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拉鋸
隨著主將的被殺,梁丹軍失魂落魄的全線潰敗,立刻引起了連鎖反應,拼死抗擊的偽燕軍心志頓時被奪。
正面無當飛軍和史翙所部狂攻猛擊,側翼羌族鐵騎無情踐踏沖突,任周子俊如何呼喝,潰敗無可避免。
在敵軍攻擊上來之前,幾名部將架起周子俊倉皇逃逸而去。
一潰如潮!
策馬矗立,楊錯冷靜地判斷著戰場的情形。
郭涔、孟起、郭淵勒馬靜立在他身后,隨后便是不動如山的羌族鐵騎。
完成了擊潰敵軍意圖后,鐵騎便停止了攻擊。
南下救援襄陽,鐵騎是極為重要的戰力,必須要保持體力。
“傳令,停止追擊。整頓軍隊,稍事休整后,即刻南下襄陽!”楊錯對一旁地親兵說道。
雖然追擊潰兵是極為暢快的事,而且可以輕易地擴大戰果,但眼下沒有這個時間去浪費。
號角悠長地回蕩在山谷天際之間。
追擊逐漸停息了下來。
這一戰殺傷、俘虜了四千余叛軍,更多地敵人其實逃跑了。
比之被楊錯一擊斃命的梁丹,周子俊的運氣不錯,成功地逃脫了。
不過,現在楊錯也顧不上他了。
戰果雖然不算輝煌,但戰略意圖完全達成,南下襄陽的障礙被掃除,并在一定時間內能夠保證穰縣的安全。
“周子俊這雜碎,壓了我這么多天。駙馬援軍一到,他就變成了兔子,逃得真他娘的快……”史翙帶著快意地惡笑,難得地在楊錯面前爆著粗口。
“這一仗得感謝他,沒有他‘幫忙’,不會勝得這么輕松……”帶著冷冷的笑意,楊錯輕瞥著被抬至跟前梁丹尸體。
周子俊畢竟是文士出身,因與史朝義親近而領兵作戰。
他的智謀雖然不錯,但領軍作戰時想法往往有些理想化。
讓梁丹的人也參與此事,就是一個絕大的敗筆。
戰斗時,并不是人多就一定有用,梁丹的叛軍就好象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會拖累偽燕軍的戰力。
開戰時,楊錯一發現梁丹的人也參戰了,就毫不猶豫地定下了這個突破點。
“便宜這小子了!”史翙啐了一口,恨恨地說道,“該擒了他,然后一刀一刀剮死!”
“郭將軍,孟將軍,你們跟我先行南下。”我轉頭對郭涔、孟起說道。
“是!”
“請史將軍安排你的人和飛軍休息半個時辰后,即刻跟上。俘虜和打掃戰場的事,交給董縣令他們!”再對史翙說道。
“是!”史翙發自內心的尊重眼前這位名揚天下的大將,自動遵從。
“走!”楊錯一夾馬腹,叱撥赤如風一般朝東南方向馳去。
郭涔一聲厲嘯,三千余騎帶起一陣狂塵,緊隨在他的身后呼嘯而去。
“傳令,就地休整!半個時辰后出發,咱們跟將軍去教訓李元遇和畢思琛那些兔崽子!”望著鐵騎遠去的身影,史翙眼中滿是狂熱的戰意,狠狠地以手中大刀頓地,昂聲高喊道。
接到來瑱的知會,襄陽城內的重臣大吏齊聚刺史府議事廳。
由于這些日的戰事實在不順,不少人滿面憂色,廳內的氣氛異常凝重。
偌大的襄陽城,居然已經淪落到需要官員和士族的家兵來防御的地步。
雖然眾人也知道來瑱迎擊畢思琛的決定,是為確保全局而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但如此大的傷亡,卻叫人難以接受。
在不少人看來,來瑱將希望完全寄托在西征大軍回師上的做法,實在是值得商榷。
正是在這一意圖下,來瑱拼盡全力與畢思琛糾纏,就是為了贏得大軍回師的時間。
在襄陽駐軍幾將拼盡的情況下,來瑱已經下令房州、隨州兩州刺史抽調所有士兵增援襄陽。
有些官員私下議論,就算將山南東道十三州的士兵全部抽調來襄陽,也未必能填飽畢思琛這只惡狼的肚子。
到那時,很可能援軍還沒到襄陽。
屆時,襄陽城的安全就成了絕大的問題。
有人向來瑱提議,即刻讓來瑱放棄魯山和葉縣,而后不惜損失回師固守襄陽。
但這一提議,被來瑱當即否決。
演變到這一步,有人已經懷疑來瑱的智慧,更對襄陽、乃至山南東道的命運充滿憂慮。
“裴司馬知道來節度此刻喚我等前來所為何事么?”見來瑱和龐充二人還未過來,薛南陽低聲向裴奰詢問道。
“我亦不知!”裴奰輕輕搖頭說道。
“大概又是想抽調家兵家仆了……”李昭帶著一絲苦笑,輕聲說道。
‘嗨!”裴奰輕搖嘆了口氣,說道:“也不知道援軍什么時候能來呢!”
“傳書才幾日?朝廷到襄陽該有多少路程,何況還有偽燕軍的追擊阻攔。”李昭不太樂觀地說道。
“再有三天能趕回,就該謝天謝地了。不過到那個時候,也不知戰局成什么樣子了。”
“來節度和龐公出來了!”薛南陽突然低聲說道。
眾人一齊將目光投向從旁側偏門走入廳內的來瑱、龐充二人,略顯驚愕地發現兩人的表情似乎很是輕松。
有人甚至隱隱猜到了什么。
“諸公,我剛剛接到傳書!”來瑱揚起手中一封絹書,淡笑說道,“朝廷以駙馬楊錯為帥領禁軍數萬,星夜兼程,目前業已率軍趕到穰縣!”
“什么?”廳內立時喧嘩了起來。
一眾文武表情各異。驚喜、詫異、甚至有人隱現不信之色,以為來瑱是故意以此消息來穩定人心。
“諸公!”來瑱輕輕抬手,止住了眾人地議論喧嘩,“本節度以身家性命向各位擔保。這個消息絕對屬實,并非虛言以安定人心。”
以來瑱的智慧。自然能輕易看出某些官員心中的顧慮。
“若不出意外,快則今晚。遲則明日午前,楊駙馬即可趕到襄陽!”帶著淡定的微笑,來瑱很有信心地說道。
有了來瑱這樣的保證,就不容眾人不相信了。
一切的懷疑頓時都被狂喜和輕松所替代。
此前的山南東道,雖然內有來瑱坐鎮,外有李峴抵抗外敵,但一眾文武始終感覺缺少一個主心骨,尤其是在戰事方面。
李峴雖然用兵不俗,但在全局戰事的統籌指揮上,卻令山南東道群臣無法完全放心。
當然,這并不是因為能力,更大地原因是身份。
統領如此規模地大軍作戰,在李峴是第一次,能否讓一眾將領悉心聽命,對他也是一個考驗。
但如果換成楊錯,這些問題根本就不存在。
且不說以往輝煌的戰績,就以軍中威望而言,也絕對無人能與擁有兩大主力軍的駙馬比肩。
事實上之所以讓李峴領兵據敵,也是肅宗召來瑱入朝,而來瑱卻滯留在襄陽的后遺癥。
“史朝義此次處心積慮,設置無數詭計要謀取我山南東道,是其為搖搖欲墜的偽燕政權的最后一博。為保全山南東道,我等已付出沉重代價,故而,絕不能在最后一刻功虧一簣。”
來瑱目光熠熠,巡望著廳中眾人,以鼓動性極強的語氣說道,“最多只要能撐到明日晌午,一切都將扭轉。這不到一天一夜地時間,就是整個戰局的關鍵,還望諸公能盡力助我拖住畢思琛。”
“來節度,我愿盡出府中家兵五百人,以助軍勢!”薛南陽毫不猶豫地出列說道。
“我代朝廷,謝過薛將軍了!”來瑱長身向薛南陽行了一禮。
“份內之事,不敢當節度之禮!”薛南陽急忙回禮道。
“某亦愿出家兵兩百人,以助軍勢!”
“某亦……”
有了薛南陽起頭后,其余文武也不再猶豫,盡相表態。
而更主要地原因,則是因為希望的乍現。
來瑱轉頭看向龐充,隨即兩人都微點了點頭,會意一笑。
寒風陣陣,將直沖天際地血腥氣息吹得散溢開來。
一場戰斗剛剛落下帷幔,面對山南東道各路大軍又一次的頑強反擊,畢思琛并沒有費上多大力氣就將其擊退。
“畢將軍,他們是不是這里有問題?”帶著不屑地笑意望著遍地的死尸副將令狐獨掛起大刀,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對畢思琛說道,“明知不敵我軍,躲進城里死守算了。他們倒好,不停派人來送死,現在居然連家兵都用上了!真是一幫蠢材!”
令狐獨和畢思琛一樣,原先都是來自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的麾下,后轉投安祿山,隨后又跟了幾任主子。
他一向看不起唐軍的戰斗力。而如今這些來自山南東道的唐軍的表現,更讓他確信自己的看法。
“才四天,差不多已經干掉了近萬唐軍。這樣下去。光咱們,一個月就能把山南東道的唐軍全部殺個精光。”另一員副將獨孤殤笑著附和道。
畢思琛神色肅穆,面上并沒有多少得色,看了看尸橫遍地地戰場,又掉頭看了看遠處依稀難辨的襄陽城,緩緩說道:“事情沒有那么簡單……”
“啊……?”令狐獨、獨孤殤等一眾部將略顯驚訝地看向畢思琛。
“來瑱好象是故意用這種不計損失的手段……來拖住我軍!”畢思琛心機一動,越發確定地說道,“對!就是要拖住我軍。”
“為什么要拖?”獨孤殤不解地問道。
“一方面大概是怕我軍繞過襄陽,配合李元遇將軍夾擊李峴。”畢思琛捋了一把頷下長髯,沉吟著說道,“另一方面。恐怕是在等援軍!”
“援軍?他們哪里還有援軍?淮西和荊南都已經被纏住,遠水不解近渴。其他人就算來了,還是送死。”令狐獨倒是毫不擔憂,緩緩搖頭。
畢思琛很快打定了主意道:“不能再跟他們耗下去了,我們立刻改變計劃。明日一早即刻繞過襄陽,開赴魯山攻擊李峴。”
“敵軍要是依然攔截呢?”
“不管他們了,就算多繞點路也成。不過,要是他們不知死活地追上來,我也不介意先吞了他們!”畢思琛決然說道,“只要能一口全部吃掉,拿下襄陽差不多也不成問題了。”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45512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