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38 袁崇煥復(fù)出 4
宮道內(nèi),王承恩伴隨袁崇煥行走。\wWW、Qb5.c0m/袁崇煥顯得意氣風發(fā),王承恩卻是步履沉重。王承恩道:“鄙人恭喜袁大人。今日起,除了皇上之外,袁大人便是天下第二人了。”
袁崇煥惶恐地說:“在下不敢。天下第二人,只能是您王公公。”
“鄙人不過是皇駕前的一個奴才。而袁大人所處的位置,早已蓋過了鄙人了。”王承恩繼續(xù)說,“袁大人,鄙人提醒你一句,袁大人的權(quán)利正是來自于皇上,皇上一句話又可以收回去!”
袁崇煥的神色已不似前,仍然故作鎮(zhèn)靜地說:“這個嘛……在下曾經(jīng)就體驗過了。萬歷朝時,萬歷皇上授我遼東巡撫。到了天啟朝,天啟皇上一句話就將我貶為廢員,什么都扒干凈了,只留下一顆腦袋。”
“當今皇上不是萬歷,也不是天啟。”王承恩冷哼道:“當今皇上要收回大權(quán)時,只怕連腦袋也不會留下!”
袁崇煥面露不安,沉呤著,心中一動,問王承恩道:“王公公,莫不是在下在御前應(yīng)對時候的說錯了什么話?”
王承恩嘆了口氣,說:“袁大人的‘平夷三策’大受圣寵。但有一句話,鄙人曾經(jīng)提醒過袁大人!”王承恩頓了頓,繼續(xù)道:“鄙人昨日特別提醒袁大人的話,也是今日最讓皇上開心的那句話——‘五年平定遼東!’”
袁崇煥一驚,方記得自然自己與錢謙益見王承恩,王承恩說過的話,頓時沉呤不語。五年平定遼東,袁崇煥自問沒這個能力!
王承恩緊追不舍,又問:“皇上沒有生疑,但鄙人斗膽替皇上生了點疑問。敢問袁大人,您憑什么做到五年平定遼東?”袁崇煥沉呤良久,面色微窘,終于說:“做不到……御前應(yīng)對時,在下為了解皇上憂慮,為討皇上歡心,才那么說的。在下現(xiàn)在也有些后悔。”
王承恩自嘲的笑笑,心中無奈,袁崇煥呀袁崇煥,胡夸會害死人的。五年平定遼東,沒那個能耐還要夸海口,不是給自己埋下禍根嗎?何況袁崇煥的‘平夷三策’本就是守策,如何談什么平定遼東?
王承恩之前是想著憑借自己知道的歷史,保下袁崇煥,讓他多扛兩年北方邊關(guān),讓自己騰出手來發(fā)展經(jīng)濟打擊內(nèi)賊,那想到袁崇煥這個人硬是不聽教。
王承恩送袁崇煥出了宮,回到乾清宮,只見崇禎仍在踱步嘆賞,口中不斷念叨:“良將良將,得一良將,勝過百萬雄兵啊!袁崇煥真是忠勇之臣……是不是啊……”崇禎見王承恩入內(nèi),得意地問他。
“是!”王承恩聞及崇禎此言心頭巨顫,袁崇煥那番論調(diào)讓崇禎越有希望,到時候袁崇煥要出了什么茬子,崇禎的失望就會越甚!
“哈哈——”崇禎大笑,王承恩心頭哭笑不得,心嘆道,這袁老黑難保呀!
※※※※
當日晚上,溫體仁在提燈太監(jiān)引領(lǐng)之下,悄悄地進入乾清宮。乾清宮暖閣內(nèi),崇禎手執(zhí)一封密奏心情沉重,白天因為袁崇煥的保證心中愉悅的崇禎,現(xiàn)在卻因為手中的密奏而心情苦惱!
溫體仁入內(nèi)叩拜:“皇上深更半夜召見臣,臣甚為不安。”
“平身。”崇禎示意太監(jiān)退下,說:“你給朕上的密奏,朕看了幾遍。溫體仁呀,你膽子不小嘛。”
溫體仁聞及崇禎此言,匍匐在地,聲淚具下朝崇禎道:“皇上,臣言人之不敢言,赤膽忠心……前朝魏忠賢之禍,當為后世之鑒。臣以為,王承恩之本事才具,遠勝于魏忠賢。乞皇上早做圣斷……王承恩仗皇上恩寵,內(nèi)結(jié)宦官,外通封疆大吏,他的所作所為已遠遠超出一個秉筆太監(jiān)的職權(quán)范圍,違反太祖爺“太監(jiān)不得干政”的律令,可以說,朝中大小事,沒有他不知道的,也沒有他不參與的……特別是袁崇煥返回京城之日曾與錢謙益二人秘訪王承恩,只不過王承恩不知道什么原因避而不見。皇上,這其中定有貓膩呀!”
曾經(jīng)吃過魏忠賢苦頭的崇禎那能不明白溫體仁的話,嘆道:“愛卿說得都對。朕即位以來,需要一個既能干又忠心的臣子輔佐朕,這時候溫愛卿、大臣們在那里?朕有時候也氣——既氣王承恩,也氣你們這些大臣,你們要是有點真本事,何至于被一個太監(jiān)比下去了?”
溫體仁說:“可,可王承恩身后有皇上……”
“錯。百官身后都有朕這個皇上!朕不會厚此薄彼。”崇禎冷喝道。
溫體仁痛聲說道:“皇上啊,臣冒死上奏。君臣之道乃朝廷的基礎(chǔ),不可動搖。不論任何人,也不論他忠還是不忠,只要他是人臣,就不許觸犯皇權(quán)。否則的話,早晚禍及國家,禍及皇上!”
“大膽!朕需要的是你們這些臣子精誠團結(jié),一心為朕分憂,朕念溫愛卿也是一番好意,暫不追究溫愛卿詆毀王承恩之言,好生配合倪愛卿和王承恩,將工商業(yè)和官辦對外貿(mào)易試點給朕辦好!朕倦了,去吧!”
溫體仁面上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獰笑,朝崇禎跪道:“臣,告退!”崇禎點點頭,溫體仁步出乾清宮。雖然這第一次上密奏沒能成功彈劾王承恩,可是溫體仁覺得收獲還是很大的,最少了解到崇禎已經(jīng)開始對王承恩有戒心了,要不崇禎不會讓溫體仁半夜入宮就是說這件事情,而且還不怪罪溫體仁彈劾王承恩。
王承恩對溫體仁在他背后捅刀子渾然未覺,可是有人會告訴他。
京城紫禁城的防衛(wèi),自從經(jīng)過魏忠賢事件后,已經(jīng)全由錦衣衛(wèi)駐防,而且京城的錦衣衛(wèi)軍官從副將、參將、游擊、千總、把總?cè)珦Q了曾經(jīng)信王府邸的侍衛(wèi),錦衣衛(wèi)的最高統(tǒng)領(lǐng)也是崇禎曾經(jīng)的侍衛(wèi)統(tǒng)領(lǐng),副將劉勇,跟王承恩的關(guān)系也挺不錯的,當初崇禎在考慮錦衣衛(wèi)換領(lǐng)導(dǎo)層的時候,王承恩力薦劉勇,這讓劉勇一直對王承恩感恩戴德。
次日早晨,王承恩行至紫禁城的外圍,在錦衣衛(wèi)設(shè)置的第一個崗哨便給劉勇攔了下來。
“王公公能不能借一步說話!”劉勇面有難色。
“劉將軍?”王承恩一愣,隨即明白劉勇的意思,隨劉勇來到錦衣衛(wèi)指揮所。劉勇遣退左右,關(guān)上房門,朝王承恩道:“王公公,昨夜三更,溫大人來過宮中!”
紫禁城入夜以后會關(guān)閉紫禁城四門,若是沒有崇禎的特令,及錦衣衛(wèi)統(tǒng)領(lǐng)劉勇的準許,就算是王承恩這樣崇禎面前的紅人也進不來,當然那些飛檐走壁的武林高手除外。因此,昨天晚上溫體仁進紫禁城,作為錦衣衛(wèi)統(tǒng)領(lǐng)的劉勇自然知道。
王承恩一愣,隨即就猜到了溫體仁這廝三更半夜入紫禁城的目的,冷哼道:“哼!溫體仁!”
“劉將軍,抽空到鄙人府邸找丁離支五千兩白銀。”王承恩說罷,步出錦衣衛(wèi)指揮所。
“小的謝王公公!”劉勇心喜叩頭,他本想提醒王承恩這個恩人注意,那想到還得了五千兩白銀。
※※※※
袁崇煥的離京上任很風光,崇禎不僅僅為袁崇煥的離京宴請了文武百官,就算袁崇煥出發(fā)前,崇禎雖然沒有參加,也命王承恩做了代表,領(lǐng)著文武白官都將甲革鮮亮的袁崇煥送到吳三桂的勤王軍營里。吳三桂的勤王兵馬已經(jīng)結(jié)束了勤王使命,也一同隨袁崇煥返回遼東戰(zhàn)區(qū)。
吳三桂和他的將士們先是見到袁崇煥集體高呼:“遼東將士歡迎督軍大人!”袁崇煥在遼東這些將士中的威信如日中天。可是當這些遼東將士見到王承恩的時候,直接是跪倒在地,朝王承恩高呼:“遼東將士歡迎王公公!”
袁崇煥納悶了,文武百官也納悶了,這王承恩憑什么在軍中有這樣的影響力,讓這些士兵見了王承恩直接下跪?
王承恩也給這些遼東將士的一跪嚇了一大跳!看來雪中送碳確實容易收買人心,就算崇禎現(xiàn)在有銀子補了他們軍餉,可是這群遼東將士卻記得王承恩那區(qū)區(qū)兩萬兩白銀的恩情,何況王承恩還給這些遼東將士上演了一出‘勇者活,懦者死’的震撼‘鬧劇’!
這些遼東將士對袁崇煥這個遼東名將是敬,對王承恩這個太監(jiān)是又敬又畏!
“袁大人,送君千里,終需一別!在下就帶著百官這就回去復(fù)命了!”王承恩朝袁崇煥抱拳作別。
“王公公,以后下官在遼東邊關(guān),這京里——”袁崇煥看著周圍大臣欲言又止。
“放心,袁大人可在遼東盡力施展抱負,這京里自然還有鄙人與各位大人呢。不過……”王承恩掃了一眼左右,小聲對袁崇煥道:“袁大人切記不可與后金議和,切記不可殺毛文龍!”
“王公公……”袁崇煥疑惑,自己雖然想與后金議和,最多只是想想,還沒賦予行動呢,這王承恩怎么知道了!何況自己還真沒有殺毛文龍的意思,這王承恩怎么說出這樣的話!
“若要皇上不收回你的權(quán)利,袁大人就必須這樣做,也只有這樣做,鄙人才會在朝中全力支持袁大人!”
王承恩沒能阻止到袁崇煥夸海口說什么五年平定遼東,已經(jīng)很是后悔了,再讓袁崇煥干幾件惹毛了崇禎的事情,那袁崇煥就是自尋死路了。王承恩為了多給自己幾年緩沖的時間,以上海為范點,推行他的政策和打擊內(nèi)賊禍亂。攘外先安內(nèi),必須先穩(wěn)住國防,讓王承恩騰出手來干更多的事情。
保下袁崇煥這個還有點能力的文人將領(lǐng),后金也會顧忌更多,一時間不敢全力發(fā)難。特別是阻止袁崇煥殺毛文龍這點制關(guān)重要。
歷史上毛文龍雖為地方軍閥,實力也一般,但天啟以來,明廷對其頗為倚重,“累加至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設(shè)軍鎮(zhèn)皮島如內(nèi)地。”而且從戰(zhàn)略上考慮,毛文龍以海島為基地,以游擊戰(zhàn)術(shù)出擊,確實起到了牽制清兵的作用。盡管毛文龍部有貪功,冒餉、不肯受節(jié)制,難以調(diào)遣等問題,但小疵不能亂大謀,袁崇煥殺毛文龍系冤殺、誤殺,這基本是定論。
毛文龍被斬,結(jié)果遼之東南戰(zhàn)場從鴨綠江到旅順的主要城鎮(zhèn)、海港、海島以及屬國朝鮮,都先后被后金占領(lǐng),明幾乎全部退出上述地區(qū),毛文龍多年的慘淡經(jīng)營化為泡影。何況,毛文龍死后,局面更加亂。其部下尚可喜,耿精忠先后作亂,而后降清,更證明了這一點。
毛文龍被斬,崇禎雖然沒殺袁崇煥泄憤,是基于用人不疑的思路,可是崇禎心中對此事相當不滿意的。何況袁崇煥殺毛文龍讓遼東南戰(zhàn)場無將可守,做了件親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由此可見,從平夷三策到殺毛文龍,歷史上的袁崇煥是個極沒有戰(zhàn)略眼光的將領(lǐng)。
“下官定牢記王公公吩咐,告辭!”袁崇煥轉(zhuǎn)身跨上戰(zhàn)馬,朝王承恩抱拳作別。
“全軍聽令!出發(fā)——”吳三桂跟在袁崇煥之后跨上戰(zhàn)馬,朝三軍吼了一嗓子!
三軍人馬朝前開動,沙塵四起,群臣紛紛退讓,惟有王承恩站在卷起的沙塵中看著遼東軍馬前行,心中一嘆,是時候離開京城,實行自己挽救危明的策略了!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20374/11673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ǎng):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wǎng)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