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 宮中拜年
每年正月,徽宗一高興,便會頒發手詔,召喚寵信的大臣到內宮晉見,有時還讓他們攜帶家眷同往。\\WWw.qΒ5。coМ//政和六年初三過后,蔡京、童貫、高俅等人先后被召入內宮,徽宗賞賜給他們珍貴藥材、絹帛或其他稀有之物。他們也拿寶物進獻后宮,以娛天顏,結好于大內。
正月初十,內廷陳公公陳如海持太后懿旨和皇上口諭,著劉父和劉通入宮覲見。陳如海五旬出頭,是陳太后娘家族人,幼時即跟隨太后,在宮中地位尊崇。一般地,宮里向外頒旨,差一個普通黃門即可,何須勞動上年紀的高位宦官。這回陳公公親往劉府宣旨,如此鄭重其事,讓劉府上下倍感榮寵,對陳如海禮敬有加。
宣旨完畢,陳公公說道:“皇上和太后對劉大人眷顧得很,特意叮囑,一定要老陳親自登門造訪,請德初和令郎同往宮中面圣,太后還對老奴說,她老人家另有賞賜。”
宋代的、太后大多顧全大局,史家曾經慨嘆,為何宋代的皇太后們沒有多執掌幾年朝政,而是匆忙將權力棒交給兒孫。
當今太后陳氏好久沒有召見朝中臣子了,劉府人眾受寵若驚,劉父手足微顫、銘感肺腑:“皇恩浩蕩,微臣肝腦涂地也難報萬一。驚動了陳公公大駕,正夫實在過意不去,公公快請上座。”
陳如海坐下后,拿眼打量劉通,說道:“不知令郎年庚幾何?”
劉煥:“犬子癡齡二十,不經世事。”
陳如海:“我聞劉公子琴棋詩冠于汴梁,頗得行家好評,德芙后繼有人。”
劉煥:“他年歲尚輕,不知天高地厚,還請公公多加教導。”劉通過去向他作揖行禮。
陳如海:“公子不必客氣,有什么事,盡管向老陳招呼一聲,如海斷無推脫。”
劉煥:“多謝公公關照。”
看看時候差不多,陳如海先告辭回宮復命,隨后劉氏父子往宮中而去。到了后宮,時間還早,下午未時光景。入了內宮大門,有二名太監上來迎接:“萬歲爺在上書房接見劉大人,皇太后在內宮召見劉公子,先讓劉公子前去拜見。”說罷,一人引一路分頭而往。
年輕太監領著劉通往內院而行,宮中路徑繁復,迤邐曲折,劉通有些眼花,只感覺往西北方向行走,不一會來到一個花亭。那人說道:“你先在這稍候,我去通報。”
花亭四周,有花有樹,有山有水,皇家氣派果然不同凡響。劉通為其吸引,不禁走入其間。不遠處一株梅花倚墻橫斜,迎寒獨立,枝干花蕾映著嬌陽,清徹中猶顯堅韌。忽聞隔墻傳來女子清脆的說話聲和銀鈴般的笑聲。
劉通一聽,心頭一震,心中莫名涌起一陣激動,這聲音聽過不久,如此熟悉,此時此際如聆仙樂,忍不住大聲叫道:“趙姑娘!”
墻內有人回應:“劉公子!”一道圓門中倏然出現一個女孩,滿臉喜悅之情,笑盈盈地向劉通快步走來,她正是趙茹姑娘!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墻內佳人就是自己一直找尋的人兒!她竟然真在皇宮九重之內,養在深閨人不識。
劉通激動的腳步向她邁去,二人就像久別的好友,竟有一股擁抱的沖動,看看四手相握,就要靠在一起。卻聽見花亭中齊得祿喊“劉通,劉公子”,他出來不見了劉通,因此出聲呼喚。這一聲喊,把倆人驚得一呆,趙茹臉上一紅,劉通神色尷尬。方才倆人下意識的親近,根本沒有想到有何不妥。趙茹說道:“我先進去了。”劉通不知道說什么,只是點頭。
劉通回到花亭,跟著內侍進到一間大殿,再來到一間雅室。雅室中坐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婦人,她頭戴鳳釵,身穿鳳袍,臉色慈和。這等年紀,這身行頭,不是太后,還能有誰?劉通上前磕頭:“太后吉祥,祝您老健康長壽。”旁邊的人掩口葫蘆,陳太后臉上現出微笑,心想,這小子拜見的禮節雖然不是很對頭,但也滿有誠意。
因來得匆忙,宮中禮儀沒有對劉通細講,反正有劉父帶著,也差不到哪兒去。沒想到父子倆沒湊在一塊。趙茹躲在后頭為他擔心,見皇祖母沒見怪,這才放心。
太后說道:“你起來坐下吧。”
劉通說道:“謝太后賜座。”起來后做到一旁的凳子上去,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趙茹等人又在替他擔心,怎么這樣傻傻的。
劉通來自后世,對繁文縟節了解不深,又不以為然,很自然就坐下了,哪還管那么多。何況,剛才跟趙茹見面,好像做了錯事被人發現一樣,現在還沒緩過勁來,正需要坐下鎮定心緒。
太后心中暗自點頭,心想此子不矯情造作,入我皇門,敬我皇室,但不諂媚;身份雖低,卻不卑微,難怪茹丫頭衷情于他。小伙子配我孫女,倒不會辱沒我皇家體面,不知他的學識是否真如傳言的神奇。其實太后疼愛孫女,連帶著小的們喜歡的人也格外的包容。
劉通哪知道太后的心思,只是坐著靜等問詢,既然叫我來,是一定會問我一些話的。
太后說道:“你是劉通吧。”劉通點頭應諾。
太后又說:“你父親年輕時號稱四俊,最近你在夷山作詩,才氣遠超乃父,大宋有這等人才,需當見見。”
劉通:“詩文是先賢所傳,草民偶爾得之,不敢掠為自美。”
太后微笑道:“聽茹丫頭說,你夢中得人傳授,應該還有佳作了,你且再作詠梅詩給大伙聽聽,可有沒有?”
劉通想,趙如連這也跟她奶奶說了,看來祖孫倆關系很親密,現在老人家印證來了,于是說道:“有是有的,在老人面前搬弄,心中惶惑。”
太后:“不必拘泥。”
劉通想,一般的詩詞,人家看不上眼,再說后代的作品引入前代,未嘗不是好事。遂拿起筆來,寫下二首詠梅詩。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又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井作十分春。
寫畢,呈送太后過目。這是南宋盧梅坡所作的二首《雪梅》,詩中敘述白雪紅梅互相映襯,各顯精神。名家之作,非同凡響。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20395/11723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