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wǎng) > 重生之乘風而起 > 第三百六十章 澄心堂

第三百六十章 澄心堂


  據(jù)《徽州府志》記載:黟歙間多良紙,有凝霜,澄心之號,后者長達五十尺為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
  因原產(chǎn)地歙縣的覆船山有一道天然奇觀“石門九不鎖”,乃是一道丘壑,丘壑中有一巨石,形如心臟,名為“天下第一心”。
  巨石下的溪流叫做云溪,有如穿心而過,所以這個地方就叫“澄心”,是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天然道場。
  這里所產(chǎn)的紙,其制法是在寒溪中浸楮皮料,用敲冰水舉簾、蕩紙,最后熔干而成。
  成品“滑如春水、細如密繭。韌勝蜀箋,快比剡楮”。
  史家稱其“膚卵如膜,堅潔如玉,細薄光潤,冠于一時。”
  這紙首先是得南唐李后主極力推崇,設(shè)局令剡道監(jiān)造名紙,供宮中御用,并建堂藏之,就命名為“澄心堂”。
  澄心堂一開始只是南唐君主居住宴客之地,名字都沒有留下來,到后來增加了藏書功能,成為南唐著名的內(nèi)府書庫。
  而中主和后主曾召集文士入內(nèi)從事經(jīng)要典籍整理工作,待到成為收藏澄心紙的地方,方才有了“澄心堂”這個名字。
  到了南唐中后期,該堂一度成為實際中樞所在,李后主讓學士于內(nèi)召對咨訪、參政議政,其中直承宣命、總決政事之人,被稱為“澄心堂承旨”,權(quán)力一度大于烜赫一時的樞密使。
  可見李后主對那個地方的喜愛。
  而這一時代的畫家,如徐熙和黃荃,他們的畫作除了絹本,“多用澄心堂”。
  不過這個紙到了宋代就已經(jīng)變得極其珍貴,北宋歐陽修和他的好友,著名文史學家墨莊三劉之一的劉敞,都收藏有少量南唐澄心堂紙,歐陽修還寫過一首《和劉原父澄心紙》詩,里邊便提到:“君家雖有澄心紙,有敢下筆知誰哉?”
  意思是老劉你別嘚瑟,你家里雖然有珍貴的澄心紙,可是你找得到敢在上面下筆的人嗎?
  歐陽修之所以這么得意,是因為剩下的不多紙張,都收藏于大內(nèi),歐陽修之所以得用,那是仁宗英宗神宗三代皇帝給他敞開了供應。
  只有皇帝的意志,比如命李公麟繪制傳世之作《五馬圖》、命歐陽修的起草《新唐書》和《新五代史》、以及拓印的《淳化閣帖》等,方才取澄心堂紙使用。
  直到宋代出了一個制作文化用品的名家潘谷,除了制墨、制硯之外,還將澄心堂紙工藝還原出來后,潘氏澄心堂紙再次引發(fā)轟動,得到蘇軾、歐陽修、梅堯臣一眾書畫名家的追捧,這才算解決了“澄心堂紙荒”。
  梅堯臣就曾經(jīng)為之作詩:“澄心紙出新安郡,觸月敲冰滑有余;潘候不獨能致紙,羅紋細硯鐫龍尾。”
  從此,潘氏澄心堂紙得到宮廷和名家的喜愛,每逢歲貢,歙地的文房四寶便是歲貢中不可少的藝術(shù)珍品。
  元費著《箋紙譜》寫得很明白:“澄心堂紙,取李氏澄心堂樣制也,蓋表光之所輕脆而精絕者。”
  南唐澄心堂紙很快就珍如龍髓,就連宋代潘氏澄心堂紙,到了明代都變得珍貴無比。
  明朝的書法家董其昌在得到一些潘氏澄心堂紙的時后,都曾經(jīng)感慨:“此紙不敢書。”
  然而現(xiàn)在,在眾人的面前,竟然出現(xiàn)了一摞!
  周至有些喉嚨發(fā)干:“這一摞……真……真是……”
  “南唐澄心堂。”
  “何……何以見得?”
  “因為我見過。”張老已經(jīng)將頭抬了起來,害怕呼吸的水氣沾染了寶貴的紙張:“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蔡襄的《澄心堂紙貼》,書架上有我從那里帶回來的畫冊,小徐你去取來吧。”
  畫冊印刷得非常精美,翻到蔡襄的《澄心堂紙貼》的時候,周至不禁感嘆:“翰墨英豪蔡君謨,厲害!”
  北宋四大書法家,大家公認是蘇黃米蔡,其實這個排位多半只是為了押韻,或者說是為了名氣大小,甚至到后來這個蔡還發(fā)生過爭議,認為有可能是蔡京。
  其實完全是胡說八道,四大書法家的名號其實要倒過來念才合適,蔡米黃蘇,最后兩位黃庭堅和蘇軾可以并列,排名不分先后。
  而北宋當時天下公認的書法第一人,一點爭議都沒有,就是蔡襄。
  蘇東坡曾在《東坡題跋》寫道:“獨蔡君謨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態(tài)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
  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自蘇子美死后,遂覺筆法中絕。近年君謨獨步當世,然謙讓不肯主盟。”
  黃庭堅曾經(jīng)和蘇軾笑噱對方書法,但是只服兩個人:“蘇子美、蔡君謨皆翰墨之豪杰。”
  《宋史》更是直接釘死了棺材板兒:“襄工于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由愛之。”
  而蘇黃米蔡里這個蔡是指蔡京,也不知道是哪個公眾號胡編亂造,到后來竟然能夠渾水摸魚,讓天下無數(shù)人信以為真,也是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情。
  “看內(nèi)容。”張老沒想到周至還是為書法愛好者,蔡襄這號稱北宋第一的書法周至之前都沒有見過,一下子就看入神了,只得提醒。
  “哦。”周至這才醒悟過來,念道:“澄心堂紙一幅,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愿為,又恐不能為之。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陽日,襄書。”
  “周同學古文不錯。”張老點頭夸獎:“句讀斷得不錯,臺北故宮博物院斷成了‘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少了韻味。”
  周至笑了笑,《說文解字》我都在標注第五遍這種事情,我就不用說了吧?
  不過張老其實也就是隨口一夸,轉(zhuǎn)而說道:“看下面的標注。”
  周至看著畫面下邊標注的小字:“《澄心堂紙貼》,尺牘,紙本,1063年作,北宋蔡襄書,行楷,縱24.7厘米,橫27.1厘米。”
  看到這里周至算是明白了:“這是蔡襄寄給他人的一封信,同時又是他寄給那人的南唐澄心堂紙的一幅‘標本’。
  當時已經(jīng)不可能是原始幅度那種五十尺了,純粹就是打個樣,意思他能夠找到的好工人,都推脫了按照這個標準仿造該紙的要求,也不知道是不愿意做還是達不到這樣的工藝水平。”
  “然后他不信這個邪,在樣品上寫了一封信寄給了這個朋友,跟他說多給點錢,他就不信仿不出來。”
  “還指點了一處細節(jié)——‘其楮細,似可作也’。”
  “最后說如果仿造成功他也不多要,只要百張這么大的紙就夠了。”


  (https://www.dzxsw.cc/book/20803929/69101147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丰县| 寿光市| 南宁市| 淮阳县| 宣化县| 巩留县| 鹤山市| 宁安市| 宽城| 江山市| 子洲县| 海南省| 诸城市| 北碚区| 嘉义市| 抚顺市| 东明县| 封开县| 泸溪县| 鹤峰县| 大英县| 合山市| 肇庆市| 夏津县| 高安市| 长武县| 合阳县| 商丘市| 新昌县| 民和| 乌兰察布市| 海丰县| 德惠市| 镇远县| 广东省| 栾城县| 天等县| 晋中市| 遵义市| 张家港市| 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