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內外交困
時機已經成熟!
帳中眾人一時間還沒會過神來,不明了楊錯話中的意思。
片刻后,首先是李晟明白了話里的意思,面現欣喜之色地說道:“大帥,您是說……南下蜀中的時機成熟了。”
“南下蜀中!真的嗎,大帥?”田神功又驚又喜地急聲問道。
“不錯!是時候了。”楊錯笑道。
“哈哈哈……太好了!”田神功聽道我肯定的回答,立即激動的跟身旁的崔寧擊拳相慶。
其余眾人也同樣顯得興奮不已。
“大帥,為什么突然之間時機就成熟了?莫非是金城郡傳來的急件中說了什么?”
小半晌后,向來沉穩的李晟最先從興奮之中恢復過來,有些訝異地出聲問道。
“呵呵……三言兩語之間也說不清,你們自己看吧!”楊錯說著將絹書遞給李晟。
李晟展開絹書,只看了幾行便有些震驚地低呼道:“瀘州衙將楊子琳從瀘州起兵,和邛州衙將柏貞節聯合討伐郭英乂……”
“什么?竟有此事。”一旁的田神功聽罷驚訝地湊過身子,與李晟一起看起絹書來。
“哈……連山南道節度使張獻誠也出兵攻打郭英乂,這下郭英乂要‘難受’到死了!大帥,要是咱們再摻上一腳,就有好戲看了,哈哈哈……”田神功迅速看完絹書后,大笑著說道。
太上皇幸駕蜀地時的舊宮作有道士觀,內置有太上皇鑄金真容以及乘輿侍衛圖畫,節度使每次來時都先供拜后才辦理公事。
郭英乂認為道觀位置好,于是進駐在里面,太上皇的鑄金真容圖畫都遭到毀壞。
不止于此,他還每天只知道玩樂,每天耗費數萬錢。
這引起了當地百姓極大的不滿。
更削減了兵將們的俸祿,更加引起軍士的不滿,最終出現了這件事。
“大帥,瀘州衙將楊子琳和邛州衙將柏貞節起兵討伐郭英乂一事,是李長史所施展計策嗎?”李晟閱完后,又將絹書傳給崔寧,并向楊錯問道。
“應該不是!”楊錯略一思索后,凝聲說道:“這封絹書上并沒有言及此事與我軍有關,若果真是由先生所策劃,信中應該會有所提及。”
馬燧順著楊錯的話往下說:“屬下倒是以為,恐怕和山南道節度使張獻誠有關系。他們討伐之日,與張獻誠出兵之時,相隔僅不到兩天。從山南到蜀地,縱然路途上沒有任何阻攔,兩天時間也必然到達不了。這兩方時間配合得如此巧妙,事先必然是有所聯系。”
“恩!”李晟點點頭,沉聲說道:“馬將軍說的有道理!若是如此,只看張節度此次攻襲蜀中,既煽動楊子琳、柏貞節討伐,又來函邀我隴右軍共同出兵,恐怕張獻誠是有意一舉平定劍南道了!”
“恐怕是這樣!”楊錯點了點頭,心里卻產生了一絲疑惑。
這位山南道節度使,不是那種進取心很重的人,否則也不會在雄踞山南道諸郡、當時實力遠強于郭英乂的情況下,一直坐視著郭英乂由弱到強、逐漸壯大。
但為什么,今時今日,張獻誠竟會一反常態,以如此積極的態度意欲一舉擊破劍南道呢?
這內中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實在是有些想不通原由!
“大帥,這次張節度真的是狠下心了,從梁州和渝州同時出兵,竟然動用了十五萬大軍。山南道有這么多兵馬嗎?”崔寧略有些疑惑地說道。
“呵呵……崔將軍,這十五萬是個虛數字,真正的軍馬十萬不到,以前也愛玩這一套把戲,嚇唬人的!”李晟淡笑著說道。
“會不會讓劍南道軍難受,就看山南道軍的統軍大將是誰了!”楊錯笑笑說道,“如果是讓張獻誠之弟張獻恭這樣知兵善略的人領軍,劍南道軍才真正痛苦;但若是張獻誠本人……”
“張獻誠!娘的,讓他領軍,不把山南道軍敗光就算是好事了!”崔寧一聽到張獻誠的名字,立即恨恨地罵道。
當初崔寧前往山南道投軍,正是被張獻誠偶然遇到并且在他一陣冷嘲熱諷之后,給趕了出來,后來因機緣巧合遇到高升,從而加入隴右軍。
盡管崔寧也曾開玩笑地說過——若不是張獻誠“狗眼看人低”,根本不可能有他今日的的好運。
但此時一提到張獻誠,崔寧仍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
“大帥,其實山南道軍中能征慣戰的大將還是不少的!在那一段流浪的日子里,我就遇過一個年歲跟我差不多的山南道軍將領,那小子手底下的工夫相當不錯。”田神功似乎回憶起以前的一些事情,低聲說道。
“哦?”能讓田神功交口稱贊的對手想必的確不俗,楊錯頗有些好奇地問道:“田將軍,知道那人的姓名嗎?”
“跟他打了一架后,相互通報了一下姓名。那人叫張獻甫,當時已經是山南道軍中的偏將。”
張獻甫是張獻誠的堂兄弟,在張獻誠、張獻恭、張獻甫等三兄弟中,張獻甫以驍勇著稱,在邊關鎮守多年。
“大帥,既然郭英乂現在首尾難顧,就得乘他病要他命,咱們也出兵南下吧!”崔寧興奮地說道,“總不能讓張獻誠搶了頭功,那可就不太好。”
“當然,如此良機,怎能錯過!而且建寧王殿下和先生如此迅速地將這個情報傳遞過來,意思也已經很明顯了!”
眾人一聽楊錯這樣說,都摩拳擦掌。
“地圖!”楊錯命親兵將地圖懸掛了起來,走到近前,找到狄道所在。
“蜀中的崇山峻嶺,易守難攻。既要用兵就要占下重要的關隘,以免不必要的損失。”
楊錯點名要害后,便道:“為了將來入蜀方便,需要占領扶州作為我們南下的門戶,為將來打算。”
“謹遵大帥號令!”眾將拱手道。
“良器,你即刻調動輜重隊,籌備糧草,以備行軍作戰之用!”
“得令!”李晟慨然應道。
“其余諸將各自回營清點人馬,為南下做好準備。”
“得令!”
眾將散去。
楊錯扭臉看向馬燧:“洵美,你即刻攜我寫的書信回金城郡一趟,命安太清將軍抽調一千騎兵來狄道,以備我取扶州之用!”
“是,大帥。”
六月十四日,從一早起天空便是灰蒙蒙的,雖然不見那灼熱的驕陽,但空氣中卻隱藏著一種異樣的悶熱。
蜀郡城中,百姓的心情也一如天空般陰沉,戰爭的陰云揮之不去地影響著每一個人。
瀘州和邛州反了!
山南道的張獻誠竟然也出動“十五萬”大軍殺向蜀地!
雖然劍南道節度使郭英乂不是個東西,但是一旦戰禍開啟,最后出事的肯定是他們這些小老百姓。
節度使府中,不時有大大小小的官吏、將校進進出出,府中的氣氛也顯得相當壓抑。
議事廳中,郭英乂正與麾下一眾留守蜀郡城里的將、官商議愈發顯得危急的戰事。
“王崇俊將軍,張獻誠這老狗的兩路軍馬又進到哪里?”郭英乂掩飾住心中的憂煩不安,強自鎮靜地沉聲問道。
“稟大帥!兩路敵軍中,南路的張獻恭軍進攻速度稍快一些。據適才新接到的戰報,張獻恭軍于昨日強攻萬壽得手,合江守將宋寺哲被山南道軍一名老將擊成重傷,目前殘軍已退守合江。郭英干已命汪博強、馬融二將提軍前往合江協助防守!”王崇俊目光炯炯,眼中充溢著無比的堅定,顯得非常從容自若地說道。
“希望他們能阻擋山南道軍一陣子!王崇俊將軍,劍州方面又有什么新戰況嗎?”郭英乂輕捋頷下清須,略有些擔憂地說道。
“劍州倒是不用擔心,有劍閣在,縱然張獻誠親率兩倍于我的大軍也難以攻克,何況主要是以牽制為主,真正的目標是在別處。”王崇俊道。
“恩!”郭英乂點了點頭,不動聲色地嘆了一口氣,隨即又問道:“哥舒晃將軍那里可有消息傳來?”
“啟稟節度使,還沒有收到哥舒將軍的信報!不過,哥舒將軍在臨行前已向節度使奏明了原由。此次奔襲瀘州,貴在神速,需得擊叛賊一個措手不及,也惟有如此,才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平定叛亂。故而,哥舒將軍可能并無時間遣人前來回報,還請大帥體諒!”
聽得王崇俊的解釋,郭嘉珍面現不豫之色,冷冷地說道:“此刻,明明是近在咫尺的邛州威脅更大,他作為統兵大將竟不去邛州,偏偏要去討剿瀘州的楊子琳,真是分不清輕重。”
“公子所言確有道理,但哥舒晃將軍另有打算。邛州距離雖近,但一來兵馬較少,二來深處腹地被我軍四面包圍,不足為慮。瀘州乃是西蜀的東大門,一旦被山南道軍與瀘州內外勾結攻破,那就非常麻煩了。”
王崇俊深知郭英乂不能完全信任哥舒晃,故而必須解釋清楚。若不解釋清楚,只會使得疑忌加深。
“嗯,我也知道這個道理。”郭英乂略一沉吟后,微微點頭說道:“如今山南軍來勢洶洶,若是哥舒晃將軍不能及時平叛,回援汪博強和馬融,我擔心……”
隴右節度使楊錯趁機南下!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200950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