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二爺三爺一起拜

第一千九百七十四章 二爺三爺一起拜


經過周至這樣一講解,大家覺得還真是這么個道理。

        葉欣笑得捧著肚子停不下來:「文玉這次救人還救出一個孩子來,還沒結婚呢就先當爸爸了,哈哈哈哈……」

        「舒意你看,有些人就是沒反應過來,」周至瞅著葉欣為其智商著急:「文玉成了干爹,她不一樣就是干娘?還笑話別人呢。」

        葉欣的笑容一下子定死在臉上。

        「哈哈哈哈……」這下輪到小伙伴們忍不住了。

        「肘——子——」葉欣氣得要捶他,可是給方文玉拉住了,只好對著周至丟花生米。

        「好了好了,我說正事兒。」李老三安撫了吵吵鬧鬧的眾人,他是港島人,對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格外地迷信,然后就聯想到了前幾天的云陽:「我就覺得我在云陽的時候格外舒服,事事兒都順,是不是自己跟張飛挺有緣的……肘子,你覺得張飛可以成為我的保保嗎?」

        「啊……啥?」周至都聽傻了:「好像……你們不是拜關二爺的嗎?」

        「關二爺也要拜的,但是我在云陽看著張三爺就覺得親切。」李老三越說越篤定:「你看我們都是排老三……你就說行還是不行!」

        「行還是應該行的吧啊?」周至琢磨了一下:「我知道苗族人里就有這樣的風俗,他們有拜大樹,大石頭,甚至石橋,房屋柱子,神像雕塑為保保的。」

        「張飛廟里的那個神像不是要重塑嗎?」李老三說道:「毀了怪可惜的,不如……搬到蜀都木綜廠去?」

        「你是有錢人,那就隨便你,」周至也用不著替李老三節約錢,給他建議:「評書里頭不常有人給神像許愿?動不動就重修廟宇再塑金身,你李家要樂意,把云陽張飛廟搬遷工程全資包攬下來都成。」

        見到李老三陷入沉思,周至嚇得趕緊揮手:「喂!我開玩笑的!」

        「那工程三千萬差不多了吧?」李老三卻在認真地考慮這個問題:「都不用驚動老爺子了,我個人出資捐贈都沒問題。」

        上一世歷史上張飛廟的搬遷工程花了上億,但是那有一個前提,就是以七八年之后的物價來論的,現在立即開工,差不多還真就李老三說的這價錢。

        對于利用富豪們迷信的心理,讓他們掏錢維護國家不可移動文物這樣的事情,周至還是樂見其成的,因此也就懶得再勸,現在的國內市場堪稱投資的黑土地,插根拐杖都會生根發芽的那種,尤其是對于李老三這種玩資本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此讓他出點血,啊不,讓他滿足一下愿望,本身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巫山是文保基金會工作的重點地區,因此考察船在這里停留的比較久。

        除了這里地處中游,上下游距離都合適,方便工作開展以外,還有就是這里有不少的古鎮,需要基金會將之搬遷到蜀都去。

        巫山的大昌古鎮就是其中的典型。

        大昌古鎮位于小三峽之一的滴翠峽峽口往上十公里,大寧河東岸。

        古鎮始建于晉,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東西主街長約三百五十米,南北長約兩百米,是三峽地區保存相當完整的一座袖珍古城。

        古鎮地處渝、鄂交通要沖,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新石器時代、商周時代的文物都有發掘。

        在古代巴國時期,食鹽價值巨大,大昌正處于鹽道上,這里自然興旺發達起來,一度成為「巴墟」,也就是巴國都邑所在。

        《山海經》中記述「巫臷國」「不績不經,不稼不穡」和「鸞鳥自歌,鳳鳥自舞」,講述的就是靠鹽業和運輸立國的故事。

        直到宋代這里鹽業都非常發達,北宋著名的鹽監「大寧監」,就設置在這里。

        明朝崇禎十三年,「張獻

        忠陷大昌,總兵官張令戰死」。從此,大昌發展勢頭急轉直下。

        清朝康熙九年,因連年戰爭、錢糧無幾,民眾寥寥,大昌縣并入巫山縣,大昌置縣歷史結束。

        隨著「湖廣填川」政策的開始,外地移民不斷移來,大昌人口才重新不斷增加。到了光緒民國,鹽業再度發達、人口稠密。

        大昌鎮的海拔為141米,三峽工程蓄水以后水位會到一百七十五米,大昌具有上千年歷史的繁華城鎮與萬畝良田,最終都將全部沉寂于大寧河水下。

        古鎮周圍上至水口、下至手扒巖大橋、北至洋溪村的地方,最終會形成一個接近十二平方公里的寬闊湖面,成為整個三峽庫區最大湖泊——大昌湖。

        周至一行現在就住在古鎮溫家大院兒里。

        「我們這里本身是不產鹽的。」帶著周至一行過來的鎮干部說道:「產鹽鹵的地方其實是在巫溪寶源山,但是因為那處地方太小,無法辦大鹽場,于是古人又修筑了大寧河棧道,將鹽鹵從山中運輸到這兒來熬制。」

        「就是到了六幾年七幾年的時候,這一帶的鹽廠都多得很,除了我們大昌鹽廠之外,還有上游的寧廠鹽廠、巫溪鹽廠,旁邊的龍溪鹽廠、洋溪鹽廠。」

        「但是我們大昌還有個大好處,那就是大寧河水道,還有茶馬古道,地處要沖,還有好碼頭,可以停船,因此漸漸就演變成了一個大集散中心。」

        這里有一條「丁字街」,由東街、西街兩條街連成一條街道,再和南街垂直。

        整體保持了坡屋面、小青瓦、木門窗、雙層屋檐、重檐硬山,馬頭墻,封火墻的建筑風格,與整個川西南的建筑風格完全不一樣,全是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也是大商人在外經商發家以后,送錢回鄉修建起來的。」鎮干部說道:「跟我們這兒是一回事兒,所以我們這里當年還流行著一句話,叫做‘鎮看三絕,屋看三雕,人看三身"。」

        「意思就是說我們這個鎮子上有三種稱得上很有特色的建筑,就是牌坊,祠堂和大宅;這些建筑都非常精美,上面的石雕,磚雕,木雕堪稱三絕;而這些高門大宅的擁有者,往往還同時具備三種身份,或者說家族中同時出三種人——官、商、儒。」

        免費閱讀.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77605026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祥云县| 永春县| 辽中县| 长治市| 色达县| 平乡县| 全州县| 宜春市| 年辖:市辖区| 团风县| 游戏| 铜鼓县| 大余县| 革吉县| 呼伦贝尔市| 曲麻莱县| 呼和浩特市| 肥东县| 孟州市| 青岛市| 武城县| 义乌市| 昌图县| 扎鲁特旗| 洪雅县| 社旗县| 杨浦区| 体育| 亚东县| 西昌市| 涞水县| 西畴县| 中超| 凤凰县| 新昌县| 蓬安县| 和林格尔县| 丹凤县| 遂川县| 同心县|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