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筍香田雞
晚上的云錦紅睡覺的時候還在琢磨這件事,可總歸她從未用清泉試過醫治別人,也不知有沒有效用,又擔心會產生些許其他不好的作用。
云錦紅沒有將自己的打算告訴別人,在第二天與良風一起往西邊的雜草場上捆枯草做柴火燒時,云錦紅還在尋思要用什么理由來去見孟家老爺。
草場里,云錦紅正拿著鐮刀彎腰將雜草垛攔腰割下,旁邊的良風卻抬起頭來。
云錦紅隨著良風的視線望過去,只見三米之外,一個長相可愛的小姑娘穿著一身花裙子,正站在稻草垛里面瞧著她們。
小姑娘大約五六歲,眼睛圓圓的,小小的腦袋瓜子上頂了一頂草帽子。小姑娘見到云錦紅之后便回頭朝后喊去:“爹爹,有個神仙姐姐落到咱草場里來了!”
云錦紅被她說得一愣,緩了半晌才意識道小姑娘說的“神仙”是自己呢,她微微一笑,覺得這小孩好生可愛,便道:“我不是神仙姐姐,我姓云,你可以喚我云姐姐,說來你是哪家的孩子,怎么一個人跑到這地方來了?”
那小姑娘見云錦紅愿意與她講話,更高興得眉眼彎彎的,話語伶俐的回答道:“爹爹說,從今天以后,我就是陳家的孩子哩,爹爹說家里沒有柴燒了,沒有柴燒就沒有飯吃,囡囡是和爹爹一起來打草拾柴火做飯呢。”
陳家的孩子?這附近哪里還有個陳家么?
云錦紅正想著,抬頭便看見陳伯背著一個籮筐朝這邊走來。云錦紅恍然明白了,這小姑娘莫不是陳伯家的孩子么?
不過陳伯并未婚配,聽四嬸嬸說陳伯是孤身一個人跑來孟家村西部住著的,這小閨女又為何喚陳伯伯做阿爹呢?
云錦紅正疑惑著,陳伯就快步走了過來,笑著與云錦紅和良風打了招呼,又牽起了那小孩的手。陳伯看了一眼那小閨女,滿眼歡喜地說道:“這是我領養來的閨女,名字叫做陳嫚嫚,才五歲大的。”
云錦紅笑著夸了一句可愛的話,問出了心中疑惑:“之前我還沒見陳伯您有這個閨女呢,莫不是這幾天才養著的么?”
“嗯,也就昨天而已。”陳伯揉了揉那小姑娘的頭,嘆了一口氣,“這閨女是個可憐人,是我從鎮上撿來的閨女。他們家爹娘不想要女兒,只想要兒子,五年前生了囡囡之后就隨便將她養著,現在一下生了兩個兒子之后,更是覺得囡囡養著費糧食,就把她插了草標放在街上賣。”
陳伯皺了皺眉頭:“這么小的閨女,又不能干活兒又不能婚配的,就算賣也沒有正常人家買的。若是任她丟在那里,估計只會被花樓里的老鴇撿了打入賤籍罷了,我看她著實可憐,就花五兩銀子買了。”
云錦紅做陰婚,孟家家中有地闊氣,便出了一百兩銀子。而這閨女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年紀也小,爹娘便將她當幾石糧食一般的隨便賣了。
這陳伯實在是個好善人,這閨女能遇著陳伯也實在是好福氣。
云錦紅蹲下身來,將陳嫚嫚臉上的灰塵擦去,捏了捏她的小手:“囡囡,云姐姐家就住在那邊的石頭屋子里,以后云姐姐熬麥芽糖給你吃好不好?”
嫚嫚一聽,眼睛更亮了:“好呀!囡囡要吃糖!”
陳伯摸著胡子哈哈笑了兩聲:“說來云家媳婦,這天氣逐漸熱了,秦河里的魚已經活躍起來,村里人都往河里布了好幾張漁網了。我也打算明天去河里捕些魚上來吃吃,你們家要不要與我一起去?”
秦河在孟家村附近,從秦河邊不用走幾步路就是孟家大宅。捕了魚,若是捕多了他們家吃不完,當然可以“順路”送幾條去孟家。既然已經“順路”送了魚,自然也可以“順便”孝敬一下老爺子。
云錦紅幾乎一瞬之間就想好了之前困擾她許久問題的解決之法,她當即答應道:“好,那我明天一早便準備好東西與您一起去。”
良風眼神里也很期待,他一回家之后便將這個消息告訴了李氏。
李氏聽說他們要準備去河里捕魚,登時將手上的活兒放了下來,她有些懷念的還想著:“我已經許久沒有捕過魚了,最近一次還是在我尚未出嫁時,我與云兒外公一起往河上捕的。不過你們要捕魚,首先得需要編一張大網來,這東西你們可會準備?”
云錦紅和良風都搖了搖頭,李氏笑著一臉“我就知道的”表情,她將濕手在毛巾上擦了擦,站起身來走到院子里去:“現在還有許多時間,這捕魚網編起來也簡單的,我教與你們做就是了。”
編捕魚網主要需用麻繩或草繩,若是條件好的,用棉繩做的網更加好用。但云錦紅家中暫時沒有那些物什,于是李氏便教他們如何用麻繩和草繩編做漁網。
漁網編起來確實簡單,兩人大致學了一遍之后便麻利的打起繩結來,幾番交錯過后,一張大大的漁網已經初步成型。
李氏見他們已經完全的學會了,便將漁網制作一事徹底的交給他們去做,隨后李氏將前些天良風去山上砍下來的竹子用斧頭劈成一片一片的細竹片,纏起來擺好后,開始做起竹簍子來,
其實家中竹簍子也有許多,不過大多數的竹簍子都是用來放置糧草或是柴火、野果的,那些竹簍子口大且深,并不適用于來捕魚。李氏決心再做幾個專門用來捕魚的,更方便云錦紅他們使用。
專門捕魚的竹簍子形狀像壺,口頸細小,是為了防止魚跑出來。李氏從前在云家的時候,手工活兒就格外拿手。如今雖然已經好幾年沒有編簍子了,但那些技巧到底還是學在了心底,只消制作幾只簍子練練手,隨后李氏的動作便越來越快,做出來的簍子也越來越好。
云錦紅看著李氏收斂的將竹片兒交錯、折疊、拉扯,一個漂亮的竹結打下去,一只黃綠色的、還帶著些竹子香的魚簍就這樣完成了。
云錦紅還是第一次見娘親做這種東西,驚訝的同時也感嘆著娘親的手藝是當真好,她上輩子的時候也曾涉獵過漁業,也曾見過幾個捕魚的老手。而李氏的手藝竟然與那些老手的手藝不相上下。
大伙兒一直忙到天色徹底暗沉了,才停下手中動作。將做好的漁網和竹簍子都收拾好,李氏便往灶房里開始生火做晚膳。
云錦紅將屋子里的蠟燭一一點燃,數著家中蠟燭的數量,云錦紅想著又得去買些蠟燭來用了。
等蠟燭燒穩了,屋里徹底亮堂之后,云錦紅便吹熄了手中的火折子。
農村的蠟燭到底還是沒有城里的油燈好使用的,這里地方偏僻,鎮子上大概也沒有油燈這種東西售賣,她有機會還是去種些棉花出來,做幾只油燈罷。
灶房的柴火在夜色中燒得噼啪作響,前幾天的時間李氏又去鎮上拎了一塊肥肉來,煎了一碗豬油拿來使用。
早上新采的野菜花,拌著熱油一炒,香味頓時飄滿了整間屋子,雖只是兩盤山中野菜,卻讓良風扒拉著又吃了好幾大碗的米飯。
李氏煮完米飯,炒了兩盤野菜之后,云錦紅便有些手癢想要進廚房試一試——她上輩子在長安里生活的時候,曾有幸跟著幾個權貴進過宮中,也曾嘗過宮中的美食。
那一陣子她跟著長安梁王做事的時候,還見過長安梁王的側妃,那位嬪妃是個很會做膳食的美人,她在府內呆著無聊,便經常與云錦紅一道商量著做什么膳食吃好。
受這位女子的影響,云錦紅也對吃食頗有研究,也會做些旁人做不來的美味。
在此之前,云錦紅是不敢隨便將手藝亮給別人看的,但自從之前嘗試了灌溉清泉,又嘗試了制作果醬茶之后,云錦紅的膽子便越發大了起來。
左右只是自家人而已,又無人知曉,云錦紅便放開心思的決定露他一手。
山中能提供的素材不算多,但基本都是山上的珍寶,李氏已經炒了兩道素材,云錦紅便想著做一道肉菜來解解饞。
昨天的時候李氏捉了一只雞熬了雞湯喝,因為家中人少,李氏只用了一半,還剩一般被吊在井里裹了竹葉保鮮。
云錦紅將井中半只田雞撈出來,尚未開始烹飪,田雞和山中竹葉交纏的香氣便直接沁入心脾里。
云錦紅先取了幾支剛剛從山上挖來的竹筍,現在這個季節竹筍已經有些老了,但將外面的皮殼兒切掉之后,其中筍心最是好吃。
快刀切過鮮筍,云錦紅將紅楓林里的清泉倒入鍋中燒開,將筍片用開水滾過之后,云錦紅迅速撈起,往旁邊簍子里放涼。
等待那筍片的時間里,云錦紅便開始處理那半只田雞。田雞在昨天就已經用鹽水腌制過,如今已經徹底入味,再稍稍處理之后,便呈現出漂亮的淡黃色。
云錦紅將田雞切成小塊,用雞蛋液攪拌了,隨后切了一些蔥、姜、小辣椒,一并往鍋中炒去。
這些小菜被熱騰騰的豬油炸過,香氣滿鍋,又下了田雞、鮮筍,拌著清泉、竹葉、木耳,頃刻之間,濃香四溢。
李氏和良風都被香味引到灶房里來看她。
李氏在云家過的日子苦,很少吃過什么肉味,條件好些的時候,云阿爹也只許李氏吃些煮的雞肉或是熏肉之類,凡是要過油水的菜肴,云阿爹都不許李氏做,若是李氏做了,云阿爹便會罵她敗家娘們兒之類。
但如今與李氏搬出來了,云錦紅便不希望李氏再顧及這些,再說她如今銀子雖然不算富裕,但也夠用,用些油水來享用也沒什么。
云錦紅這次做這道菜,也希望能讓李氏知曉——他們如今的日子,確實過得比云家要好了。
(https://www.dzxsw.cc/book/21455132/29798584.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