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功成身退
楊錯快馬加鞭直奔去見回紇的葉護太子,勸說葉護太子放棄劫掠長安的想法。
這一路上,楊錯內心深處很焦急,也很鄙視肅宗。
葉護太子敢劫掠長安,絕對是肅宗授意。
這點楊錯還是能猜出來,因此很鄙視肅宗。
這位皇帝瞎指揮就算了,居然急功近利到不惜出賣朝廷百姓的地步,令人心寒。
楊錯本就不是受到忠君思想荼毒長大的人,對于肅宗這一行為產生了很深的厭惡感。
值得慶幸的是楊錯到的時候,葉護太子尚未率領回紇騎兵出發。
“等一下!”楊錯遠遠望見葉護太子,忙一聲大喝,“我有話要說。”
葉護太子聽到楊錯的聲音,扭頭看向聲音來源的方向。
此時,楊錯快馬到了葉護太子的身邊。
“太子要做什么去?”楊錯故意問道。
葉護太子一看楊錯臉色不善,估摸著楊錯是得知自己要劫掠長安,特地趕來阻止。于是直截了當的說道:“小王是經過大唐皇帝的允許,子女和財寶歸我,土地和百姓歸唐。請將軍不要阻攔。”
楊錯聽了這話,也不拐彎抹角,厲聲道:“回紇借兵助唐,自會得到賞賜。想要劫掠長安,恕我不能同意。若太子執意要如此行事,休怪我翻臉無情!
葉護太子勒馬上前一步,到楊錯身旁,瞪著楊錯,冷聲道:“你敢違抗大唐皇帝的旨意?”
楊錯冷笑一聲,慨然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看我敢不敢!”
回紇騎兵聽到楊錯的威脅,立刻彎刀出鞘。
楊錯的親兵們亦拔出唐刀,雙方冷冷的對峙。
葉護太子不愿這個時候翻臉,立刻喝自家騎兵道:“誰允許你們對大唐的駙馬如此無禮,還不收刀!
楊錯一抬手,親兵們也收刀回鞘。
但雙方依舊對峙,互不相讓。
早有人告知廣平王李俶此事,李俶慌忙趕到,正好見到楊錯和葉護太子在對峙,忙拍馬上前。
“如今叛軍剛剛被擊退,隨時能卷頭重來。兩位在此時起爭端,是給叛軍進攻的機會,請各歸大營。我們坐下來一起商量解決之道。”
李俶勸說完。
葉護太子看這樣僵持下去也不是辦法,只冷哼一聲,帶兵回營。
楊錯這才心里松了口氣。
李俶半勸半責備道:“妹夫,你也太莽撞了。你和葉護太子此時起沖突,陛下一定會怪罪你的!
楊錯冷笑道:“一將無用,累死三軍!闭f完,竟然把李俶晾在一邊,徑自引兵離開。
李俶愕然。
他感到驚訝的不光是楊錯的態度,更因為楊錯的話。
這可是赤裸裸的責備肅宗無能,楊錯竟然連這都敢說。
李泌在一旁是瞧在眼里,記在心里。
等送李俶回營休息,李泌便去唐軍營里找楊錯,卻不見楊錯的蹤跡。問過楊錯的親兵,才知道楊錯是去了仆固敏的帳內。李泌不便前往,就在楊錯歇息的營帳等著。
一直等到下午,楊錯才喝得醉醺醺的回來了。
李泌責備道:“身為統兵大將,這個時候是不能飲酒。”
楊錯放肆的笑道:“清醒的時候,我會心里很難受。只有醉了,才不去想那些破事!
李泌知道楊錯指的是什么事,當下只能選擇沉默,不能搭腔。
楊錯似醉非醉,內心異常清明。也不與李泌糾結此事,隨意坐在帳內的位子上茫然的望著帳外。
半響后,李泌道:“我此來本是勸你謹言慎行,看你現在這個樣子,怕是聽不進去。”
楊錯長嘆一聲道:“不!我現在更加的清醒。先生隨時可以離開這紛亂的朝局,只有我無路可逃。想掛冠求去,都不可能!
李泌安慰道:“將軍是陛下的駙馬,陛下是不會苛責將軍!
楊錯搖搖頭道:“什么駙馬、駙牛,在陛下的眼中只是有用和無用的區別。只要達到目的,兔死狗烹!”
李泌吃驚的看著楊錯。
他發現楊錯的思維很跳脫,完全不受身份的限制。
“不管怎么說將軍已經是這樣,何必做司馬牛之嘆,不如看開一些。”李泌覺得自己說的這話,連自己都說服不了。
“先生之心,存毅銘記于心!睏铄e卻是知好歹的人,“我想請教先生一件事情。我想等到大亂平定,就上表辭掉鳳翔節度使,從此閉門不出,不再過問國事。不知先生以為此事如何?”
李泌搖搖頭,意味深長的說道:“將軍別想離開朝局,就算是將軍想,廣平王也不會同意!
楊錯一怔,繼而恍然大悟。
前不久建寧王李倓被讒言所累,解除了兵權,待在彭原。
廣平王李俶就無時無刻不處在驚慌之中,自己的母親去世得早,自己又長期在外領兵,后宮無人幫忙說話。
他很擔心張淑妃和李輔國在肅宗面前進讒言,企圖加害于他。
因此在這個時候,楊錯這位曾經的禁軍將領兼現在的鳳翔軍主帥,李俶是無論如何不會放走。
威望這種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摧毀。
且說長安收復的消息,傳回彭原郡。
肅宗覽表泣道:“西京下落賊軍之手,已有一年有余。如今收復,我總算是對得起祖宗社稷!
張淑妃趁機進言道:“既然西京已然收復,只等外圍叛軍被剿滅,陛下就可以回西京。至于太上皇,是不是也應該派使者告知這個消息,同時請太上皇返京呢!”
肅宗大喜,并道:“愛妃所言極是,我立刻寫表文,再派人入蜀請太上皇回京。”
當日,百官入禁內慶賀。
肅宗接受完群臣的拜賀,便命左仆射裴冕代其前往長安。
一是告太廟,二是宣慰百姓。
與此同時,肅宗派人專程去長安請李泌回來,共商大事。
李泌見到肅宗的使者,不敢怠慢,當即快馬加鞭趕回彭原郡,面見肅宗皇帝。
一見到李泌的面,肅宗笑道:“我已派人入蜀請太上皇返回長安,等到太上皇返回,朕當為太子!
這話一聽,就不靠譜。
李泌知道前面半句是真的,后面那半句是口不應心。
但李泌沒有當面揭穿(除非活膩了!),而是反問道:“請問陛下,使者幾時出發?是否還能追回?”
肅宗一怔,回道:“已離開多時,不能追回!
李泌道:“如此,太上皇是不肯回來啦!
肅宗不解。
李泌解釋道:“陛下成功收復長安,的確有大功于唐。但太上皇聞知,必然羞慚,不愿再見到陛下。再者太上皇只見到陛下的使者,卻不見群臣的賀表,恐怕要誤會!
肅宗立刻醒悟,便問應對之法。
李泌讓肅宗以迎太上皇回京奉養為名,讓群臣寫賀表送往蜀地,則太上皇肯定同意回來。
肅宗喜道:“若上皇得以還回,全是先生的功勞啊!
李泌聽了并無欣喜,立刻免冠頓首拜道:“臣已經報答了陛下之恩,想請陛下依約,允許臣做個閑人!
“哎呀!先生何出此言!”肅宗急忙起身挽留道,“我與先生相逢于危難之際,共同經歷患難,正要同享富貴,先生怎忍心此時舍我而去。”
“臣此去有五大原因。其一,臣功勞太大,不能留。其二,臣深受陛下的隆寵,不能留。其三,臣本是布衣,卻發跡太快,不能留。其四,臣任職太重,不能留。其五,臣與陛下相遇太早,不能留!
李泌說完,頓首再拜。
肅宗再次挽留道:“先生這五條,朕都不會記在心里。先生只管留下,朕一定會善待先生!
李泌嘆道:“陛下恩重,臣無以為報。天下雖然尚未徹底安定,但勝利已經可期。臣已經無大用,請陛下放臣退隱!
肅宗見李泌去意已決,只得點頭同意。
李泌又把掌握禁內府庫和兵馬元帥府的宮禁契鑰交出,肅宗把它轉交給了李輔國。
此間事已了,深藏身與名。
李泌不久之后就離開長安,遁入山林,在衡山潛心修道。
此一去,等李泌再回長安,已是五年之后的事情。
當楊錯得知李泌離開了,心里大罵李泌滑頭,竟然就溜走了。
李泌能夠溜走,楊錯卻不能。
不僅不能,還得繼續干活。
九月末尾,楊錯率軍追隨郭子儀追擊叛軍,一直追到潼關。
唐軍殺敵五千,收復華陰和弘農郡。
不久,楊錯就得到了肅宗的懲罰。
因楊錯在長安與回紇葉護太子對峙,被肅宗下詔削去三百戶的食邑,只留二百戶的食邑給楊錯。
楊錯不僅不能申辯,還得向肅宗上表謝恩。
長安收復,唐軍主要的心思自然放在收復東都洛陽。
剛獲得大敗的安思霖和主政偽朝的嚴莊知道安危時刻在此一戰,于是將手下能調動的所有兵將都調集到洛陽。
安思霖親自統帥這批士兵,進抵陜郡以據唐軍。
唐軍在潼關經過數日的休整,也開始向東進軍,抵達曲沃。
雙方在新店遭遇。
戰前,郭子儀秘密使人告知葉護太子,說叛軍向來輕視唐軍,而害怕回紇兵馬。請葉護太子埋伏兵于南山,我等率軍迎戰叛軍,再故意敗退。叛軍一旦輕敵追出,太子可速從南山出擊,兩面夾擊可獲全勝。
葉護太子深以為然,率軍躲藏在南山的山麓里。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204321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