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備戰
靖二十二年的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還未過,接到了總督許論在親隨的護衛下,一路馬不停蹄的急趕,來到了沈陽城。\\WWw.qΒ5。coМ//
大明軍隊出戰,許久前就有了這樣的規矩,大兵出戰都是要文官為首,內官監軍,這也是朝廷對于武人的牽制之法,不過遼鎮全軍出戰,這等規模的行軍大事,李孤峰自然不會給自己找麻煩,早就向朝廷請下了旨意。
如此大規模,也只有薊遼總督許論親自過來領軍了,偏偏這薊遼總督的官署是在密云,來到沈陽還真是花費了些時間。
好在遼鎮的調動兵馬糧草都是需要準備,也沒有耽誤什么事情,在嘉靖沒有開始檢地案之前,武官對于文官的態度已經是恭敬的了不得,不管是大事小情都要請示管轄自己的官員,不干擅專。
等到檢地案之后幾年,東黨文官執政,按照常理說,應該是文官對武人的壓迫和控制更加的強烈,卻沒有想到反過來了,為了讓武官對于朝廷支持,中樞和地方上的文官,對武官的態度和政策都是比以前好了許多。
各地的總兵,參將,還有衛所的指揮使,慢慢的把實權抓回到了自己的手中,況且文官知兵者能有幾個,太監更不必說,打仗的時候還是這些武人做主謀劃指揮。到了這個局勢,文官稍微弱勢點的,在軍中已經是和監軍太監一個樣子,被下面的人戲稱為“帥帳簾子”,意為擺設。
各地的軍頭。以所轄軍鎮之兵為私家圈養地兵馬。軍閥化極為地迅速,說白了也是文官為了取得支持,無限度的讓步放權之故。到了嘉靖皇帝的二次執政,開始地政令軍令都是運行不暢,下面的人陽奉陰違,多有阻攔。
還是威武大營的兵馬練出來之后,各地的人才慢慢的懾服,不過這樣的形勢讓嘉靖皇帝越發地小心起來。對于文官領軍的制度越發的著緊,薊鎮總兵婁爻華就是因為一件小事,擅自的行動沒有知會薊遼總督許論,被許論一紙奏折報了上去,嘉靖皇帝當即是派出使者申斥,并且婁爻華被罰俸,下面參與的一名參將直接就被砍了腦袋。
這件事情實際上就是殺雞給猴看了,各鎮各大營的總兵參將們看到。都是戰戰兢兢,行事也都是謹慎小心了起來。
所以說李孤峰在那里準備急切,卻寧肯喪失戰機,他還是在判斷對方為什么不講究這個兵貴神速的道理。自己也是犯了這個錯誤,不過這也充分的說明。李孤峰確實是把所謂地華州軍當作了一個可以戰勝的對手,而且戰勝的把握還相當的大,這才是有些托大地等待薊遼總督前來。
李孤峰多年為將,到了這位置,靠的是軍功,但是更多地是資歷和背景,也算是官場的老油子了,到這個位置,弱勢軍功再大也沒有什么升遷的余地,怕是還要避嫌養老,反正也知道自己必然會勝,那就不如把手續做足,免得一些人找自己的麻煩,或者是給自己找上麻煩。
至于那個監軍的太監,不管是薊遼總督許論還是遼鎮總兵李孤峰都是懶得理會,嘉靖皇帝自從登基的時候,就對于閹人監軍的政策非常的不滿,在皇帝心里面,宦官在大內中樞還可以幫忙,出去之后沒有了壓制,也就是會誤事,最近的稅監一事也更是證明了這個道理,所以嘉靖皇帝對于各地的監軍還有明旨,內容是各安本分,勿干預軍事。
薊遼總督一路輕車快馬的急趕,他一個進士出身的文官,這么折騰,早就是疲憊異常,不過也不敢懈怠,一到沈陽,連忙詢問兵力集結和配置的情況,他也知道自己對于軍事就是一知半解,全靠李孤峰這個鎮將來安排調度,遼鎮一干幕僚軍官把各項細則報備完畢之后,他也不愿意過多的干涉。
定遼左衛,定遼前衛,定遼后衛,定遼中衛,沈陽中衛,東寧衛,海州衛,廣寧中衛,廣寧左衛的各地的兵馬都是被集中到沈陽城下,加上李孤峰的本部的兵馬,加起來已經是有七萬兵馬。
這次的調動還有一個特例開,廣寧兩衛的人馬本來是駐守廣寧,那里是入關的最后一道門戶,這次的調動還薊遼總督許論調動了薊鎮的兵馬補防,按照李孤峰的話說:
“若我遼鎮兵馬萬一有失,薊鎮軍即可補上缺口,這才是萬全之策。”
本來大戰之前,將
說自己的失敗是很忌諱的,但是對于許論來說,李孤派,才是真正的老成完全的考慮,他薊遼總督,這次拿著天子劍,銀令牌出行,本就是有權調動兵馬。
李孤峰這個想法實際上分功與薊鎮,武人有這樣的想法,在許論的心里面這是足夠的忠心耿耿了,自然是應承了下來。
薊鎮的三衛兵馬如遼鎮協防廣寧,在李孤峰的想法里面,這次戰斗要是勝利,邊墻之外的大片肥沃土地和財富,我遼鎮自然是據為己有,這些地方可是比沒有太大開發空間的廣寧要好上許多。
如果敗了,遼鎮的門戶也有薊鎮看守,不至于局勢不可收拾,這也是兵家應該考慮的方面,不過說句實話,李孤峰沒有想到過自己會失敗。
—
在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在進行了種種的繁雜的儀式之后,遼鎮七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在沈陽城出發,攻打鐵嶺衛。
遼鎮的戰斗準備實際上在薊遼總督還沒有到沈陽的時候,就已經是準備完畢了,按照一眾遼鎮軍官的想法,城下布下大軍,依托沈陽堅城,這里本就是遼鎮的內線,各處糧草給養補充也是方便。
華州軍若是主動過來攻打,自然是可以從容的應對,而且內線作戰,還占了個地利之便,可以有許多的謀劃能夠實施。但是華州軍占據了鐵嶺之后,還堂而皇之的發下吊民伐罪的檄文,然后就將什么先發制人,兵貴神速,知己知彼的軍隊的常規都給丟了個一干二凈,左等右等也不主動的出擊。
根據探子們的回報,鐵嶺衛最近十天內已經是沒有兵馬進駐,在遼鎮軍官們看來,這想必是對方已經把兵馬集結完畢,不過行軍打仗也是足夠的草包,空自駐扎在鐵嶺將近一月,卻沒有什么行動,消耗糧草給養。
這邊遼鎮卻已經是準備完全了,關外的九月已經是寒意森森,土地也都是凍得結結實實,正是適合行軍打仗的時候,遼鎮總兵和薊遼總督還有監軍太監合計之后,決定既然山不來就我,我去就山就是了,所以嘉靖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大軍開拔出征。
遼兵開拔的第二日晚間,就有在鐵嶺衛監視的哨探快馬趕回稟報,說是華州軍突然間加強了周圍的防御,馬隊四出,驅逐追殺在鐵嶺四周肆無忌憚查看的那些探子,許多人措手不及,直接被華州的騎兵捕殺,也有更多的人回到了遼軍的大營。
聽到這個消息的李孤峰冷笑連連,華州軍再傻也會在遼陽沈陽這里布下探子,撲殺哨探的舉動,應該就是得到了遼鎮大軍北上的消息,作出的應對舉動,這個舉動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做的太晚了。
遼鎮的軍隊已經是在路上,現在提防還有什么用處嗎?
不過按照李孤峰的判斷,鐵嶺衛和附近的華州駐軍應該是有兩萬五千兵左右,可實際上華州軍一共有四萬五千,遼鎮的探子只是在鐵嶺衛附近窺探,卻沒有想到還有兵馬就是在邊墻的北邊。
驅趕遼軍哨探,算上對方進軍的時間,還有哨探來回的時間,鐵嶺衛周圍有三天左右的真空期,在這段時間之內,華州北軍做什么,都不會有人知道了。如果有人去看的話,就能看到鐵嶺衛之前突然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工地,熱火朝天。
李孤峰親率大軍行進,同時按照常規,分出沈陽中衛和東寧衛兩支兵馬作為前鋒,輕裝突進,趕往鐵嶺。
“遼鎮的精華差不多都是在李孤峰這路大軍之中了,而且關內的消息今日才到,說是薊鎮的兵馬三衛調入遼東駐守廣寧。”
劉十二放下司馬從事送過來的情報文卷,華州的情報傳遞一向是避免用信鴿,因為太不保險,不過這次也顧不上那么多,早有商號的商人和所謂關內的商販,在遼陽和沈陽隱密處養了大批的信鴿傳遞,李孤峰的一舉一動都是被傳遞到鐵嶺衛這里。
聽到這個,江峰有些興奮的拍了一下手,開口笑著說道:
“這遼鎮總兵真是要考慮給他一個官做了,怎么所做的事情事事合我的新意,要給咱們省多少的力氣,大好,大好!”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9449/1271201.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