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无弹窗无广告小说在线阅读

大眾小說網 > 明末:亂世崛起 > 第466章 華夏大地各省情況

第466章 華夏大地各省情況


王毅巡視一圈下來,基本就剩曾經中原王朝統治過的諸省了。

帝國建立后,對曾經在大明王朝的兩京十三省,重新進行了行省的劃分,變為一京十九省。

再加上曾經軍民府的基本盤(不含新唐省),共同組成華夏帝國中部的一京二十五省,其中瓊州府劃歸廣東省。

如此,遼地五省,遠東十省,西伯利亞二十省,哈薩克六省,中東十三省,天竺九省,中南半島七省,北海省(倭),濱海省(臺),加上中部一京二十五省,便是帝國如今的一京九十七省。

至于馬來群島(呂宋等地)和澳大利亞,雖然大部分地區完全落入了帝國掌控,但還有少部分地區處于圍剿狀態。

加上還在遷移百姓,所以暫時并沒有進行規劃行省。

海上遷移百姓,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對新疆域遷移了那么多百姓,華夏故土也需要時間來恢復人口。

帝國遷移百姓到海上的新疆域,并非強制執行,而是出臺一些政策,讓百姓自愿前往。

對于海上新疆域的行省規劃,王毅也有了初步的設想,他打算在今年底進行實施。

比如將馬來群島劃分為十一個省;澳大利亞劃分為二十六省;外加一個新西蘭地。

按照這個規劃,帝國會有一京一百三十五省。

如此廣闊的面積,在官員、教師等人員上,也是要將之考慮進去的。

所以,海上疆域進入帝國完全統治的時間,拉得比較長。

王毅抵達的是云南,這里前后有數百萬人,被遷移到帝國新疆域,可謂是人口減半。

不過,隨著這些年的糧食充足和治安穩定,人口數量基本恢復,已經接近五百萬,農業的發展,也非常好。

相比戰亂時期,糧食產量翻了數倍,畜牧業、林木業等,同樣如此。

教育方面,也在帝國官員的精心治理下,孩童的入學率和百姓的識字率連年提升。

這主要是民族思想方面的改變,帝國一直在推行華夏民族的概念,弱化民族間的主觀意識。

廣西和廣東的發展情況,也與云南差不多,人口都在五百萬上下。

緊接著,王毅來到了福建。

這里山地占比極大,目前人口在七百萬左右,其農業上的表現,相比于其他南方省份,并不怎么出彩。

但靠海吃海,福建在海產品上的建樹,在帝國是獨一檔的存在,其每年捕撈的海產品,幾乎占到帝國消耗海產品的三分之一。

因此還催生出海產品相關的加工產業,以及海產品的養殖業等。

與福建相鄰的江西,曾遷移出八百多萬人口,幾乎是當時江西人口的一半,如今江西的人口,在一千六百萬左右。

江西一直以來都是華夏的產糧大省,包括后世,也是平均每年外調糧食上百億斤,素有“江南糧倉”的美譽。

而江西不僅是產糧大省,也是文化大省。

自春秋末年,孔子的弟子詹臺滅明,在江西傳播中原文化后,江西便興起了讀書傳統。

宋朝和明朝時期,江西成為文人薈萃之地,書院林立,講學成風。

江西境內的書院數量眾多,如白鹿洞書院、鵝湖書院、白鷺洲書院等,這些書院不僅培養了大量人才,還促進了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

在宋明兩代,江西文化達巔峰,所誕生的名人,也比比皆是,比如王安石、文天祥、歐陽修宋應星等。

明朝中后期,更是有“滿朝文武半江西”的說法。

王毅對于江西,是格外關注的。

在原歷史上,建州女真入主中原,江西百姓對異族的反抗十分激烈,讀書人甚至不愿出仕當異族的官。

而且,自明末開始,到滿清覆滅,江西境內一直都有活躍的反清復明的勢力,比如鼎鼎大名的天地會;太平天國運動,江西的人口更是直接減半;在后世的抗日,以及革命建國之路,那也是出了大力的。

可以說,江西的風骨很正,非常有抗爭精神,這也是王毅格外關注江西的原因之一。

而護民軍抵達江西后,一開始遭受到抵觸,但見到護民軍的軍容軍紀后,很快就認可了護民軍,并提供了很多軍事情報,對護民軍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當然,這也與南路大軍主將是楊志遠有一定關系,其祖籍就是江西,楊家在江西也頗有名聲。

另外,當時軍民府的江西人才,如宋應星、梁宇等人,也是跟隨南路大軍出發的,目的就是讓他們自己的老家,盡快穩定,并勸說讀書人效力帝國。

帝國成立后,江西格外向上,積極的想向帝國靠攏,讀書人更是直接響應帝國的教育政策,放棄學習四書五經,進入帝國學校重新開始學習。

因而,江西的學子,每年考入帝國各個大學人數,穩居第一,并遠超帝國各省。

巡視完江西,王毅進入湖南。

曾經大明的湖廣,現在一分為二,分別是湖南和湖北。

如今的湖南,有人口九百多萬,發展也非常不錯,農業方面排在帝國前列,同樣也是產糧大省,尤其是水稻種植面積,能排進帝國的前三。

湖北的情況,比湖南稍微差些,人口只有六百萬,因為湖北曾經有很多人參加大順軍,歸順帝國之后,那些大順軍士兵和家人,都被遷移到了遼地。

之后又有人響應帝國遷移政策,自愿前往帝國新疆域落戶。

這兩省的戲曲,得到了兩省布政使的支持,將曾經軍民府的故事和政策,以及護民軍的軍事行動,融入戲曲當中,創出新的曲目表演。

如今兩地的戲曲文化,也逐漸走向帝國各省表演,因而豐富了百姓的生活。

畢竟,帝國的下鄉電影,并非每天都有,而是一個季度一次,否則帝國對下鄉電影的撥款要大幅增加。

巡視湖南湖北,王毅繼續出發,先后抵達貴州、四川、重慶。

在帝國省域的規劃下,貴州從云南劃了一部分,重慶是從四川劃出來的,且兩地面積都比后世要大上一些,四川則是比后世要小上一些。

三省的人口,也都在八百萬上下,因為張獻忠在四川和貴州部分地區,殺了不少人。

帝國在立國之初,對三省的人口進行了均衡調動,因而如今人數相差不多。

在發展方面,四川要好上一些,尤其是在農業上,畢竟四川盆地大部分都規劃給了四川。

而貴州在酒業上發展出了特色白酒,被譽為“白酒珍品”,如今銷售到帝國各省。

在遼地、西伯利亞、遠東的百姓,對白酒情有獨鐘,因為天冷時候,可以喝酒暖身,所以對貴州的高度白酒甚為喜愛。

貴州酒業,也是帝國支持發展的產業之一,因為帝國現在糧食非常充足,需要酒業來將糧食轉化為商品經濟。

重慶布政使在旅游上下注,開發旅游景點,布局吃喝玩樂,并發展出了多樣性和可玩性,多次有《華夏日報》上刊登招攬游客的文章。

巡視完三省后,王毅進入曾經大明的陜西地界,如今的陜西也進行了分割,分別為關西省(關西七衛)、甘肅省、陜西省,曾經的寧夏三衛歸入甘肅管轄。

由于這三個省份,靠近曾經的軍民府地盤,所以在發展上,可謂是非常的迅速。

因為三省納入軍民府后,第一時間得到了大量的資源傾斜,只三年時間,農業方面就達到了曾經延綏、延安等地的狀態。

根據這三省報告上來的文件,可以知道三省發展情況是非常好的,如今三省人口,都在六百多萬規模。

王毅這次只巡視了關西和甘肅兩省,他九年時間沒回陜西了,打算巡視完長城外的省份后,在陜西停留一段時間。

緊接著,王毅進入青海和烏斯藏,巡視了當地的百姓生活情況。

青海和烏斯藏在帝國建立之前,就已經被軍民府控制,并前后共遷移了上百萬的百姓,在軍民府官員的治理下,早已穩定下來。

由于之前留下的原住民不多,加上地理位置原因,如今兩地的人口,都在兩百萬上下。

在十多年時間中,這兩省的農業發展,也算是有模有樣,畜牧業也發展的非常不錯。

隨即,王毅進入新疆視察,雖然這里主要是沙漠環境,但勤勞的華夏百姓,仍是沿著塔里木河及其他水系,開墾出了許多農田。

如今新疆生產出來的糧食,省內三百多萬人口可以自給自足。

王毅還特意去看了沙漠鎖邊固沙的進展,這可是每年都會撥下大筆經費的工程。

經過一番巡視和了解,這十多年時間中,對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鎖邊固沙工程,已經進行了四分之一。

從新疆離開,王毅直接進入新漢省巡視,如今新漢省的人口在三百五十萬左右,相比于之前,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就是百姓更加富裕了,且更多出游的時間。

外蒙和內蒙的情況差不多,因為南北通運河的緣故,荒漠逐漸減少,水草更為肥美,牧民放牧的草場增大,漢家百姓耕作有充足的水源灌溉。

其實,經歷十幾年時間,漠南、漠北已經不會有人提及族群之分了,都以華夏帝國百姓自稱。

王毅分別在漠南、漠北蒙古接見了幾個曾經的蒙古部落汗王,得到了盛情的款待,并直接稱呼王毅為大可汗。

宴會上,這些曾經的部落汗王,不斷感謝王毅將他們部落納入治下,讓他們生活富足安穩,直言現在的生活,就是用汗王的位置也不換。

王毅則表示,以后華夏帝國的生活會更好。

離開草原后,王毅便坐上了前往護民城的火車。


  (https://www.dzxsw.cc/book/19368341/36365595.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邢台县| 通州市| 临澧县| 泉州市| 宁夏| 惠东县| 微山县| 石楼县| 岐山县| 石狮市| 阳新县| 滦南县| 灵石县| 南江县| 锡林郭勒盟| 万荣县| 神木县| 东至县| 崇左市| 泽库县| 黔东| 内黄县| 清水县| 沽源县| 建平县| 林州市| 宜昌市| 陈巴尔虎旗| 蒲江县| 仪陇县| 定结县| 礼泉县| 西林县| 安阳县| 静安区| 克什克腾旗| 贺州市| 盐亭县| 南皮县| 公主岭市|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