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繼林覺得天天在家太閑了,只摘嘎啦果的生活太無聊。他也想去溜達。
經過李建國的同意,繼林和童舒雨跟著二狗一塊去看珠珠拍戲。偶爾兩人也當一回群演,體驗當演員的快樂。
張秀花回來后,得知這事,也沒當一回事。兩個孩子為了高考,一直沒怎么出去,現在出去見見世面,她就心滿意足。
轉眼兩個月過去。
這段時間,有才去了國外留學。繼林和童舒雨去大學報到。珠珠在請假一周后,終于結束自己的戲份回到學校。
九月中旬,李家屯的人參終于開挖。
李興家和王紅花早早就通知她去挖人參,張秀花家里種的是平菇,每天只需要定期收割就行。摘太多也賣不掉。只能摘個幾百斤就行。她回來后,時間很充足。就去地里幫忙。
這時候人參收割都是人工,沒有機器。
采收人參跟刨蘿卜是一樣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人參須給弄斷了,所以要小心謹慎。
不過這土地真的很輕軟,輕輕一揮鋤頭,那土就被帶上來了。
五年生的鮮人參個個都很飽滿。
張秀花不懂人參評判標準,她就跟著兩人一塊收。因為動作輕,所以三個人一天下去連三分地都沒刨完。
不過張秀花也算看出來了,“你這產量不止五百斤。”
李興家估算一下,“可能有八百至一千斤左右。”
張秀花驚呆了,“產量這么高嗎?之前你不是說三百至八百斤嗎?”
“我以前也沒種過。我是按照書上說的。”李興家臉上有了笑模樣,多年成果終于有了收獲。
張秀花回到家就告訴李建國這事。
李建國重新算一筆賬。也就是說五塊錢一斤,畝產按照八百斤來算,就是四千塊錢,再除以六,每年666元。這收益不錯啊。
第二天,張秀花再去幫著收人參時,發現地里有不少村民過來幫忙。
他們是聽說李興家的人參豐收了,也想跟著一塊學習。要是真掙錢了,明年他們也學著種人參。
今年村里許多人家都種了白菜,現在還不到收菜的時候。等十月下旬霜降之后再收獲,白菜更甜。
“這人參長得可真好。這土也好,一看就是很有營養。”他們就是莊稼把式知道哪些土地更有營養。
有的人家已經提前養雞場訂購雞糞,好提前漚肥。
因為有村民們幫忙,今天一天就收了一晌地的人參。李興家將人參全部清理過后,然后稱重,畝產達到千斤。
負責收人參的人過來檢驗人參,當即就給結算價格。
村民們看到那么多票子進了李興家的口袋,全都羨慕李興家賺到大錢。
畝產千斤,一畝地就是五千塊錢的收成,六年長成,平均每年是833塊錢。比種木耳或白菜都要劃算。
村民們也會算賬,紛紛向李興家討教種人參的方法。
李興家也不藏私,直接將自己種人參的方法寫成了本子,交給其中一戶人家,讓對方拿回家抄。
“如果大家在種植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李興家的目的是賣種子。種的人越多,他賺的錢也越多。除了種子,他也賣人參苗。避免人參籽發不出來的情況。只是價格也稍微貴一點。
村民們也知道這點,也都很放心跟他一塊種。
“那你明年還種人參嗎?”有村民們問。
“不行。種完人參的土地至少要休整八年。明年我家種玉米或是黃豆。”李興家也是實話實說,“人參是大補之物,它把土地里的營養全都吸收了,再種人參就不行了。這跟西瓜輪作是同樣道理。”
(https://www.dzxsw.cc/book/20894093/3285472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