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中唐之潛龍在淵 > 第69章 示強

第69章 示強


在兩百余名著裝奇特軍卒的護衛(wèi)下,瑪祥仲巴杰策紫馬現出了身形。

  這兩百多名軍卒個個體型剽悍,一身玄色鐵盔鐵甲,每人右手中皆持一把巨大的大刀,左手則是一面黑色大盾。

  這些盾牌不出意外應該是鐵制的,重量絕不下于四十斤,但持在那些軍卒手中卻似拿片樹葉那樣簡單。

  “鐵甲軍!”望著那隊擔當護衛(wèi)瑪祥仲巴杰重任的剽悍軍卒,李倓眼中精光一閃,低語了一聲。

  吐蕃軍中有兩支聲名極為顯赫的強兵,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即猛虎騎兵和白戎禁衛(wèi)。

  吐蕃軍中另一支勁旅,卻知者就甚少。

  論戰(zhàn)力,這支勁旅絕對不在白戎禁衛(wèi)之下,即使比之猛虎騎兵也不遑多讓。

  根據情報,瑪祥仲巴杰成為吐蕃大論后,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戰(zhàn)功鞏固自己的權位,從俘虜中挑選數萬精壯,組建成一支日后威震沙場的勁旅“白戎禁衛(wèi)”。

  事實上,當時瑪祥仲巴杰還從數萬白戎禁衛(wèi)中,再次精挑細選了最為強悍的數百近衛(wèi),組建了另一支勁旅作為自己的親衛(wèi)部隊,并親命名為鐵甲軍。

  鐵甲軍曾數次在最危險的情況下,救瑪祥仲巴杰脫困,立下殊功。

  因這支勁旅只擔任護衛(wèi),很少參與沖陣陣破城,故而名聲不顯。

  但其戰(zhàn)力之強橫卻是絕對不容懷疑的,吐谷渾曾經與之交鋒,數千人被這些人打垮了。

  據聞,鐵甲軍的人數從來沒有超出過千人,每次折損嚴重后,瑪祥仲巴杰都是從軍中挑選最強悍的步卒加入其中。

  自組建以來,鐵甲軍只有一個統(tǒng)領,論莽熱!

  另一支也時常擔任警戒護衛(wèi)重任的勁旅猛虎騎兵,不只道出于什么原因,此刻并未出現。

  論莽熱忠心耿耿的護衛(wèi)在瑪祥仲巴杰的身側,雙眼冷覷。

  此外,尚結贊等大將也隨護在瑪祥仲巴杰的另一側。

  看得出,瑪祥仲巴杰對楊錯確實非常顧忌。

  “齊王、西鎮(zhèn)郡王!”瑪祥仲巴杰策馬往前幾步,面露微笑,聲音洪亮地向李倓和楊錯打招呼。

  “向來無疾無災,勞大相牽掛!”楊錯和李倓一齊掛起兵刃,拱手回道。

  “本相素以齊王、郡王為當世名將,恨不能與二位把酒言歡,奈何卻只能于沙場相見!爆斚橹侔徒軗u了搖頭,語極遺憾地說道。

  楊錯大笑回道:“所謂道不同而不相為謀,若大相那天能夠放下手中權柄,出使大唐,說不定我等真有把酒言歡的一日!”

  李倓身為皇子,此刻不便多開口。

  與瑪祥仲巴杰口頭周旋的“重任”,只能交給楊錯。

  “吐蕃與大唐乃姻親之國,和平共處數十年。今日交鋒,全是因為本相聽說大唐內部大亂,想出兵為大唐平定禍亂,安定百姓。此心,可昭日月。”

  瑪祥仲巴杰仰天一聲長嘆,不無遺憾地說道,“郡王似乎對本相誤會太深,以至于今日兵戎相見!

  頓了一頓,瑪祥仲巴杰語氣變得慷慨激昂起來,“想我吐蕃與大唐和睦共處數十年,當年王玄策正是與我軍協(xié)力同心,共破天竺。我每次看到這段歷史,都大感熱血沸騰。如今何不化干戈為玉帛,再次協(xié)力同心!

  不得不承認,瑪祥仲巴杰的這番話很有鼓動性。

  “護國安民,辟土開疆,軍人之責。齊王與本王及這里數萬將士擔此重責,義不容辭!”

  面容一整,楊錯揚聲回道,“然而大相趁我內部不穩(wěn),竊據鄯州、疊州等地,誰會忘記。似這般口惠而實不至,豈能令人信服!

  “若大相肯歸還竊占的大唐領土,再效松贊干布故事與大唐結盟,則齊王與小王必會倒履相迎,把酒言歡!

  瑪祥仲巴杰看了看李倓和楊錯,小半晌后,搖頭說道,“郡王何必拘泥……”

  “道不同不相為謀,大相不肯拿出誠意,又攻我大唐宕州、岷州,至百姓再度流離失所。如果不是早有防備,還要被你們劫掠!

  楊錯毫不客氣地回道,“這樣的做法,令人不齒!”

  “看來果如郡王所言,我等是道不同不相為謀。”瑪祥仲巴杰似乎也放棄繼續(xù)口舌之爭,轉換了一個話題問道,“今日之事如何?”

  終于牽扯到了正題!

  楊錯一抬手,反將問題還了回去:“今日之事,皆是因大相而起,如何收場,也盡在大相一念之見。小王這里只有一句話相贈……”

  “哦?”瑪祥仲巴杰捋了捋頷下長髯,似乎頗為饒有興致地問道,“那一句?”

  楊錯提起馬側的霸王鳳凰槍,叱撥赤會意地向前緩步了起來。

  見他如此舉動,對面的鐵甲軍士兵神經立即緊張起來,紛紛提刀舉盾。

  論莽熱也有意識地前行了幾步,緊緊將瑪祥仲巴杰護衛(wèi)在自己控制范圍內。

  前行了約二十步后,叱撥赤停下了腳步。

  楊錯高舉鳳凰槍,而后脫手奮力下刺,帶著強烈螺旋氣勁的矛身毫不費力地入土三尺有余。

  眨眼間,以槍身為中心,周遭的泥土突然猛烈地“爆炸”開來。

  待塵埃落定,一個直徑丈余的半圓土坑赫然出現在兩軍將士眼前。

  與此同時,如六月驚雷般的巨喝回蕩在戰(zhàn)場上空。

  “你要戰(zhàn),我便戰(zhàn)!”

  這一刻,天際之間仿佛只剩下了楊錯的聲音。

  對峙的十余萬將士,一片寂然!

  戰(zhàn)場上好像突然間失去了所有聲音,戰(zhàn)鼓聲,牛角號聲,戰(zhàn)馬的嘶鳴聲……全部消失,歸于一片沉寂。

  耳邊只剩下那如雷般的巨吼,穿云裂空。

  好半晌,兩邊對峙的十余萬大軍都沒有做出半點動作,只是怔怔地看向吼聲的來源,仿佛都被驚呆了一般。

  “嚯!嚯!嚯!”突然間,一陣疾風驟雨般的狂呼從戰(zhàn)場上響起。

  近七萬聯(lián)軍將士一齊縱聲狂吼!

  持長武器的軍士同時以兵器擊打地面,暴雨般的聲響呼應著狂吼,撼動戰(zhàn)場;持短兵刃的軍士齊將刀、盾高舉向天,一時間刀如林、盾如山。

  只在這片刻之間,聯(lián)軍的士氣便被飚至最頂點,急行軍后的疲乏感被拋到了九霄云外。

  相形之下,對面的吐蕃軍雖然陣形整肅依然,但氣氛卻顯得有些沉悶。

  望著對面瞬間被激得斗志昂揚、如同餓極欲噬人的猛虎般的聯(lián)軍。

  瑪祥仲巴杰面色微微一滯,但很快又恢復了正常,面帶微笑,抬了抬手,示意身后大軍莫要為敵軍氣勢所攝。

  楊錯雙手合抱胸前,面無表情地冷眼看著對面的瑪祥仲巴杰。

  身后排山倒海般的狂吼高呼仿佛對他沒產生半點影響。

  小半晌后,楊錯緩緩舉起右手。

  震撼人心的狂吼聲逐漸消歇了下去,戰(zhàn)場很快重新歸于沉寂。

  只是片刻的工夫,戰(zhàn)場由極度喧嘩轉為極度寂靜,強烈的反差讓人甚至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瑪祥仲巴杰忽地放聲大笑起來,笑聲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豪氣,“郡王雖然年輕,卻有萬丈豪情!

  輕輕捋動著頷下長髯,瑪祥仲巴杰揚聲回道:“我到此,非圖其他,乃是聽說故友張獻誠之死,想要為他料理后事。除此,別無其他!

  嘆了口氣,瑪祥仲巴杰拱了拱手說道,“而今有齊王與郡王在山南,我想內亂平息也只在朝夕之間。既如此,我又何必多費心力?”

  以瑪祥仲巴杰的頭腦,不可能看不出此刻與聯(lián)軍展開決戰(zhàn)對其是何等地不利,但他的面皮和找臺階的水平卻更加令人“欽佩”。

  明明意在趁火打劫,卻硬生生被他扯成為止干戈而來。而且這家伙臨了還不忘在隴右軍和山南軍之間下“絆子”。

  不過,即使明白他的“厚顏”和“險惡”,楊錯也奈何不了他什么。

  全面決戰(zhàn),眼下無論對隴右軍,還是對于瑪祥仲巴杰都是需要極力避免的。

  根據各項情報,吐蕃軍的糧草也出現了問題。

  原因很簡單,吐蕃一直習慣的是劫掠補給,然而此次面對事先準備的岷州和宕州卻沒有“用武之地”。

  百姓提前舉家躲避,吐蕃軍沒地方劫掠,補給出了大問題。

  意思是,兩軍都出現了后勤問題。

  這一場對峙,其實是相互的“示強”,為的是給對方留下不好欺負的印象。

  正因如此,瑪祥仲巴杰才敢于小小地“挑釁”一把。

  “好!有大相這話,小王便寬心了。”楊錯毫不猶豫地大聲接口說道,“不知大相何時能夠退出岷州之地?”

  “恩……山南大局將平,我自也不需多做逗留。齊王、郡王無瑕一敘故情,我即刻率軍回師邏些城!”瑪祥仲巴杰捋了捋頷下長髯,“臨別前,我有一語相贈……”

  不知這老狐貍又想搞什么把戲?

  楊錯右手前攤,大聲回道:“大相但講無妨!

  瑪祥仲巴杰微微一笑,朗聲說道,“既然山南西道內亂將平,齊王、郡王何不與我一道提師離開山南,各歸本位,由張節(jié)度與山南眾賢達自行收拾局面,還山南一片安寧?”

  這家伙果然不安好心!

  這一提議,仍為挑撥隴右軍與山南軍的關系,以此迫使隴右軍退出山南,斷絕楊錯控制山南的可能。

  任誰都能看得出,楊錯一旦將整個大唐西陲諸道控制在手,會出現什么情況!

  “這個勿需大相擔心!”楊錯語帶些許諷刺,非常干脆地回道,“只要大相退出隴右,齊王與小王自會引軍還蘭州!

  “如此甚好!”瑪祥仲巴杰雖然明知楊錯話中的諷刺意味,卻也不動怒,當即大笑說道:“我這便引軍西還,齊王、西鎮(zhèn)郡王也不必相送了!”

  由于彼此間很有“默契”,有關瑪祥仲巴杰退兵的相關事宜很快就在戰(zhàn)場上商議完成。

  瑪祥仲巴杰允諾在七日之內,將兵馬全數撤出。

  聯(lián)軍允諾在吐蕃軍撤退時,不出兵追擊。

  吐蕃軍歸還隴右軍負傷將士及陣亡將士的遺體,聯(lián)軍則是負責掩埋陣亡吐蕃軍將士遺體。

  兩個時辰后,吐蕃軍在交還隴右軍負傷將士及陣亡將士的遺體,開始緩緩后撤。

  當然,吐蕃軍撤退時,顯得非常謹慎,唯恐聯(lián)軍會違諾突襲追擊。

  以瑪祥仲巴杰為人的狐疑,是不可能完全信任與聯(lián)軍達成的口頭協(xié)議的。

  吐蕃軍撤退了約五十里,聯(lián)軍主力開始緩緩尾隨西行。

  在確定了吐蕃軍全部撤回了洮州之后,聯(lián)軍便揮師撤退。

  翌日黃昏,楊錯等大將進駐岷州。

  這座險要的山城,經過一番血戰(zhàn)浩劫后,已變得破落不堪,尤其是南城的城墻城門,簡直已經不成模樣。

  墻壁上那些如同蜂窩一般的坑坑洼洼,幾處坍塌的城墻,無一不顯示出那場守城戰(zhàn)的艱苦程度。

  劉玄佐能夠堅持兩日兩夜,實在不容易。

  然而,平心而論,岷州的地勢雖然險要,城池規(guī)模實在有限,禁不住大規(guī)模地攻城戰(zhàn)。

  正好可以借此機會,再將城池好好地修繕、加固和擴充一下。

  進駐岷州后不久,斥候就有回報。

  洮州刺史率軍萬余人,接應了瑪祥仲巴杰后,一同向洮州方向撤去。

  但為防瑪祥仲巴杰再殺一個回馬槍,斥候仍是十二個時辰不斷派出,留意吐蕃軍的一舉一動。

  同時,數騎快馬分幾路趕往蘭州、狄道等地,為向留駐蘭州的楊炎等將領通報擊退吐蕃軍的消息。

  由此,延續(xù)好幾個月的戰(zhàn)事終于告一段落。

  這場關系到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及劍南東川道歸屬權的戰(zhàn)事,牽涉方之廣,回想起來令人嘆為觀止。

  起先是梁、張兩方的爭斗,接著是郭嘉諒介入。而后是山南軍對梁崇義,隴右軍與張位的聯(lián)軍對郭嘉諒;再后來是聯(lián)軍對瑪祥仲巴杰。

  簡直就是一場亂戰(zhàn)。

  不過幸好,這場有數十萬大軍參與,傷亡近十萬人的戰(zhàn)事結束了!

  留劉玄佐領余萬人駐守岷州,聯(lián)軍主力開始分道揚鑣。

  嚴震率軍還回山南西道,而齊王李倓、楊錯率軍還師蘭州。

  七月二十日,大軍回到蘭州。

  楊炎及隴右道群僚,出城十里相迎,以大量酒食慰問出征將士。

  是夜,蘭州城里張燈結彩,鞭炮齊鳴,舉城同慶,賀大軍自山南告捷歸來。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54080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苗栗市| 县级市| 安乡县| 秦安县| 乡城县| 昭平县| 沂水县| 涡阳县| 宁河县| 康定县| 武陟县| 古交市| 乐昌市| 临夏县| 华安县| 皋兰县| 班玛县| 滁州市| 黑水县| 法库县| 纳雍县| 瑞金市| 太原市| 永和县| 盘锦市| 济源市| 商城县| 绩溪县| 周口市| 福鼎市| 崇明县| 巴中市| 英山县| 新乡县| 新兴县| 安丘市| 乌兰察布市| 崇仁县| 沂南县| 台东县|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