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待時而動_第1401章 喬家大院
君子藏器,待時而動_第1401章 喬家大院
林煕仔細看了半晌,心里大致有了主意,不由笑了起來:“陳老,人家老話都說,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轉,您老給我看這個物件,不會是想應個景,讓我請吃飯吧······”
林煕一溜嘴的行話,別人不見得能聽懂,陳鶴卻是心知肚明,笑罵道:“你小子,果真是長進了,還來敲打我了?不就是請吃飯嘛,只要你看出名堂來,我就答應你了······”
有了陳鶴這句話,林煕放得更開了,臉上笑容更甚了,他再次打量那套物件,是一整套陶瓷餐具,總共有六件之多,吃飯的碗、夾菜的筷,裝菜的盤,喝湯的勺,盛湯的盅,放筷的枕,不多也不少。
“陳老,我看您這套東西,的確都是老物件,只是這個年代嘛,可能有點不太理想,只是晚晴同治年的,再看這胎釉模樣,應該是粉彩的瓷器,我沒說錯吧······”
林煕斟酌了片刻,然后組織好語言,說出自己的推斷,他雖有天眼異能,能辨別物件的真假,卻對彩瓷不太了解,因此他也不太肯定。
為了更具信服力,他有繼續補充:“雖然這套套餐,年代不是很久遠,也不是官窯的東西,卻勝在品相完整,很是不多見的······”
“而且從風格上,應該是出自景德鎮的,想必是當年某個商隊,專門定制給伙計吃飯的,我說的對不·····”
看林煕娓娓道來,大體上說得不差,陳鶴滿意的點頭,看來大半年不見,林煕又長進不少,算是過了他的考校,甚至還有些吃驚。別看林煕說得簡單,可就是他這幾句話,講出了這東西的真假,說出了傳承的來歷,即便那些尋常的老玩家,也未必能夠說出來,非是專業人士不可,
好在林煕還很年輕,有些更深層次的東西,可能還沒有接觸過,否則陳鶴都自愧不如。
只聽陳鶴笑道:“你說得不錯,這套餐具的確是景德鎮,專門給商隊燒制的,而且是燒給晉商的,喬家大院你應該知道吧······”
喬家大院的名頭,林煕當然聽過: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晉省祁縣喬家堡,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套20個小院,共313間房屋,建筑面積達4175平方米,而且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民居建筑風格的古宅。
據傳聞,喬家大院內有5000多件珍貴文物,集中反映了晉中一帶的民情風俗;這座雄偉壯觀的建筑群體,設計之精巧,工藝之精細,體現了清代民居建筑的獨特風格,具有相當高的觀賞和歷史價值,是一座無與倫比的藝術寶庫,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可謂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想到喬家大院的來歷,林煕似乎明白了什么,再看向那套餐具,不由吃驚起來:“難道這套餐具,就是喬家給伙計的不成······”
前面陳鶴提到晉商,現在又是喬家大院,林煕瞬間全明白了。
不過要說這晉商,最早可追溯到隋唐時,還跟武則天有些關系。
當年李淵父子從太原起兵,商人武氏以財力大力資助,李淵父子因此席卷天下,而那位武氏的商人,就是武則天的父親武士貜。
后來晉商發展到清代,成為勢力最雄厚的商幫,這時的晉商雄居中華,輝煌業績中外矚目,而其中最輝煌的人物,就是喬家大院的主人——喬致庸。
由此可以看出,這套餐具的來歷,雖來歷不算很大,卻具有非凡意義。
知道其中的原委后,這套普通的餐具,就變得不再普通,難怪能入陳鶴法眼,只是林煕很好奇,陳鶴看出了來歷,為什么還拿不準?
許是看出林煕疑惑,陳鶴主動說道:“這套東西的真假,肯定是毋庸置疑,但是你看看這粉彩,有沒有什么不同······”
林煕聞言不明所以,物件都確定真假了,粉彩還能有問題?不過他也不敢怠慢,趕緊重新看了過去。
林煕對粉彩的了解,只知道是琺瑯器以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原理是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加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顏料后用筆洗開,從而達到顏色粉化效果。在眾多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艷抹,富貴豪華別具一格,以紅鳥牡丹富貴罐為經典風格之作。
而這幾件餐具上面,同樣是紅鳥牡丹,但因為不是官窯,沒有那么精細罷了,但要說有什么問題,林煕是真看不出來。
他只好請教陳鶴:“陳老,我是真看不出來,您就別賣關子了,請您直接教我吧······”
林煕真看不出名堂,陳鶴也不再耽擱,拿起了那件湯盅,指著上面的牡丹,說道:“你看這只牡丹,放在這個湯盅上,有沒有違和的地方······”
經由陳鶴指點,林煕再去看時,真的發現了不對,通常古人造物時,雖然也有好壞之分,卻只是做工精細問題,內涵大多永恒不變,講究天人一體,融會貫通。
可是這里的粉彩,卻顯得格格不入,沒有了胎體的活力,完全依賴顏料和技法,猶如在尸體上化妝,導致這整個物件,都失去了生命性。
這種怪異的感覺,林煕從來沒見過,他又看向其他物件,全都是同樣如此,這就讓他很奇怪了,物件明明是真的,怎會有這種突兀感?
這時陳鶴解釋道:“世人都知道,自認為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凱,于1915年底登基稱帝,取年號為‘洪憲’,喻其大法制,倡導國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
“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于是袁世凱命人造粉彩,采用瓷石作胎,以模具成型,但是因材質單一,導致稀薄透光,燒造出來不如人意,大多都被銷毀了······”
(https://www.dzxsw.cc/book/20125202/17491798.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