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夜幕籠罩下的河陽市,一派熱鬧繁華的氛圍。
這份繁華氛圍是由國內炙手可熱的明星張慕陽點燃的。從張慕陽本人在微博上官宣本年度最后一場演唱會將在河陽市舉辦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全國各地的粉絲前來應援。
河陽市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城市,常住人口一千二百萬左右。主辦方選定好的場地在河陽市嘉義區,這里兩年前才修建了新的體育館,投入使用不過一年,場地大,設施齊全。要從市中心、老城區到嘉義體育館,只需要走繞城高速,過端河大橋,半個小時即可到達演唱會現場。
12月18日夜,演唱會正式開唱。大咖云集,星光熠熠,燈光照亮了半個城市的夜空。人群擁擠著,不放過每個跟偶像相處的機會。
演唱會開唱一個小時后,一則消息在朋友圈瘋狂傳播:有一變態殺手已經潛入河陽市,請各位朋友聽完演唱會回家路上一定小心。
這條消息很快酒引爆了輿論。行人、宅在家中的夫妻、穿梭在街頭的外賣員都不約而同停下來看這條消息,幾個年輕的女孩子停下來竊竊私語:“快看快看,這條消息是真的嗎?真的有變態殺手出現嗎?那我們的安全如何保障?”
與此同時,河陽市公安局燈火通明,全市民警傾巢出動,為首的是市公安局局長。會議室正中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十二個視頻通話框,局長正在聽取全市公安局十一個分局關于近期有沒有接到過市民發現非正常死亡案情的報告。
端西分局,沒有。
桃源分局,沒有。
明橋分局,沒有。
朝華分局,沒有。
嘉義分局,沒有。
……
隨著視頻中的聲音一個個傳來,參會人員了解到,不僅主城區五個區之外,剩余六個區均無發現非正常死亡的報告,沒有接到行兇案件的報警。但是在演唱會結束之前,他們仍然不敢放松警惕。全市警察取消休假,全體值守,直到深夜十一點半,演唱會散場,還是沒有任何兇殺案的報告,這下全市公安民警才算是松了一口氣,看來這個消息確是謠言無疑了。
在公安局長的批準下,加v名稱為“河陽警方”的微博發布了一則公告:12月18日夜,我市市民的朋友圈、群聊中出現“河陽市區出現不明身份變態殺手”的消息,經嚴密排查,此消息不實,請廣大市民不必驚慌,不信謠不傳謠。警方也將持續調查,依法懲處相關造謠人員。
這條公告一出,沸沸揚揚了大半夜的朋友圈才算是徹底平靜了下來。
燈火闌珊的公安局大樓里,市局刑偵支隊支隊長張志文仍然保持著剛才的姿勢。張志文四十五歲,是名經驗豐富的老刑警,也是手下這幫毛頭小子心目中說一不二、威望極高的領導。按照當前的情況看,并沒有事實上的危險產生,但直覺告訴他此事不簡單,他從警生涯的二十余年里見過大大小小不少謠言,還從沒有哪次造成如此強烈的恐慌的。
他揮了揮手叫過了同樣在沉思的陳豫周,問:“你怎么看?”
陳豫周,26歲,公安大學畢業后就考入河陽市公安局工作,在他手底下已經有四年的時間了。要說思路活絡,沒人能比得過這位高材生,短短幾年就已經成長為業務骨干。不僅如此,這小子還是警局里的門面,每次拍攝宣傳照,都要把他拉上場,墨鏡一戴,宛如明星。
人們都說帥而不自知的帥哥才是一等一的帥,陳豫周就是此中極品。平日里收拾的干干凈凈,可每到查案的時候,總是不修邊幅,用一張帥臉做各種皺眉頭、扶額的動作,絲毫不注意表情管理。
此時此刻,長了一張帥臉的陳豫周正蹙著眉,若有所思地說:“張隊,我覺得這謠言應該是首先由一個或者幾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發出的,不然不會有這么大面積的傳播。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讓網監部門的同事找到這個信息源。”
張志文笑瞇瞇地端起茶杯朝他揚了揚手:“你的思路和我不謀而合。”
他把陳豫周打發去休息,隨手拿起電話,打給正在緊張工作的網監部門。網監部門已經開始調查這則謠言的源頭,經過一夜緊張的數據分析,他們把目光鎖定在一個叫周士才的人身上。過萬的瀏覽量中,他是最早達到這個標準的。
周士才,本市保險公司員工,1983年生人,已婚,有兩個女兒。天一亮,警方就給周士才打了電話,要求他到公安局接受調查。
因為是周末的緣故,周士才很快就到了公安局。他中等身材,面色白凈,頭發剃的很利落,因為長期從事保險工作的緣故,臉上常常帶著笑容。
八點四十六分,詢問正式開始。昨晚陳豫周沒有回家,就在值班室睡了一夜,這時才剛剛起床洗漱完畢,拿著杯豆漿走進詢問室。
張志文隊長的領導風格異于常人,除了業務上的高標準之外,還有其他要求:所有人必須吃早飯,不吃早飯的罰錢;所有人必須每天至少睡夠三個小時,睡不夠的罰錢。故得綽號:張罰錢。
已經坐在詢問室開始工作的兩位刑警是白一新、楊科維。白一新24歲,是陳豫周的學弟,才剛剛通過試用期沒多久。此人性格外向,是個社交牛逼分子,擅長與人交談,精通說話藝術。不僅如此,他還生的唇紅齒白,頭發柔順,時常一副眉眼彎彎的小模樣,全局上下都很喜歡他。
楊科維比陳豫周大半個月,省警校優秀畢業生,人送外號“活地圖”,空間構造能力超強,任何三視圖到了他的眼里都能還原為立體3d的。性格沉靜,跟不熟的人話不多。
陳豫周碰了碰他倆的手肘:“喝嗎?”他們倆都搖了搖頭,于是陳豫周把豆漿放在桌子上,自己坐在一邊,拿過旁邊放著的周士才的資料看著。
白一新把手中的打印資料展示給周士才:“知道我們為什么叫你來嗎?昨天晚上的謠言是不是你傳的?”
周士才把手一攤:“警察同志,我是冤枉的啊,我只是一個跑保險的。你們也知道,做保險這行,別的不說,就是認識的人要多。我有兩個微信號,每個微信里都有三千多人,我還是好多保險咨詢群的群主,我發一條朋友圈動態,三千人每人看一遍,瀏覽量輕輕松松就可以上萬,這謠言真的不是我傳的啊。”
“那既然是這樣,你是從哪里看到這則謠言的?”
“我是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聽到有人在說,搞得神神秘秘的,我出于好奇就聽了一嘴,然后就傳上了朋友圈。”
“能說一下大致的地點嗎?”
“應該是在嘉義公園附近,我記得在那里等過紅燈,還有一群張慕陽的年輕女粉絲經過。”
陳豫周停下了喝豆漿的動作,猛地抬起頭盯著周士才,隨即轉身出門準備給張隊打電話。電話號碼輸到最后一位數,卻被來電頁面打斷。他臉色一變,跟同事耳語幾句,便焦急地跑出去了。
(https://www.dzxsw.cc/book/20825350/3100230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