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聰明,不要拼命
惠普這樣的跨國公司不提倡員工整天努力拼命地工作,而提倡員工聰明地工作(art,nothard),希望員工能在工作中開動腦筋,想出更好的辦法去解決問題、完成工作,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Www。qΒ5。CoM\\
——惠普前首席知識官高建華
戰國時,齊國的田忌很喜歡與王公大臣玩賽馬,卻因自己的馬不如別人的而經常輸。原來,田忌的馬上中下三等都比對手的馬差一些,若對等相比,田忌肯定全輸。
田忌手下有一名員工叫孫臏,他對田忌說:“田總既然這樣喜歡玩賽馬,我可以設法讓咱們贏過對方。”田忌一聽非常高興,也非常相信孫臏,就與齊王和諸公子大臣下千金賭注來比賽馬。
待到開始比賽時,孫臏就對田忌說:“田總,先用我們公司的下等馬與對方的上等馬比,再用我們公司的上等馬與對方的中等馬比,最后用我們公司的中等馬與對方的下等馬比,肯定能勝。”田忌就遵照孫臏之言而行,三局比賽下來,結果田忌以一負二勝贏得了對方。
在馬匹、技術、騎手等條件均無改變的情況下,孫臏只是巧妙地改變出場次序,結果在整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卻取得了勝利。這正印證了那句話:“拼命干不如巧干。”不要只賣力地工作,而是要更聰明地工作。這個道理也許大家都懂,卻很少有人會去實踐。因為大部分的人仍舊認為,在工作量與成功之間存在著一種直接的聯系,即一個人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越多,他獲得的成功就越多。
但現在,這種觀念需要改變了。一位知名的物理學教授睡到半夜醒來,發現他的實驗室里***通明。他開門一看,他門下的一名學生正在實驗臺前忙碌著。
教授關心地問:“你這么晚還沒休息,你現在做實驗,那么白天做些什么呢?”
“我白天也都在做實驗啊。”
教授稍微停頓了一下,說:“勤學固然很好,只是我十分好奇,你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做實驗上,那么你用什么時間來思考呢?”故事中,那位自以為好學不倦的學生,用了所有的心力在實驗上,忽略了思考才是學習的根本,實驗的目的只是幫助思考而已,結果是本末倒置。埋頭苦干、積極投入的態度固然是好的,然而不懂得如何拿捏,盲目透支精力卻是不必要的。
成功人士不僅賣力地去工作,他們更會在行動前進行思考,即他們是主動思考,而非僅僅處于被動。所以,工作中不要光去做事情,而要經常坐下來想一想。如果你不能讓出些時間去思考、制定計劃、安排優先順序,你的工作就會變得更加辛苦,同時你將不能享受聰明的工作所帶來的收益。記住:有才干,還要會巧干。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京城汴梁發生過一場火災。一夜之間,大火把整個皇宮化為廢墟。災后,宋真宗命令丁渭主持修復皇宮的工程。可以想象,當時的條件是怎樣的落后,要完成這么大的工程,困難實在不少。例如:取土不易,因為要到郊區去取土,路途太遠;運輸不便,不僅是運土,還需要運輸各種建筑材料;廢墟難清理,因為大火造成大片廢墟,致使垃圾“堆積如山”,想要一下子清理完真是難于上青天。
面對這么多的麻煩,丁渭卻不慌不忙地運用相似聯想作了通盤謀劃。首先他下令挖皇宮前面的大街取土,不幾天,大街被挖成了一條大溝。他又下令把汴河引入大溝,使這條大溝作為臨時河道,以解決運輸問題。等到皇宮修復后,丁渭便命令將廢墟上的瓦礫垃圾填入溝中,重新把大溝填為平地,這樣,就又恢復了大街的原貌。丁渭巧妙的通盤謀劃,不僅節省了巨額經費,而且大大加快了工程進度。這種“一舉而三役濟”的結果,也是“聰明的工作”的經典案例。
拼命地工作并不能如預期給自己帶來快樂,拼命并不能為自己帶來想象中的成就。用要聰明的工作代替拼命的工作,既可以多一些時間享受生活,又可以獲得最佳業績的好方法。
聰明的工作意味著你要學會動腦,用思考代替埋頭苦干。如果你一味地忙碌以至于沒有時間來思考少花時間和精力的方法,那是得不到事半功倍之效的。有個小村莊,村里除了雨水沒有任何水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村里的人決定對外簽訂一份送水合同,以便每天都能有人把水送到村子里。村子里有兩個年輕人,我們姑且稱之為艾賣力和甄聰明,他們愿意接受這份工作,于是村里的長者把合同同時給了這兩個人。
簽訂合同后,艾賣力立刻行動起來。他每日在十里外的湖泊和村莊之間奔波,用兩只大桶從湖中打水運回村莊,倒在由村民們修建的一個結實的大蓄水池中。每天早晨他都必須起得比其他村民早,以便當村民需要用水時,蓄水池中已有足夠的水供他們使用。由于起早貪黑地工作,艾賣力很快就開始掙錢了。盡管這是一項相當艱苦的工作,但是艾賣力很高興,因為他能不斷地掙錢,并且他對能夠擁有兩份專營合同中的一份感到滿意。
甄聰明呢?自從簽訂合同后他就消失了,幾個月來,人們一直沒有看見過甄聰明。這令艾賣力興奮不已,由于沒人與他競爭,他掙到了所有的水錢。甄聰明干什么去了?他做了一份詳細的商業計劃書,并憑借這份計劃書找到了4位投資者,和自己一起開了一家公司。六個月后,甄聰明帶著一個施工隊和一筆投資回到了村莊。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甄聰明的施工隊修建了一條從村莊通往湖泊的大容量的不銹鋼管道。
后來,其他有類似環境的村莊也需要水。甄聰明重新制定了他的商業計劃,開始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的村莊推銷他的快速、大容量、低成本并且衛生的送水系統,每送出一桶水他只賺10分錢,但是每天他能送幾十萬桶水。無論他是否工作,無數的村莊每天都要消費這幾十萬桶水,而所有的這些錢便都流入了甄聰明的銀行賬戶中。顯然,甄聰明不但開發了使水流向村莊的管道,而且還開發了一個使錢流向自己的錢包的管道。從此,甄聰明幸福地生活著。而艾賣力在他的余生里仍拼命地工作,最終還是陷入了“永久”的財務問題中。
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工作中我們應時常問問自己:“我究竟是在修管道還是在運水?”“我只是在拼命地工作還是在聰明地工作?”任何時候,僅有拼命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聰明地工作,創造性地工作,甚至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9567/128448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