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財報與預算
過完圣誕節。
丁賢開始著手處理向外埠投資的事宜,以便給暴雪游戲機的投產做準備。
投資的第一站是臺島。
丁賢接受代理商黃連振的建議,先放消息去臺島,表明他渴望向臺島投資的心愿,假如臺島官方也有招商計劃,那么他們就會派人趕赴香江,主動登門找華記磋商。
黃連振的建議十分有效,他完全摸清了臺島情況。
1977年元旦節過后的第一天。
一支來自臺島的考察小組飛抵香江,在黃連振的陪同下,入駐喜來登酒店,次日前往華記總部和記大廈參觀,并商討有關投資臺島的細節。
這場談判,丁賢讓助理胡慕芳牽頭主持,最近幾個月胡慕芳插手了華記總部的所有公務,她對外埠投資的情況了解最全面,也最明白丁賢的心思。
起初時,胡慕芳與臺島小組談的非常順利,包括華記入臺后的選址、稅務、各項政策,臺方表示全都愿意給華記開綠燈,優先保障華記及關聯供貨商在臺的業務開展。
這次前來邀請華記,臺方抱了很大誠意,他們是真心希望華記電子入臺投資。
但是當胡慕芳提出讓MTV電視臺落地臺島的要求時,談判立刻陷入僵局。
臺島小組的負責人明確表示,‘香江傳媒公司百分之百不可能在臺島開播。’
從五十年代開始,臺島當局就對媒體與文藝界進行全面深入的管制,華記想介入其中,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胡慕芳對此早有準備,她反復解釋MTV電視臺的內容,保證絕對不牽涉任何輿論,同時愿意接受臺島當局的督查,甚至接受合資入股。
好說歹說,臺島小組的負責人總算松了口,‘也許有那么一點點可能性,MTV可以在臺島落地,但這件事太過重大,我們這個小組沒有權力決定,必須上報給領導裁斷。’
談判進行到這里,雙方休會了幾日。
這期間胡慕芳也向丁賢匯報了談判進度。
丁賢問了一句:“他們的領導是什么身份?”
胡慕芳已經打聽清楚:“他們說臺島有一個‘投資審議委員會’,專門負責管理外資與僑商,他們就出身這個部門,但投審會也決定不了MTV的問題,他們要上報到直屬的最高機構經濟部,不過最高部門的部長好像也做不了主。”
經濟部已經屬于最上層。
如果這個部門也決定不了,那很可能要驚動臺島的大boss。
丁賢已經記不清臺島是哪一年解嚴,反正在解嚴之前,臺島傳媒一直都是公營機構,沒有進行任何私有化。
雖然MTV是純粹的音樂電視臺,但是想落地到臺島,難度也是超級大。
胡慕芳請示丁賢:“如果他們的領導拒絕MTV,我們真要放棄投資嗎?”
丁賢考慮后,給胡慕芳下了這樣一個命令:“假如拒絕,你就把底線再壓低一些,繼續和他們磋商,只要他們愿意讓MTV落地,股份可以讓他們拿大頭、管理可以讓他們派遣專職官員、節目內容可以讓他們指定,這些都可以談,關鍵是落地進去,我們要先拿到一張通行證,這是前提。”
胡慕芳冷靜的問:“如果他們連前提都不愿意給我們呢?”
丁賢搖頭笑起來,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
他說:“游戲機牽涉到半導體的研發,臺島當局在扶持相關產業,將來他們的技術會走在前列,我們要融入進去,所以就算拒絕,我們也得去投資,不過投資必須有條件,臺島有三間公營電視臺,中視、臺視、華視,讓他們拿出一間電視臺,在特定時間段內播放MTV的音樂節目。”
假如臺島當局連這個條件都不愿意滿足,那丁賢就放棄臺島市場,只花高薪去挖新竹工業園的人才,花天價去收購相關的半導體技術。
專挖墻角。
一直挖到華記電子的芯片技術領先為止。
胡慕芳拿著丁賢的最后指示,繼續與臺島小組談判。
丁賢則把精力放在1977年的各項預算上。
經過兩年的發展,丁賢已經搭建好他的財團雛形。
財團核心是華記電子,下屬三間旗艦子公司,分別是華記黃埔、暴雪游戲與荷東娛樂。
其中華記黃埔的預算已經安排妥當,今年建設的科技園、西環酒店、北角酒店、筲箕灣住宅四處項目,全部使用銀行信貸,收購希爾頓酒店是使用的儲備金。
谷</span> 因為華記黃埔是上市公司,它的地產與酒店相關業務,需要盈虧自負,丁賢不會讓它與華記總部或者其它子公司有資金往來,它的財務需要單獨審計,預算也需要單獨規劃。
至于華記電子總部、暴雪與荷東,三間公司的資金可以相互調轉,預算也可以一起展開。
去年受益于《霹靂舞》的全球票房,以及數張英文專輯的大賣,讓荷東公司取得豐厚利潤,儲備資金超過五千萬美元,收購雅達利公司的資金就是來自美國分公司的荷東盈利。
雅達利公司的售價只有兩千萬美元,美國分公司的賬目上仍舊有充足儲備,完全可以應付1977年度荷東公司的各項業務支出。
因為荷東的電影業務沒有擴大,除了一部《瘋劫》與《霹靂舞2》需要投資宣傳,其它開銷集中在專輯制作與電視臺運營上,預算全都不算高。
丁賢關注的預算重點是華記電子與暴雪游戲,研發需要投入重金,外埠投資也要花大錢。
目前儲備在華記總部的資金又是多少呢?
丁賢手上有一份剛剛出爐的財務報告書,上面詳細披露了去年隨身聽的銷售情況。
去年上半年,累積售出隨身聽一百五十萬臺,所獲利潤全部移交給了孟月楨,拿去做股市投資。
去年六月份下旬,隨著《霹靂舞》啟動公映,華記也趁勢推出第二代隨身聽,這款機器與前世索尼研發的初代‘Walkman’相吻合,剛一上市就重新奪回被其它電子公司搶占的微型錄音機市場。
從七月到十二月的半年間,第二代隨身聽的單月銷量保持在六十萬到七十萬臺之間,截止1977年元旦節前,在全球各地市場累積售出了412萬臺。
華記研發的二代隨身聽,其實質量并不算最優秀,但這是一款新型機器,除了華記,暫時沒有其它電子公司推出同類產品,因此二代隨身聽的出貨價與零售價都沒有降低。
華記給港澳市場定的零售價仍舊六百余塊港幣。
美國市場的零售價是一百五十余美元。
這個定價與前世隨身聽相比,稍微有那么一點點昂貴,前世索尼是在1979年才推出首代隨身聽,當時零售價是150美元,雖然價位相同,但畢竟隔了三四年的消費差,所以華記隨身聽更貴一些。
不過要是全面進行比較,華記隨身聽配套附送了酷派胸包、荷東磁帶,這是索尼隨身聽不具備的贈品。
其實還是華記的機器更劃算,而且更具收藏價值。
荷東磁帶可是珍藏版,等四十年過去后,如果這個世界的漫威繼續拍攝《銀河護衛隊》,那么星爵整天掛在腰上的隨身聽肯定是華記出品,歌曲也應該不是紅骨頭樂隊,而是空中鐵匠獻唱。
話扯遠了。
總之第二代隨身聽讓華記賺了大錢。
出貨價與零售價都沒有降低。
隨著華記供應鏈的不斷完善,制造二代隨身聽的成本卻在下降。
75年隨身聽剛剛上市的時候,毛利率只有25%到30%,現今已經提高到了40%。
目前華記每賣出一臺機器,利潤大約有兩百五十塊港幣,去年下半年華記累積售出的四百萬臺機器,共給華記創造了十一億港幣的純收入。
這僅僅是一個開始。
只要丁賢手握隨身聽專利不放手,那么今后的每一年,華記隨身聽的銷量應該都能維持在五百萬到一千萬臺之間,這是前世索尼的銷售數據。
這一世丁賢進行操盤,雖然華記在東洋市場的表現并不出色,但丁賢推廣的流行音樂卻能帶動隨身聽在其它市場的優異表現,足以彌補東洋的損失。
丁賢個人認為,只要將來華記不出現被逐出歐美市場的局面,隨身聽就能源源不斷給他創造暴利。
華記隨身聽是創新產品,沒有任何傾銷隱患,香江又是自由港,歷年對美國都不存在貿易糾紛,大環境是良好的,丁賢在歐美暫時不會遇上什么市場危機。
已經到來的1977年,丁賢可以安心搞研發,并調集資金,在南洋與臺島市場進行產業布局。
1977年的年度預算,丁賢給暴雪游戲撥出了兩億港幣的研發資金。
這些錢重點用于初代主機的設計完善,以及軟件游戲的開發。
也是雅達利原型機已經研發了數年,各項技術都已經相對成熟,如果丁賢不去收購雅達利,而是從最基礎開始做起,那他需要投給暴雪的資金至少要翻一倍,研發進度也會十分漫長。
正是擁有雅達利的基礎,丁賢才能在今年暑期就上市第一款家用游戲機。
(https://www.dzxsw.cc/book/19309086/719897153.html)
1秒記住大眾小說網:www.dzxsw.cc。手機版閱讀網址:m.dzxsw.cc