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中唐之潛龍在淵 > 第102章 混亂局面

第102章 混亂局面


廣德元年十二月十九日,是司天臺擇定的大吉之日。

  代宗皇帝統領文武百官于靈臺舉行極其隆重的“修鑲”儀式,以乞天恕。

  是日,天空陰沉,濃云密布,狂風勁起。

  參與“修鑲”的官員都擔心在儀式結束之前,會降下雨雪,屆時只會讓人產生上天不愿寬恕的錯覺,只會引起反效果。

  早早獲知“修鑲”儀式的舉行,長安全城百姓焚香設案,虔誠乞求上蒼。

  甚至,京兆府、鳳翔府近十萬百姓也趕來長安,參與共同祈求上蒼。

  經歷過無數場戰爭的百姓,質樸的想要和平,當然不希望大唐正統朝廷失敗。

  承載著幾十萬、乃至數百萬百姓希望的“修鑲”儀式,于上午巳時開始,過午時,天象突變。

  密布天空地烏云逐漸散去,最后竟恢復了朗朗晴空,仿佛上天在回應一般。

  當代宗皇帝縱情叩謝上天之時,歡呼聲從靈臺擴散開來,從宮內傳到城內,由城內城外。幾十萬人欣喜若狂的歡呼聲,如山呼海嘯。

  一時間,籠罩人心十數日的陰霾仿佛被一掃而空。

  借助李泌對陰晴轉換的準確預測,“修鑲”儀式取得極大成功。

  借此良機,司天臺博士上表朝廷,奏稱確認“日蝕”天兆并非應于本朝,而是應于洛陽偽朝廷。

  史朝義的姓氏“朝”中,恰好帶著一個“日”字。所謂“朝”字是十日十月,正好應了“食日”的意思。

  天狗吞日,正代表史朝義氣數將盡,洛陽偽朝廷行將覆亡。

  得悉唐廷于長安舉行修裱祭天儀式,并“大獲成功”的消息時,代史朝義主持洛陽大局的許叔冀正在積極籌劃針對大唐治下諸道的攪擾行動。

  與唐廷相似,“日蝕”天象的發生也對洛陽朝廷內外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但由于偽司天監做了提前預測,許叔冀事先便安排好一應準備。

  待“日蝕”之兆初現時,合朔伐鼓的儀式得以及時舉行,這才勉強穩定住了人心。

  沒想到唐廷居然沒有做這種事情。

  接下來許叔冀所要做的,自然就是轉嫁危機。

  在許叔冀看來,“日蝕”的發生,既是對己方的一個考驗,但同時也未償不是一個打擊對手的良機。

  只要運用得好,這么一個天兆,甚至能比戰場上的一場大勝更能打擊對手。

  在八月底才結束的大戰中,唐廷的實力有了很大的擴充。

  但與之相伴隨,危機其實也在潛伏著。

  新“占據”的各州縣,人心還遠未達到安定的地步,隨時都可能出現動蕩。

  而這場“日蝕”天兆,就完全可以成為引發動蕩的契機。

  引發這些新被唐廷所“占據”州縣的動蕩,再進一步向其腹地擴散。

  一個不好,就有可能讓唐廷在一、兩年內無法恢復元氣。

  許叔冀看到了這一點,也迅速付諸行動。

  大量的細作被派往汝州、華州等地,種種有關唐廷“違天失德”的謠言很快就流傳了開來。

  這些州縣畢竟是初為唐廷光復,當地還是魚蛇混雜,以至于唐軍對偽燕軍的細作也是無可奈何。

  更讓人欣喜的是,唐廷自身居然也出現了內亂的跡象。

  就在許叔冀準備加大攪擾力度時,細作卻傳回了一條消息。

  唐廷在長安舉行“修鑲”的儀式,竟感動上天撥云見日,轉陰為晴。

  數十萬百姓親眼目睹這驚人一幕后,歡呼如潮。

  唐廷的司天臺,隨即便書告天下,稱“日蝕”之兆應于洛陽,直接將矛頭指向了偽燕皇帝史朝義。

  這樣驚人地變化,連許叔冀都大感愕然。

  興王史朝康、御史大夫李廷堅、光祿大夫李史奐、尚書左仆射獨孤問俗、尚書右仆射平洌等人齊聚皇宮。

  “撥云見日,轉陰為晴?”史朝康聲音稍顯尖銳地說道,“這根本不是人力可為!唐廷定然是在制造謠言,意圖為自己脫困。”

  “此事未必是假!”獨孤問俗搖了搖頭說道。”依照細作的回稟,唐廷似乎不是私下里進行修鑲,有長安及周邊州縣數十萬百姓親臨見證。”

  “雖然未必是假,但也未必是真!”李廷堅目光深邃,沉吟著說道。

  “此言怎講?”李史奐錯愕地詢問道。

  “所謂撥云見日,轉陰為晴,我并以為是因唐廷修鑲所致。很可能他們早先便知道天候將有此變化,從而故意加以利用。”

  “公所說雖然在理。但這難度似乎也太大了些……”平洌疑惑地說道,“誰能如此準確地預斷天候變化,除非他有參天地造化、知過去未來之能。當今之世,果真有這樣的人物么?”

  史朝康、李史奐等人點點頭,贊同平洌的分析。

  世間雖然不乏通曉天文變化的奇人,但至多也就是能推算出十天半月內天候的大致變化趨勢,要準確到判斷某一天的天氣會如何變化,根本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預測天氣變化。跟預測日食、彗星這樣的天象變化,完全是兩碼事。

  天象變化有規律可循,根據過往地經驗記錄,加上細致精心的觀察,可以對日食、彗星的發生進行大致的計算推算。

  但預測天氣變化的難度則要大得多。

  “或許真有這樣的人物!”一直保持沉默的許叔冀突然開口說道,“諸公皆知,今歲六月時,陛下與楊錯大戰于汝州的龍興縣。陛下原本戰局處于優勢,最終卻因一場大雨而功敗垂成。”

  “而在此之前,楊錯都是選擇避而不戰。卻于大戰當日,選擇與陛下決一死戰,這實非正常。以此看來,或許當時楊錯便預知會有大雨降臨。若非有精曉天文者為其輔佐,量他也未必敢于下此決心。”

  “既然當日能預知豪雨,此次再預知‘撥云見日’,也就沒有什么奇怪之處。”

  史朝康等人沉思許久,也不得不認可許叔冀的分析。

  “如今唐廷反以‘日蝕’天兆來污蔑大燕,該當如何應對?”史朝康擰眉問道。

  “眼下沒有什么其他法子,只能以流言對流言!”李廷堅沉聲說道。“唐廷以流言對我,我便以流言還他。如此一來,就能使士民百姓無所適從。”

  “待雙方的流言越傳越過時,自然也就失去了效力。屆時,百姓也應淡忘‘日蝕’之事了。”

  “這條計策雖然不錯,卻會白白失去一個以‘天命’打擊唐廷的機會,未免有些可惜了!”李史奐惋惜地說道。

  “從唐廷弄出‘撥云見日’把戲的那一刻起,打擊他的機會其實就已失去!”李廷堅搖了搖頭。

  正議事著,突然門外通報,有冀州刺史尚可孤的緊急文書抵達洛陽。

  “冀州?”獨孤問俗皺眉說道,“難道是楊旭武興兵作犯?”

  冀州位于河北道,與康日知的趙州和薛嵩的刑州毗鄰。

  由于恒州已盡落楊旭武之手,以楊旭武與史朝義之間的切膚之恨,隨時可能率領大軍從趙州出擊,無法不令人不產生十二分的戒備。

  也正因為此,聽聞冀州急報,獨孤問俗第一時間就是想到楊旭武的進犯。

  許叔冀沒做無謂的猜測,直接命人將急書呈上。

  迅速地閱覽完急書后,許叔冀的面色不喜不怒,甚至顯得有些莫名。

  低頭沉思了片刻,他居然又將書信的內容看了一遍。

  許叔冀的奇怪舉動,立刻引起了其他人的好奇。

  “許相,冀州究竟怎么了?”李史奐疑惑而急切地詢問道。

  “冀州無事!”許叔冀隨手將書信遞向史朝康,邊思索邊回答道,“尚刺史說的另外一件事,也是要緊的事!”

  “要緊事?”許叔冀的回答非但未能解惑,反而更令李史奐增疑云萬千。

  “嚴莊可能未死?!”史朝康突然驚呼出聲。

  “什么?”獨孤問俗、李史奐等人聞聲大驚道。

  李廷堅迅速從史朝康手中接過書信,仔仔細細地閱覽起來。

  待眾人都傳閱過書信后,心中的震愕都不在史朝康之下。

  殿內眾人都是隨安祿山起兵反唐的老臣,對于嚴莊在洛陽失陷前背棄安慶緒、投降長安一事,都是再清楚不過了。

  自然也知道另一件事——由于嚴莊的身份比較特殊(被安慶緒封丞相、馮翊郡王,權傾燕國),在投降之后,被大唐名義上授司農卿,并在不久被秘密|處死。

  當時,長安方面甚至還對外宣稱嚴莊是被安慶緒的細作刺殺,讓安慶緒有如啞巴吃黃連,有苦無處訴。

  沒有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早該長眠黃土的嚴莊居然又如鬼魅般再現,這實在無法不令人感到震驚。

  “恒州,嚴莊居然會出現在恒州?”平洌沉吟了片刻后,費解地說道,“尚可孤怎么會知道嚴莊之事?”

  “是陛下告訴他的!”許叔冀接口回道,“今年尚可孤轉任冀州刺史時,陛下曾問策于他。談論間,陛下透露了一些嚴莊事情。以尚可孤的智計,猜出全部內容并非難事。”

  “此事有幾成可信?”李廷堅抬頭看向許叔冀,帶著咨詢意思地問道,“僅憑一細作之言,實在是不足以完全采信,而且此人也僅僅是在六年前曾見過嚴莊幾面。”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許叔冀淡淡地說道,“如果嚴莊當真未死,這其中恐怕就值得好生尋思了!”

  “恒州,恒州,偏偏是在恒州!”李廷堅一蹙眉,“楊旭武奪取恒州一事,莫非也與此有關?”

  “應該沒有關系,都知道輔佐楊旭武奪取恒州的是第五琦,他已被唐廷召回長安,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取代劉晏的職務。”

  “那就是朝廷派了嚴莊前往恒州,取代了第五琦作為楊旭武的謀主。”

  “此事……有待查實。”

  時間轉眼到了,廣德二年正月。

  按照原本的歷史軌跡,這一年已經是平定安史之亂后第一年。但是以懷柔手段換取而來的太平沒有持續多久,先是仆固懷恩被逼“謀反”,接著是李光弼因與朝廷不對付,愧恨成疾,卒于徐州。后面更是發生了吐蕃入寇,代宗棄長安而幸陜州的事情。

  如今,雖然安史之亂還沒有平定,但是根基已經十分牢固。吐蕃也在齊王李倓,和楊錯留下來的隴右河西兩鎮兵馬的緊盯下無法窺視長安。更因為新制度的推行,為了大唐的中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但正月十七日,代宗立雍王李適為皇太子。

  這和歷史軌跡是一樣的。

  隨后,代宗敕封鄭王李邈為天下兵馬元帥。

  他的親妹妹就是升平公主。

  楊錯依舊擔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兼隴右、河西、朔方、河東四鎮節度大使,改封武安郡王、食邑兩千戶,賜和政公主莊園三座,并賜楊錯長子楊暻莊園一座,還當朝頒賜丹書鐵券,并將他的畫像掛在凌煙閣上。

  不僅如此,代宗皇帝給楊錯在隴右賜宅院一座。

  這背后的原因,不好明說,但知道內情的都知道這是給在隴右道的安思霖母子。

  因為她身份的特殊,名義上是賜給楊錯而已。

  自此,人人稱呼楊錯不是“楊駙馬”,而是“楊武安”。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30702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河子市| 万山特区| 宜章县| 伊春市| 灌云县| 北票市| 日喀则市| 仁布县| 临安市| 贺兰县| 大丰市| 临武县| 清镇市| 土默特右旗| 凤翔县| 德惠市| 基隆市| 宜春市| 北流市| 潞西市| 江华| 怀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文昌市| 正安县| 张家界市| 交口县| 万年县| 建阳市| 安溪县| 凌海市| 项城市| 荆门市| 永修县| 白城市| 游戏| 安康市| 雅安市| 安阳市| 原平市|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