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 川主廟

第兩千五百四十一章 川主廟


麥小苗被周至這一出鬧得忍俊不禁,習慣性地就想要朝周至身上靠去,然后想起來這是在正經的會議上,趕緊重新坐直:“要這樣的話,差不多也夠了。”

對面幾位軍人這才松了口氣,周至這樣的決定,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了,同時也明白了國家決定的英明之處,上億的投資一言而決,放在任何國企或者科研院所,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周至當然會投資,既然起了步開了好頭,就沒有不繼續走下去的理由。

提前布局人工智能當然是信息產業彎道超車的抓手,沒有機會的時候當然只能浩嘆,現在有了機會自然拼了老命都要抓住。

麥小苗也很滿意,她滿意的地方在于雖然計劃做了臨時性的大調整,可周至依舊大力支持她。

大的問題議定,接下來的事情就相對簡單了,主要就是項目推進和隊伍建設兩大問題,前者無需周至操心,后者一直在朝這個項目傾斜,但是人材比較稀缺,可能還是需要從內部培養,總之一時半會兒也急不來。

料理完這些,周至又開車去西站,檢查那里虞唐基金會木綜廠文保倉庫的物品收集整理工作,順帶將車通過火車發往涼山州。

開慣了被改造得類似皮卡的衛士后,周至現在基本上每次出涼山都會到車站將自己的車托運出來,方便自己到處亂跑,不用安排集團或者小娟兒姐給自己找車了。

西站木綜廠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機械被拖走后,留下的高大廠房被改造成了倉庫,這里成了虞唐基金會搶救三峽民間文物的大本營。

許久不來,這里又增加了不少重要文物。

長江是世界上人類活動最密集地帶。為逃避戰火、尋找新家園,百萬年來,人們不斷進入三峽兩岸坡地。如今搶救發掘工作全面展開后,共計包括一百四十多處石器世代遺址、一百多處古巴人遺址、四百七十處漢至六朝遺跡、近三百處祠廟、民居、橋梁等明清建筑物、……

這些東西分布在兩座城市、十一座縣城、一百一十四個集鎮、一千六百八十個村莊,尤其是奉節、巫山、秭歸、桂林村等上千年的人類聚居地,一個奉節老城依斗門,都夠基金會的考古隊伍忙活好一陣子了。

基金會在三峽文保工作上的作用有兩個大頭,一是幫扶考古隊伍進行搶救性發掘,提供人財物方面的必要組織和支持,二來就是收集拯救那些具備相當價值,卻又達不到讓國家耗費精力財力出手的零碎項目。

遺址遺跡這類地方的工作歸國家,但是許多級別不到的祠廟、民居、橋梁,雕塑這類有價值古跡的搶救工作,就成了民間行為,由虞唐基金會接手了。

這段時間的發現又出來不少,比如在豐都發現了古代冶鋅的遺址,在白帝城南宋遺址里集中發現一批南宋時期的火器,為目前我國考古所見年代最早的火藥實物及最完整的鐵火炮實物。
還有巫山大溪遺址,越挖越大,越挖發現越多,通過勘探進一步搞清了大溪遺址的分布范圍,確定遺址大致從瞿塘峽東口的南岸到長江大寧河寬谷的西端,隔長江北望桃子山,西依屬于七曜山系的盛家山和烏云頂,南界大溪河與棗園坪遺址相鄰,分布在盛家山山麓向長江漫灘過渡地帶的斜坡臺地上,西高東底,北窄南寬,占地三個公社,范圍有五萬多平米。

現在已經初步確認了早、晚期遺存的分布區域和聚落內部的功能分區,已經發現清理墓葬二百三十三座,灰坑九百五十座、灶八座、溝八條、窯兩座,出土陶、石、骨、蚌、瓷、銅、銀、金、鐵等各類器物小件上千件套,時代涵蓋了從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溪文化、玉溪上層文化、玉溪坪文化、中壩文化;商周時期的石地壩文化、瓦渣地文化、楚文化;以及后來的漢至六朝、隋唐、宋元明清等多個時期。

這個巨大發現如今已經成了三峽工程搶救性發掘的硬骨頭,聚集了六七百人的隊伍,來自天南海北,大有“考古大會戰”的架勢。

因為任務過于繁重,導致很多相當有價值的民居祠堂等明清建筑,各地實在是顧不上了。

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來到木綜廠大倉庫的建筑構件,許多的等級遠比初次運來的那一批還提高了。

比如云陽川主廟兼瀟湘會館那樣的古建筑群落,按道理怎么都輪不到基金會來搶救的,但是云陽有個張飛廟整體搬遷的大工程在那里等著,現在國家人力物力全都傾注到了那邊,完全沒有余力了。

這就讓周至現在有機會給麥小苗介紹川主廟的來歷。

“川主廟,其實是華夏民族的水神崇拜,川主的來歷有許多的說法,比如開都江堰的李冰,后人為紀念他的偉大功績,奉其為川主、灌口神,建祠祭祀。”

“也有說是商末楊戩。因有八九元功,或李或趙,隨時托化,以昭靈異,以福生民,在蜀則為川主。”

“還有說是隋朝嘉州刺史趙昱,犍為水蛟作亂,致使洪水泛濫,為救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趙昱毅然率領全城軍民,前去降妖。并親自持劍跳入水中,力斬千年老蛟,平定水患,后人為紀念其斬蛟治水功績,在灌口立祠相祭。因在家排行老二,故亦稱趙昱為灌口二郎。唐太宗封為神勇大將軍,唐玄宗幸蜀,特封趙昱為赤誠王昱應侯。宋真宗出于對趙家本姓的推崇,特追封其‘清源妙道真君’。”

“到了后來,大家將這些位神靈合成了一個,固化成了固定形象,而祭拜他們的場所雖然有川主宮、川主寺、川王宮、二郎廟、清源宮、萬天宮、惠民宮、伏龍宮等許多名稱,但是民間都習慣性地將這種地方稱為‘川主廟’。”

“隨著川人四處出行,到了清代,川主廟遍布蜀省各地縣不說,還一直發展到了滇、黔、湘、鄂,甚至是粵、閩、青、甘、藏等地方,有方志記載的便超過五百處。在川渝之外的川主廟,其實還承擔了川人會館的功能。”

“云陽川主廟除了建筑精美可觀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它本身由湘省商人修建,作為他們在巫山的落腳點,這又是川主文化傳入瀟湘,又回流回來的反向輸出了。”(本章完)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81083911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曲县| 抚州市| 古蔺县| 安溪县| 灌南县| 高雄市| 岳西县| 河津市| 汶川县| 五寨县| 平湖市| 新野县| 措勤县| 育儿| 宣恩县| 遵义市| 阜新| 克东县| 鲁山县| 九龙县| 新竹市| 博白县| 错那县| 宜兰市| 绥阳县| 广丰县| 黄冈市| 镇平县| 婺源县| 凤山市| 桃园县| 湘潭市| 金川县| 遂溪县| 封丘县| 呼和浩特市| 合阳县| 江北区| 青岛市| 丘北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