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中唐之潛龍在淵 > 第128章 代宗繼位

第128章 代宗繼位


“敵兵想求見我?”李元遇眉頭一蹙,隨即與帳下的諸將對視了一眼。跟李元遇一樣,其他人也是一臉茫然,不知敵人到底有什么企圖。

  “帶他進來!”略一思索后,李元遇沉聲回道。

  “是!”

  半盞茶的工夫后,一名不足二十歲的敵兵被那名叛軍都尉及幾名叛軍押進了帳內。

  李元遇只打量了一眼,就知道這人絕對不是一名普通士兵,厲聲喝問道:“你到底是什么人,若有半句虛言,我叫你當場人頭落地。”

  “在下馮鰲!”那敵兵不卑不亢地回道。

  李元遇冷冷一笑,森然喝道,“見了本將軍還不下跪!”

  “我雖職卑,卻不屑向敵人下跪!”馮鰲是個天生膽大之人,居然不為所動地回道。

  “推出去砍了,把腦袋送回葉縣!”李元遇面寒如水,微一擺手。

  那幾名叛軍當即就要推人出帳。

  “我家郡王在我來之前說了,只要將軍砍了我的腦袋送回去,他就還一千個腦袋給將軍。其中至少有一個將軍、兩個校尉。”

  馮鰲似乎渾然不懼,咧嘴一笑。

  “你們哪個郡王?”李元遇眼睛一凜,厲聲詢問道。

  “自然是西鎮郡王!”報這名字時,馮鰲完全不掩飾語中的自豪之情。

  “楊錯到了葉縣?”李元遇立覺不妙,急喝問道。

  馮鰲咧開大嘴,嘿嘿一笑,卻沒有開口,似乎是不屑回答。

  強忍著心頭怒火,李元遇惡狠狠地瞪著這簡直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敵軍將領:“楊錯讓你來做什么?”

  “送一份禮物!”馮鰲掙脫羈縛,隨即對身旁的那名叛軍都尉說道,“把我帶地盒子拿進來!”

  那名都尉估計也是沒看過如此囂張的俘虜,微楞了楞,直到聽到李元遇的命令后,才怏怏地出帳,再回來時手中捧了個長大的木盒。

  待木盒被放在地上后,馮鰲便上前開啟。

  不料這一舉動卻引起了不小的誤會,幾名將領以為馮鰲有心行刺,忙做出戒備。

  “將軍,盒中沒有利器,人也搜過身了!”那都尉已經簡單地檢察過馮鰲和盒子,忙向李元遇稟報道。

  李元遇目視凌厲之色,微一擺乎,示意眾將不必大驚小怪。

  當著眾人的面,馮鰲打開盒子,從里面拿出一個布狀物,抖摟了幾下,雙臂一展張了開來:“我家郡王命我給將軍送戰旗一面,并‘懇請’叛軍大將軍在三天之內離開襄陽和穰縣,否則……”

  說到這里,馮鰲故意頓了頓,抬頭先看看李元遇及一眾叛軍將領的表情。

  馮鰲收口的一剎那,帳內幾近鴉雀無聲,無數雙眼睛只是直直地盯著那面有些殘破的戰旗。

  大將軍……畢!是畢思琛的聱旗,而且絕對不是假冒。

  看那聱旗地殘破狀況,分明是在激戰中破損的。

  再聯系上楊錯和那支“神秘”騎軍深夜進入葉縣的時事,一個冰冷的事實已無情擺在了面前……畢思琛十有八九是全軍覆沒了。

  “我家郡王說了,大將軍是聰明人,收了這份大禮就該知道怎么做了!”馮鰲將聱旗交給李元遇的親衛,隨即帶著戲謔的輕笑說道。

  “這面戰旗的主人怎樣了?”李元遇面色不變,仍以那平靜的語氣說道。

  “正和他另外八千多弟兄在襄陽休息。”

  “剛才你說讓我三天之內退出襄陽、穰縣,否則怎樣?”李元遇居然還沒有生氣,冷冷問道。

  “那就只好請將軍這里所有人在山南東道安居落戶了!”馮鰲露出一絲“無奈”地笑意。

  此刻,任誰也知道這“安居落戶”地意思是什么。

  “將軍,禮也送到了,話也帶到了,那我就回去了!”馮鰲拱了拱手,帶著一臉的笑意,旁若無人地掀簾出帳。

  “這廝將我軍大營當作什么了,看我去宰了他!”副將本就是急性子,立即就要出帳去尋馮鰲。

  李元遇一拍桌案,止住了副將的異動。

  “將軍,您相信這事么?”副將低聲問道。李元遇雖沒有說話,但其表情和肢體動作卻表明他畢思琛已經不抱希望。

  “將軍,為何不留下剛才那小子,他好歹是個校尉,不定能換回些人!”部將疑惑地問道。

  “已經沒有臉面了,還想更丟人么?”李元遇沉聲說道,“各自回營整軍,一個時辰后跟我去葉縣看看!”

  站在葉縣城頭,楊錯面無表情看著城外氣勢洶洶的李元遇大軍,心中卻是冷了一聲。

  李元遇也只是在撐場面了,估計得到馮鰲所送的“大禮”后,還不太相信,想來求證一下。

  擺出如此駭人的架勢,其實下一步就是……“滾蛋”。

  與李元遇打了一個照面后,楊錯也不想再看什么,隨即便下了城樓。

  裝腔作勢半日后,叛軍果然沒有真正進攻,又整齊而謹慎地退回了營寨之中。

  翌日正午,似乎又得到什么消息,叛軍終開始后撤。

  先是進攻魯山的叛軍,隨后便是李元遇自己。

  兩支叛軍合而為一后,很謹懊地堤防著追擊,一日后徹底退出汝州地界。

  從穰縣而來的傳書顯示,周子俊也無意盤踞所占不多的穰縣土地,開始緩緩后撤。

  這場險些導致山南東道歸屬變更的戰事,終于落幕。

  不久之后,周子俊率軍撤離南陽,干脆利落地退出了穰縣。

  步步緊逼的史翙乘勢進駐南陽,將這個穰縣的門戶重新奪了回來。

  周子俊是明智的,南陽雖算得上是座要塞山城,城防極其堅固,但在擴建時來瑱就有意地將其改成“防北不防南”的構造。

  在防御北方叛軍的進攻時,南陽可以成為一個噩夢般的存在,而在防御由南面而來的進攻時,這座山城要塞的作用就會大打折扣。

  所以,即便是周子俊想盤踞這座城池作為日后進犯穰縣的跳板,也絕對無法如愿。

  唯一讓楊錯感覺可惜的是,導致山南東道危機的另一名元兇梁毅未能被擒殺,已經先行逃入了洛陽。

  算他狗運了,不過希望他能長命,至少也要活到逮住他的那天。

  隨著周子俊的撤退,唐軍與叛軍的戰事全面消停了下來。

  根據已知的情報,來瑱初步估計這次兩軍之間的全面對抗,雙方的兵力損失總和可能要超過十二萬。

  叛軍的傷亡數預計達到七萬人左右,唐軍的傷亡也要逾五萬人。

  雖然從損失情況來看,唐軍占了些優,而且還粉碎了史朝義圖謀山南東道的詭計,但從整個戰場的戰略全局來看,輸的卻是唐軍。

  因為楊錯本來應該在這個時候穩住朝局,忽然來前線,對朝廷不利。

  幸好的是,李豫知道在這個時候穩定是最重要的事情。努力保證長安政局的穩定,不像史朝義在這個時候搞事情。

  等楊錯準備班師回朝的時候,兩件大事相繼發生。

  大唐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四月五日,唐帝國第七位皇帝李隆基于神龍殿駕崩,享年七十八歲,葬于泰陵,廟號玄宗,謚號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緊接著……

  大唐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四月十八日清晨,唐帝國第八位皇帝李亨于長生殿駕崩,享年五十二歲。廟號肅宗,謚號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十九日,在兩儀殿給大行皇帝發喪。

  二十日,太子李豫在群臣的擁戴下,在肅宗靈柩前即皇帝位。暫時不改年號,定下明年為廣德元年。

  這就是唐朝第九位皇帝,唐代宗。

  代宗繼位之后,廢除張皇后的皇后之位,貶為庶人,并加以幽禁。一起參與密謀的越王李系、兗王李僩和定王李侗被賜死。同時不立皇后,只以沈氏和獨孤無垢為貴妃,暫攝宮中事務。

  不久,代宗宣布一件大事,大赦天下。

  其中內容最重要的是王皇后、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等均恢復了封號,因擅兵被廢為庶人的永王璘等也予以昭雪。

  代宗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自玄宗朝晚年開始,歷經肅宗朝淤積至今的各項政治遺留問題。

  二十五日,代宗在宣政殿宣布任命奉節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楊錯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李泌為元帥府長史。

  正式開始布局平叛的戰事。

  二十九日,楊錯抵達了長安。

  首先去了玄宗和肅宗的靈堂祭奠,然后見了代宗。

  君臣相見,自然難免哀泣幾聲,表達對太上皇和先帝的哀思。

  在宦官近侍的勸說下,這對君臣才止住哭泣。

  緊接著,代宗開始說大唐的近況。

  此時的大唐可以說是疾病纏身,外有吐蕃、回紇為患,內有史朝義作亂。諸路節度使因朝廷權威喪失,也打起了小算盤。府庫空虛,民生凋敝。

  這可是實打實的爛攤子,哪里還有半點盛唐氣象!

  當務之急,是任命戶部尚書,為國理財。

  尚書人選有很多,朝臣推薦了不少,但代宗猶豫不決。

  代宗問道:“卿家以為,誰可以擔任戶部尚書?”

  楊錯沒有立刻回答,反問道:“陛下以為誰可以擔任尚書?”

  “朕就是有些舉棋不定,心里覺得合適的不少。”

  “比較合適的有誰?”

  “劉晏、元載、第五琦都在被舉薦之列,卿意如何?”

  “屬下以為劉晏比較合適。”

  “這話怎講?”

  “劉晏能力出眾,足當重任。”

  代宗聽罷,點了點頭。

  不久,代宗召劉晏入宮見駕。

  “下官劉晏,拜見陛下。”劉晏行禮完,起身到一旁入座。

  代宗道:“賢卿,朝廷賦稅難收,來源枯竭。有人已經上奏朝廷,推薦卿家為吏部侍郎兼京兆尹,擔任度支使、轉運使、鹽鐵使、鑄錢使等職。”

  劉晏忙謝道:“陛下厚愛,臣感激不盡。”

  代宗擺了擺手,笑道:“拍朕馬屁的人很多,不缺賢卿你一個。你還是說一說該怎么辦?”

  劉晏笑了笑,回道:“臣以為想要朝廷賦稅充足,就要推行‘三大改’。”

  “什么是三大改?”代宗追問道。

  “第一是改榷鹽法。第五琦在任時,推行的榷鹽法有利有弊,客觀上不能否認他的榷鹽法成功與失敗,而是應該看適不適合當前需要。”劉晏笑道。

  榷鹽法,是第五琦在擔任鹽鐵專賣使的時候推行的“官方專賣”的禁鹽制度。

  當時叛軍氣勢正盛,朝廷急需錢財征兵和購置糧草。因此推行十分嚴厲的禁止私人販賣鹽鐵的制度,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支援前線。

  代宗聽了,點頭道:“賢卿這話有道理,眼下叛軍已是日落西山,的確不再適合推行下去。”緊接著又問道:“如果是你該怎么辦呢?”

  劉晏答道:“改官家專賣,為官商分利。既可以調動私鹽販子的積極性,又可以獲取朝廷所需的賦稅。”

  代宗又問道:“第二改呢?”

  劉晏道:“改革漕運。漕運一直是中飽私囊的地方,每年一大半進了他們的口袋里。下官的做法很簡單,派兵沿著黃河六百里駐守。同時提高造船價格,再撥一部分給那些蛀蟲。”

  “第三改呢?”

  “改革常平法。常平倉派專人專員督查,不再讓地方官吏插手這件事。”

  代宗聽了,拍手笑道:“主意很好。只可惜你一個人無法全部運轉,需要有人幫你的忙。”

  “不知陛下派誰協助微臣?”劉晏聽出代宗話里的意思,直截了當的問道。

  代宗拍了拍手,一個人聞聲從門外走進堂內。

  劉晏乍見之下,吃驚不小。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44621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汝城县| 卫辉市| 光泽县| 临猗县| 富源县| 垦利县| 大埔区| 建阳市| 鹤峰县| 泾川县| 登封市| 康定县| 额敏县| 通辽市| 渑池县| 台湾省| 玉门市| 册亨县| 武平县| 故城县| 崇礼县| 阿克陶县| 辽中县| 娄烦县| 忻州市| 丘北县| 西宁市| 隆德县| 张家川| 贺兰县| 庄浪县| 湘乡市| 汤阴县| 博白县| 寻乌县| 灵川县| 宿迁市| 灵寿县| 九寨沟县| 天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