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 章 三十四
六月初九,天陰,時有風雨。
江南總督府前一日向江南路近兩百余戶世族地主鄉紳等富足人家挨著發了帖子,申時剛過,各家的當家人便陸陸續續地趕來。
離得近的青布馬車舊綢衣,離得遠的因趕路急,更是風塵仆仆。
宴席設在大堂前的露天庭院里,敞亮的地方因暗沉的天色而顯得不那么亮堂。
兩個月前還套綾羅扎錦繡的桌椅被扒得赤條條,同桌上的清粥小菜一樣,在前來赴宴的眾人眼里慘淡無比。
有遮檐的穿廊上只擺了一桌,但沒有誰沒那個眼色要過去。進場時這些人與相熟之間客套招呼尚還有些聲息,待入了座,所有的聲音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以致于廊上響起的腳步聲就像驚雷一般,伴著齊宗源似笑非笑的聲音,在席桌上炸開,令不少人下意識地一抖。
“本臺請大家相聚一堂,掏掏心窩,訴訴衷腸,本是一片赤誠。這好端端的,怎么都跟死了老子娘要等著哭棺似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本臺一個人把在座百十來位給怎么了。”
齊制臺帶著一行屬官等從桌間穿過,走到堂上才轉過身來,看著眾人道:“諸位是家里的頂梁柱,各地德高望重的賢士,乃至整個江南四州都有名有姓的人物,到哪兒都值得尊稱一句‘老爺’。齊某才將與各位老爺開了個玩笑,在此賠不是了。”
底下諸人像椅子上忽然都生了釘子一般,紛紛彈起來,規矩地拜道:“齊制臺言重了。”
“誒,諸位太客氣了。”齊宗源笑著擺手,再嘆道:“今日是本臺有求于諸位啊。”卻沒接著說要求什么,而是側身示向旁邊的青年,介紹道:“這位就是朝廷派下來的欽差,陛下的親子侄,忠義侯。”
一眾消息靈通、熟知禮義的家主們這才再次行禮,“吾等參見欽差大人。”
嬴淳懿換了身規制的常服,自踏進院子便不動聲色,到現在齊宗源把話題拋給他,他才稍稍凸顯出自己的存在,抬手請諸位起身。
眾人齊聲謝過,重又落座,皆是挺著脊背梗著脖子,一副嚴陣以待的模樣。
“我說你們這么緊張干什么?放松些,今天談的都是公事,不牽扯哪家的私事。”齊宗源一面出言佯勸,一面請侯爺與其他幾位欽使入座。
嬴淳懿卻不理會,前腳話音剛落,他便接著道:“諸位想必都知道這一回叫大家來是為什么,本侯就不與大家兜圈子。”
他在停頓的短暫間隙里與齊宗源對視一眼,后者咽下已醞釀好但還沒來得及出口的話,額角青筋跳了一下。
兩人皆在對方眼里看出了殺機。
他轉向眾人,面色凝重中帶著一絲憂慮,沉聲道:“太平大壩決堤,洪水淹沒百萬畝土地,令魚米之鄉化作千里澤國,摧毀無數百姓家園。陛下憂之念之,朝廷殫精竭慮,所有在辦事宜皆為江南救災讓路。各項賑濟措施都已到位,只除了賑災銀一項。”
“朝廷正在全力籌措賑災銀,但此次洪災波及范圍太大,所需銀兩太多,戶部仍要一定的時間才能籌集齊全。然而災情擴散迅速,救災一刻也不能等,賑濟糧一天也不能斷。本侯與齊大人、孫大人和馮大人商議許久,在朝廷撥下賑災銀之前,只能依靠江南本路堅持下去。又因官府常平倉存糧有限,度計難支,萬般無奈之下,不得不請大家慷慨解囊,為賑濟捐獻一二。”
他說到此處,群情再難忍,卻依舊不敢高語,只翁聲一片。
但他毫不為此所動,穩著聲音再道:“洪災無情,本侯知道諸位的財物宗產也或多或少受到了沖擊,但諸位家業基底尚存,吃穿不愁,猶有余蔭;而眾多百姓卻已顛沛流離,食不果腹。士門壁尚堅,蓬戶度已難,乃是此時的現狀。但不管士門還是蓬戶,終究身在同一片江南,災情緩急皆與所有人息息相關。若蓬戶難度,士門也必不能久支,只有同舟共濟,才是撐過此段時間、等到朝廷馳援的唯一辦法。請各位老爺三思。”
說罷沉重地向下一拜。
坐靠難安的眾位家主們俱是一愣。
按總督府以往的行事作風,總要再打些機鋒,才會托出對他們的要求。至于事情原委,他們已習慣裝作不問不知,再私底下打探。
高墻圈起的庭院里沉悶許久,熏風送來一縷縷涼涼的雨絲。
靠近穿堂的一張席桌忽然傳出響動,一名文士打扮形容清寒的中年男人站起來,走到空當,向廊上的大人們一一行禮。
“既然侯爺這么說了,朝廷與地方官府的難處我們大家都知道了,那鄙人也將自家的情況實話實說。”他注視著臺階,木木地說:“我家不置莊子,不營鋪子,唯有八百畝田地,在此次洪災中被淹過半。家中三十六口人,尚有糧食十石,存銀三百兩。除此之外,僅有詩書萬卷,或許還值些錢。”
“怪哉。”沈亦德抓住他的話頭,問道:“觀你座次,當是江南有頭有臉的人家,族里竟無田產以外的產業?”
中年男人再答:“柴米面油,胭脂水粉首飾衣裳,并其他日常所需種種,乃至紅白諸事,皆有柳氏商行經營。我等書香傳家,不與商賈相爭。”gonЬ
沈亦德一滯,從喉間發出冷哼不再多言,臉色卻更加陰沉。
嬴淳懿注意到這人發冠、胳膊與腰帶上皆系著白麻,眉心微皺,“請問這位老爺貴姓?”
“鄙姓孟。”那人有問必答,且為他釋疑:“戴孝是因家祖母于兩月前病故,鄙人此時本該守孝墳前。”
在江南路這樣商業發達經濟富裕的地方,又歷經洪災折損,他的家底不算殷厚;他有嫡親長輩于近期過世,他謹守孝行,卻被官府以召宴之名驚擾。
“少來這一套!哪家辦喪不掛白不請法事?你家偷偷發喪,不尊嫡親,還有臉怪本官不知?”孫妙年認為他在含沙射影,大怒,進而斥道:“請你們來,是看得起你們,把你們當個人物。制臺大人和侯爺給你們幾分臉面,稱一句‘老爺’,不是讓你們信口開河造謠官府的。”
“孝白掛于身,不必讓大人過眼。一場法事三千兩,我家請不起,祖母特意囑咐不請。”那人疊掌再拜,“鄙人愿捐出家中所有的三百兩銀子,用于采買賑濟糧。然此后只想帶著家眷守在祖母墳前,盡最后的孝心。”
“你說三百兩就是三百兩,你說十石存糧就是十石存糧,你怎么不干脆說你孟家是無名之族?”孫妙年冷笑道:“別敬酒不吃吃罰酒。”
“我家無人做官,無人行商,只靠祖業佃田度日,十里鄉下人盡皆知。”那人依舊盯著臺階石縫里的草芽,一語罷,不再多言。
他對得起天地君親足以,堂上的官員們信與不信,不在他的幾句話。
孫妙年還要再呵斥,嬴淳懿掐準時機打斷:“罷了,本侯相信孟老爺并無虛言,也請您節哀。”
“多謝侯爺。”那人行禮退下,雨絲尚未潤染的衣衫早被汗水濕透。
侯爺再掃視過其余諸人,“有道是千里鵝毛,禮輕意重。諸位不論捐獻銀兩多少,皆是一片心意。”
此話一出,在座其他家主們不由思量起各自該報的身家,以及要表出多少“心意”才算合適。
眼看好些人蠢蠢欲動,要再編排慘相,齊宗源不得不出言進行壓制:“千里鵝毛難測人情冷暖,總要見些實際的才好說盡心盡力。本臺與欽差使團商議出的結果,是這一回采買賑濟糧需要至少四十萬兩紋銀,各地豪商可出二十萬,剩下的,諸位掂量掂量。”
他尾音稍長,個中含義盡在不言中。
“那豈不是要二十萬兩?”
庭院里才漲的氣焰立消,一陣低聲交流之后,其中一部分人將目光瞥向忠義侯。
嬴淳懿嘆道:“此次賑災救災一應事宜皆由齊大人總理,本侯只行督辦之職。到底是江南的地界,就依齊總督所言。”
齊宗源站在檐下,面沉如水:“災情緊急,等不得,諸位盡快吧。”
宴席到此散去,眾人頂著漸漸凝練的雨絲出了總督府,才有第一聲哀嘆。
駛向家宅的車馬人群里,一匹馬逆流馳來。
“齊大人!侯爺!”江與疏跑進府衙,一路高喊,叫住了還未離開的幾人。
嬴淳懿見他氣喘吁吁,顯然狂奔而來,立即問:“江主事有何發現?”
“原太平大壩所在的太平蕩,出現了巨型堰塞湖。”江與疏緩了口氣,便馬上跟著解釋:“就是泥石流帶下的山石滾木與原來大壩的殘骸堵住了江水的河道,堰中積洪漲速迅猛,距離溢出不到十丈,且堵塞物隨時都有被沖開的可能。”
“什么?”在場幾人大部分聽完仍有些茫然,唯盛環頌悚然變了臉色。
江與疏一著急說話就容易打磕絆,但這回急得他不愿意再出現這種情況,干脆閉著眼扯開嗓子吼道:“一旦被沖開,積蓄的巨量江水會再一次形成洪澇,很有可能直接淹沒整個臨州,必須盡快泄洪!”
無盡的昏迷過后,時宇猛地從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節內容,請下載愛閱小說app,無廣告免費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網站已經不更新最新章節內容,已經星星閱讀小說app更新最新章節內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鮮的空氣,胸口一顫一顫。
迷茫、不解,各種情緒涌上心頭。
這是哪?
隨后,時宇下意識觀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個單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現在也應該在病房才對。
還有自己的身體……怎么會一點傷也沒有。
帶著疑惑,時宇的視線快速從房間掃過,最終目光停留在了床頭的一面鏡子上。
鏡子照出他現在的模樣,大約十七八歲的年齡,外貌很帥。
可問題是,這不是他!,閱讀最新章節內容無廣告免費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歲氣宇不凡的帥氣青年,工作有段時間了。
而現在,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紀……
這個變化,讓時宇發愣很久。
千萬別告訴他,手術很成功……
身體、面貌都變了,這根本不是手術不手術的問題了,而是仙術。
他竟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難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頭那擺放位置明顯風水不好的鏡子,時宇還在旁邊發現了三本書。
時宇拿起一看,書名瞬間讓他沉默。
《新手飼養員必備育獸手冊》
《寵獸產后的護理》
《異種族獸耳娘評鑒指南》
時宇:???
前兩本書的名字還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時宇目光一肅,伸出手來,不過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開第三本書,看看這究竟是個什么東西時,他的大腦猛地一陣刺痛,大量的記憶如潮水般涌現。
為您提供大神謜的六州歌頭
(https://www.dzxsw.cc/book/21500393/2861126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