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校長召見
第四十四章 校長召見
當天晚上,三期生在完成繳械的任務后,并沒有立刻就返回軍校,而是就地看押那些被已經繳了械的粵軍士兵,直到蔣校長派來的人把這些士兵全部帶走之后,才能從這里撤走。
這是因為目前的情況下,這些粵軍士兵還屬于不安定的分子,一旦現在放了他們,不知道會造成什么后果,所以只能暫時把他們先行看押起來。不過軍校里面可沒有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來關押足足5000名粵軍士兵。所以蔣校長在事先就已經囑咐過李副校長,行動一旦成功就立刻通知他,他會派人去接收粵軍第九旅的士兵。不過蔣校長那邊也還沒考慮好怎么處置這些粵軍的官兵兵,但這些就是他自己要頭疼的事情了。
林陽也是一直沒睡,跟其他人一起苦苦熬了一夜,困得眼皮直打架。至于周佛世,早就已經不知道被李副校長帶到哪里去了,林陽覺得提前送走,秘密看押的可能性更大一點。在半夜三點多的時候,蔣校長派來的人馬終于是到了。來的人足足有第一軍的一個團,那位團長在跟李副校長交接完成之后,就把所有的粵軍士兵全部帶走了。三期生也終于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直到早上六點鐘點鐘才回到了學校?紤]到學生們辛苦了整整一個晚上,李副校長決定讓學生們臨時休息一天,9月24號再開始上課。他自己還需要到校長室去,向蔣校長匯報一下今天行動的一些事宜。
不出林陽所料,蔣校長對于薛佛世這個主謀的處理方式,就是直接判處了死刑,9月24號這一天就將其直接拉赴刑場執行了槍決。而第九旅的士兵則全都安然無恙被釋放了出來,但是部隊的番號卻是被取消掉了,所有官兵雖然還能留在粵軍,但都被拆散之后,安插在了各支部隊中。蔣校長這么做也是害怕這些人繼續留在一起,會再謀劃一些對他不利的事情。
而隨著薛佛世之死,也算是將這一事件公之于眾。蔣校長在這期間所表現出來的雷霆手段,有效的震懾住了粵軍內部那些心懷鬼胎之人。那些人怎么也想象不到薛佛世這家伙竟然能夠做出這么喪心病狂的事情,更加想象不到僅憑**軍校的那些學生就能夠把粵軍第九旅給收拾了,而且是大獲全勝。要知道那只是一些學生而已,還不是國軍第一軍的正規部隊,這就讓他們心里對蔣校長手中的力量更加的忌憚。
有了薛佛世這個倒霉鬼的前車之鑒,這些人是打定主意不再跟蔣校長作對,以后都老老實實的服從指揮。而且因為蔣校長雖然處死了薛佛世,但對于粵軍第九旅沒有參加此次伏擊事件的官兵卻還算是善待,沒有責罰反而繼續讓他們留在軍隊。這樣也沒有造成粵軍官兵對蔣校長更深一步的敵視跟隔閡,反而是蔣校長因為在這次事件中平添了一些悲劇英雄的色彩,讓粵軍的許多人對其多了一些認同感,也算是因禍得福了。自此之后,國軍第一軍對粵軍一部進行合并的事情進展的順風順水,很快就完成了收編工作,完成了一軍三師的編制。不過自然不可能讓那些被收編的粵軍士兵單獨組成第三師,那樣會造成粵軍士兵抱團拉山頭、戰時指揮不動等不好的影響。所以是把第一、第二師拆分開來,和粵軍士兵混在一起,組成了現在的三個師。而蔣校長派去粵軍高層的嫡系,也驚喜的發現平日里對下發的命令陽奉陰違的粵軍官兵們,開始認真地執行起命令來,管理部隊也開始順手順腳了?梢哉f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是,距離當局預定的發起第二次東征的時間也是越來越近了。
這一天,李副校長也兌現了他對三班的承諾,將他們在此次行動中的出色表現匯報給了蔣校長,這也是林陽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蔣校長的面前,不過因為三班的人比較多所以蔣校長此時并沒有怎么注意到他。不過即便如此,蔣校長對待自己的這些學生也是毫不吝嗇,有功自然是大大的封賞。畢竟是自己的學生立了功,也能顯示出他這個校長的領導有方。于是立刻下令對一連三班的所有人記大功一次,而且全校通令嘉獎,這要是放在日后保不齊三班的每個人都會獲得一枚勛章。
當然,事后還有一些物質上的獎勵,一共是特批了600塊大洋給三班。這筆錢是晚上眾人都在宿舍時,隊長張強送過來的。雖然每個人只分到了幾十塊,遠遠比不上林陽他們繳獲的,但有總比沒有強,再說了幾十塊大洋也不算是一筆小數目了。各自拿到錢后,每個人心里還是很開心的,畢竟都是俗人,錢大家都喜歡,只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已。不過這次最開心的不是王明軒,而是李建柏,當然王明軒肯定也是開心的不得了。林陽事后了解到,李建柏家里似乎最近急需用錢,這幾十塊大洋來的正是時候,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吧。
9月28號當局正式宣布了對東江地區的陳性軍閥發起第二次東征命令,此時國黨已經把實質控制的軍隊和名義上的軍隊整編完成,一共是編成了七個軍,共計八萬人左右,具體如下:
國軍第一軍:由教導一、二、三、四、五團組成,是蔣校長的嫡系,軍官幾乎全部由**軍校的師生擔任。
國軍第二軍:此軍的前身為湖南譚督軍麾下的湘軍第三混成旅和第六混成旅,在第二次東征前改編而成。
國軍第三軍:由一部分的滇軍整編而成。
國軍第四軍:此軍包含了粵軍剩下的所有兵力。
國軍第五軍:此軍情況較為特殊,由廣東省內所謂的“福軍”整編而成,整個軍隊都以一支“江湖悍匪”為核心。
國軍第六軍:由所謂的“建國湘軍”改編而來。
國軍第七軍:主力就是新桂系李德鄰麾下的全部家底,前身是廣西陸軍第一軍。但是這七個軍目前的軍事素質相差很大,人數上也是參差不齊,甚至于有的軍說是濫竽充數也不為過。能夠有一定戰斗力的也就是第一軍、第四軍、第七軍,這三個軍可以說是牢牢掌握在當局手中的隊伍,也是這次第二次東征的主力。
(今天成功上架了,還是有點小開心的。希望各位讀者大大,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能夠多加支持,并且隨后會發一篇上架感言,有興趣的可以讀一下,感謝大家。
(https://www.dzxsw.cc/book/20119188/2095814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