還在。這要是下點春雨,那可就全部玩完了。難怪出門時老爹給準備了一把碩大的雨傘,這是用在這里的啊。
縣試第一場正試也叫正場,也是整個縣試最重要的一場,兩道四書題,一道五經(jīng)文,一首試帖詩。這些對于被鄭老夫子反復蹂躪的施元來說基本沒有問題,規(guī)規(guī)矩矩的小楷,規(guī)規(guī)矩矩的按起轉(zhuǎn)承合寫就的三篇文章,到中午吃飯時就已經(jīng)寫的妥妥的。還剩下一首試帖詩,吃完飯再說。
午飯,施元讓客棧按照自己的配方醬好了大塊的豬肉,然后切成薄片,醬瓜醬蘿卜切成細絲加麻油拌好,薄餅本來用厚厚的棉布裹好了,到中午也不會涼,可被兵丁一通翻檢下來也早就涼了。涼了就涼了吧,施元也不在乎,就用涼了的餅裹上肉片咸菜絲吃了起來。
縣教諭吳正道,本來縣試中教諭可以不用監(jiān)考的,可是本次考試自己族里的兩個侄子參加,沒辦法,吳正道只得找個托詞,親自下場為侄子保駕護航。按說教諭之類的官職是不能在自己籍貫所在地任職的?墒乔芍智傻氖菂钦朗请S祖父遷去了南京入籍,本次由舉人候選入官,就被委派到了祖籍所在繁峙縣縣教諭。教諭,是官但沒品級,平時管理一下已經(jīng)考中秀才的事情,每年對秀才們進行考核排定秀才檔次,秀才可是按照檔次領米面油的。
吳正道帶著縣禮房司吏一起,開始了對考場的巡視。本來考場是由兵丁往來巡視,主考官上午下午各巡視一圈。這大中午的吳正道卻要加巡一圈,禮房司吏本就不樂意,在吳正道的再三央求下司吏也只能跟著,因為在考場是不允許一個考官獨自行動的。
吳孟達吳憲達二位仁兄運氣簡直好的爆棚,本來報名時打亂次序隨機發(fā)放的號牌,竟然被兄弟兩幸運的拿到了相連的兩個號牌,而這兩個號房又都坐落在看似冷風凄雨的角落里。這個角落恰恰在施元考棚斜對面,施元瞧見了的一幕。
試帖詩的題目是賦得求索句,換句話說就是寫一首關于離騷或者屈原的詩。寫一些四平八穩(wěn)的詩對于苦讀八年的施元來說不是難事,可是屈原啊,一個為后世創(chuàng)造了多一天假期的人物,輕輕放過豈不痛心。思酌再三,施元在草紙上提筆寫下:屈子當年賦離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老人家對不起,又抄您一首詩。施元在寫草稿時身心俱應在詩中屈子恨意濤濤,所以筆下毛體自然酣暢淋漓,寫完后深深吐出一口氣。老施元背誦此詩時還沒覺得會有如此恨意,此時才領悟到了詩作者的滔天恨意。
(https://www.dzxsw.cc/book/21513616/3043773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