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二章 美食和學問
剩下從大螺里挑出來的凈肉,那就是另一道菜了。
將螺肉放入清水,加鹽搓洗幾遍,得到干凈的螺肉后瀝干水分。
將鍋燒熱,下螺肉干焙,焙去螺肉表面的水分。
鍋里下豬油,加入花椒、泡姜、泡辣椒炒出香味和紅色, 然后加入螺肉翻炒。
接著加入生抽、蠔油、料酒,翻炒幾下帶出香味帶走腥味,加入蒜薹末和紅辣椒圈,最后加鹽翻炒出鍋。
這道菜是周至第一次做,也是根據螺肉的材質,味型,按照炒鴨胗的方法弄出來的,不過多用了一味蠔油而已。
等到兩盤菜端上桌的時候,衛宜和小伙伴們已經開始嗦田螺了。
這道菜衛宜和喬老爺都沒有吃過, 衛非吃過一兩回,楊和吃得最多,一邊教兩人怎么用牙簽挑螺肉一邊表示遺憾:“就是搭啤酒涼涼的,不適合這季節……”
周至:“那就喝熱的啊!
“啤酒還可以喝熱的?”
“等一等啊……”
其實熱啤酒很簡單,就是啤酒加冰糖枸杞桂圓肉醪糟燒開,除了度數降低,尾子有些苦,其實還算是挺好喝的。
夾川人本來就習慣于苦筍、魚腥草、青果這類味帶酸、澀、苦的食物的,都不能說是喜歡,甚至可以稱作嗜好,故而煮啤酒那一點苦尾子,對于夾川人來說就不叫苦味,而叫做風味。
衛非爸媽對于周至層出不窮的古怪吃食有些好笑,不過味道的確也算是不錯,還適合女生。
自己這女兒也是心大的, 這段時間要沖刺研究生, 夾川到現在都只出過一個研究生,就是苦丁茶, 自家女兒這是要當……第二個?
所以當老衛見到自家女兒眉飛色舞地嗦著小田螺里邊那丁點肉,端著和醪糟一樣寡淡的煮啤酒不停邀約這個邀約那個,桌上那熱鬧勁看著就感覺舒心。
就只有一件事兒,大妹今年二十二,要是考研考不上還好了,要是考上,就要耽誤兩年,那就二十四,出來找工作二十五,就算立刻戀愛只談一年,到結婚也是二十六過去了……
我的天這就算不得細賬,一通算下來頓時連肘子炒的螺肉都不香了……
但是小伙伴們不這樣認為,毫無疑問辣炒螺肉這道菜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用了一味蠔油,這是現在夾川家庭很少用到的一位調料,給螺肉增添了一種特有的甜香味道。
衛宜吃得非常開心,笑瞇瞇地看著周至:“難怪肘子夸這個口敢夸一年,原來田螺的滋味的確不錯!
“姐這個也不能怪我吧?暑假是你自己要勤工儉學不回來, 要不然這東西管夠。”
“不勤工儉學你養我?”衛宜瞪了周至一眼:“倒是說得輕巧!”
言者無心, 聽者有意,吳喬木就張了張嘴,嚇得周至趕緊打岔:“沒事兒沒事兒,這田螺夏天有夏天的吃法,冬天有冬天的吃法,本來是中秋前后的最肥美,但是好像我們夾川的田螺,現在吃感覺也不瘦啊……”
“還是和氣候有關系吧,畢竟這里是最北的亞熱帶氣候!眴汤蠣斀K于被周至成功帶偏,沒有在衛爸衛媽面前暴露出衛宜牌舔狗的卑劣屬性,轉而研究起地理的科學問題來。
“其實夾川就是這樣啦,很多反緯度的地理現象是吧?比如……”
“荔枝!
“桂圓。”
“橄欖。”
“呃……憨包鴨子?”
“哈哈哈這個不算。”周至笑道:“不過白鷺之類的候鳥很多在夾川不再遷徙是不是可以算?”
“可以算吧,娃娃魚算不算?”
“娃娃魚不能算,黔州山里多的是!
“蜂鳥算不算?”衛爸突然開口。
“蜂鳥?”周至和喬老爺對視一眼,又一起轉向衛爸:“夾川還有這東西,不可能吧?”
“怎么沒有!”衛爸喝不慣煮啤酒,還是喝自己的頭曲,現在已經上臉了:“安樂山老家青岡林子里頭,幾棵矮泡桐開花的時候,就有蜂鳥來吃花蜜!
說完自己都有些不確定:“吃花蜜的鳥兒,閃閃發光的,就是蜂鳥了吧?”
“哎喲怕還真是!”周至和喬老爺感覺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這個線索可太重要了,得告訴蔣老師才行!”
“別說這些了吧!毙l宜擺了擺手:“肘子,你真的就定好要考蜀大了。俊
“不是我要考蜀大,是我想學的東西,現在整個中國,只有辜老最權威。”周至說道:“而辜老他就在蜀大,所以我只能考蜀大啊。”
“什么學問啊全國只有一個人能教?”
“算是我認為非常重要的,能夠解說清楚我們中國人從何而來的學問吧,訓詁學!
“是嗎?”衛宜也就只知道周至在弄一些關于文史方面的東西,卻想不到周至把自己的研究抬到了這么高的高度:“肘子你說來聽聽看,為什么這門學問,會有你說的這么重要!
周至說道:“訓詁學是中國傳統里,研究古漢語詞義的學科,最早的起源是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的一個分支!
“一開始,訓詁學的存在意義是‘通經’,就是幫助學子讀得懂古代經典而存在的‘譯解之學’!
“它在解古漢語詞義的同時,也分析古代書籍中的語法、修辭現象。從語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獻,幫助人們閱讀古典文獻!
“這不就是本字典嗎?”衛宜有些不理解:“所以肘子你學這門學問,其實就是背字典?”
“哈?”周至笑道:“不是這樣的,訓詁一門學問,有可以分作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訓詁學包括音韻學和文字學,狹義的訓詁學只是小學中與音韻、文字相對的學科!
“直到章太炎先生撰著了《文始》,將‘小學’易名為‘語言文字之學’,中國才有了現代科學意義上的語源學,《文始》也成了第一部具有現代科學意義的語源學專著,章先生也成了我國現代語言文字學的創始者!
“接下來的重要人物,就是黃侃黃先生,他在章先生‘語言文字之學’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學科觀念。”
“黃先生云:‘詁者,故也,即本來之謂。訓者,順也,即引申之謂。訓詁者,即以語言解釋語言之謂’。
‘若以此地之語釋彼地之語,或以今時之語釋昔時之語,雖屬訓詁之所有事,而非構成之原理。
真正之訓詁學,初無時地之限域,且論其法式,明其義例,以求語言文字之系統與根源是也!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69992253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