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第6計聲東擊西
春秋時代,越王勾踐對吳國趁火打劫,在對手吳國顆粒無收,連種子都沒有時,看出這是吳國國力受創的一大關鍵點,因而謀劃了滅吳戰略,暗中積極備戰,終于趁吳王夫差揮兵北上、大會諸侯于黃池、后方防務空虛、國力耗損之際,大舉入侵,直搗其虛,大獲全勝。/wWw、QВ⑤。coМ\\
孫子兵法上說:"亂而取之。"唐朝杜牧注曰:"敵有昏亂,可以乘而取之。"趁火打劫的精髓,便是一個"亂"字。
第6計聲東擊西
大丈夫不避詐◎狼從東邊來了
【通俗涵義】捉龜走鱉;誘你出錯
【策略核心】兵不厭詐
以假動作欺敵,掩護主力在第一時間擊其要害。
聲言出東,其實擊西。
《孫子兵法》說:"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形之,就是制造一個假象來欺敵。劉伯溫在《百戰奇略》上說:"聲東而擊西,聲彼而擊此,使敵人不知其所備,則我所攻者,乃敵人所不守也。"
動作與目標背道而馳,這個動作稱為"假動作"。籃球場上最多假動作,譬如:球要往右邊帶,卻做勢向左,誘使防守球員向左移位,造成防守的漏洞;或做出投籃的假動作,誘使防守球員打手犯規。
一種煙霧,一場騙局
假動作是為了誤導、誘使對手聚焦于不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股市的主力作手最擅長此道。主力作手以低價大量買進個股后,開始拉抬股價,讓散戶跟進,嘗到一點甜頭;接著開始造勢,讓大批股友跟進,此時主力已在暗中出貨;最后發布大利多消息,讓市場瘋狂搶進,主力再趁機全部殺出,最后一波跟進的散戶,往往成了最高價的套牢者。
炒作的末段,必有"佯攻",包括:股價飆漲的預測、公司的海外重大投資、資產重估、未來大愿景等等,市場消息不斷,用以掩護主力順利出貨。佯攻,通常是一種煙霧,一場騙局。
企業界在競爭白熱化之際,常會故意發布不實的或相反的訊息,企圖擾亂對方;警方在偵辦重大案件時,為避免打草驚蛇,會故意發布或泄漏與偵辦方向相反的情報,以松懈可疑嫌犯的警覺。這也是聲東擊西。
劉邦逗韓信
漢高祖劉邦計擒韓信,用的便是"聲東擊西"之計。
功高震主的韓信,在楚漢對峙期間,向劉邦討封王,而生了嫌隙。后因有功,封楚王。項羽手下名將鐘離昧,因受到陳平的離間而不為項羽所用,如今走投無路,投靠韓信。劉邦命韓信將鍾離昧逮送京師治罪,韓信猶豫不決。后有人告發韓信陳重兵,意欲謀反。劉邦問計于陳平,陳平獻計說:偽游云夢,會諸侯。
韓信知道劉邦喜愛巡狩游歷,又見他未帶重兵,疑慮大消,提著鍾離昧的首級去見劉邦,立即被武士逮捕。韓信懊惱地對劉邦說:"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故當烹!"劉邦并沒有烹他,改封他為淮陰侯,留任長安,形同軟禁了。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9561/1284246.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