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組建軍隊
在明亮的快刀面前,人群安靜下來。
成群結隊的難民縮著脖子,本能地往后退縮。
沈天石不慌不忙,走到蒸籠旁,拿起一個白饅頭,輕聲問:“還有誰?”
人群中一陣騷亂,看著這位英俊的大人,猶豫起來。
最終,十幾個年輕人擠出人群,快步走來。
領頭的是一個身材矮壯、肌肉結實的年輕人,大約二十五六歲。
他帶領一群年輕人來到沈天石面前,抱拳行禮:“大人,我們要參軍,但是……”
看起來他想提出條件。
李遷大怒,喝道:“好大的膽子,你知道我們的大人是誰嗎?”
區區平民百姓竟敢在錦衣衛面前提條件,真是膽大包天。
沈天石擺了擺手,打發走李遷,和氣地說:“說吧。”
年輕人咬了咬牙,低聲說:“小人來自青州,這些都是小人的老鄉,如果小人入伍,大人不能把我們分開。”
沈天石一愣,心中竟有些感慨,這就是明朝淳樸的百姓,這樣一個小小的條件讓人感嘆不已...
他輕輕點點頭,說:“好吧,同意了,給你一個總旗的位置,你的老鄉以后都歸你管。”
年輕人松了口氣,跪下來,連續磕了三個響頭。
“感謝大人的恩賜。”
沈天石微微一笑:“起來吧,去,吃饃饃,吃肉!”
看著英勇的青年帶著十幾個同鄉離開,沈天石心里很高興,明朝還沒有走到絕路。
從這些遭受戰亂的難民身上,他看到了明朝復興的希望。
明朝的滅亡不是因為百姓,而是高層出了問題。
有了領頭的,很快東直門就熱鬧起來,一群群青壯年紛紛從人群中擠出來響應征召。
人一多,場面一下子就亂了。
李遷不停地呵斥:“別擠,別擠。”
他在維持秩序的同時,摸了摸額頭,擦了一把汗,多久沒見過這么熱鬧的場景了。
這一刻,讓他隱約想起了當年遼軍,那些熱血的遼東子弟。
他偷偷看了看上級,心中肅然起敬,原本他對這位上級有些輕視,現在只剩下深深的敬畏。
沈天石這時笑得嘴角都歪了:“好,好。”
這些淳樸老實的農家子弟,正是他需要的精兵之才,他們每一個人都對建虜懷有深仇大恨。
他們就像一張張白紙,可以任由他描繪。
火槍時代啊,會幾手武藝算得了什么,現在是排隊槍斃的時代,講究的是紀律和勇氣!
中午,紫禁城。
早上散朝后,沈國輔被崇禎皇帝留下吃飯。他恭敬地跟著王承恩,來到乾清宮。
崇禎皇帝一生節儉,這可能是他身上不多的優點之一。
這頓御膳只有青菜豆腐,幾塊咸魚,青菜還是皇后和公主們親手種植的。
君臣在大殿中坐下,皇后、公主和皇子們都紛紛落座。
沈國輔端著一碗糙米飯,聽著王承恩生動地講述今天上午在東直門外發生的事情。
“真是熱鬧啊。”
王承恩眉開眼笑,敘述著:“真沒想到駙馬爺竟然有這樣的手段和見識。”
皇后一臉茫然,崇禎微笑著。
沈國輔的眼皮直跳,嚇得差點連筷子都拿不穩,心里痛罵這小子,非要弄得家破人亡不可。
倒是公主歪著脖子,秀目閃爍著好奇的光芒,聽得目不轉睛。
當王承恩提到那幾個兵痞被沈天石趕走時,乾清宮突然安靜下來,氣氛變得十分古怪。
“嗯?”
崇禎皇帝非常驚訝,但似乎若有所思。
沈國輔也愣住了,眼皮也不再跳動。
這對君臣都是治理國家的行家,對軍事也很在行,瞬間,兩人都呆住了。
沈國輔顫抖了一下,連忙起身跪下請罪:“犬子頑劣,不知天高地厚,請皇上寬恕……”
他的心直打鼓,三個字在他心中浮現:“子弟兵!”
這不是胡鬧嗎?哪有這樣養兵的,這樣的兵訓練出來會聽誰的命令,會服從朝廷的調度嗎?
這種練兵的方法在明朝也不是什么新鮮事。當年,戚繼光這位大帥在江南招募的就是出身清白的年輕人,后來這些人組成了著名的戚家軍。現在,與闖軍作戰的孫傳庭招募的也是類似的子弟兵。難道這個小子想組建一支沈家軍?
“嗯。”
崇禎皇帝擺了擺手,瘦削的臉上表情變幻不定。乾清宮此刻異常寂靜。
沈國輔心里一驚,背心直冒冷汗,別人不了解,他還能不了解這位皇帝的性格嗎?這位皇帝的心胸狹窄,連孫傳庭的秦軍都容不下,這些年沒少給孫督師找麻煩。
死一般的靜寂中,突然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
“他沒有私心的。”
沈國輔愣住了,偷偷抬頭望去,只見公主顯得有些焦急,她秀氣的小臉漲得通紅。
大家一時都愣住了,許久沒有人說話。
三天后,在東直門外的慈云寺。
沈天石花了三天時間,招募到五百名士兵,剛好組成一個營,這也是他的經濟能力所能承受的極限了。士兵太多,多疑的崇禎皇帝可能會大發雷霆。
幸運的是,這五百名士兵都是出身清白、如白紙一般單純的山東河南青年,平均年齡不超過二十五歲。對于這個營的士兵,沈天石寄予厚望,他終于在這個時代擁有了自己的基礎部隊。
古老的慈云寺在戰亂中荒廢已久,被沈天石征用作為軍營。作為一名軍事學院的學生,沈天石練兵毫不馬虎,按照一個營的編制,將其分為三個哨,每個哨再分為三個棚,每個棚又有三個伍。
他熟悉這套三三制。任命了哨官、棚長和伍長后,他開始對新兵進行訓練,依舊按照隊列和刺殺的基本動作進行,他也不會其他的訓練方法。
有了士兵和營地,沈天石又開始為裝備發愁。還好駱養性送來了一批武器,主要是冷兵器,像腰刀、長槍和鴛鴦戰襖之類的。
錦衣衛的火器不多,盔甲也很少,畢竟這些都是國家的重要武器。正在犯難之際,兵仗局派人來了,奉崇禎之命送來了三百桿鳥銃,火藥,子彈以及一些火箭車。
李遷等校尉大吃一驚,沈天石卻覺得還不夠,這可能是崇禎手里最后的家底了。多年的戰敗,朝廷的資源早已消耗殆盡,三百桿鳥銃已經不少了。
明朝兵仗局的生產能力原本不錯,這些年制造的火槍至少有幾萬桿,火箭和戰車就更多了。只是這些火器大多被八旗軍和闖軍繳獲了。
(https://www.dzxsw.cc/book/21420711/3636604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