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家說親
陳國的百姓皆知,皇帝在做二皇子時各方面才能平淡無奇,比不過其他四位皇子,是最沒有希望競選太子之位的。然而其一母同胞長姐長樂公主足智多謀,深謀遠慮,比任何一個皇子都聰明,又是先皇的第一個孩子,深的先皇喜愛。先皇曾放言,長樂若是男子定是皇位繼承的絕佳人選。長樂長公主與皇后是手帕之交,皇后娘家張氏家族是百年世家大家族,朝中關系錯綜復雜,實力雄厚,各個皇子皆對其交好。長樂長公主經常帶著其張氏出入宮廷,一手促成與皇帝相識相戀。所以在先皇遲遲沒有定下太子之位時,當年的皇帝擁有長樂長公主之力和張家望族相扶,以至于后來競選太子時才會那么順利。好在皇帝登基后愛民如子,知人善任,削減稅收,如今也是深受百姓擁戴。
大將軍府的荷花湖亭中。四月的天氣倒也涼爽,風吹過,輕卷起涼亭紗帳,里面坐著幾人品茗茶點瓜果。尉遲蒙泰是陳國的大將軍,手握重兵,其夫人是張家嫡次女——張巧顏,與皇后是同胞親姐妹。尉遲蒙泰多年征戰沙場,帶領尉遲大軍保衛陳國邊境,創下赫赫功名,被封一品大將軍。尉遲蒙泰與張氏一共育有兩子一女。另有兩位妾室,其中柳氏育有一女,還有一位肖氏倒是至今沒有所出。
“爹,娘,我可不可以不嫁人吶…”說話者神態嬌憨頑皮,卻也顯露小女子的容色絕麗。她是尉遲蒙泰的小女尉遲子姝,只見她秀美的娥眉蹙著,長長的睫毛下一雙靈動的眼睛,細致的鵝蛋臉上漏出淺淺的憂慮。邊說話邊亂拉扯著怎么都不適應的一襲白色拖地煙籠百水裙,披著翠水薄煙紗,內襯淡紫色錦緞裹胸,胸緞上繡著花邊,袖口繡著精致的玉蘭。芊腰細如柳系著淡紫色翡翠織錦。耳旁墜著一對水滴白玉耳墜,烏黑的秀發梳了個飛仙髻別著幾支鑲玉金簪。
“說什么傻話,娘在你這般年紀時都已經和你爹爹定親了。你看看建安都城哪家姑娘不是十三四歲就議親的。你這冬日就到及笄之年了,到時候便是大姑娘了……”張氏身穿淡綠色綢衫,臉上薄施脂粉,眉梢眼角,皆是對女兒的疼愛之意,三十七八的年紀看上去也就三十剛出頭,柳眉杏眼,膚白如玉,風韻楚楚,保養極好。她左邊坐著大將軍,右邊坐著尉遲子姝,對面坐著柳氏和其女兒尉遲子凝。前幾日子姝的哥哥尉遲子墨回家用晚膳,帶來了其一同大理寺共事的狀元郎李清川,兩人相交甚好。原來李清川之前見過子姝,對其一見傾心,本來只是想探探大將軍的口風,誰知道席間用了些酒水,大將軍喝的上了頭,當李清川提及議親之事,他居然一口給答應下來。事后同張氏說起此事,張氏去打探了李清川的家底人品,鑒于尉遲大將軍都當著人家的面答應了,也不好拒絕,今日得了李清川讓媒人上門提親的消息,一家人坐在涼亭等著。
“姝兒不想嫁,我們就再留她兩年。左右我們家也不需要她為家族謀利,我看啊,干脆讓那狀元小子別來了。”尉遲蒙泰在戰場殺伐果斷,雄姿英發,可是這對上自家夫人,語氣是相當的溫和。說完看夫人臉色不佳的瞥了他一眼,趕緊把沏好的茶給她續上。這事兒說到底也是他惹出來的,誰知道那小子酒量比他這個平日里大碗飲酒的人還要好呢。
“那你們怎么不給子凝說親呢?她就比我小三個月。”尉遲子姝見父母親是鐵定了主意要接受今天媒婆來說親,忽地想起庶妹,拉了出來做擋箭牌,反正她就是不想那么早嫁人,還是嫁一個就見過四五次面的男子。
“三小姐這好端端的怎么忽然扯到四小姐身上了,不過啊……四小姐確實比三小姐小不了多少。”柳氏本來自顧地在一旁磕著瓜子兒,聽尉遲子姝說到尉遲子凝,丟了瓜子,扯著嘴角帶著點激動說道。她就一個姨娘,這檔子事她又做不了主,今日不是張氏遣人通知說,讓她一起好好相看一下這個說親的小子,拿拿意見,她哪里能坐在這里。雖然她是尉遲子凝的生母,但是等級分明,她始終是個妾,只能是小姐的姨娘,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在外頭她也得喚一聲小姐,這是規矩。這提到要給子凝也說親,要是給她女兒說一門好親事她自然開心的緊。
說親的是兩年前的狀元郎李清川,現居大理寺左少卿一職,與子姝的大哥哥子墨是同批考生,子墨是新科第二,現居大理寺右少卿。兩人關系交好,一來二去也就認識了子姝,生了愛慕之心。李清川十七八就考上了狀元可見天資聰穎。其祖父是皇帝的老師,曾早年也是身居太傅高位,卻早早辭官還鄉回到了離建安稍遠的甘東城,其父不知為何倒沒做官,各叔伯也是這幾年辭官歸隱。雖說現在的家族勢力跟尉遲家比不上,但也是個家世清白書香氣足的好兒郎。
“子凝的婚事為母自然會用心留意,今天說的是你的親事,不要在這里打岔。”這句話張氏不僅僅是說給子姝聽得,也是說給柳姨娘聽得。柳姨娘抿了抿嘴,不敢多話,一把抓起來瓜子又磕了起來,吧唧吧唧的聲音擾得人心煩。
這嫡庶有別,一般人家庶女不是嫁給官家老頭做繼室續弦,就是給好人家做妾,亦或者嫁一個不如自己家的做正妻。但是這一切都得看當家主母怎么安排,她張氏可不是一個容不下庶女的人,對尉遲子凝也是極好的。當年老夫人讓尉遲蒙泰多娶兩門妾侍,好為人丁單薄的尉遲家繁衍后嗣,她可是親自奔走相看為尉遲蒙泰納妾的,說出去誰不夸一句豁達大度。
尉遲子凝在一旁拉了拉柳姨娘衣袖示意其吃東西不要弄那么大的聲響。尉遲子凝生的柔弱不勝春,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雙目水光點點,面白皙無血色,人比黃花瘦,任誰瞧了都會心生憐愛。
“哎喲,大將軍,大將軍夫人,老身來給你們請罪了。”子姝正在想著怎么回絕這門親事,王媒婆的細尖聲音就從院門傳了過來,不一會就看到她甩著帕子一扭一扭地朝湖亭而來。
“怎么回事?王媒婆你慢慢說。”王媒婆上了年紀跑的搖搖欲墜,深怕她一個站不穩從護堤上摔下湖里去,張氏示意后面的丫鬟扶住她。這王媒婆可是建安都城數一數二的紅媒,她促成的姻緣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口碑極好。
“夫人啊,不好了。這甘東城傳話來說李家老太傅暈倒了,那請了郎中說這人…這人也就一兩個月的命了,哎。”尉遲子姝一聽,先是一深感嘆息老太傅病重,又馬上竊喜,這不就意味著李家最近有的忙啰,顧不上她這邊的親事了嗎。
“那,這親事怎么說。”張氏慎了一眼子姝,子姝表情下的小九九,她做娘的能不知道嘛。
“這個老太傅,那么多兒孫他不要,點名讓這狀元郎李清川回甘東城去伺疾,你說這…”王媒婆小眼睛急的滴溜溜的轉,她是對這兩家親事上心的,這兩人郎才女貌,促成了可不是建安城內一件美事。
“這…”張氏想說點什么,但是老太傅都病入膏肓了,親事肯定得往后退退,現在多說也是不敬。這李清川也是,自己上門提的要來尉遲家說親,現在又出這檔子事,傳出去白白落了人口舌。
“那,老身先告退了。”王媒婆看張氏面色陰沉,趕緊告退。要知道這官門小姐最注重名聲,今天李家要來說親的事多半是傳出去了,現在親事又給耽擱下去,不明事理的人還會以為尉遲子姝的問題。
子姝見媒婆都退了立馬提起裙擺給爹娘作了禮一溜煙的跑了,心里別提多高興了,起碼這幾個月爹娘不會給她議親了吧。柳姨娘看主角都撤退了,她也拉著尉遲子凝給將軍、夫人彎腰作揖回了她的凝雨閣。
“相公,你說這怎么這么巧,我心頭怎地說不出來的怪異呢?”張氏喝了杯茶順了順,柳眉微微皺起。
“什么巧不巧的,且放寬心等等。那老太傅都七十了吧,這個年紀撒手也是長壽了。再說那日也是我喝醉了酒答應的,本的也不想把女兒們早早嫁了。”尉遲蒙泰不以為然繼續給張氏添茶,婚事暫時作罷他其實挺高興的,征戰多年,好不容易回都城享受一下家庭歡樂,怎么能早早把女兒給嫁了呢。
(https://www.dzxsw.cc/book/19332377/31376560.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