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新計劃 電池廠
到了4日,孟杰的感冒已經完全好了,冷庫的人也都來上班了,經過幾天的休息,大家的情緒都不錯,畢竟元旦放假三天的私營企業還是少數的。\\wwW。qΒ⑤。c0m//王冬梅很早就來到孟杰的辦公室,拿著上個月的冷庫和沙石場的收支表,讓孟杰過目。孟杰簡單的看了一下收支表,看到冷庫上個月盈利有5100多塊錢,沙石場則是凈虧了42300多塊錢,這還是去掉了劉守山的份額后的凈虧損,主要是修理了一些機器和車輛錢,還有就是運營的油料錢,電費,以及員工的工資。
孟杰看過后,大筆一揮,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并問起了王會計“沙石場的賬目給老劉看了么?沙石場的賬上費用估計還能堅持多長時間?”
“我準備今天過去讓劉守山看帳呢,而且沙石場花的每一筆錢,我都事先給劉老板打電話的,他心里也有數。另外上次沙石場賬上總共打了20萬的錢,除去了花的,還剩下13萬多,我估計著,應該還能堅持一個多月吧。”王會計早有準備,很快回答了孟杰的話。孟杰原先就和王會計說過,要及時告訴劉守山沙石場的每一筆花銷,這樣雖然麻煩些,但是效果絕對好。
“那估計春節前就不用再往沙石場的賬上打錢了。”春節是2月3日,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孟杰聽到王會計說沙石場的錢還能堅持用一個多月,所以這么說道。
“應該不用。”王冬梅也表示了贊同。“不過過完年就需要往賬上打點錢了。”
“恩,到時候你事先提醒我一下,另外看到老劉的時候,和他也說一聲,讓他心里有個數。”孟杰叮囑了王冬梅一句。
“我會的。”王冬梅答應了一句,“這是冷庫和沙石場的工資表,你看看。”王冬梅又遞過來2張工資表。
簡單看了一眼后,孟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問問趙長樂現金夠不夠,夠的話,冷庫的工資一會就發了吧,沙石場的我上次和老劉打過招呼了,他也沒反對,一會你再問問他,如果他不反對,那也今天把大家的工資發了吧。”孟杰對王冬梅說道,孟杰有過被老板壓工資的經歷,雖然從老板的角度看,壓一個月工資很有必要,但是孟杰并不打算自己也這么做,只要到時間了,孟杰就準備發工資。
“長樂那里現金應該不夠,我再問問劉老板,如果他同意的話,那就讓長樂一起把錢取出來,免得還要去銀行兩次。”王冬梅想的倒是很周全。
“一會讓李希光開車送趙長樂去銀行,這樣能節省點時間,路上也安全。”孟杰吩咐道,現在孟杰也學會了這一招,以前可是孟杰自己陪著老板娘去銀行的,真實世事多變幻啊。
到了中午,王冬梅和趙長樂終于從沙石場回來了,沙石場的工資也開完了,劉守山也看完了王冬梅帶過去的沙石場的賬目。現在劉守山基本上天天去沙石場,反而孟杰這個大股東很少去。甚至今天接送王會計和趙長樂去沙石場的都是李希光,孟杰都沒有去,孟杰現在的精力都放在了其它事情上,哪里有時間和精力去管什么沙石場的事情啊。
原因很簡單,沙石場對于孟杰來說,并不重要,即使沙石場有了什么大的變故,例如說全虧了,對孟杰來說也沒有什么大影響。但是對于劉守山來說就不同了,這里投入的可是劉守山大部分的家底啊,能不在乎么,畢竟一旦沙石場虧損了,劉守山可是難以承受的,這會動搖了他的根基的,所以劉守山自然會多去幾次沙石場,這樣才放心啊。
吃過午飯后,孟杰將王冬梅請到自己的辦公室,給王冬梅安排了一個新的工作,詢問一下政府部門成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需要什么樣的條件和手續。
“孟經理準備成立一家新公司?”王冬梅對于孟杰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很自然的就聯想到孟杰想成立一家新公司,于是向孟杰求證一下。
“是啊,想成立一家有關生物制品方面的新公司.”孟杰確認了王冬梅的猜測。
對于成立一家新公司,孟杰并不避諱什么,所以才先讓王冬梅打聽一下情況,孟杰在網上并沒有查詢到有用的信息,于是想到了王冬梅經常和政府各個部門打交道,所以讓王冬梅先去問問,有了一定得了解后,孟杰再決定怎么下一步怎么做。
“這個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什么呢?“王冬梅問起了新公司的經營范圍,這是辦理營業執照的必備內容,經營范圍越大,營業執照越難辦理,經營范圍越小,營業執照越好辦理,所以王會計才問起孟杰這個新公司的經營范圍。
“應該包括很多方面的,主要是關于微生物應用方面的。比如說生物電池,生物燃料,生物制藥,等等這些吧。”孟杰說的營業范圍很廣,這是因為孟杰覺得既然新公司成立需要辦理這些手續,那就多寫些營業范圍,或許以后還能用得上。所以將能想到的有關微生物應用的都說了出來。
“孟經理準備注冊資金是多少呢?如果經營范圍大的話,注冊資金越多,手續越好辦理。而且或許還能辦理個高新技術企業什么的,這樣可以減免不少稅費的。”王冬梅是從財務角度考慮問題,很自然的想到了爭取稅收減免上。
“注冊資金多還有這個好處啊,那我想想注冊資金應該多少好呢?”孟杰想了想,“那就2000萬吧。”
孟杰決定還是多點注冊資金比較好,決定了2000萬的注冊資金。一方面是王冬梅提起說注冊資金多的話,營業范圍可以寫的廣些。另一方面孟杰知道這個注冊資金就像人的外衣一樣,注冊資金越多,證明公司實力越強,孟杰既然想在生物電池上大干一場,那自然要顯得公司有些實力才行啊,所以決定了將賣那2顆鉆石的錢都拿出來,注入到新公司里去,另外再將以前剩下來的錢都投進這家生物公司。
王冬梅聽到孟杰說準備注冊資金2000萬的時候,心里不由的連連感慨,王冬梅知道孟杰這2000萬注冊資金,可是實打實的2000萬,而不是那些驗完資金后,就抽逃資金的假注冊資金。除了感慨孟杰的錢多以外,王冬梅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評價孟杰了,王冬梅覺得自己越來越看不懂孟杰了,看不懂孟杰怎么會有這么多錢。
不過王冬梅并沒有去問孟杰這個問題,也沒有去猜想孟杰的錢是怎么來的。
“那我明天就去問問。”王冬梅答應了孟杰會盡早問清楚情況后。
“那你就多辛苦點,問的越詳細越好。”
“辛苦什么呀,這是我應該做的。”王冬梅笑了笑。
“那我先出去了。”看到孟杰沒有什么事了,王冬梅便回了財務室。
“這件事情先不要和別人講。”臨出門前,孟杰叮囑了王冬梅一句。
“知道了,我不會和別人說的。”王冬梅答應道。
王冬梅辦事情果然很麻利,僅僅過了2天,王冬梅就將事情打探的差不多了。
“我問過了,申請成立新公司問題不大,只是在營業范圍上需要做些修改,生物燃料和生物電池可以在營業范圍內。至于生物制藥,這個由于需要衛生部門許可,所以比較麻煩。我聽別人說向衛生廳提出申請,這個過程很復雜,手續也多,不僅需要一些相關的藥品報告什么的,還需要經過環境評估什么的,總之好像很麻煩的,而且即使報了也不一定能批,聽說現在卡的挺緊的。”王冬梅坐在孟杰面前,將自己所打聽到的都說了出來。
“生物制藥這塊那就算了,有生物電池和生物燃料就行了。”孟杰對于生物制藥不在營業范圍里并不在意,畢竟藥物是用來治病的,要求的多些也很正常,而自己的目的主要是生物電池,只要有生物電池這塊就行,其它的都是可有可無的。
“我還打聽了一些有關高新技術企業的事情,生物電池和生物燃料也在高新技術產業目錄中,只要申請通過了,就可以享受稅收3減3免的政策,應該是前三年免稅,后三年減半的。”王會計將有關稅收減免的事情也說了出來。
生物電池應該算高新技術企業這在孟杰的意料中,現在似乎什么都是高新技術企業,有的賣書的企業都是高新技術企業,更何況生物電池呢。這些掛著高新企業的招牌,無非就是為了稅收減免的政策而已,這在大家的心中都是公開的秘密。關鍵是只要你肯花錢,找到關系,什么樣的企業都可以成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如果不公關的話,即使你的企業真實高技術企業,也不一定就能享受到3減3免的政策的。所以對于王冬梅所說的話,孟杰并不意外。
“孟經理準備在哪里建廠子啊,需要建多大的廠子呀,我聽說市里有高新技術工業園,進那里的企業有很多優惠政策。”王會計對于孟杰建立新廠的事情很熱心。現在的各地都有高新技術工業園,入駐的企業可以享受很多優惠政策,這是各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經濟的措施,至于效果如何,入駐的是否都是高新技術企業,那就只有當事人清楚了。
“廠子在那里建都行,廠子當然越大越好了,我計劃著最少也需要一二百畝吧。”孟杰的口氣不小,因為孟杰心里有底,有奇奇在,孟杰當然信心十足。“當然了,前期可以小一點的,畢竟資金有限。但是需要留夠足夠大的空間,以后肯定要擴建的,我可不想以后沒有擴建的地方了。”
雖然王冬梅沒有對于孟杰的經濟實力產生過懷疑,但是聽到孟杰如此有信心的談論起以后的發展擴建事情,王冬梅還是不免有些疑惑,這個新工廠能賺錢么?畢竟孟杰的冷庫現在雖然有盈余,沒有虧損,但是考慮到投入的資金成本的話,其實冷庫是虧損的,而且虧損的還不少的。從這可以看出,孟杰的經營能力是很一般的,所以王冬梅對于孟杰計劃中的新廠是持有懷疑態度的。也難怪王冬梅會這么想,換了其他人也會這么想的,畢竟事實擺在面前,只是王冬梅不知道的是,孟杰有奇奇這個逆天的存在,所以即使孟杰的能力再普通,也會做好這個新工廠的。
(求點擊,收藏,推薦)
最新全本:、、、、、、、、、、
(https://www.dzxsw.cc/book/19443/1268597.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