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攻守躊躇
大廳內傳出一陣陣憤怒的咆哮聲。
“劍閣、涪城、綿竹……有這么多城關險要,居然讓唐軍攻到雒城,幾萬兵馬難道都是擺設不成?”劉辟氣極攻心,失態地吼叫道,“黃琦、馬杲、杜俊他們,是不是已經投降了唐廷?”
兩盞茶的工夫,劉辟除了怒罵守軍無能,就是喝問為何唐軍能夠攻到雒城,甚至還懷疑起黃琦等將是否已經背叛,而真正有意義的問題。
如何拒敵,卻一句也沒有涉及。
這樣失態的表現,不要說楊盛、張祿等人心中暗暗冷笑嘲諷,就連段子璋也看不過去,出聲提醒道:“為今最要緊的,還是商議如何退敵……”
“敵情不明,也不知有多少敵軍,由何人統領,空談退敵,又有何用?”劉辟連段子璋的臉面也不顧,大聲呵斥道。
段子璋面色一滯,忍耐住自己的性子,繼續進諫:“且不管敵軍有多少人,當務之急是要守住雒城。增兵雒城一事,耽誤不得片刻!”
“成都城內也只有不到兩萬兵馬,再派出一部分增援雒城,豈不是要讓成都形同虛設?”劉辟連連搖頭,反駁道,“成都城堅壁厚,但要要是堅守,不懼敵軍來攻。以我之見,還是急招各路兵馬回援,以破敵軍!”
聽了劉辟這話,段子璋面色微變,連連苦諫,希望對方能打消這個消極無比的應戰策略。
努力了許久,段子璋才讓劉辟松了些口——距離較近些的柏茂琳軍將被招回成都拒敵,而劉辟也應允派出五千人增援雒城。
雖然從頭到尾都沒有插口,但楊盛卻知道段子璋的提議無疑是正確的。
一旦雒城告失,想要守住成都并不是劉辟想像的那么簡單。
誠然,成都有堅城高壁,更有近兩萬駐軍,但由于在高適的治理下已經有幾年未遭遇戰火洗禮。
成都的士民對戰爭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相當脆弱。
此外,劉辟對西川的掌控本來就不穩固,又有唐廷的細作不時地煽風點火,也就是依靠最近戰事上地“順利”,才不至于引發出騷亂。
但所謂的戰事順利如今已經成了一個笑話,楊盛敢肯定,到明天一早,唐軍即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就會傳遍全城,到時成都勢必亂成一鍋沸粥。
在民心、軍心極度不穩的情況下,想依托成都的堅城展開防御。
無異于癡人說夢。
所以,正如段子璋所言,最明智的應急之策就是不惜代價增援固守雒城,拒敵于成都之外。
不過,楊盛自然是不會去提醒劉辟。
散議之后,張祿直接登上了楊盛的車轅,隨其一同來到府上。
進到書房后,楊盛揮退了仆婢,與張祿對面坐下。
“沒想到還真被你猜對了,這里面果真另有玄機……”張祿大為興奮地說道。
楊盛先是點點頭,隨即神色復雜地說道:“可是,唐軍究竟是如何來到得雒城?不說劍閣天險,就是涪城、綿竹也不是那么容易攻克的。更奇怪的是,此前竟一直沒有消息,居然直到唐軍將至雒城時。才被發覺。你不覺得這其中大有蹊蹺么?”
張祿沉吟片刻,猜測著說道:“莫非黃琦、馬杲等人當真投靠了唐軍?”
“這似乎也不大可能!”楊盛微微搖頭,“且不說馬杲、杜俊都是劉辟的心腹,就以黃琦來說,他與唐廷并無交結,一家老小又都在史朝義手中,而且扼劍閣天險防守無憂,怎么會輕易地改弦更張?”
“那究竟是怎么回事?難不成唐軍是飛進來的?”張祿愕然地說道!苯苑Q武安郡王楊錯用兵如神,難不成他真有鬼神之能?”
楊盛沒有回答。起身到房內的書桌上翻來找去,尋到了一張地圖,攤放在幾案上。
張祿拿過一盞油燈,放置在地圖之上。
仔細地在地圖上搜尋著,楊盛眉頭深深蹙起,許久之后,才帶著幾分不確定說道:“你看……唐軍會否走的是這條路!
張祿愣了愣,半晌才會過意來,詫異地說道:“這是……陰平。這不可能!陰平棧道行走難比登天,莫過軍伍,就是山中獵戶也無法安然渡過。況且,陰平棧道已經有十來年沒有修繕過,是否還有都成問題,連地圖上都沒有這條路!
“這沒啥不可能的,三國時鄧艾就是從陰平偷渡,直取成都的!睏钍櫭嫉。
張祿一聽,也覺得有理。
近一個月戰事上的平庸表現,令身為西征大軍主帥的楊錯的用兵才能,遭西川文武的懷疑,劉辟、段子璋等人更是肆無忌憚地嘲諷詬病,直稱所謂的“威震華夏”不過是浪得虛名。
楊盛、張祿等人也逐漸由希望變失望、無望……
誰料曾想,所有人都被欺騙了。在三路大軍寸步難進地偽裝下,一支奇兵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攻到雒城。
令人震驚之余,更多出無數敬畏!
“此事只需劉辟、段子璋等賊操心便可,我等不必費心思索。”張祿突然轉沉默為興奮,“此事于我等是極大的良機。”
“城內人心大亂已無可避免,正可乘亂行事,聯同忠摯之士,一舉誅除劉辟、段子璋等賊,復我益州朗朗乾坤!
楊盛肯定地點了點頭。
不出楊盛的預料,唐軍行將兵臨城下的消息,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傳遍了全城。
整個成都城,就如同炸開的大鍋一般。
在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下,各式各樣地謠言四處傳播。
甚至有傳言稱,武安郡王楊錯是天神下凡,以六丁六甲之術運兵入川。
劉辟一派的官員士族猶如末日降臨一般奔走哀號。
其余官員則是惶惑中帶著幾分期待。
關系密切的官員們相互拜訪,商議如何應對這一突來的巨變。
守城軍卒則更多的是驚恐。
在先前地一年多里,大量的精銳川軍士兵折損于西川的內戰之中。
劉辟現有的兵馬,有近一半的新近征召地,莫說上戰場,就是必要的操練都欠缺。
僅余的精銳軍卒都已被黃琦、柏茂琳、李昌嵕帶上了前線,作為大后方的成都,駐守軍卒中竟有八成是新兵。
誰能料到,大后方居然會變成前線?
幾個月前還是普通百姓。這些新兵怎敢面對那些有如神兵天降地敵軍?
當校尉卓貴奉命挑選五千兵馬增援雒城時。被選中的軍卒簡直如喪考妣。
百姓的反應最為直接——關門閉戶,深藏家中。
昨日還熱熱鬧鬧的成都街市,變得空空蕩蕩,人跡難尋。
劍閣
“娘的!韋皋這混蛋……”黃琦雙目紅赤,一拳捶在桌案上。完全失去了往日地冷靜,失態地怒吼道。
廳下,一眾部將噤若寒蟬,誰也不敢接口。
由于唐軍對劍閣的攻勢從未停止過,黃琦起先并未發現什么異常。
直到一連半月沒有得到江油的糧草補給時,他才生起疑惑來。
連派了幾批信使都杳無音訊后,黃琦派遣了千余軍卒回返,這才發覺了敵軍的驚天陰謀。
一支敵軍奇兵居然翻越陰平道攻進了蜀中腹地,虧自己還得意于將劍閣守衛得滴水不漏,得悉消息的黃琦差點吐出血來。
到了這光景。繼續固守劍閣已經再無半點意義。憤怒過后,黃琦迅速做出了決定。
“傳令……”
是夜,黃琦留百余軍卒虛張聲勢以迷惑敵軍,自己則率領僅余的七千軍卒星夜兼程趕赴江油。
翌日清晨,代韋皋執掌大軍的張鎰敏銳地察覺到敵軍關隘的異常,稍做試探后,立即揮大軍展開猛烈攻擊,半個時辰迫使守軍開關投降。
問明情況之后,張鎰即留一千軍卒扼守劍閣,自己則統率大軍朝川中腹地挺進。
夕陽西垂,天色將昏,晚風吹拂起片片塵土,席卷而來。
風中,隱隱約約帶著一股血腥氣息。
在數倍之敵的包圍下,一支殘破的敗旅正在最后的困獸之斗。
督軍校尉卓貴以手中長槍撐地,不停地喘著粗氣。
一支深插大腿的弩箭讓卓貴基本喪失了行動能力,腰間一道深幾見骨的傷口正汩汩地流淌著鮮血,頭盔早已丟失不見,鬢發散亂地披落在面頰上。
在卓貴的身旁,僅不足五百名軍卒,而且個個惶惑不安,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崩潰。
卓貴眼神迷離茫然,簡直不愿想起一個時辰前所遭遇的伏擊戰。狡猾的敵人早已預料到會有援軍前來,在雒城與成都之間,尋了一個看似不可能設伏的地點,精心安排了一個埋伏,成功地打了卓貴一個措手不及。
更讓卓貴心驚的是,設伏的敵軍僅只三千余人,甚至比不上卓貴的援軍。
但就是這三千余敵軍,在短短的兩盞茶時間內,將五千川軍完全擊潰,過半兵卒當場棄械投降,其余人則四散奔突。
想起那些敵軍猛如狂獅、動如疾電地攻擊,卓貴直感覺自己不寒而栗。
這時,在外包圍的敵軍讓出一條道路。
一名衣甲破損嚴重、卻仍自威風凜凜的敵將策騎橫刀立于陣前,昂然沖卓貴喝道:“帶著一幫新兵,能堅持到這模樣,你做的算不錯了!我韋皋以大唐之名,準你歸降!”
“準你歸降!”韋皋這番近似狂妄的話語,在卓貴聽來卻是再正常不過了。
有如此絕悍的勁旅,有如此精妙的用兵,韋皋自有狂妄的本錢。
這已非狂妄,而是發自內心的自豪自信。
正是憑借這份自豪自信,隴右軍才能橫掃大江南北。
“呼……”抬頭看了看血色的西天,卓貴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片刻后,他將手中長槍摔落一旁,雙膝跪地,心甘情愿地伏下頭來。
“啪!”卓貴身后跪成了一片。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2523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