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節:改變暴君的游戲規則
此一策略的原始發想者,是戰國時代齊**師孫臏。//www.QΒ⑤。com\\孫臏以"圍魏救趙"之計,擊垮龐涓,其著眼點有二:——
"避實擊虛"。魏國龐涓率大軍攻趙,齊國如欲救趙,勞師遠襲,毫無勝算。孫臏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逆轉:不要用雞蛋砸石頭,要用石頭去砸雞蛋。當龐涓傾巢而出攻趙,魏國后防空虛,"圍魏"是以石擊蛋——
搶下主導權。孫臏圍魏,一舉逆轉了龐涓攻趙的戰場優勢,龐涓被迫隨著孫臏起舞,放下唾手可得的趙國,兼程趕回救魏,完全陷入被動之地。
改變暴君的游戲規則
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的誕生,有一段奇特的背景:暴君舍赫亞爾因為王后**亂,憤而將王后斬了,從此每夜召一名女子入宮,一夜**之后,一俟天亮就將她處死。成千的女子因此受害。宰相的女兒莎赫扎德自告奮勇入宮。莎赫扎德刻意找妹妹入宮,名為講故事給她聽,以便珍惜這生離死別的最后一夜,實際是欲講給暴君聽。當莎赫扎德講起第一夜的《商人與魔鬼》時,暴君即被引人入勝的故事所迷。她技巧地在天亮之前,講到令人欲罷不能的段落,天亮了,故事中斷,暴君為了繼續聽,不忍殺她,讓她一夜一夜地講下去,直到她歷經了一千零一夜,講完了故事。這時,莎赫扎德已經贏得了暴君的愛與信任。
莎赫扎德主導了一千零一夜,目的是在圍魏(轉移暴君的焦點),她以柔克剛,改變了暴君的游戲規則,也改寫了她自己的命運。
轉移戰場,改變游戲規則,一樣適用于商場、職場中。此路不通,另辟蹊徑;此計難行,另起爐灶;不要鉆牛角尖,不要硬碰硬,陷入死胡同里。
原典
共敵不如分敵,敵陽不如敵陰。
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如導疏;弱者塞其虛,如筑堰。故當齊救趙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詮釋】
與其讓敵人兵力集結(競爭者力量整合),不如設法讓他們分散,使其各自為戰,易于各個擊破;與其在對手軍心士氣高昂時攻堅,不如待其勢弱才發動攻擊;與其正面攻擊敵人,不如繞道敵人后方,發動側擊。這便是"敵陽不如敵陰"的道理。
帶兵作戰,像治水一樣,要因勢利導:對于強勁的對手不宜硬拼,而要避其鋒芒,如同整治大洪水,予以疏導分流;整治小泛濫,就可以阻斷它。換句話說,對于弱勢競爭者,采取圍堵之道予以殲滅,如同筑堤設堰,將它阻塞。易言之,根據對手的強弱,來決定對策。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齊國大將軍田忌的軍師孫臏,主導"圍魏救趙"大戰略,與他的死敵魏將龐涓對決。孫臏向田忌獻策說:"要解開一團雜亂無章的亂繩,需動手去解,握著拳頭無濟于事;要勸阻兩個人斗毆,只能動口不能動手,以免自己也陷入混戰中;要對付敵人,必須避實擊虛,攻其要害;要讓敵人陷于形勢上的被動與限制中,施展不開,如此,對手就會被迫退卻,就會解圍而去。"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9561/1284239.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