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成都在望
面對胞弟的責(zé)備,嚴莊苦笑了一聲,緩緩地在榻旁坐下,沒有說什么。
“二哥,難道你不知道我是被許叔冀差遣而來,專門為了逼你現(xiàn)身?”
嚴疇蒼白的的面龐呈現(xiàn)出一絲異樣的潮紅,聲音虛弱地說道,“當(dāng)日離開滄州,爹特的囑咐我小心行事,不能真讓二哥與我碰頭。許叔冀定然安排細作暗中監(jiān)視于我,二哥這一救我,正是讓自己行跡敗露。”
說到激動時,嚴疇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
嚴莊急忙伸手輕輕拍打胞弟胸口,待嚴疇稍稍恢復(fù)了些,才沙啞著嗓子說道:“小弟,感覺好些了么?”
看著形容瘦削的嚴莊,嚴疇已到口中的責(zé)備話語生生地咽了下去,眼睛微紅,哽咽著說道:“二哥,我……”
家中兄弟里,嚴疇與嚴莊的關(guān)系一向最好,這也正是許叔冀派他前來的原因。
自嚴莊奉投降大唐以致離家南下至今日,兩兄弟已有數(shù)年沒有見面。
得到嚴莊死訊時,嚴疇是除老父外,家中最為傷心的人。
此刻,記憶中熟悉的兄長話語再度聽在耳中,頓時讓嚴疇忘卻了自己的職責(zé)。
握住胞弟從錦被中伸出的左手,嚴莊緩緩點頭。
重逢的激動過后,嚴莊關(guān)切地詢問起家中的情形:“小弟,父親大人的身體可還康健?母親的腿疾怎樣了?……”
嚴疇一一做了回答后,反問起兄長這些年的經(jīng)歷,尤其是死訊傳出這兩年的事情。
嚴莊苦苦一笑,將早先幾年的經(jīng)歷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到身份敗露時,才說得稍微詳細了些。
雖然嚴莊說的平淡,嚴疇聽起來卻覺得驚心動魄。
了解到自己兄長如今居然仍在朝廷出任司農(nóng)卿的職位,驚訝之余他也不禁感到自豪榮耀。
到最后,嚴疇略顯好奇地詢問道:“二哥,皇帝當(dāng)真有你說的那么睿智仁厚?”
“天下英雄,能與皇帝比肩者,世間罕有。論沙場征戰(zhàn),陛下不及楊錯。但以識人用人御人而言,天下卻無出其右者。”嚴莊的話語中帶著無可掩飾的感慨,相當(dāng)肯定的說道,“若非陛下寬宏大量,或許我忌日已經(jīng)將近,也就談不上與你在此重逢。”
嚴疇略一猶豫,還是不得不把一個令人頭疼的話題擺了出來:“二哥,眼下你該怎么辦?”
嚴莊沉默了許久,還是沒有做直接回答,只是勉強笑了笑,安慰說道:“此事我會好生安排解決的。小弟,你且好生休養(yǎng)……”
這時,有一人進到房內(nèi),緩步走到嚴疇的病榻前。
“李將軍……”嚴莊一見來人。忙起身見禮道,“舍弟傷重,不便起身見禮,還請見諒。”
聽嚴莊這一說,嚴疇已經(jīng)知道眼前這位氣勢攝人的英俊男子,正是近來風(fēng)頭甚勁的成德軍節(jié)度使李寶臣。
李寶臣擺了擺手,示意嚴莊不必多禮,隨即欠身仔細打量了嚴疇片刻后,微笑著說道:“令弟已無性命之憂,只要好生調(diào)養(yǎng)半月,便無大礙了!”
“謝李將軍關(guān)懷!”
“兇名遠播”的李寶臣居然會如此客氣,倒叫嚴疇有些不敢相信了。
寒暄了片刻后,李寶臣便與嚴莊一同離去,留嚴疇安心靜養(yǎng)。
相攜來到書房后,李寶臣對嚴莊道:“先生。我已命人探查過,耶律賢前些日確實連敗給述律部,丟了好幾片草原。他們正大舉西遷,躲避述律部的鋒芒。”
“耶律賢為了籌措糧草,派游騎到各個地方搶掠搜刮。連乙室活部都被搶過,沒想到這混蛋居然搶到我頭上來了。”
頓了頓,李寶臣壓制住心頭的火氣:“看來,令弟應(yīng)該是碰上耶律部的人。”
嚴莊低頭思索了片刻,蹙著眉道:“總覺得這其中有些蹊蹺……”
“先生的意思是……”李寶臣似明非明地問道。
“不知為何,我始終覺得舍弟遇襲一事與洛陽脫不開關(guān)系。”嚴莊沉吟著說道。
“先生有什么打算?”想了想,李寶臣問了一個與先前嚴疇相同的問題。
“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能跟家族決裂了。”嚴莊回答得雖然平淡,卻還是能夠聽出這其中的沉痛,“李將軍,我已決意向陛下上表,請求返回長安。”
李寶臣微微一怔……
當(dāng)韋皋大軍兵臨城下時,劉辟才深深后悔起當(dāng)初的決定來。
如果一開始就聽從段子璋的建議,盡所能增援雒城,商洪與蕭沛也不至于會因失去希望而投降,或許韋皋還被阻擋在雒城。
劉辟發(fā)現(xiàn)自己所犯的第二錯誤,就在于過高地估計了成都的防御能力。
倒并非成都的城防不夠堅固!
劉辟如何也沒有想到,敵軍的圍城,竟會讓城中官員百姓亂成一鍋沸粥,并直接導(dǎo)致守軍出現(xiàn)動蕩。
對手的攻城還未真正展開,守軍中居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逃兵。
而韋皋所進行的第一次試探性的攻擊,更是讓城樓守兵破綻百出,笑料不斷。
弓箭手在敵軍距離城樓還有如步遠時,就混亂射擊,結(jié)果自然是半根人毛都沒射中;一名緊張的軍卒自己從城上摔落下去,還順手拖累了另一個同伴……諸如此類。
而另一方面,那個似乎籍籍無名的敵將韋皋,竟然出乎意料的棘手。
劉辟自己就險些中了他的詭計。
拿下雒城之后,韋皋立即馬不停蹄朝成都進擊。
他命一部兵馬偽裝成救援雒城不成而敗退的川軍,自己則率領(lǐng)大隊人馬詐做追擊的模樣,這樣一路“你逃我追”地來到成都近郊。
得知己軍敗退的消息,劉辟本欲開城接應(yīng),幸好有段子璋急匆匆趕來提醒,才避免了城池被詐開的危險。
面對人心浮動的成都城,劉辟除了強行威壓之外,也想不出什么辦法來。
至于退敵,劉辟對自己已不抱任何希望,只能寄托柏茂琳、李昌嵕甚至是黃琦盡快回援。
數(shù)十名承載劉辟希望的信使,已經(jīng)從敵軍沒有包圍的西、南兩門出城,向所有能指望的郡縣求援。
不過,劉辟自己也懷疑,形同薄冰的成都城究竟還能否堅持到援軍到來
除非,能有什么破敵奇計。
西川節(jié)度使府,議事廳。
劉辟召集了城中文武官員,問計如何退敵。
一眾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要么無計可施,要么根本不愿開口,居然讓劉辟冷場了近兩盞茶的工夫。
見無人應(yīng)答,劉辟的面龐紅赤,表情越發(fā)猙獰,突然惡狠狠地厲喝道:“你們莫要以為能夠甩下我去投降朝廷。成都一旦告破,我必定拉你們給我陪葬,誰也逃不了!”
段子璋心知要壞事,忙不迭地出來打圓場。
他知道劉辟這番話,非但不能激起眾志成城之心,只會讓其他官員更加離心離德。
果不其然!
雖然沒有人敢于出聲反駁,但許多文武官員的臉色卻變得異常難看。
“諸公,楊錯乃世之梟雄,一旦被他得了西川。必定會安插親信,將權(quán)柄盡掌手中。屆時,我川中士人將永無出頭之日。”
段子璋悲壯慷慨地向眾官員痛陳厲害,“但要我等同心同德。固守成都,待得援軍趕到之日,未必不能扭轉(zhuǎn)乾坤!”
段子璋的話起到了一定作用,沉寂了片刻后,終于有人開口。
“我有一計,或可破敵!”
劉辟循聲看去,大喜問道:“牛公有何妙策?”
應(yīng)話者是從事牛敞。
牛敞是廣漢人,在益州頗負才名,不過性格倨傲。無法見容于上官和同僚,所以官運一直不佳。
劉辟執(zhí)掌川中大權(quán)后。為了打擊異己,培養(yǎng)一批忠誠于自己的親信,才將牛敞提拔起來。
“節(jié)度使大人可知那韋皋為何將成都圍二闕二?”沒有著急回答劉辟,牛敞反問了一個問題。
“無非是兵力不足!”劉辟稍顯茫然地回道,“他最多只有兩、三萬兵馬,其中還有不少新降之軍,圍困四門根本不夠。”
“這僅僅是原因之一!”牛敞微微搖頭,自信地笑道,“韋皋這廝,肯定還是想誘使劉節(jié)度從西、南兩門撤退。”
“牛公究竟有何妙計?”段子璋蹙眉問道。
牛敞說的這些,段子璋并不覺得新鮮,事實上,在場眾人十之八九都能想到這點。
牛敞微微一笑:“我等不妨將計就計。就如韋皋的希望,遣一部兵馬打劉節(jié)度旗幟出南門南撤,待韋皋追來,再回頭一擊,同時以城中兵馬側(cè)應(yīng),如此兩面夾擊,破敵不難!”
段子璋啞然一笑,失望嘆氣說道:“牛公太想當(dāng)然了,城中兵馬根本不夠施行你的計策。出城的兵馬少了,韋皋必然生疑;多了,城中哪里還有兵馬來夾擊?”
“再者,如若韋皋不受誘惑,乘成都守衛(wèi)虛弱,傾力攻城又如何?”
細想了想,劉辟自己也覺得有些失望。
“這兩事根本不在話下!”睨視了段子璋一眼,牛敞傲然說道:“我們手中兵馬雖然不足,但城中官員士族誰家沒有府衛(wèi)家仆,就以廳中諸公,每位出兩百人,就可得萬余軍卒。”
“再者,即使韋皋不受誘惑,我出城兵馬也可繞行至其側(cè)后,再配合城中兵馬施以夾擊。”
“莫要忘了,韋皋麾下的兵馬,有許多新降之軍,一旦遭遇我軍夾擊,極可能引發(fā)炸營。如此一來,破其何難?”
牛敞這么一分析,連段子璋也無話可說了。雖然牛敞的狂妄很讓人惱火,但他的智計確實不容懷疑。
沉思了片刻后,段子璋沖劉辟點了點頭。
如果是其他獻此計,段子璋或許還會猶豫猶豫,但被劉辟親自提拔起來的牛敞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好,就照牛公之計行事!”劉辟當(dāng)即拍案決定道,“傳我之令,即向城中大小官員,宗族大戶征召府兵家仆……”
散議之后,張祿望著牛敞那洋洋得意的背影,輕搖了搖頭,跟隨楊盛登上了車轅。
待馬車駛離節(jié)度使府后,張祿才感嘆地說道:“楊兄,還是你看人準,牛公居然真有辦法讓劉辟征召府兵家仆,也虧他能想出這么一個絕妙的計劃來作為借口。如此一來,劉辟、段子璋群賊死期將至矣。”
楊盛淡淡一笑……
成都城東,韋皋軍大營,中軍帥帳
“剛剛已經(jīng)得到大帥的回話。”韋皋揚了揚手中的薄絹,笑著對帳下眾將說道,“柏茂琳那廝已經(jīng)往成都這里回趕,大帥正領(lǐng)軍跟在他后面。這仗,越來越有意思了!”
參與議事的降將蕭沛、卓貴,對韋皋如此輕松的心態(tài)大感愕然。
聽到有敵方援軍正朝成都趕來,居然絲毫不感覺緊張。
當(dāng)真就不怕遭遇內(nèi)外夾擊么?
他當(dāng)真有這么有打贏這一仗的自信么?
蕭沛、卓貴對攻守兩方的兵力對比都比較清楚,他們不明白韋皋的自信從何而來?
誠然,從大局上劉辟處于劣勢,而且情況不斷惡化。但僅就成都這一點,情況卻沒有那么差。
成都的守軍有一萬五千人上下,韋皋這里有兩萬兩千人。多出的七千人并不足以能夠忽略成都地堅固城防。
一旦柏茂琳的援軍及時趕到,實力對比更將完全扭轉(zhuǎn)。
一內(nèi)一外的合擊,以降軍為主的韋皋未必能承受得下來。
更讓蕭沛、卓貴驚訝的是,高崇文、柏良器等人也同韋皋一般,談笑風(fēng)生,完全沒有半點擔(dān)心的意思。
“崇文,今天夜里就辛苦你了。每隔半個時辰,攻他一次城!”收斂起笑聲,韋皋對高崇文吩咐道。
“恩!”高崇文點點頭,起身離帳而去。
“算來,也該有反應(yīng)了……”將目光投向地圖,韋皋嘴角微翹,輕喃說道。
(https://www.dzxsw.cc/book/21440919/41248302.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