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十年前在楚國和尉繚的相遇,又聽今日咸陽宮正殿所言,李斯言語之間不由頓生感慨,在諸夏之中,凡大才想要隱身幾乎不可能。
十多年前,自己還沒有拜入儒家荀況門下。當時得益于父親是楚國的一個軍中千夫長,自己才有機會讀書認字,有能力去分辨世界。
后來,父母雙亡,只留下剛成家不久的自己,好在憑借識文斷字,得亭長舉薦,在郡守官署做了一個記錄官倉出入賬目的小吏。
其后經過兩年歷練,已然算是一個精明練達的吏員了。倘若長此以往,李斯思忖做到郡署的錢嗇夫之類的實權大吏,幾乎是指日可待的。
然則,那些卻不是自己想要的,事務之暇刻苦自學,讀完了眼前能夠搜羅到的所有簡策書文,知道了天下大勢,也大體明白了楚國是內亂不息的危邦。
縱然做得一個實權大吏,也隨時可能被無端風浪吞沒,如同自己的父親兄長一樣無聲無息消失。其內,感悟最深的便是在每日統計糧倉數目的時候,所見到的那些老鼠。
官倉之旁,碩大的肥鼠昂然悠然地在糧囤廊柱間晃蕩,大嚼官糧吱吱嬉鬧,其飽食游樂之狀令人欣羨。茅舍廁下,鼠則常在人犬之下狼狽竄突,奮力覓食而難得一飽,終日驚恐不安地吱吱逃生。
“人之賢與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那時起,李斯暗下決心,要改變眼前的現狀,改變未來可能發生的情況,必須脫離自己的處身之地,離開上蔡,甚至離開楚國。
那時,正逢與春申君黃歇交好的儒家荀況入楚國,在蘭陵當作縣令,同時開學館,傳授道理。聞此,李斯沒有任何遲疑。
辭去了小吏,以父兄用血肉性命換來的些許撫恤金以及自己清苦積蓄的一萬鐵錢,安置好了年青的妻子,千里迢迢地尋覓到了蘭陵蒼山,拜在了荀子門下。
也正是在前往蘭陵的路途驛館中,與尉繚一面之緣,信陵君罷黜之后,魏國朝堂奸佞頓生,尉繚不堪忍受,辭去國尉,游歷諸夏,修纂兵書。
十年前,機緣之下,得其應允,窺得那卷兵書的部分,已然是非同凡響,絕對不亞于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的曠世大作。
彼此相談甚歡,三日之后,才相互分離,雖如此,但對于此人,李斯已然深深的記在心間深處,不曾想,今日此人之名再次出現了。
迎著上首秦王政看過來的好奇目光,李斯從條案后起身,將當年這番往事徐徐說道一二,更是有些高人的風范,其人入秦,對于自己,對于秦國,都是上好的。
“哈哈哈,陰陽輪轉,旱災不存,天佑大秦,蒙武,既然此人是你推薦而出,那么,你若是想要入軍為將,那就將此人快些入位。”
“即如此,諸位可還有異議?”
能夠有如此大才擔當國尉,秦王政自然是歡喜,念及自己所讀過的道家經典,果真是如此,上天對于老秦人的懲罰逐漸過去,好處自然到來,
對著蒙武看過去,朗朗一笑,便是再次歸于先前話題。
“臣無異議!”
“……”
十二人歸于座位之上,彼此相視一眼,再無異議。
“無異議,那就散朝。”
“昌平君、武真君、王翦、蒙恬留下,王書而落,諸位歸于新位,當盡心竭力。”
今日的大事便是盤整朝堂新秩序,分新朝重要職位之人,他們這十二人不過是開始,接下來后續的名單自然不需要自己操心。
群臣無異議,那就快些辦事,這是秦王政的一貫作風。
“喏!”
除卻留在宮廷的四人,其余八人均起身拱手一禮,緩緩而退,數十個呼吸之后,整個咸陽宮正殿之內,便只剩下六人,上首的秦王政與王城給事中,下首昌平君、武真君四人。
“寡人親政兩年有余,今日朝會,廟堂大柱俱為新銳,諸卿各主大局,不知接下來秦國方略該如何而定,軍政文武如何而定?”
留下的四人均是文武要臣,待蒙武八人離去之后,秦王政揮手,便有侍女端上清酒,看樣子,是想要長長的談論一番。
半柱香之后,一番宴飲之后,秦王政端坐上首,左右觀下首四人,又是一語出。
“大王親政,虛數三載,糾纏國中瑣細政事太多,以致大秦遲遲不能東出,國人暮氣多生。而今荒旱饑饉不足為慮,廟堂內政亦整肅理順。”
“來年便當大出關東,做他幾件令天下變色的大事,震懾山東六國,長我秦人志氣!”
話音而落,剛晉升前將軍的蒙恬便是持酒盞,挺直身軀,對著上首的秦王政一禮,自從大王親政以來,細細一算,秦軍還沒有好好的與山東六國較量過。
在思忖近幾年山東六國對于秦國的隱隱輕視,蒙恬更是慷概激昂,自己已經不是咸陽令了,身為前將軍,當率領兵士,立下功勛為上。
“好!”
“蒙恬所言甚合寡人之心,數年來,寡人一直在理順國政要事,對于山東六國關注小矣,早就想要大展手腳,諸位以為何?”
數年來,秦廷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山東六國和諸子百家的影子,早已被秦王政深深嫉恨,今日蒙恬提起,與有所感,不住的為之頷首。
“唯其心志立定,或大軍出動,或邦交斡旋,事務謀劃好說!”
對于兵戈之事,今日升上將軍的王翦似乎也沒有意外,拱手對著秦王政一禮,秦軍早就準備隨時東出,只待一聲令下,必然開疆拓土。
對于軍方如今兩位新銳人士所語,昌平君與周清相視一眼,倒是沒有怎么出聲。端坐上首的秦王政見狀,略有奇異,單手對著王翦揮動,隨即看向昌平君二人。
“昌平君與武真君莫非有不同意見?”
四人中,按照先前所分,王翦與蒙恬為武將群體,昌平君與王弟類屬文官,所思所想想必有所不同。
“非有不同意見,而且絕大王有急功之心也。”
昌平君熊啟身為相邦,緩緩回應。
“昌平君何意?莫非行如此之事,便是急功?”
“武真君以為如何?
秦王政眉頭一挑,頓覺歡悅的心情受到極大的影響。難不成還真讓王弟說對了,這昌平君心念救國,不想要秦國東出!
“王翦將軍與蒙恬將軍所言自然不差,也是接下來秦國必然要做的,必須要讓山東六國時刻明白秦國的強大和不可侵犯。”
“但是,兩位將軍所言所行必然要有一個前提,那便是以秦國現在旱災剛過的國力,貿然強力東出,或有不逮,玄清覺八個字可以供大王參考。”
周清亦是拱手一禮,迎著秦王政看過來的期待目光,對于這位王兄,對其脾性自然知曉,一切政務都恨不得直接立刻辦成,多不了辦點等待。
但是,接下來的秦國還真得等待一二。
“八個字!”
“哪八個字?”
果然,聽周清前面之語,秦王政面上為之笑意閃爍,但聽著后面之語,似乎也隱藏著對于王翦兩位將軍之策略的反對。
“韜光養晦,休養生息!”
“秦國內患掃除,所憂者,只有山東六國,若是如王翦兩位將軍所言,大舉東出,無異于令山東六國加強軍備,增加抵抗的力量。”
“以秦國現在的國力,不是一件好事,玄清所覺,暫緩大舉東出,可小規模蠶食,保持原狀,待數年之后,秦國府庫充盈,新銳兵士匯聚,真正的東出。”
“那個時候,山東六國將沒有任何抵抗之力,秦國必須一次性將六國徹底打垮,讓他們沒有任何翻身的可能性!”
細細而語,將所言緩緩道出,秦國現在的力量不足以將六國一下子吞并,如果一個不好,甚至于不僅吞不掉,還會有可能反噬。
語落,正殿之內略微寂靜之聲,不遠處的王翦、蒙恬兩位將軍都為之陷入沉思,身側的昌平君熊啟也是微微頷首。
“韜光養晦,休養生息!”
“昌平君以為如何?”
對于周清所言的八個字,秦王政同樣思忖十多個呼吸,深深呼吸一口氣,覺得有理,但還是要詢問群臣意見,目光而掃,落在熊啟身上。
“武真君所言謀國。”
“啟以為,亦是如此,秦國內患雖不存,但仍舊要積蓄內力,將新入秦國的秦人安頓完畢,兩年之后,便可收田糧賦稅,以秦國現在巴蜀、關中兩大根基,兩年之后,當可盈余。”
“按照長平之戰的規模,秦國第三年的底蘊積蓄,完全可以擊垮趙國和楚國,故而,為一擊而中,匡諸侯,一天下,遵商君當年變法之策,休養生息至少五年!”
“五年之后,秦國底蘊超越山東六國,在這五年的時間內,秦國也可淘汰老弱兵士,重練新軍,想要攻滅六國,起碼也得六七年的時間以上!”
身為相邦,昌平君熊啟對于諸般事的眼光自然有相當水準,聞周清之語,結合自己所言,有些明悟,而后拱手看向上首,將所言有條不紊的說道而出。
只要五年的時間,以秦國的底蘊,山東六國將沒有任何還手的能力!
“五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整飭吏治,刷新秦國,倉廩豐饒,堅甲利兵,而今又有造紙、印刷之術,也可在五年中培養大量精通秦法的吏員。”
“數年前的驪山之中,玄清于大王說過,以秦國的軍力,征服六國不難,若在輔以源源不斷的秦吏統轄,收攏民心,給予分化拉攏。”
“如此,親近秦國的力量越強,抵抗的力量自然越弱,那時候,東出函谷,勢不可當,必一天下!若說三代之主所成為王道之業,屆時,秦一天下,則為亙古帝業!”
無怪乎昌平君能夠在十多年來,一步步登臨相邦之位,所見所想,卻有獨到之處,緊隨其言,周清繼續而語,從秦王政先前而語可以看出,對于一天下,或許他還沒有覺得有何不同。
甚至以為不過和三代的夏啟、商湯、周武王等一般的王道之業,然而,伴隨著秦法蔓延,諸夏一統,緊密相聯,那個時候的諸夏大業已經不在是區區王道霸業可以概括。
唯有帝業可以稱之!
“亙古帝業!”
“武真君所言之帝業與三代一統有何不同?”
對于帝號,秦王政不陌生,數十年前,昭襄先王已經稱西帝,雖然很快就褪去稱號,但剛才從王弟口中聽聞此,似乎有迥異于王道霸業的內涵。
而且,口中喃喃一語,內心竟然不住的為之澎湃,為之激昂,這種情緒實在是罕見,強力壓制內心的震動,再次看向王弟。
“三代之前為部落聯盟,不可言語也,三代之時,可為王道霸業,霸業者,強兵鏖戰而使天下俯首稱臣也。而玄清所言之帝業,則是文武并重恩威兼施,而使天下渾然歸一也。”
“方今六國雖弱,畢竟皆有百余年乃至數百年之根基,皆有強兵稱霸之史跡。便是目下,六國雖強弩之末,兵力土地人口猶存,若拼力重結合縱而一體抗秦,天下之勢猶難逆料也!”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當此之時,若僅憑重兵鏖戰,可能適得其反,甚或激活合縱抗秦,若能文武并戰,則事半功倍也!”
周清言語于此,同樣神情激動,能夠親眼見證諸夏第一帝業而出,如何能夠不感慨,一時間,身軀悠然而起,拱手對著殿中三人和上首秦王政先后一禮。
將王道霸業和天下帝業說到而出。
“快哉,武真君所言甚合寡人心意,寡人所求便是這亙古帝業。”
“至于文武并戰,武真君可有所謀略?”
雖然一時間難以將王道霸業和亙古帝業分清楚,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亙古帝業遠超三代霸業,這是自己暢想已久的。
周天子亦如何,仍舊在大秦鐵騎之下崩潰,故而,對于周朝,秦王政實在是難以敬重,如果自己所行的大業和他們一樣,枉為也。
王弟所言帝業,實在是入自己心間深處。
“文武并戰之事,玄清所知不多,但文戰之策不外乎鬼谷縱橫之術、邦交之術,分化瓦解山東六國朝堂,結交六國權臣,統合羅網密諜,可為之。”
“武戰之策則是王翦將軍和蒙恬將軍所為,對于這些,兩位將軍應是更為擅長!”
周清搖搖頭,自己可參與軍政文武要事,但具體內在之事多說無益,昌平君熊啟在側,自己已經說到這個程度,想來熊啟也會將此事更加圓滿的理論而出。
“哈哈哈,武真君所言卻謀國之語,蒙恬先前之言差矣!”
歸于座位,隨即,對面那身披重甲的蒙恬卻是豁然起身,朗朗一笑,拱手對著周清,深深一禮,聽了這般久,思忖這般久,剛才自己所言相差大矣。
若是按照自己所行,只怕秦國一天下的時間還要繼續推遲。
“武真君年弱之姿,為丞相,先前王翦還有些奇怪,現在看來,大王識才也,以武真君剛才之語,丞相之位契合也。”
就是王翦也是拱手一禮,之前,對于大王擢升武真君為假丞相,自己還狐疑不已,封君倒也罷了,畢竟有昭襄先王的遺命在前。
但丞相之位,僅次于相邦,乃是要職,就這般賜予道武真君,未免太過。然則,現在一觀,實在是自己多想了,對于秦國,大王比自己等人更加重視,如何會讓庸才登位。
“武真君之才,寡人自然知曉,不然也不會放心將丞相之位落于其身。”
“昌平君,武真君所言雖妙,但多為謀略之語,細細分之,可謂是多矣,依你之見,可還有遺漏之處?”
將王弟直接擢升假丞相之位,秦王政也是冒著不小的風險,雖然群臣不會反對,但如果論政之時,王弟不能夠以言語征服群臣,估計識人不明的稱呼便落在自己身上。
今日,王弟在此論軍政要事,每一句都是直指核心,絲毫不遜色昌平君,再有上將軍王翦和蒙恬的敬佩,與有榮焉,面上笑意不斷,將最后的問題留給昌平君。
“軍政謀國,武真君可謂真知灼見!”
“武真君所言實則可為兩分,一者文,一者武,在各自之內,又可分內文與外文,內武與外武,內文者,當統轄梳理農事、工商、執法、關防、新軍、倉廩、鹽鐵、吏治、朝政、王室十方。”
“外文者,可收攏邦交之才、縱橫之才,行應候之策,遠交近攻,弱化六國。內武者,當整頓軍事,淘汰老弱軍事,招募新銳兵士,練秦國一天下新軍。”
“外武者,當在接下來的五年內,保持對于山東六國的侵擾、壓制,使得秦國威嚴仍在,但又不顯咄咄逼人,給六國一個秦國孱弱之象。”
“四分可畢,秦國可東出!”
代為執掌相邦之位兩三年,若說正殿內對于周清之語感悟最深者,唯有昌平君,雖然周清說的有些凌亂,但在昌平君眼中,卻是直接整合歸納而出。
拱手看向上首的秦王政,將四分方針大略一一而出,咸陽宮正殿之內,其音久久未絕,語落不久,更是傳來秦王政久久不絕的朗笑之音。
【精彩東方文學 www.pluralapp.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