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 罕見的葬式

第兩千三百四十三章 罕見的葬式


這種怪異的感覺,來自于這樣巨大的墓的形制,與所有見過的古墓都不相同。

    從如此巨大的石頭可以計算出來的工程量來看,這本應當是一個科學技術發(fā)展到一定高度的時代,才有可能完成的工程。

    可是在那樣的時代里,一般都會將巨石雕琢規(guī)整,甚至還要刻上浮雕,碑文,絕不可能保留這些巨石原始的形狀。

    于是就好像復活節(jié)島石像和巨石陣一樣,給人一種材料與工藝存在著代差的感覺。

    就好比你去一家高檔餐館就餐,店員端上來一盤水煮烏洋芋,說這是他們這里最好的一道菜那般古怪。

    “這些石頭是從哪里運過來的?”梁光平首先發(fā)現了這個問題,既然石頭都加工不了,又是如何搬運過來的呢?于是一指大石頭,又指了指大石頭后邊的土山:“這是玄武巖,和這周圍的砂質巖層風化土,地質構造都不一樣。”

    “論文上說,這些花崗巖都來自螺髻山,那兒離這里有好幾十公里遠!

    “這么遠?那他們怎么從這么遠的地方,將巨石拖到這里來的?”

    “這個就不大清楚了,總之需要很大的人力!敝苤琳f道:“當時這里的人叫做邛人,這里的巨石墓葬最早始于春秋時期,最晚能夠到西漢!

    “春秋時期中原,甚至古蜀都已經進入了成熟的青銅時代,不過安寧河谷的邛人基本還是新石器,只有少量外來青銅器。”

    “從這些石頭也差不多能夠看得出來,都是原生的石料,只不過挑選得比較精細,選取的都是兩面比較平坦,厚度比較均勻的石材,但是卻沒有加工的痕跡!

    花崗巖在自然界里是非常堅硬的石頭,即便在中國的新石器當中,古人都更愿意選用礫石來加工,不是他們不喜歡花崗巖,實在是加工難度夠大。

    像這種動輒數噸數十噸的巨石,加工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就算不做任何加工,將這些石料從螺髻山腳下選取出來,通過繩索和滾木一路拖行數十公里,也是相當浩大的工程。

    “有沒有可能利用水力呢?至少可以節(jié)省一大段路程吧?”劉洪濤問道:“我好像看過一部記錄片,埃及人利用尼羅河和運河運送石灰?guī)r的石材!

    “不是那么容易的。”周至說道:“按照當時的科技水平,我們先假設他們用的木筏來運送石頭,按照原木通常的密度,每立方米六百公斤來計算,其產生的浮力換算成重量,也不過一千公斤!

    “也就是說,每六百公斤的木材,最大負載量不過四百公斤,多了就會沉沒。”

    “那么十噸的巨石,需要一只重達十五噸的木筏來承重,這么重的木筏要保證不散架,制作的面積就不可能太大,那么吃水可不淺,不一定能夠在安寧河和美姑河里安全航行!

    “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將木頭加工成木板,制造船只!敝苤晾^續(xù)說道:“但是船只的制造需要的科學技術比較高,船板的拼接需要比較精細的工具,如果說邛人當時能夠加工出獨木舟,或者樹皮筏子,我覺得可能問題不大,但是要加工出可以運送這類巨石的船舶,還真夠嗆!

    “所以就還是走陸路比較妥當是吧?對了,邛人應該有馬,甚至可能有大象!”    
    “對呀,春秋時期河南都還有大象呢,何況這兒呢?好像漢代的時候這一帶少數民族首領手下還有象兵?”

    “嗯,這些都是猜想,我們可以盡可能大膽一點!敝苤琳f道:“蜀大的考古團隊做過一個實驗,依靠滾木輔助的話,通過二十多人的合作,勉強可以拖動五噸的巨石,要是協作者達到百人的話,移動十來噸的石頭也不在話下!

    “不過那速度就可以想見的慢了!崩铊凑f道:“從幾十公里外拖到這里來,他們?yōu)槭裁匆@樣做?”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這叫做群體意識。在古代社會,凡是人群,需要有一種共同的意識讓他們形成一種意識認同,而這種意識認同,又利于將這個群體團結統一起來,形成有效的凝聚力!

    “這種群體意識是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形成的,最終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變成了文化!

    “這種群體意識在初級社會當中有許多種,其中最普遍的兩種就是禮儀和崇拜。”

    “這種現象在東方一直延續(xù)整個封建王朝,在西方也一直延續(xù)到工業(yè)革命和啟蒙運動之前。屬于社會生產力相對較低,社會分工合作相對粗放簡單的階段,無可避免的產物。”

    “我第一次發(fā)現你們文科也挺好玩兒的呢!崩铊葱Φ溃骸氨热缏犇阒v這些!

    “肘子不是說這個是墓嗎?好像還是叢葬墓?那這下邊……”梁光平準備嚇一下李璐。

    “這下面已經被考古隊考察過了,現在的地面是考古完成后回填恢復的!敝苤涟参康溃骸八澡磋茨阋膊挥门!

    “我本來就不怕!崩铊茨懽恿⒖叹痛罅,還敢犟嘴。

    “赤日爺爺,七五年那次聯合考察,您肯定參加了的吧?”周至問道。

    周至在查閱學校的論文時,發(fā)現在七五年春天,由蜀大歷史系、省博和自治區(qū)文化館一起組成的“蜀省安寧河流域聯合考古調查隊”,當他們來到安寧河谷流域時,最大的發(fā)現就是這種由眾多巨大石塊組成的石堆,

    在清除坑內的泥土時,發(fā)現了一些紅陶碎片與一些零散的骨架。經過初步判斷,為多具人體的骨骼。

    因此這里就不會是一座建筑遺跡的基礎,而多半是一種珍貴的古代墓葬形式。

    在考古學上,中國墓葬的種類很多,但是以磚石墓、土坑墓、火葬墓、崖葬、石棺葬等為主,除了漢代流行鑿山為陵外,就是西南夷喜歡在石頭上挖出石穴,作為崖墓的一種。

    這種以大石為主要載體砌成,并用大石覆蓋作為墓頂的葬式,似乎只有中亞,還有北方一些游牧民族有過類似的形式,但那也是非常后來的時期了。

    而那些墓葬也基本是獨葬,最多合葬,這種叢葬形式的大墓在中國歷史,甚至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82629727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