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五旨
賈詡在一邊見劉協(xié)神色細微有變,并不說話,只是保持著恭敬的神色,等待劉協(xié)說話。
劉協(xié)瞧了賈詡神情,心中也是感慨,三國轉換門庭之多,賈詡可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其人不管在何處,竟還都能得了優(yōu)容寬待,君臣兩歡,及至投順曹操,不但生前得到重用,死后更得了美謚“肅”,并配享魏文帝廟庭。
剛德克就曰肅;
執(zhí)心決斷曰肅;
威德可就曰肅…
而能得曹操與曹丕父子二人看重,賈詡并不僅僅是因為善于察言觀色,其在曹魏德建立過程中頗多建言,二人受納,事情多諧,二人不納,往往毀敗。
赤壁之戰(zhàn)前,面對意氣風發(fā)的曹操,賈詡潑了一盆降溫的水,主張先安楚地,后下江東,曹操不聽,為孫劉所破,慘敗于赤壁,以至荊州他屬;
及后曹丕稱帝征吳,方拜為太尉,封壽鄉(xiāng)侯的賈詡并沒有阿附曹丕,而是明確對此事提出反對,建議理國為上,其后伐交,曹丕不納,勞師遠征,無功而返。
其人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可謂當世之杰。
笑了笑,劉協(xié)道:“文和智計殊絕,日后有文和在朕身邊為朕解惑,朕想來便覺得安心了許多。”
賈詡道:“陛下英姿天縱,臣何德何能,唯渺小之力,奉獻于國家。”
君臣二人帳內交談,另一邊張繡也在獨居的帳篷內見到了自己的妻兒。
妻子眼中含淚,兒子卻興沖沖四下打量,并沒有多少害怕。
“夫君,事情至此,尚能保得泉兒平安嗎?”張繡妻子簡貞不足三十歲,牽著年紀尚幼的張泉,眼中帶淚的問。
張繡道:“夫人莫要擔心,如今無非是遷你我出穰城罷了,你自與泉兒好生呆在營中即可。”
得了張繡說話,簡貞高懸著的心也算暫時放了下來,但看著無憂無慮四處張望的張泉,又不免仍有幾分擔心若隱若現(xiàn)。
第二日,隨著陳宮將穰城人口戶籍,兵甲田畝重新造冊完成,劉協(xié)下了五道旨意:
第一道是將戰(zhàn)事既了,各軍就地休整;
第二道是于禁罷職奪爵,青州軍著由羽林中郎將關羽暫領;
第三道是追因國事而死的王青牛為安南將軍,愍侯,取其一子承安南將軍職;
第四道是加張大端為忠義將軍,賜爵關內侯;
第五道,也就是最后一道,乃是夸將士用命,只待回返許都后,再錄眾人前后功以封賞!
隨著五道旨意頒于全軍,又有小道消息在青州軍內流傳,言當今天子感念青州軍此次傷亡之重,明日若有不愿繼續(xù)從軍者,可向上官說明后離去。
這話一出,原本還甚為低落的青州軍眾人頓時活躍起來,層層議論起來。
有人毫不猶豫打算脫了軍籍,回家鄉(xiāng)在田畝中耕作,再就是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想法。
還有一些人,對于張大端都能封侯感到不可思議,覺得憑他都能如此,換成自己也當能博一個侯爺出來。
在眾人的議論中,第三日陳宮與張遼還有難掩興奮之色的魏延一道,帶著連夜核對出的穰城左近的田畝文冊來到了青州軍中。
三人既到,在熟知關羽性情的張遼的建議下,三人先去關羽帥帳之中拜見了關羽,這才擊鼓聚兵,宣讀旨意。
“建安四年冬正月二十七日己卯,詔曰:“青州兵將,早從朕躬,定豫安徐,至于南陽。今克穰城,死傷枕藉。有功不賞,非人主所宜…”
“…故朕裂穰城之土以封。凡戰(zhàn)死者,以家人繼田畝,其余田畝,由功而封,十五稅一,傳于子孫,永世不奪,永不加賦。”
陳宮讀的起勁,不少青州軍聽的一頭霧水,有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戳了戳身邊的同伴,問道:“這說的啥?”
那同伴道:“陛下說我等功高,所以把穰城附近的土地拿出來賞給我等,另外不愿意再戰(zhàn)前廝殺的可以尋臺上的兩位將軍登記后便可在穰城為民。”
五大三粗的漢子似懂非懂的撓了撓頭,道:“意思就是要不繼續(xù)打仗,要不在穰城做軍屯嗎?”
同伴興奮道:“不是軍屯,是陛下賜田,這些田今后可以一代一代傳下去,誰也不能奪走。”
田產永世不奪,田稅永不加賦,這兩道詔令直接在青州軍內激起了軒然大波,在經歷了三大統(tǒng)領二人戰(zhàn)死,一人入獄,諸多同袍死于陣上,幾乎所有的青州軍都不知道下一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
雖然因為此前被于禁刻意引導著自相殘殺,青州軍暫時擰不成一股繩來反抗,但彌漫在全軍的灰暗恐懼只等一個導火索到來,好以一場動亂來發(fā)泄,或殺戮于人,或為人誅除。
如今局面在這些青州軍想也不敢去想,殘暴不仁的奸將于禁被免了職位,想來下獄問斬也是不遠的事情,戰(zhàn)死的王青牛封了侯,想著王青牛家那半大小子從此便是安南將軍了,眾人心中亦有羨慕,甚至有家中有子的人在想,若皇帝能給我一個侯爵之位,許我家那小子一個將軍之位,我也情愿戰(zhàn)死在穰城城下。
這時節(jié)還沒有什么贏在起跑線上的說話,但人天然的去想,才不過幾歲便做了將軍,等到大了,豈不是要做大將軍?
不過對于這種想法,年幼的孔融定然是要說上一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不信你看那陳韙。”
隨著一個個姓名有條不紊的和一處處田土對應上,青州軍中的各人也越來越興奮,一大部分不愿繼續(xù)從軍的人在交還衣甲兵器后,絲毫不見刁難的站在陳宮帶來的文官身后,稍后一道去城中集合,在認領完自己分得的田土房屋后,編隊成伍,清理穰城左近的戰(zhàn)火痕跡。
小部分或為恩賞所動,想馬上搏個富貴功名傳于子孫;或性情所致,不愿歸于田土過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無趣日子,其間種種,不一而足,則歸了魏延處。
等到所有人都有了選擇,有七萬八千六百三十四人甘愿在穰城為民,僅一萬四千四百九十八人仍愿從軍
至此,青州百萬黃巾,經曹操一番沙汰,南征北討本有損失,劉協(xié)奪權后,以于禁行了一番殺戮,不久前又在穰城下?lián)p失了數(shù)萬,如今又是一場區(qū)分,至此徹底消弭,世間再無青州軍之名。
(https://www.dzxsw.cc/book/21480411/360580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